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72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拉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他答曰: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

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

在《涉江》中,他表示: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

《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

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

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养育了自己故乡的热爱与依恋和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是屈原人格美的完整体现,融入到了屈原的一生之中。

B.“无求”与“苏世”既是屈原的两条做人准则,又是作者对他“独立不迁”人格的进一步补充与阐释。

C.渔父不满社会的黑暗,成为了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但终究还是选择随波逐流;

而屈原则始终坚持原则,不肯同流合污。

D.“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是指头脑清醒,是非明辨,这既表现了屈原对正直的追求,又体现了他对真理的维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接着通过大量引用相关作品来分析其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借渔父来衬托屈原,从而突出屈原即使会陷入孤立,也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的人生观。

C.文中引用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文章紧密围绕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美,分别从他的人生经历和相关作品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人格的具体表现。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或许只有在自己的祖国实现其“美政”理想,屈原才不会选择投身汨罗江,以死明志。

B.有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的事实叙述,我们便可以确定屈原与渔父的回答确有其事。

C.勇气支撑着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也正因此,他即使明知自己会和鲧一样悲惨,也决不屈己从俗。

D.“独立不迁”的人格使得屈原面对社会的黑暗,始终保持清高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决不随波逐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背灵魂回家

曾晓文[注]

①回家的路,总是漫长。

②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中原的一座小城。

我已疲惫不堪,更不堪的是对别样重逢的期待。

我走进家门,迎面撞见照片上风华正茂的父亲:

浓黑的发是青春见证,鼻梁挺直正如他的个性,而他的眼神穿

越岁月的雾霾风尘,明亮坦诚。

照片下是他留给我的全部遗产:

大约三千册书。

它们立在质地不同的书架上,却拥有同样静默等候的姿态。

③上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多以前,父亲在尝试了多种疗法后,仍勇士般地与肺癌对峙。

谁料不到两个月,他竟在死神面前折戟沉沙。

父亲的照片是黑白的,摄于20世纪50年代。

那时他正在读大学中文系,文采出众,担任学生刊物的副主编。

他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甚至荣获省级文学奖。

他毕业后自愿到东北边疆小城教中学语文。

他在业余时间把《艾子杂说》等多篇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并寄给了史学家吴晗先生,得到了赞赏和推荐。

“文革”伊始,吴晗先生惨遭迫害,父亲因与他的书信往来被定成“黑帮分子”。

他的新鲜出炉的小说集被送回印刷厂打成纸浆,同时被打碎的,还有他的文学梦。

我出生那天,他正被关在“牛棚”里“反省罪行”。

他请看守带一张纸条给我的母亲,上面写着给我取的名字。

晓文,通晓文学,他是以我的名字寄托文学梦想啊。

④我慢慢地抚触一排排的书籍,书籍上似乎还有父亲的温热。

20世纪60年代,父亲被发配到东北偏远的小山村劳改,7年后才回城,仍被剥夺教书的权利,只能在学校的工厂里打杂。

1976年夏天,他因涉嫌“右倾翻案风”蒙冤入狱。

在他坐牢的那段日子里,我被邻居唾弃,被同学欺侮,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他的藏书,以文学的烛光抵抗了生命中的黑暗。

⑤我决定从父亲的藏书中精选出几箱,海运到加拿大。

⑥翻开每一本书,都有数不清的仓颉创造的精灵跳跃出来,使世界霎时变得不同寻常。

在2005年回国时,我带走了《二十四史》的前20本,这一次把后面的46本装进了纸箱,从此至少拥有了历史的完整。

我找到了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

他知道这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居然一口气买下了三个译本。

我看到了自己写的几本书。

父亲在我出版第一部小说之后,兴奋地买下一百本,送给他的老学友们,似乎向他们宣告,我承继了他对文学的拜谒和对文字的热爱,他的文学梦如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我慢慢地取下两部装帧朴素的高考文言文辅导书,那是父亲编著的。

几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顾亲人的反对,抓紧分分秒秒写书。

他执教将近半个世纪,决意把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留给后人。

他不会用电脑打字,只能用手写。

在初稿写就后,反复校对了五遍。

我难以想象他在接受化疗、理疗期间是怎样坚持工作的。

这两本书总共不过600多页,但蓄满意志的力量,在我手上重若千钧,使我从此在写作中再不敢轻言放弃。

⑦我的目光被普希金诗歌集吸引了。

翻开封面,就如开启岁月的银屏,再次置身于熟悉的场景。

多年前父亲站在四壁皆空的小屋中,慷慨激昂地背诵《纪念碑》:

⑧“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

⑨父亲没有成为诗人、作家,但他得到了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爱戴,而我朝朝暮暮用回忆的笔,在无形中写下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篇章,如今他的传记在我的世界里铺天盖地。

