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11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0页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docx

双辽双山镇总体规划

双辽市双山镇总体规划

(2013-2030)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概述

一、城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双山镇位于吉林省双辽市东南部,东与公主岭市桑树台镇、玻璃城子镇、辽河农垦管理区双山鸭场交界,南与双辽农场、新立乡及柳条乡毗邻,西与永加乡、兴隆镇接壤,北靠服先镇。

镇辖区东西宽20.7公里,南北长28.3公里,幅员面积350.2平方公里。

镇区位于本镇偏西南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3′,北纬43°41′。

双山镇辖于吉林省双辽市,由原双山镇、双山乡和秀水乡合并而成,全镇辖2个社区,21个行政村,86个自然屯。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双山镇地处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属第四纪松散堆积层,以河谷冲积湖积平原为主,平均海拔128米。

镇区北部略高于南部(高差6.09米),西部略高于东部(高差0.09米)。

2、气象气候

双山镇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沛,降水偏少。

春季风大,雨量相对较少,夏季炎热,高温多余;秋季晴好,初霜期一般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年平均风速3.7米每秒,最大风速24米每秒,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40小时,年均总辐射5150兆焦耳每平方米,年平均气温5.6℃,最高气温36.7℃,最低气温-35℃,一般≥10℃积温3000℃;多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相对湿度63%;年均无霜期154天,最大冻土深度1.5-1.55米。

3、河流水文

双山镇地表主要有温德河和“八一湖”、“和亲泡”、“小山泡”、逢吉水库、川头水库等五座水库。

温德河主流发源于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大柳树南,经川头村、幸福村、逢吉屯,于温德屯东到汲水泡子与浪洞子汇流,属内陆季节性河流、汛期水量较大,春秋基本断流。

4、土壤植被

境内广泛分布着冲积土和风沙土,零星分布着草甸图和草甸盐土,其中沙壤地占33%。

全镇植被大部分属于草本植物和以阔叶为主的混交林。

(三)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双山镇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土地水平较高。

其中耕地面积27万亩,占总面积的51.4%,人均占有耕地6.4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和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2.8%,在吉林省省西部处于较高水平;草原面积4.66万亩,占总面积的8.82%。

2、水资源

双山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有温德河和“八一湖”、“和亲泡”、“小山泡”、逢吉水库、川头水库等五座水库,水域面积达1200公顷。

地下水资源类型可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东辽河丰富潜水区,包括杜力村、玉尺村、三合村、长发村、班达村、祥云村、余粮村、川头村、幸福村、秀水村、绿化村。

东辽河流域为河谷冲积湖积平原,富水性好,是双山镇地下水丰富潜水区,潜水位埋深一般在1.5-3.0米左右。

含水层主要岩性为砂砾石,降深5.0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达150-200吨,适宜发展井灌。

半承压水区包括仲德村、元吉村。

地貌单元为冲积湖积平原。

含水层岩性为亚沙土、亚粘土,透水性弱,抽水后上下产生越流补给,构成越流系统,形成半承压水区,一般降深5.0米,单井出水流量20-40吨,水量中等,也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

较贫半承压水区,包括和亲村、五棵树村、多稼村、乔木村、石头村、慈惠村、山玻璃村,属冲积湖积平原。

一般含水层薄,以粉细砂细砂为主,与粘性土频繁互层,降深5.0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10吨左右,水量较贫,无农田供水意义。

3、矿产资源

根据吉林油田勘探,在双山镇及辐射区域内发现明显油气田显示,在靠近双山镇的公主岭市和梨树县部分乡镇已进行油气开发。

境内的大小哈拉巴山贮藏3000立方米质量上乘的建筑毛石,在一定程度为双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并在属于平原地带的3千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凸显出其重要价值,而且随着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其经济价值将日趋凸显。

