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090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流程图Word下载.docx

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营运状态,减少堵车现象,使车辆保持匀速行驶;

加强机动车辆的运输管理,执行汽车尾气排放车检制度

路面扬尘

加强对散装物资车辆管理;

公路两侧进行草、灌、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

生活污水

施工营地内设置防渗旱厕,施工人员洗漱废水用于施工便道及筑料堆场洒水抑尘

施工废水

1座30m3简易防渗沉淀池

全回用,不外排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收集后送至区域村庄内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

卫生处置

废包装材料、废建筑材料、废沥青混凝土等

交由废品回收单位回收利用

或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

合理处置

路面清理

垃圾

路面少量洒落垃圾由环卫部门清理后统一处置

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施工机械等固定声源以及运输车辆的流动声源噪声,通过合理布置设备位置,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控制施工机械噪声,可将施工期噪声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对环境影响不明显。

通过加强对来往车辆的运输管理,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营运状态,减少堵车现象,使车辆保持匀速行驶;

夜间禁止鸣笛等措施,区域声环境质量可控制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级标准

主要生态影响

严格施工管理,不得随意扩大施工面积,严禁在周围农田随意开设施工便道,随意占道,随意堆放施工物料。

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需定点堆放,及时清理,不得随意占用未征土地;

取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恢复治理;

道路工程施工科学合理安排,边施工边恢复,避免长时间长距离暴露。

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内容完成排水沟、边坡保护等工程;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绿地等植被,尽量减小毁坏数量。

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扬尘防治措施

①粉状筑路材料的堆放地点应选在环境敏感点的下风向200m外,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必要时设置围栏,遇恶劣天气加盖毡布。

②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

运输泥土及施工材料的车辆应配置防散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防止被大风吹起,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必须加盖毡布,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

并规划好运输路线与时间,尽量减少对敏感区的影响。

③对于易散失材料的堆放加强管理,在其四周设置挡风墙(网),并合理安排堆垛位置,采取加盖篷布等措施,必要时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以使材料稳定,减少可能的起尘量。

④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减少车辆在行驶中沿途散落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

⑤对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

另外,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现有路面以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污染。

⑥在施工工地出口附近经常会有较多的建筑废料洒落并造成污染,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干净。

⑦对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或采取洒水等方法处理,在干旱大风天气应加强洒水,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另外,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路面以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污染。

⑧严禁在大风条件下进行易起尘的施工作业。

施工场地作业要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工程建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和土方外运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抑尘措施要求,施工场地清单要定期进行动态更新。

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排放的施工扬尘浓度小于1.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措施可行。

(2)沥青烟雾污染防治措施

①路面铺设采取全封闭沥青摊铺车进行作业,在沥青的熔化过程中,注意控制熔化温度,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

②要求沥青摊铺作业机械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除尘装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相应要求,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③要求对沥青摊铺的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为其配备口罩、风镜等,加强劳动保护,使其身体伤害减至最小程度。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气对环境影响可降至最低,处理措施可行。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砂石料、水泥等建筑材料不得在施工场地长期堆放,短期少量堆放时需选择在远离水体、农灌渠道的地方,堆放需设置围栏,堆放时下层要铺设塑料布,上部蓬盖,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所有废弃物,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不得倒入水渠,应及时收集回用。

(3)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淀池与排水沟,施工废水经排水沟流至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工程或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4)施工时用无纺布或者草栅对开挖和填筑的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边坡、表土堆积地、堆料场、预制场等进行覆盖,在表土堆积地周围用编织土袋拦挡、在堆料场周围设置沉淀池等措施。

(5)对施工期的沉淀池,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填平等恢复措施。

(6)所有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与生产,以有效控制施工废水超标排放造成当地水质污染影响问题。

施工产生的废水禁止排入地表水体。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可降至最低,处理措施可行。

3、声环境控制及减缓措施

施工期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在于管理和施工组织。

(1)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

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住宅一侧。

(2)施工中应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并做好施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使其运行良好,降低噪声。

(3)施工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尽量避免在夜间10时至次日6时施工,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夜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并公布施工期限。

(4)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规范施工行为。

(5)对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敏感点抽样监测,根据抽样检测结果严格控制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并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6)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综上,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得到缓解,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1)该项目施工时产生的生活垃圾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理,避免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施工废弃物、垃圾、物料严禁进入水渠。

(2)物料碎头、包装材料等由建筑固废由施工单位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部分运往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

