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104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参考答案:

1、D2、A3、C4、B5、C6、ABC7、A、B8、B9、C、D10、D

三、问题简答

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普通教育学》这本教育学的巨著已经完全脱离了哲学的体系,形成了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

其次,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这一论著中从一定的理论基础出发,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学的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学的方法论,应用一系列的教育基本概念,建构了完整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就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5.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学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教育而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已经意识到的现代教育问题。

因为不管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还是教育规律,只有当它们成为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时,才有可能成为它的研究对象。

四、观点辨析

1.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而且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现象也可以作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教育现象,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一种客观实在。

教育现象是客观地存在并且融合在整个的社会现象当中,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教育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之所以说教育现象不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是因为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能被人们意识到,因为教育现象是存在于社会客观现实之中,但是这些教育现象有时和其他社会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

既然不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就谈不上将它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是教育现象即使被意识到,也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现代教育学更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的现代特性。

3.对新中国教育学理论模式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教育理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新中国教育学理论模式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的教育理论。

苏联的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几乎中小学教师人手一本,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就是当时中国教育学的代名词,这一时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直到今天还留有深刻的痕迹。

五、理论阐述

1.试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要点:

前教育学阶段—教育学形成阶段----教育学多样化阶段。

2.简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向。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并不算悠久,但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却在不断发展。

概括讲,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教育学研究范式逐步走向多元化。

第二, 

第二,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不断革新。

第三,我国的教育学研究范式还处在引进和借鉴的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研究流派。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1.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儒家教育的经典文集。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是《易》、《诗》、《书》、《礼》、《春秋》。

2.终身教育----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

朗格朗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指出接受教育应当是人一生不断、反复的过程;

提出把工作与学习交替起来,把学校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把各种正规教育与非正规形式教育联系,使教育能贯穿全人生,从出生(甚至生命的形成时)到坟墓。

3.“产婆术”----“产婆术”是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即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施教者只不过是学生新思想的“助产”者。

教师就是“产婆”,其任务在于帮助学生“生产”----新思想、观念的产生。

4.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教育作用、教育职能等不同的称呼,它是指教育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或作用。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现代教育的属性有:

A.永恒性;

B.生产性;

C.历史性;

D.继承性;

E.相对独立性F.长期性G.民族性H.阶级性

8.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B.孟禄C.沛西·

能D.杜威

1、A2、C3、A4、B5、A6、D7、ABCDEFGH8、C9、A

1.简要评述教育的几种起源论。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5)教育生活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活与劳动是并列关系,教育不仅要传递劳动经验,还要传递生活经验,正是在适应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教育教育的生活起源论看到了教育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了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提升教育的情景性、经验性、实切性,丰富了教育实践理性,赋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基于低下生产力水平,教育具有原始性。

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3.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阶级性。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第四,呆板的知识传授、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4.东西方教育都有哪些特点?

东方教育的特点:

第一,东方教育重视教师教育中的主导甚至支配作用。

当然,在其他民族的传统教育之中,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的支配作用也是一种占主流的思想、行动。

第二,东方教育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甚至偏于书本理论掌握。

这一现象,一直到现在还浓厚地存在于东方教育之中,使得东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中的学生在基本的知识技能方面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第三,东方教育具有强制性。

当然西方教育中也一些强制性的问题,但究其严格性与程度而言,远远不及东方教育。

西方教育的特点:

第一,在西方教育中,强调热爱儿童、尊重学生,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支配作用较少,此反映了西方教育中教师引导作用之特点。

第二,学生自然才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在西方教育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学生中心论盛行之故也就在于此,此反映西方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之特点。

第三,教学的全部过程不能缺少学生的自动参与,包括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教师只为学习环境的制造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自动者,教育中少有教师强制、严格纪律约束等现象,此反映西方教育中自动性之特点。

5.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根据对现有的研究材料总结发现,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长期性,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6.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各有哪些个性?

资本主义教育因其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制约,因而其教育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在教育目的上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

二是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不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社会主义教育也受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制约,因而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要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二是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观。

1.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

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甲说:

“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乙说:

“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你认为呢?

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我认为在论及教育的功能时首先是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

即发挥教育对人的影响、选择教育对人正面的影响---促进发展功能,即在目标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内容上实施全面的教育内容,在过程中完成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过程,使人趋向真、善、美的境地。

其次是要重视教育的扩展功能。

即发挥教育培养社会人才,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而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人口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并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科技支撑与文化服务的功能,使社会朝着文明、富裕、和谐的方向前进。

1.简述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总之,从总体看,现代教育比之于古代教育,富于高度的革命性。

2.给出教育的概念并说明之。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对此“教育”概念的界定,做如下说明:

第一,此概念注意抓住教育的基本矛盾----人类自身欠成熟与社会要求既成熟的矛盾。

第二,此概念凸现教育的目的----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

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完成共性的形成;

通过社会的个体化,完成个性的形成,此概念的界定中,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此概念展现了教育的过程----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

教育对象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知识技能、法律道德的个体化,作为同一问题两个方面的,揭示了教育的过程性。

第四,此概念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交往性、动力性、社会性。

第五,此概念的界定也涵括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层次性:

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

狭义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活动。

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3.个体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4.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5.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B.指导性

C.现代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D.课堂目标

8.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9.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D.培养人才途径

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A.定性B.定向

C.定位D.定点

1.C2.B3.D4.C5.A6.C7.A8.ABD9.BCD10.ABCD

四、问题简答

1.教育目的有哪些特点?

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宏观性。

第二,预期性。

第三,强制性。

第四,时代性。

2.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哪几种?

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以下两种:

第一,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

第二,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

3.确立教育目的有哪些客观依据?

确立教育目的有以下三个客观依据:

第一,生产力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第二,生产关系的影响。

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区别?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教育价值观不同。

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深受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影响;

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是以现代社会的期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取向和尺度的。

教育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

教育方法不同。

应试教育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教育评价不同。

应试教育仅以考分为尺度来评价学生,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老师;

素质教育以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

5.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所组成。

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体育: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的。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6.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有以下三个方面:

应试教育是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产物。

应试教育也是当前我国生产力的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

教育机会竞争激烈。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

五、观点辨析

1.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待五育,要坚持“五育”并举,使五育均衡发展。

此观点错误。

对于五育,我们要防止重此轻彼、顾此失彼,要坚持“五育”并举,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但“五育”并举并不是均衡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处理五育的关系时,我们即不能只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只看到它们的区别,我们要辨证统一的看待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关系。

2.我们对待应试教育应该全盘否定,而对待素质教育应该全盘接受。

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病和危害,素质教育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我们要辨证的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万能的,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万能的。

影响人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仅仅是一种影响而已。

此外,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走入实践没多久,素质教育理论这方面还准备的不足。

应试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具有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此外,教育离不开考试手段,考试具有选拔和评价功能,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