4、旅游资源

双山镇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特色。

镇内不仅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遗迹,还有草原风情的“八一湖”旅游风景区。

“八一湖”旅游风景区属平原自然风景区,坝长5248米,库容为1650万立方米,湖内可供游客垂钓和快艇游览。

东西长5公里,南北3公里,水域面积565公顷。

独特的自然地貌特征,自然风景秀丽宜人,使水库形成五库相连的天然湖泊。

1-3号库之间有一座四面环水的湖心岛;3-4号库之间是三面邻水,坐北朝南半圆形开阔地带,既有沙丘又有平川,植被繁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盛夏时节水清鱼跃,野鸡、山兔、狐狸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林草中,野鸭、水鸟常在湖中嬉戏;4-5号库之间似腹大咀小的驼峰卧于两库之间,也是整个库区的至高点,站在峰顶之上可俯视水库全貌。

5库相通,如同天然湖泊,构成五大连池独特景观,被双辽市人民誉为“八一湖”。

(四)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经济概况

(1)经济总量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8亿元,比2000年增长3.9倍。

(2)产业结构

双山镇产业结构经过多年调整,在保证粮食总产量亟需保持较高水平的前提下,效益较高、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较强、能够为全镇经济总量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支撑的二、三次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势头,但总体看,仍处于以农业占较大比重的传统经济向以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经济转型的跨越阶段。

第一产业,双山镇2012实有耕地面积27万亩。

主要传统作物为玉米、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达到9000公顷,玉米产量达到1.6亿斤;杂粮作物主要为花生、豇小绿豆、高粱、骨子、糜子,种植面积超过3000公顷,总产量840万公斤。

种植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

畜牧业为双辽市“一黄(牛)二白(羊、鹅)”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以“一黄二白”和养鹿为特色的畜牧业发展较快,全镇已培育出规模化畜牧业生产专业村屯22个,全镇牧业地区生产总值2700万元。

第二产业,双山镇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发展缓慢,从2005年以来才出现突破性增长势头。

全镇已有工业企业32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亿元。

皓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海天牧业、双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全市重点知名企业,其中皓天玉米开发公司年差值3亿元;海天牧业年产值达2.9亿元;双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

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畜禽产品加工、农机配件等行业,资源导向性非常明显.工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

粮食加工主要有豆制品加工、玉米加工、水稻加工、饲料加工等,其中玉米油是高科技环保产品,豆制品是传统的名牌产品,具有一定知名度。

以农作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加工项目开始起步,现已有两户企业完成各项前期准备。

第三产业,双山镇是双辽市及吉林省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和物资集散地。

镇区内近2公里长的中心路临街地段两侧均为商贸服务设施,占地10万平方米,从事商贸经营的各类工商业户1147户,经营项目涉及农副产品、物流、工业品、餐饮、娱乐等30多个,较大商贸企业有5个,商贸购销网络直接可达四平、长春、沈阳、通辽等大中城市,作为商贸中心直接辐射半径可达40公里,最远可达100公里以上。

2、社会概况

(1)人口

2012年底,全镇总人口42000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8610人。

(2)教育

镇内有初中2所,小学18所,幼儿园5所。

(3)医疗卫生

现有卫生院1个,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医疗设备比较齐全,是双辽市东部最大、装备水平和医护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

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所村级卫生所42个,社区卫生站2个;各类医护人员78名。

(4)社会保障

双山镇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救济、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和完善。

现有敬老院1个,设有床位60张,福利中心一个。

可为全镇居民提供福利保障。

(5)文化体育

现有综合文化站1个;文化体育广场1个,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农家书屋4个,文化大院7个。

(6)金融通讯

双山镇现有农业银行营业所1个,农村信用社1个,可提供各类存款和小额贷款。

电信营业所1个,以东通讯网站1个,以东通讯塔8座,提供电信、邮政等多种业务。

广播及有线电视服务站1个。

(7)基础设施

近年来,双山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镇域内国、省、乡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28公里,并且硬面化路面达到80%以上。

国家干线公路1条(沈明公路),南至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北至黑龙江省明水市,过境公路里程8.5公里;省级干线公路1条(长郑公路),东至吉林省省会长春市,西至双辽市区,过境里程17.5公里。