(3)本工程产生弃方主要为路基、涵洞、防护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方,该部分弃方收集后运往弃土场堆存。

(4)建筑垃圾送政府指定的垃圾场填埋,废沥青混凝土部分用于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坑洼处回填,不能利用部分送政府指定的垃圾场填埋。

综上,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引起水土流失,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对沿线及取土区附近的农田等造成影响。

在考虑节省工程投资的同时,还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1)严格施工管理,不得随意扩大施工面积,严禁在沿线耕地随意开设施工便道,随意占道,随意堆放施工物料。

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弃土石、生活垃圾需定点堆放,及时清理,不得随意占用未征土地。

(2)运输、施工机械油污应集中处理,揩擦有油污的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集中收集处置。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绿地等植被,尽量减小毁坏数量。

施工结束后,对材料堆放场、施工便道等临时性占地破坏的植被应按相应规定进行补种补栽,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剪修树木。

(4)道路工程施工科学合理安排,边施工边恢复,避免长时间长距离暴露。

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内容完成排水沟、边坡保护等工程。

(5)物料运输要采取遮盖,施工现场物料要采取遮盖、压实等措施防止扬尘。

(6)临时工程的占地要减少环境及生态影响,施工中采取排水沟、遮盖、隔音棚等临时防护,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恢复、整治。

(7)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加强保护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尽可能减少对施工场地附近农田的践踏和污染。

(8)加强施工管理,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将施工措施计划做深做细,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占地,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9)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坡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大风和雨天施工。

(10)路基边坡在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迅速进行防护,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做到施工一处,及时治理保护一处。

(11)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12)本项目占用荒地的临时工程,施工时应先将0.3m表层熟土剥离,等施工结束后覆土恢复荒地和绿化。

(13)施工料场等施工场地应尽量设置在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面积。

(14)做好护坡防护,施工完场后做好恢复工作。

(15)由于本项目永久占地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等,因此,本环评要求对永久占用耕地部分表土收集,在其它土壤贫瘠处铺设以种植树木,为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土壤。

取土场等临时工程设施位置尽量选择在植被稀疏的地表。

(16)项目临时占地要求进行植被恢复,沿线植被以农作物和林木为主,建群植物以短花针茅为主,此外,有铁杆蒿、朱蒿、黄蒿等蒿属植物及牛毛草、芨芨草、冰草、骆驼蓬等。

环评要求植被覆盖度提高,达到原有植被的80%以上。

6、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堆土场防护

堆土场防护措施主要是对取土场剥离表土在绿化覆土之前临时堆土的防护,防护措施主要是集中堆置、周边拦挡、表层遮盖等,由于项目区降雨相对较少,且堆放时间短,因此不再布设临时排水设施。

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将其用于取土场恢复绿化。

2)施工便道防护

施工便道采用砾石压盖措施,铺压之前首先平整土地,然后就近取材,把主体工程填筑中不能利用的碎石或砾石用于铺压砾石。

铺压砾石厚度要求不小于5cm,用推土机推平,边推边碾压,不留空地。

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地貌。

3)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1)各种防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2)筑路前应提前安排好过路水渠建设,对已筑好的路段的护坡上进行铺设或种植成活多年生草本植物,若雨季中可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防筑路期公路护坡的水土流失现象;

(3)应按设计要求的范围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扩大取土场地范围,也不能随意设置弃土场,减少开挖面,在进行土方工程的同时,应尽量争取同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程,预防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

(4)在设计好的取土场两侧设置排水沟,场区边坡挖截水沟,减少降雨侵蚀力;

取土区的取土面应尽量平缓,以减少泥沙对下游生态环境严重影响,要修筑沉砂池,定期清理;

4)坡面植草措施

为防止侵蚀而采用的坡面植草措施是边坡绿化工程的一部分,坡面植草是人为地在坡面一次栽种好植物群落的护坡措施,以使坡面迅速覆盖上植物,选择坡面草必须具有下列特点:

发芽早,生长快,能尽量覆盖地面;

根部连土性强,能防止表土侵蚀和流动;

多年生植物,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坡面植草的时间十分重要,即使边坡填方稳定,但在雨季节下暴雨的情况下,受侵蚀后往往变得不稳定,因而建议工程中路基边坡植草要及时进行,在雨季前一个月植草效果最好。

