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312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x

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

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

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8.(2011·

苏州质检)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最少

9.(2011·

海南卷,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10.(2010·

无锡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1.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

102kJ/(m2·

a)]。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GP

NP

R

15.91

2.81

13.10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12.(2011·

潍坊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3.(2010·

常州模拟)据下图回答问题:

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  )

A.栽培小麦B.栽培玉米

C.野生小麦D.野生玉米

14.(2011·

江苏卷,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

海拔(m)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15.(2010·

苏州模拟)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  )

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

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2010·

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相不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

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

影响

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也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

17.(2011·

徐州模拟)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次生演替

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18.(2011·

黄冈模拟)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

19.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不正确的一组是(  )

内容

方法

实验要点

A

人群中遗传病

实际调查法

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B

种群密度

样方调查法

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

C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模拟淡水生态系统

将多种生物放入广口瓶中,一定要在直射光下

D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实际调查、实验法

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20.下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_,B代表的是________,图中C代表的是________,写出连线⑥上的联系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_________作用提供原料给C。

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箭头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2.(12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

J/(cm2·

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护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J/(cm2·

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5分)(2011·

南通调研)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迎迎”原型来自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藏羚羊,分布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区。

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D.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2)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分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说明,红豆杉具有____________。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原生态系统如果发生大火后,随着时间推移,该地方的群落结构重新趋于稳定,这个变化称为________;

其需要时间相对森林生态系统________,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7分)(2011·

大纲全国卷,32)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起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重金属含量

(μg/kg鲜重)

0.0037

0.035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5.(12分)(2010·

盐城中学期中)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

如图所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

(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

株/m2)。

年份

植物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0.0

9.2

6.8

5.5

3.0

2.1

1.1

0.3

0.1

0.6

1.5

2.3

2.0

0.4

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__。

1.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有多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

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等才能构成生物群落。

]

2.C [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

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异养生物;

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

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3.B [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所以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含有复杂的营养结构,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

4.C [A描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B描述了种群的性别比例,C描述了群落的丰富度,D描述了种群的迁入率。

5.D [曲线a表示随着生物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生物体的存活率降低,说明该种群生物个体生存所需的空间较大,因此该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时,种群的存活率最高;

对大型动物实行易地保护时,若迁移的种群密度过大,会造成存活率降低,部分动物死亡;

曲线b代表的种群在种群密度最大时,种群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6.C [因塌陷地区内有大量的水,故经过几十年的次生演替,许多塌陷区将会演替为池塘群落;

因为矸石山上全是岩石,故其上面会发生初生演替,经过几十年的演替,可以构成森林群落。

7.B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菌体和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数量,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进行计数,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8.B [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因b组的发酵进行的最快,所以b组的温度最适宜。

由三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

该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因三个组别的微生物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的容纳量不同,b组环境容纳量大。

因能量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三个组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其营养供给情况有关,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自然个体数量最少。

9.D [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会使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10.D [金丝桃分泌的海棠素可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信息传递。

11.C [根据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可以得出其食物链可能是②→④→①→③,注意⑤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91/141.20≈11.27%。

④营养级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属于被捕食的②营养级的,不属于④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总输入是871.27×

a),但能量总输出是786.94×

a)(也就是R之和),因此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12.C [大象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象所同化的能量;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

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3.C [遗传多样性越大,适应环境的类型越多,生存几率越大。

14.D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种差异不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故不属于群落的演替,A项错误;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不同,某一区域中植物类群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B项错误;

蝶类的生存离不开绿色植物,且与生存地的气候条件有关,表中显示不同海拔区域内的植被类型不同,蝶类的种数也不同,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也与不同植被类型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5.C [尽管铜浓度改变了,但两种生物之间始终是竞争关系。

16.BD [捕食关系是生物界最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增加时,捕食者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增加时,被捕食者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减少。

17.AB [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方向是使物种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A描述的是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较初生演替时间短,且未必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的地方开始,如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次生演替;

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占优势的物种往往不同。

18.ABC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可采用生物技术对其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19.ABC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种群密度的调查,随机选取的样方应是大小一致;

设计的生态瓶,不能放在直射光下,避免高温对生物造成伤害;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可采用实际调查、实验法等,例如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20.ABD

21.

(1)能量 分解者 生产者 固定

(2)分解 ④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解析 

(1)从图解中看出:

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的能量。

B、C均为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

生产者利用太阳能为能量的固定。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B即分解者要通过分解作用为C即生产者提供原料;

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应该出现④。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2.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不全不得分)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3)110 12.7%

(4)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A为生产者、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随营养级的升高所得能量变少,所以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输入的有机物要增多。

(3)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0.25+5.1+0.05+2.1-5=2.5,生产者传递给植食动物的能量为0.5+2.5+4+9-2=1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3+23+70+14=110,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