双山镇对镇区进行了大面积改造,城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镇区15条街路中,硬化道路9条;排水管线1.2万米,管网辐射面82.2%;电力线路4万米,覆盖率100%;垃圾处理能力10吨;集中供热能力3万平方米;有线电视、通讯设施及危机网络齐备。

(五)历史沿革

据历史记载:

早在秦汉时期,此域属匈奴,唐代以来,属内蒙古之东部,几无居人。

直至光绪33年,经总督徐世昌奏结丈放,汉人史入。

宣统二年(1901年)双山镇设安垦局,村人剧增,民国二年(1912年)改双山县。

因境内有大、小哈拉巴两座孤山,故及县名,双山镇为双山县所在地。

1940年5月1日,双山、辽源两县合并,用双山县的“双”和辽源县的“辽”字改称为双辽县,此域属双辽县管辖。

日伪统治时期,此地为双合村,设有伪村公所和伪警察署。

1945年“九三”胜利后,我军接收双山,设民主政府。

1946年国民党盘踞双山,设村公所和警察分局,1947年春双山解放,成立了第五区人民政府,后变双山镇。

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双山公社,1961年划出永加、秀水、柳条、新立四个公社,撤双山镇为双山公社,1983年批准重新设立双山镇。

2000年与原秀水乡合并至今。

二、现行规划实施绩效评述

(一)上版规划简介

双山镇曾于2001年编制了双山镇总体规划。

目前指导城镇发展建设的是《双山镇总体规划(2001—2020)》,近年的城镇发展与建设基本按照该规划实施。

上版规划基期年为2000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

近期:

2001-2005年;远期:

2006-2020年。

城镇规模:

规划至2020年,全镇人口达到3万人,镇区人口1.3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1.61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21.65平方米。

上版城镇性质: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集散为主的中心镇。

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以长通公路为轴线,适度向西,重点向北、南方向发展。

城镇总体布局结构:

以双兴路为轴线,在现状已经存在的居民点基础上,原地限制规模,将其周围的零散村屯和住户迁并。

以中心街为界,镇区西侧集中布置居民住宅用地,工业区集中布置在西部,双兴路南侧,并与居住区平行发展,构成镇区工业中心;东侧集中布置村民住宅用地,东北部布置农业生产用地。

双兴路红线宽度40米,为镇区的主要轴线,并将两个居住区连为一体。

以镇政府为中心,构成全镇的行政文化中心;双兴路两侧集中布置百货、餐饮、宾馆、银行、信用、集贸市场等设施,构成全镇金融商贸中心。

加强中心街改造,强化南北轴线。

规划在镇区外围开辟环路,将长通公路及其他过境交通迁到镇区外围,从而形成“一环两轴三中心”的空间布局。

(二)实施绩效评价

1、城镇性质:

原城镇性质的确定依据主要是立足于双山镇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集市贸易优势。

在当时的资源和发展条件下,这个定位是符合双山镇的具体情况的。

2、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上版总体规划的用地发展方向是在现状基础上集中紧凑发展,从近几年执行规划的情况来看,建设基本按照上版规划图进行。

3、城镇规模:

2000年末双山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7100人,规划2020年实际居住人口1.3万人;从人口发展现状来看,2012年镇区实际居住人口为18610人。

镇区建设用地总量已经发展到2.29平方公里。

主要原因在于双山镇加速了城镇商贸业的发展,建立了大型集贸市场,以改变规模小、布局分散等问题,同时也为劳动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上轮规划对双山镇城镇性质的定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人口指标和建设用地发展指标预测数值偏低,已不能适应双山镇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双山镇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规划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行政区划的调整。

原秀水乡并入双山镇,发展格局发生变化;

2、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新的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规划建设,对于城镇的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3、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变化。

在吉林省“三化统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政策的指引下,镇域经济发展较快,原有的镇域规划已经与之不相适应;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镇规划标准》的实施。