5)土地复垦措施

①施工中的取土区除了在施工中采取分洪拦沙等工程措施外,竣工后应采取复垦绿化措施,防止遭受常年的降雨侵蚀。

②根据情况,挖深大的取土区可以进行水利资源复垦,即利用取土坑修筑水库、鱼塘等。

6)雨季应急水保措施

上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可以长期地防止水土流失,然而在施工期间来不及实施上述措施时,若遇到一次暴雨则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也相当大,因此施工单位应随时跟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雨季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作好防护措施,例如用一定数量的现成防护物如草席、稻草覆盖等。

此类措施用于防止土壤侵蚀的效果也较好,据估计,在坡降13%的地面上,每亩用330kg稻草覆盖,可以使侵蚀量减小75%~80%,这类措施重点应用在高填深挖路段、及取土区上面。

7、取、弃土场防护及恢复措施

1)取土场取土时,表层剥离土应临时堆存在取土场附近,在取土结束后用于取土场植被恢复。

2)取土场取土作业做到边取土、边平整、边覆土绿化。

3)取土前在设计高程处修截水沟,以减少取土过程中雨水对取土场的冲刷。

4)取土场取土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坡比缓于1:

1,坡间设平台,平台宽度大于1.5m,平台设排水沟将径流导入自然沟道中,平台覆土种植乔木、果树或灌木,坡面覆土绿化,底面进行坑凹回填、平整并覆土绿化。

5)要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制度,如遇暴雨季节,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水土流失,因此应尽量控制施工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

6)弃土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选择,并采取草包填土作临时围栏,开挖水沟防护措施,以减少建设期水土流失量。

7)弃土完成后,在弃土场周围及弃土顶部均需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便及时顺畅的排走径流,防治径流冲刷弃土引起水土流失,同时,若不及时排走径流,会造成水流在弃土中渗漏,影响弃土堆场的稳定。

弃土场底部设置相应管径的树枝状分布的排水盲沟,以利排水;

同时在弃土场周围5m外设一道截水沟,弃土场顶向外作1-5%的排水坡,并设纵向排水沟。

并且应在截排水沟下游采取消能、沉沙和导流措施,将汇流的积水顺排到下游排水沟或者渠道中。

8)弃土完成后,对弃土场边坡压实,有条件时采用草包或施工防尘网进行遮盖,以减小大风天气下的起尘量。

弃土待利用完成后及时对弃土场进行恢复,必要时采取植物措施,以减小弃土场时占地区域的水土流失量。

综上,在对取、弃土场采用以上措施后,可以将取、弃土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8、对基本农田的防护措施

本项目路基工程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农田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少占农田,对占用农田采取补偿措施。

1)占用农田的减缓、补偿措施

(a)路线布设尽量避开农田,尽可能利用荒地、沟谷地。

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适宜性,尽量占用荒芜、贫瘠或难以利用的沟谷荒滩,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受国家法规保护的土地避免占用。

路线尽量布设在山脚与耕地的结合部,以减少对耕地的征迁和切割。

(b)在高产良田路段基采用收缩边坡,减少路基占地。

(c)在拟建公路所在地区今后土地规划中对占用的农田数量做到补偿性调整。

工程占用耕地的补偿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保护农田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评价认为项目永久性占地不会对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产生大的影响,但应做好土地占用后的补偿工作,一方面,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划入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农田,项目所占农田建设单位已与当地乡镇政府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由建设单位划拨资金,当地政府完成农田开垦。

另一方面应采取措施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以补偿由于农田减少而造成的人口压力。

2)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及措施

对于工程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

“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占用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耕地;

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交纳耕地开垦费,专款专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的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根据上述要求,项目主要措施如下:

(a)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甘肃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按时、按数缴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青苗补偿费。

根据地方土地管理部门规定,需要缴纳耕地开垦费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以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不会减少。

沿线相关政府部门应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专款专用原则,利用补偿的土地费开垦或改造与占用基本农田数量相当的新的基本农田。

设计中应按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做好路线设计工作,充分利用地方预留的交通用地范围,避免重新占用耕地或调整土地利用规划。

另外在路基路面工程设计中,土石方、弃土场选择时应避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弃土,不允许扩大超规定的征地范围,同时对弃土场和边坡坡面采取相应的工程和生态防护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b)做好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本工程占用基本农田经依法批准后甘肃省人民政府及沿线影响地区人民政府应按照相关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c)尽量少占耕地,在充分征求沿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尽可能与当地水利、生态建设等规划结合起来进行取土场的布设(本项目取土场土地性质为荒地),为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地方实际困难提供方便。

