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219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研究docWord格式.docx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是从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比较、研究掌握中职信息技术在中职课程教学的应用,以及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二是从管理、应用着手,研究与探索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原则、方法。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个是计算机的数量指标,主要指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人均上机时间、计算机利用率和师生利用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程度;

另一个就是校园网络的建设情况。

全国骨干网络和地区一级的网络建设以及学校一级的网络建设关系探究。

三是在上述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如何突破教学管理传统管理观念、模式束缚,对管理观念,模式、制度进行创新,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四是提出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构想、办法以及与新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框架。

五中职学校信息资源建设。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的建设。

六是以本校为实验对象,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本校实践,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不断修正、改进,使其更加符合中职教育实际、产生实效,达到具有推广价值的水平。

子课题设计及人员分工

1、理工科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人员:

谢爱军龚建军唐海杰唐文生

2、文科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谢爱军唐彬彬陈顺宝蒋艳丽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1.开题准备阶段:

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具

体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准备材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专题研究阶段:

2007年6月至2007年10月,专题研究阶段,主要分2

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3、综合研究阶段: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主要是在各子课题研究的

基础上,形成研究总报告。

4.终期研究阶段:

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最终研究结果,将各种材

料整理为论文。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本课题采取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多种教育研究以及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注重吸收其它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2、本课题研究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课程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以技能检测保质量,以监控促教学,以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总结教学经验,分阶段、分层次跟踪监控;

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

注重比较研究;

注重多学科综合分析;

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指导性。

六、课题研究活动时间

本课题预定用二年时间完成。

研究分为申报阶段、前期实施阶段、后期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设计申报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与申报;

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完善课题管理办法;

进行课题支撑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制订课题实施预案,完成申报工作。

前期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

成立课题组,给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分解课题研究任务(子课题),举行开题论证会。

展开信息化硬件建设环境与信息资源库建设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网络资料查找、信息化实施现状调研等手段,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后期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1年4月):

综合各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逐项整理、落实。

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本校为实验对象进行实践性研究。

总结鉴定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参加研究成果评审,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

1、政策支持:

学校设立由钟端阳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教务主任、年级教学部长、相关教研组长、课题组其他成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为课题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并承诺邀请省、市、企业专家全程进行专业指导和监控,尽量做到少走弯路。

2、制度保证:

课题组加大了管理力度,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和阶段时间表,明确了课题组具体分工和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制定了每周至少一次的成员例会制度和每月一次的课题小结制度;

调整修改了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课题工作顺利开展。

3、课题主持人有多年教育教学经历,并精通信息技术,目前担任学校实习处主任,其对教育科研颇有研究,论文多次在省、市、县获奖和获奖。

曾参与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主持“十五”县级立项课题(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其间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成果,这些经验与成果将在本课题研究中发挥其最积极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参与课题研究的有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研究人员学历均达到大学本、专科,且为学校教学与科研骨干,有着较强的钻研精神和教学经验,教科研能力强,有多人在省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并有文章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4、“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湖南省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有专用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及学生电子阅览室等,所有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接入学校校园网,教师全部配有笔记本电脑,具备较好的软硬件条件,为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5、我校从2002年开始了职业课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2003年,我校率先建立起全县首家中小学学校网站,并初步实施信息化技术授课与教学管理,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师资培训、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和应用等均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本课题批准立项后,还将会吸纳若干校级子课题,动员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使此课题的研究趋向立体化、系统化和专业化。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估算

l、课题经费开支:

课题开题费2000元,课题鉴定费2400元,课题研讨费5200元,课题调查、数据收集费2100元,结题鉴定费2400元。

2、课题经费来源:

学校自筹。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步教学效果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必须面对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中职现代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媒传学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的教育观念,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根据这一要求,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首先要实现信息技术环境必须实现公道配置、有效利用,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现代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教学模式预备良好的硬件条件;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中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软件基础;

再次,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熟练驾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职学校开展以信息技术手段为特色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题提出的政策背景和科技背景:

课题是适应振兴东北老产业基地的需要和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而确定的。

  在省森工总局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学校从十一五起始年开始,加大了教育科研的力度。

2005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产业基地的伟大战略,我省森工系统也在实现由木材采伐为主到木材精深加工的转变,我校的家具与木制品专业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得以迅速发展,为林区的替换产业发展造就了大批实用人才,为了进步该专业及其我校其他专业的教学效果,实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的,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者,成为摆在中职教育眼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现代教育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将进一步与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相结合,发展出一种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环境。