原规划在内容和深度上已不满足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已不能有效的指导城镇建设。

5、镇区的功能布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上版城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规模、城镇性质和城镇用地结构都需进一步调整。

综上所述,原规划在指导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与城镇的发展建设不相适应的弊端,尤其是随着国家和吉林省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城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面临许多新的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对原规划进行调整。

三、上位规划解读

上位规划指规划范围上涵盖双山镇的大区域规划。

本次规划参照的有《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和《双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一)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1、城镇化发展战略

实施“两个集聚”的城镇化战略。

促进人口与其它生产要素向中部地区聚集,向中心城镇聚集。

引导吉林省城镇化按照省域中心、地区性中心、县城(县级市)和中心镇四个层次推进,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规划双辽市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2、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实施“强化中部、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强化中部:

强化中部地区聚集功能,促进长吉一体化发展,提升长吉两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培育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构筑支点:

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支撑点,形成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多核化的空间格局。

强化延吉(含龙井、图们)、四平、松原(含前郭县城)、辽源、通化、白山、白城的城市功能,提升珲春、梅河口、敦化、双辽、陶(赖昭)五(棵树)菜(园子)组合城市、松江河(含原东岗镇区)的城市功能,形成地区性中心城市,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培育区域经济中心。

区域联动:

保育东西、强联南北,构筑区域和谐空间体系。

保育东西是保护、改善和培育吉林省东、西部生态环境,构筑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空间体系。

对于东、西部的经济发展,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达到区域发展与生态保育共赢,构筑区域和谐空间体系。

强联南北是积极引导对外通道的建设,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加强与辽宁、黑龙江、内蒙两省一区及周边国家海港、口岸的衔接,努力构筑对外、对内联系便捷、高效、有序的城镇通道格局,进而打造开放、联动、和谐的城镇空间体系。

3、省域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中吉林省总体上形成以长吉一体化和哈大轴为重点的“两区、四轴、一带”空间结构布局,促进依托中心城市(镇)的“一群多组团”发展。

“两区”指长吉都市整合区和延(龙图)珲(春)城市组合区;“四轴”指哈大发展轴、珲乌发展轴、舒梅发展轴和南部门户轴;“一带”指东部边境生态产业发展带。

南部门户发展轴优先培育四平、辽源、梅河口、双辽四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沿线城镇,构筑分工明确的城镇密集带。

4、双山镇发展指引

双山镇位于南部门户轴,规划到2015年双山镇人口规模发展到1-5万人;到2020年人口规模发展到1-5万人。

综合交通方面,双山镇境内主要涉及到长深高速、长春—双辽地方铁路以及省道长郑公路的升级建设。

(二)双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1、区域发展战略

立足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经济圈构建的契机,加强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区际合作,以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化发展,将双辽市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增长区。

2、城镇体系建设

市域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为:

一核、五心、三轴线。

一核——空间发展的中心,指双辽市中心城区,它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具有强大的对外延伸和对内辐射能力。

五心——五个增长中心,指茂林镇、双山镇、服先镇、王奔镇、卧虎镇,这五个镇的经济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对周边村镇的吸引与带动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对于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轴——一主两副,城镇发展主轴线:

主要指“S105”公路和“G303”国道(双辽市中心城区—那木段),联系方向以长春市和通辽市为主;城镇发展副轴线:

副轴线有两条,一条是“S207”公路和“G303”国道(王奔段);另一条是“S105”公路和“G203”国道(双山——服先段)。

三条轴线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中心镇为依托,通过点轴带动,促进整个市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双辽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为3个等级。

一级城市1个为双辽市中心城区;二级中心镇5个;三级城镇8个。

规划确定双山镇为中心镇,城镇规模1-5万。

城镇职能:

规划双山镇为商贸型城镇,以商贸集散职能、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3、综合交通规划

双辽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中,双山镇境内主要涉及到长双高速、长春—双辽地方铁路的修建及乡道卧秀线、卧双线、双服线的等级提升,并且实现村村通油路。