(d)所占农田建设单位已与当地乡镇政府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由建设单位划拨资金,当地政府完成农田开垦。

(e)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通知》(国发电[2004]1号)的有关要求,对公路沿线是耕地的,要严格控制绿化带宽度。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交通噪声等,为减轻和控制营运期的环境影响,需采用以下环保措施和对策。

1、环境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CO、NO2、THC及烟尘等,其污染源类型属分散、流动的线源,排放源高度低,污染物扩散范围小。

为降低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需采取以下措施:

⑴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营运状态,减少堵车现象,使车辆保持匀速行驶。

⑵加强机动车辆的运输管理,执行汽车尾气排放车检制度,减少车辆尾气污染。

⑶加强对散装物资如水泥、砂石材料等车辆的管理,运输车辆需加盖蓬布。

⑷公路两侧进行草、灌、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采取绿化和硬化相接和的防尘措施。

路肩绿化时,其内土面应低于路测围砌。

⑸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规格载重等应符合《城市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治路面破损。

破损的路面应及时采取防尘措施,并在一个月内修复。

⑹尽量避免公路开挖,需要开挖公路的施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城市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应分段密闭施工,前一段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公路原貌,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⑺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提高机械化作业面积。

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

⑻有毒有害危险品及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交通安全法》和《城市公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实行密闭运输。

严格控制燃油的汽车需油品质量,使用优质燃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性能较差的汽车或即将淘汰的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定期由交通主管部门监测尾气排放情况,对于无法实现尾气达标排放的车辆严禁上路等措施进行控制。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工程运营期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处理措施可行。

2、水环境保护措施

营运期项目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及桥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道路边沟进入排水管道,随管道排入附近排洪沟,不会造成石油类和COD的污染。

对于雨水,本次道路实施的同时配套有道路排水系统,通过敷设于两侧人行道下的管道将道路范围内雨水收集到收水井,再通过管道接入雨水管网。

对于路面污水,项目通过道路两边排水沟将污水收集后排入管道,再通过管道排到周边的排洪沟。

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1)通过设置路侧排水沟,避免路面及桥面雨水直接排入水体而造成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和危害。

通过设置各种沟涵等构造物,确保沿线的排水、灌溉体系的正常运作。

(2)为使排水通畅,便于维修、养护,路侧排水沟、边沟等均采用浆砌片石进行全铺砌防护。

在挖方路堑边坡平台上根据边坡防护形式设置平台排水沟,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蚀。

(3)运营期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监管,设立警示牌,严禁其他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防止发生风险事故而对沿线农田及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造成危害。

(4)对路面及桥面径流及雨水通过道路排水管道排入附近排洪沟。

(5)道路设置导排系统,对路面及桥面径流通过导排系统进行处理,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3、声环境防治及控制措施

根据预测分析,项目运营期各敏感目标近期、中期均无超标现象,公路运营期可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

⑴道路工程养护部门应经常养护路面,对破损路面及时修补,经常维持道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

⑵全线道路铺设低噪声路面,预计较普通路面可降低噪声1~2dB(A)左右。

⑶从道路建设开始,提高城市布局的科学性,规划部门、环保部门、交管部门通力合作,搞好城市规划,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道路边侧一定范围内尽量不新批建设住宅区,避免产生新的噪声敏感点。

⑷环境保护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有关法规、制度,并借助社会舆论支持公众参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宣传,提高公民对噪声污染危害的认识,自觉降低或抵制强噪声污染源。

⑸交通噪声将给沿线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运营远期个别敏感点可能出现超标的现象,项目建设应预留资金,运营过程中加强监测,如果敏感点超标严重,应采取隔声窗等有效措施减缓交通噪声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措施后,道路交通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的要求,交通噪声对其的影响较小。

4、固废处置措施

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物包括来往交通车辆司乘人员丢弃的垃圾、道路行人丢弃的垃圾,主要是果皮、纸屑、塑料、包装废弃物等。

通过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对可以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清运到垃圾填埋场处理。

加强道路环保的宣传力度,减少垃圾的随意丢弃。

通过制定和宣传法规,禁止乘客在公路上乱丢饮料袋、易拉罐等垃圾,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公路两侧的清洁卫生。

公路上行驶车辆洒落的固体废物,由专职的公路环卫工人定时清扫,及时清理运送到邻近的村庄垃圾收集中转站,而后和其他垃圾一起定期运至附近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处置。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