我们在教学中将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我校属于林业学校的特点,我们重点选择了我校的家具与木制品专业进行了一轮教学科研实验。

  

(2)、课题的社会条件背景:

我省同发达地区相比较,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GDP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上属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因此政府对教育的投进总额和水平也大大低于发达地区,导致了我们的职业学校的各种教学手段同发达地区相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在政策上也有差距,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每招一个学生政府补贴3000-5000元不等,而东北的职业学校没有这些待遇。

  进进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范围与深度、新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建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步教学质量的热门和重点题目。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社会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在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急需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改进教学,建立一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用超常规的办法,赶超自身所存在的差距,以便完成社会经济发展交给我们的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在此背景下伊春林业学校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构建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现代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推动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2、课题研究的目的

  

(1)、理论目的: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探索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大规模应用方式,研究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进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进步学生的学习综合学习效果。

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的师资队伍,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2)、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研究过程的比较与分析,摸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运用的一般规律,优化信息技术环境。

总结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运用及进步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一般规律,为中职学校构建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颊贯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信息技术环境可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控制,扩大教学规模,进步教学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开展教学活动可进步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求知的能力。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种教育媒体具有交互性、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进步学生爱好,它借助声、光、电、形等媒体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借助这些具体的实物可以进步学生学习的爱好,学生或亲身动手创造实践、或借助虚拟空间了解熟悉,这一切都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教师在现代教育媒体的帮助下创造好的课堂氛围显得游刃有余。

  (4)、信息技术及现代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校教师计算机操纵能力、课件制作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

  (5)、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思想理论指导下,探索和构建适合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模式。

  (6)、我校是省和国家专项资金扶持的国家级重点校和区域性实训基地,由于各项资金有限,由于我市地处偏远,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相对落后,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缩短教育教学时间,进步培训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因此我们的经验对于促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中职教育实际所需求的信息技术环境与现代教学设计有可以供人鉴戒的意义。

  (7)、中职学校由于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专业的教学必须要求建设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员对于社会有较强的适应力。

  (8)、从我校实际来说,我校做为国家级重点校,做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培养人才有着严格的实践技能要求,我们伊春的广大家具木制品企业要求我们为其培养一流的家具与木制品设计和生产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除了加大了投进实现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外,还必须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师用现代化手段教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家具制造领域的运用与效果,不仅仅在于我们学校自身的教学改革,同时也为其他制造业培养人才提供可鉴戒的经验;

学生用现代化手段学,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设计和生产实训,从而培养一流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从一般意义上论证中职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全面开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探索。

积极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上外自考发现和熟悉其中的规律性。

  由于该项目对于实践教学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学校为了保证该项科研项目的实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装备全面加强建设,继续把教育信息化的学习、教学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分项实施,逐步到位。

具体就是以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国家和省教育厅专项拨款为财力保障,采购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加大软硬件的开发建设力度,进步教师对设备的利用程度,加大培训力度,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成资源库,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实学校教学多媒体平台,并与全国、市教育教学资源库衔接。

  二是为了使教师适应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转变,在课题实现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档次,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各教研室、教务科、信息中心、教育研究室之间的联系,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研讨解决教学中的题目,进步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三是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实现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构建网络化的创新学习环境,把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文化牢牢扎根与师生的教学活动之中,使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水平和教学效果达到全省职教系统领先水平。

  第二、分析当前职业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途径、办法、效果、题目。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通过各种媒体学习,实现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凝练特色、自成一体的教学模式。

  第三、以我校家具木制品专业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学年的教学实验,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形成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成形的专业设置标准、经验、课件、研究报告。

  我们此次科研课题主要结合的专业是家具专业,家具专业开设的课程实践性较强,大致开设1、家具结构设计;

2、家具造型设计;

3、人体工程学;

4、表现技法;

5、设计素描;

6、图案;

7、构成;

8、涂料与涂饰;

9、木工机械;

10、家具工艺与设备;

11、室内设计;

12、设计制图;

13、木材学;

14、家具史;

15、计算机辅助设计;

16、设计创意;

17、摄影;

18、实践教学实训等课程,其难度较之以往的教学计划增加了,因此更能满足学生就业的要求。

  1、为了达到课题的实验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首先要开发研究了家具与木制品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确定该专业的各项教学标准,明确各项技能标准,加大教学的力度和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熟练的技能型人才,开发该这样的设置标准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只记得学校用,还在于可以为其他的学校提供教学指导性的文件。

  2、在专业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写出有分量的教学经验论文,由于该专业现场教学的机会较多,在实践指导方面教师还要有专门的经验总结。