客运站规划,双山为市域综合交通网络二级节点,逐步建设和配套完善客货中型站场。

(三)小结

综上,双辽市将发展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作为省域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市域发展的核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龙头带动作用。

由于市区位于市域的西南部,偏离市域中心位置,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对本区域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且中心城市一城独大,市域北部和东部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城镇。

双山镇作为双辽市东翼综合优势最为突出的中心城镇,由于其远离大中城市,存在发展壮大的潜在优势,可成为具有带动能力的区域性城镇,打造这一区域空间支撑点,使其成为市域东部城乡统筹的关节点,避免产生这一区域形成经济洼地效应。

同时周边地区整体发展态势均向生态化、中心化方向发展,对于后起之秀的双山镇,无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城镇化发展程度上,均处于落后态势。

长春双辽地方铁路、长深高速把双山镇和其他大中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且铁路具有速度快、高密度、大能力、安全、舒适、节省运费等优势,国道、省道、高速、铁路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将有效改善双山镇未来的交通和投资环境。

因此,在当前科学发展、三化统筹的大环境中,如何才能错位发展,借力交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做好产业承接与选择,做好功能定位,是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而发挥后发城镇快速发展的优势,加快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轮规划的实施绩效分析和上位规划对双山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得出本轮规划主要应解决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定位、镇村体系不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分散、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统筹配建、镇区人口规模扩大等问题,全面实现双山镇城乡统筹发展。

五、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3、《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

4、《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

5、《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

6、《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7、《双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8、《双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9、《双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其它与城市(镇)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六、规划层次

双山镇总体规划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为双山镇行政辖区,面积为350.2平方公里;

第二个层次:

规划区规划,与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相同;

第三个层次:

镇区总体规划,范围为北至贝三路、东至东环城街,南至南三路,西至甲二街,规划至2030年双山镇区总面积为5.1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为4.64平方公里。

七、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基期年:

2012年

近期规划至2015年

中期规划至2020年

远期规划至2030年

八、规划原则

(一)环境优先原则

改变过去“重经济、轻环保”的传统观念,使经济、社会、环境能够和谐发展,注重环境的优化与保护;注重研究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制定依据环境保护的空间管制策略,提出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的约束控制条件。

(二)节约资源原则

资源紧缺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能耗过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节约资源是任何规划必须遵守的原则。

这一原则将指导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全过程,重点在于指导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

(三)城乡统筹发展原则

统筹考虑城镇与村屯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资源环境与城乡空间发展关系等方面,全面建立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城镇与农村的统筹发展,这一原则将贯穿整个规划的编制过程。

(四)合理布局原则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馈结构,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功能最大化的基本途径。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的城乡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归纳起来主要是“三集中、一倾斜”原则,即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耕地向农业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倾斜。

合理的空间分布是实现城乡统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环节。

九、规划重点

1、依据双山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等要求,统筹考虑双山镇未来人口流动趋势、经济布局,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提出各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并依据空间管制分区提出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

2、结合双山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的策略、经济分区与空间布局。

3、研究城乡发展现状,制定镇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从改善农村面貌、建设基础设施入手,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较为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4、研究双山镇城镇空间经济的联系方向,构建合理的空间发展轴线,确定需要重点发展的区域和村屯,提出发展定位与规模,在中心村优先安排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燃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服务周边村屯,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

5、研究重大区域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统筹配置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双山镇应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二、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镇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

从县际层面看,双山镇位于双辽市、公主岭市、梨树县、辽河农垦管理区四县区交界地带;从省际层面看,双山镇位于吉林省、内蒙古、辽宁三省区交界区域。

借助地处种植农业区和牧业区交汇地带的区位条件,以及双山镇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建镇以来,一直是交界地区重要的中心城镇。

交通区位:

双山镇位于双辽市东翼,是双辽市的东大门和交通枢纽,距长春市120公里,距四平市110公里,距通辽市140公里,距双辽市市区40公里,距长岭县城100公里,距公主岭市市区110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