在我们的心中,耸立着一座专属于他的“纪念碑”。

⑩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

我面对一片纯个人的精神空白,只好在书桌旁坐下来写作。

⑪我请人定制了栎木的书架,还装了灯,终于把父亲的书一一整齐地摆了上去,郑重得如主持一场宗教仪式。

我与父亲阴阳两隔,但我在很多本书上发现了他的注解、指纹。

在传说中,巫师背逝者的灵魂回家,与生者交流。

这些书是成群结队的“巫师”,牵引我与父亲展开不倦的灵魂对话,于是在喧嚣的尘世,我拥有了一小片安宁的净土。

⑫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用一支不懈的笔,划一方精神清潭,灵根自植,使深情的兰花在水中四季绽放。

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载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选自2015年2月《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注】曾晓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书籍为线索,不但串联了我和父亲热爱文学的故事,而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⑩段说“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是因为我仍然无法摆脱父亲去世后的悲痛,无心进行整理。

C.文章结尾作者说“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意在鼓励各国华文作家承担起传播光明与温暖的文学责任,一起努力潜心写作,创作出经典的时代作品。

D.本文笔调奔放,以他乡人的身份,将回望原乡的姿态,凝成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感情真挚浓烈。

5.文章第⑦⑧段回忆父亲多年前站在小屋中背诵《纪念碑》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散文标题“背灵魂回家”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

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提到: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化率,一种是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另一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的概念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城镇化率的概念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说,我国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会导致行政区划调整时一次性提高了城镇化率。

但有些地方,虽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却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没有被统计成为城镇化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率真实性;

其次,城镇化正在以多途径方式进行,并且存在着大量市民融入到城市中,却并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而城镇化指标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并不敏感。

材料二:

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9.9%。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

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材料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

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7.下列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机构对我国未来五年城镇化增长率的发展态势做了预测。

B.由于大量人口融入到城市中,但有些人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这使城镇化率难以准确预算。

C.材料一中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而材料二的预测是提高到45%。

D.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没有被统计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提高。

B.从冯奎提到的问题来看,在统计城镇化率时,对城镇化率这一概

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是有很大差别的。

C.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使之达到较高的比例,就不能存在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

D.虽然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与生态环境并不十分友好,但我国各地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E.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快速推进,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9.我国在城镇化率的提升上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

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

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

贯之持其籍不与,曰:

工商之子,不当仕。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

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

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

此非它,速于扑灭也。

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

时帝业已讨镇,不从。

终之,蔡平,镇乃服。

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

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

亦不从。

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

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

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

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

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

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

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取,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

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

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

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C.韦贸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

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

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

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

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

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5分)

(2)其事遂寝。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

东晋王隐《晋书》:

“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层层变化,写出诗人面对秋景,想到自己也已老去,不禁悲从中来,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首联第二句从“兴来”“今日”“尽君欢”三个角度来写,与上一句形成对仗,规劝友人一定要及时行乐,莫要像自己一样,空逝年华,到头来只能宽慰自己。

C.颔联借用典故,以古人自比,尽显名士风流的蕴藉之态,写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照应首联的“尽欢”。

D.全诗前三联抑扬顿挫,情感曲折多变;

尾联一问一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难料、自己衰老境况的沉重心情和深广忧伤。

E.这首诗歌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可谓“字字亮,比比高”;

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出,读之更具慷慨悲凉之感。

15.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3、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李局长爱读书,读到会心处往往会拍案而起,有心领神会之感,感觉到很多心里没来得及说的话,都被作者用精辟的话语概括出来了。

②韩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实是火中取栗,非但无助于自身安全,反而使韩国沦为美国的“棋子”,并且承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风险。

③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④引力波有可能继电磁波之后成为一种通讯的新媒介,并最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这让我们拭目以待。

⑤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一致好评。

⑥领导说:

“B组在本次招标活动中,虽然开始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最终迎头赶上,还是不错的!

”面对没想到的不虞之誉,B组成员终于放下包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麦家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中,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故事,读了一封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书信,在微博和微信中被广泛转发。

B.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关注“真实世界”,从而把中医针灸这张“中国名片”擦得更亮,不断提高中医疗效。

C.那些痛斥孩子深陷“网瘾”的父母,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D.2017年新年伊始,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多个项目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的训练试验任务,进一步锤炼了舰机融合水平和编队协同指挥能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

店主说:

“欢迎以后常来啊!

”该游客说:

“一定一定!

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

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

“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C.上月,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先生的“百竹展”,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少小喜画,幸遇裱师赵炳奎先生介绍,蒙恩师苏昧塑先生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如是三载,为人学艺,受益一生。

D.在高三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全体高三班主任正在商讨有关“花式跑操”的事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彻底消除企业过热加工的现象是优质乳工程的保证。

即使拥有优质原料奶,①______,也不能生产出优质乳制品。

我国的乳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过热加工现象,主要是因为企业低价收购低质的原料奶,细菌数量高,②____,可谓“一热遮百丑”。

但是,③_______,比如维生素C昀损失率达到30%,使牛奶失去应有的营养作用。

21.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讲解的抒情方式架构图,请以“间接抒情”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

要求:

内容完整,语言表述准确、简洁、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暑假一开始,各类面向孩子们的夏令营便拉开了帷幕。

“军事夏令营”“游学夏令营”等兴起多年的夏令营已不新鲜,“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