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338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 精品.docx

最新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精品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合计90分)

1、商鞅变法中,在变革经济基础方面最突出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B、令民为什伍

C、燔诗书而明法令D、平斗桶权衡丈尺

2.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疆域包括

①辽东地区②河套地区③关中地区④南越地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两汉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都加强了中国和

A.中亚地区的关系B.东南亚地区的关系

C.南亚地区的关系D.西亚地区的关系

4、下列朝代中,在走向发展强盛时期而中途改变了国号的是

A、西汉B、东汉C、唐D、明

5.下列表述符合唐朝是租庸调制内容的

A.“租”表示缴纳绢或布B.“庸”表示缴纳绢或布代役

C.“调”缴纳一定的谷物D.有年龄限制

6、下列改革中,属于或包含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是

①管仲改革②王安石变法③改土归流④“更名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7、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①“守内虚外”②“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③吸收了中原先进文化④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文中的“伊”指的是

A.铁木真B.皇太极

C.俺答汗D.渥巴锡

9、如果你要了解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情况,你可查阅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0.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A.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

C.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

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11、下列关于不平等条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最先破坏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主权的是《南京条约》附件

B、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C、最早允许外国军舰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的是《望厦条约》

D、割地、赔款、开埠通商都有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12.2018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香港回归大约经历了

A.100年B.150年

C.155年D.165年

13.马克思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④割占中国领土库页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以下活动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D.创办发昌机器厂

15.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16、“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的情形始于

A、清朝统治初期B、清朝统治晚期

C、袁世凯统治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7.2018年有不少周年大事纪念,下列大事正确的有

①.纪念解放军反攻60周年

②.香港回归10周年

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问题》讲话50周年

④.人民军队建立80周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8、某旅行社新推出“重走长征路”的旅游线路,按照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该线路所经过地点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泸定桥②瑞金③遵义④吴起镇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9.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豫湘桂战役

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20、关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抗战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战场在华东和华北②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③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④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1.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2.口号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

 

 

③④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24、十年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的时代精神是

A、善于改革B、甘于奉献C、乐于节俭D、勇于夺权

25.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英国接受“一国两制”的原因有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英方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为中方所接受

③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保证

④香港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等都将保持不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

27.下图为新航路示意图,图中那一条航路是意大利人开辟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8.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

①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②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③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广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

”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A.达·芬奇B.塞万提斯

C.洛克D.伏尔泰

30、对法国启蒙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后者只是借用西方之矛攻中方之盾,未来得及消化

B、都是本国的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C、前者召唤了法国大革命,后者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D、前者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后者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31.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政时完成的反封建任务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B.从法律上确认废除等级制度的思想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解除了广大农民所受的封建束缚

32.观察以下四幅文献图片,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独立宣言》《拿破化法典》封面图《人权宣言》全文图《资政新篇》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B.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33、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B、消除外国势力的控制

C、镇压人民革命力量D、废除奴隶制度

3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西部领土的资本主义化②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

③托拉斯等垄断组织产生④美国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5.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的成就中由德国人发明的有

  ①发电机②汽车③有线电话④无线电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6.促使美日两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广阔的国内市场D.大量的战争赔款

37.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联共(布)十四大召开②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③联共(布)十五大召开④苏联新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38.1934年初,美国芝加哥一家小型食品公司生产的各类食品被政府标上如右图所示的标记。

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

A.这家公司的产品价廉物美,童叟无欺

B.它生产的食品大部分是假冒伪劣产品,被政府标记处罚;

C.它的产品质量上乘,通过国家质量认定

D.这家公司遵守《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各项规定,获得认可标记

39.从明治维新开始到20世纪初,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A.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B.重视对国民的教育

C.政府的政策支持D.战争掠夺大量财富

40.二战期间,英国由绥靖转向抵抗的标志是

A.英国对德宣战B.敦刻尔克撤退

C.丘吉尔上台D.不列颠空战

41、下列对雅尔塔体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依此取得了全世界的霸主地位;B、取代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是美苏实力均衡的表现;D、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建立。

42.“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B.充分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的指导D.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43、被苏联直接扼杀的社会主义改革是

A.铁托的改革B.哥穆尔卡的改革

C.卡达尔的改革D.杜布切克的改革

44、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反映了

A、苏共党内尖锐的矛盾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C、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

45、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炸药大量用于生产和战争B.塑料、人造纤维进入人们生活

C.石油化工成为新兴产业D.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二、材料解析题(第46题14分,47题16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汉书》

材料二秦朝陆上主要交通图材料三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秦朝对中国古代交通事业所作的主要贡献,分析这些贡献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4分)

(2)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时期我国交通事业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从秦朝到唐朝交通的发展趋势。

(4分)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

……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

……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

德国

美国

1870年

32%

13%

23%

1900年

20%

17%

30%

1913年

14%

16%

36%

材料四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当时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金属的涌人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指什么?

(4分)

(2)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著不同?

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6分)

三、问答题(第48题13分,第49题17分)

48.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19世纪90年代的甲午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侵华战争是日本一贯所奉行的哪一侵略政策的结果?

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2)两次侵略战争中均发生了日军屠城暴行,请分别列举典型事件。

(2分)

(3)两次侵华战争不同的结局,对中国台湾省的命运、民族意识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4)我们今天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2分)

49、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苏俄(苏联)在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是如何服从工业化发展的?

请你结合史实说明。

(12分)出现何问题?

(2分)有何认识?

(3分)

[参考答案]

1-5ADCCB6-10BBDCA11-15ADCAA

16-20CABCC21-25BCABC26-30AABCD

31-35BBABA36-40ABDAC41-45AADAD

46、

(1)贡献:

修筑驰道(1分)作用:

便利交通往来;(1分)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1分)

(2)特点:

对外交通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1分);陆路、海路并举(1分);形成几个交通中心。

(1分)

原因: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辉煌灿烂、世界领先;长安、洛阳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对前代交通外交的继承、发展。

(任答三点得3分)

(3)趋势:

从陆路为主到水路、陆路并重;从国内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到沟通中外的交通网络形成。

(4分)

47、

(1)影响:

引发“价格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2分)

含义:

掠夺来的财富供本国封建统治阶级挥霍享乐,财富最终流入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与荷兰(或未能转化为资本)。

(2分)

(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分)

影响:

加剧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冲突了旧思想与旧制度。

(6分)

(3)趋势:

经济发展缓慢,失去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分)

原因:

完全依赖海外殖民地;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更新国内旧设备;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新技术的应用,美;法等国的竞争与挑战。

(4分)

48.

(1)大陆政策。

(1分)为垄断资本获取原料和市场。

(2分)

(2)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2分)(3)甲午中日战争:

台湾被日本割占,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1分)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1分)抗日战争:

台湾光复;(1分)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分)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分)(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分)

49、

(1)苏联在巩固政权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业实行无偿奉献的政策,为以后工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工业化中,国家对农业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农业做出部分牺牲,经济上向工业化倾斜,以适应工业化需要。

促进了苏联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4分)

(2)中国建国后,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中,农村实行农业全作社经济,适应工业化需要;在大跃进过程中,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一切服从大炼钢运动,农业作出了巨大牺牲;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改革经济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各非农产业,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业迅速发展,为工业化和城市经济活跃,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新的道路。

(8分)

(3)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发展缓慢,阻碍了工业深远发展;

二是对农业剥夺太多,农业落后,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内部矛盾滋生;

三是工作方法粗暴,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每点1分,答到2点给2分)

(4)认识:

一要保持综合平衡、稳步发展;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坚定不变;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四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每点1分,答到3点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