  三、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方法包括调查与搜集资料、分析与回纳材料、联系实际研究探索,相关文献研究法、实证实验法。

主要结合我校家具与木制品专业的教学、结合我校的家具实训基地建设、木制工艺品及装潢专业的设置标准制定展开研究,进步课堂教学效果。

  1、在课题构建的阶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案、计划,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有关实验,积累有关资料,为课题展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通过购买和收集整理资料。

对与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进地学习和讨论。

总之是做好各种预备工作。

  2、在课题的实施阶段,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一是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

课题组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并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周定期由专业职员辅导课题组成员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充实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水平,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师的观念。

  二是培训了一批把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通过课件评选、优质课竞赛等活动,收集制作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购买、下载、自制等方式建成了具有家具教学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为现代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课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课程教学的实际,形式要服从于内容的需要,使用课件不是为了作秀。

  三是课题组成员还采用不同的方式,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首先是硬件保障要做好,为此我们为教师购买了有关书籍,每个人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必备书籍,为各个教研室配齐和升级了信息化办公设备2006年秋季全部更换了双核配置的计算机;

其次采取多种方式进步,包括邀请专家讲学,外出培训职员,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充实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伊春市教育学院的教学专家每个学期为我们讲授专门知识,我们的很多教师更多的是进步自学来满足需要;

再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理论的教学,更重视实验为主实践教学,教师既是先生,又是师傅,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学徒,依照总课题组的安排,顺利开题,并按时完成了总课题组的阶段性评估。

  四、课题进程(阶段性说明):

  1、2006年8月份启动研究,2006年12月-2007年1月阶段性总结。

在这一阶段主要制定计划,确定分工,预备材料,启动研究。

  

(1)、由刘晓东、吴振海负责筹备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每个教研室的大多数教师每个人制作一个网上教学课件,汇总后挂在校园网上,供学员随时访问或教师之间交流学习之用。

  

(2)、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一批多媒体课件,供平时课堂教学用,课件的内容及其容量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一般以幻灯片和多媒体为主要形式。

  (3)、由任课教师和金风山等录制自制一批现场教学课件,供教学之用。

由于我们学校的实践设备在全市木制品企业中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因此我们把生产线的实际操纵过程录制下来,供教师在讲课时使用,可以为学员提供较有价值的第一手理性熟悉材料。

  2、2007年3月-2008年5月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在这一阶段,要形成教学论文,拿出教学经验,进行实验效果评估,进行总结,写出课题的总结报告。

5月结题.

  3、通过两年的研究,写出科研报告,制作教学课件、制定出实验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并向省教育厅申报2007年度教学科研成果。

我们的教师编写的《专业设置标准》受到省教育厅的表扬,并被采用作为全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两年的实践证实,学院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操纵水平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大进步了,现在我们的学员能熟练的操纵木制工艺品机器、能够熟练的使用家具生产流水线上的任何一台设备,深受生产企业欢迎,事实证实我们的课题实验卓有成效。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主要结论和主要观点:

第一、课题实践证实: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大进步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因此是教育尤其是中职学校教学手段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在实验中我们深深感到,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操纵比重的增加,(由我们课题组所指导编写的设置标准技能操纵要求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用信息技术进步教学效果,是当前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发挥计算机的文本、音像、快速处理及网上交流等功能的技术上风,课堂教学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并使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这样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假如看不到这一点,教师将会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落伍。

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教与学双方知识能力的更新换代,不亚于战争中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的转化。

  第二、从我们选择的实验专业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家具工艺类专业的教学尤其重要。

  例如对于家具木制品类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对于实践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来说尤为重要。

例如:

以往我们的学生在“家具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时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尤其是***品的硬杂木,使教学本钱增加,随着现在我市木材产量的逐年降低,实践教学本钱就越高,而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演示,在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基础上再往操纵,效果就好一些。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例如我们讲授中外历史家具这门课程,既有历史背景知识,又有家具的种类、风格特点等知识。

那末历史图片和家具图片是必要的,特别是家具图片,有了家具图片才能把家具的结构形式、风格特点等讲明白,家具的感性熟悉才能升华为理性熟悉。

如明朝家具的风格特点是秀丽雅致、高贵脱俗。

那么看图才能说明明式家具秀丽雅致在于优质的木材、公道的比例、不施过多装饰、线条的挺拔伸展;

高贵脱俗在于装饰与构件的结合,就像人的着装一样,高档素雅的同时配一块高档腕表,而不是穿得花枝招展。

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授配合效果良好而且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