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24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docx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

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五经是指:

《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言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二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第三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第十一章)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十二章)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第十四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第十六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第十七章)《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

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

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名言名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第一章)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第六章)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第六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二十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一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二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

Confucius。

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

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

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名言名句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君子务本。

(学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

君子欲讷于xx于行。

(xx)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xx》

不迁怒,不贰过。

《xx也》

君子xx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xx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xx。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xxxx。

(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后生可畏,xx来者之不如今也?

(xx)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xx)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

xx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xx)

道不同,不相为谋。

(xx)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季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微子)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子张)

《xx》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名言名句

挟xx以超xx,语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梁惠王下)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xx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xxxx)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离娄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内心震动,坚韧本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尽心下)《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

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名言名句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尚书.尧典》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尚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xxxx。

《尚书·大禹谟》

视远惟明,听xx。

《尚书·xxxx》

若网在纲,有条而紊。

《尚书·xxxx》

为xx,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

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

《尚书.周官》

《礼记》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名言名句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博闻强识而让,xx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善学者,师逸而功信,又从而庸(归功)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民,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礼记·王制》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礼记·文王世子》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礼记·礼器》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

故学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

《周易》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

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名言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第一》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周易·乾卦·第一》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周易·乾卦·第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第二》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卦·第四十二》

《春秋xx》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

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

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

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

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

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名言名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xx: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名言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诗经·周南·兔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召南·草虫》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

xx之,不能奋飞。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xx泥中!

《诗经·邶风·式微》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诗经·邶风·北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xx。

《诗经。

卫风。

氓》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经·郑风·将仲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xx清且xx。

《诗经·xx·伐xx》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陈风·月出》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称彼兕觥:

万寿无疆!

《诗经·豳风·七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小雅·天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诗经·小雅·白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