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62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raft Interview Report to BJ Jan06.docx

DraftInterviewReporttoBJJan06

二零零四年一月六日

陆昊副市长

北京市政府

跨国制造业企业访谈结果总结报告

尊敬的陆副市长:

普华永道受到市政府委托,对已在北京市投资、设有相应机构或有意在北京地区从事商务、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层人员进行一次关于北京市投资环境的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阶段成果汇报如下

1、投资环境现状和外资满意程度

(参照问卷中的问题设计,Needtobeadjustedtothefinalfindingsofthesurveyundertaken)

→对投资环境的总体满意度3.80(1最不满意,5最满意,下同)

→对硬环境的总体满意度4.15

(不同硬环境指标的满意程度)

▪物流4.25

▪交通3.10

▪基础设施3.55

→对软环境的总体满意度3.75

(不同软环境指标的满意程度)

▪政府3.25

▪人力资源4.20

▪产业环境3.35

▪原料供应3.55

▪目标市场4.35

▪基本费用3.30

▪生活环境3.70

2、跨国制造企业经营特点和对投资地的期望

→典型行业跨国制造企业经营特点

▪电子信息产业

-群集效应。

电子信息产业链一般聚集在一个区域内发展(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以适应此产业的迅速演进。

-高素质人才。

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科技含量注定其对高素质的人才强烈需求。

-高度国际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采购、生产是一个高度整合的全球系统。

而制造环节往往被外包给一些低成本国家或地区的企业。

▪汽车制造业

-覆盖全球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汽车行业为进行精密生产(JIT),其配套体系遍布其工厂所在地。

-规模致胜。

历经多年的兼并重组,全球的汽车整车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六大三小”的格局,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采购、制造和销售的成本。

-广泛的战略联盟。

全球的整车、零部件及其它生产协作厂商之间结成了错综复杂的战略联盟,形成覆盖全球的网络体系。

无法进入这些体系的厂商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容乐观。

▪食品制造业

-充裕的自然资源。

保证原料的有效供应。

-高效的物流体系。

大量快速消费品都有比较严苛的保质期限,对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十分敏感。

▪金融产业

-坚实的实业基础。

金融产业的发展必需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完善的政策环境。

金融行业的政策敏感性很强,制度往往成为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医药产业

-较高的研发投入。

新药开发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风险巨大。

-规模效应。

跨国医药巨头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购活动,从而降低成本、分散风险。

→典型行业对投资地的期望比较分析

(普华永道根据访谈结果综合归纳)

相关因素

IT

汽车

食品

金融

医药

-物流

-交通

-基础设施

-政府

-人力资源

-产业环境

-原料供应

-目标市场

-基本费用

-生活环境

注:

代表期望度很高;代表期望度很低。

3、北京地区的优势与机会

→潜在的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发展“龙头”

▪虽然天津等圈内城市也在争取“龙头”地位,但北京在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软环境的建设方面已经领先于圈内其它城市

▪加上自身所具有的先天性优势(中国首都),北京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002年环渤海经济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177亿元,约占全国的25%

▪北京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如首都钢铁集团、燕山石化、北京汽车集团等

▪众多的跨国制造企业落户北京,如松下、NEC、和路雪、迅达电梯、诺基亚等

▪在制造业方面,环渤海经济圈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仍有一定差距

→发达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北京已成为国内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之一,基本建成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中关村汇聚了众多高科技电子企业,诺基亚在北京建立“星网”工业园等

▪但,环渤海经济圈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明显缺乏象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紧密协调与错位竞争

→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

▪北京拥有同仁堂、双鹤药业等国内著名的医药企业

▪北京同时拥有众多医学院校、研究机构

▪环渤海经济圈内良好的医药产业基础(石家庄、天津等城市)

▪北京日益成为跨国医药企业(日本第一制药、拜耳等)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良好的金融业基础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部

▪各种政策性银行的总部

▪各类金融监管机构总部

▪众多跨国金融机构入驻

▪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中心

随着北京发展金融产业相关政策的逐步到位,北京市的金融环境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北京作为全国教育中心,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2001年时拥有61所高等院校)和为数众多的研究机构

▪北京还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01年时拥有24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人力资源方面,北京明显优于国内其它城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汇聚了中国的中央决策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

▪方便跨国企业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这一点对于那些“政府关系导向型”的行业(如金融)尤为重要。

→环渤海经济圈雄厚的经济存量及发展潜力

▪圈内各省市GDP

2002年环渤海经济圈总GDP达27,397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6%

环渤海经济圈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趋增长的消费潜力

▪圈内各省市人口分布

2002年环渤海经济圈总人口达22,4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

▪圈内各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环渤海经济圈内众多的人口和不断上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带来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持续转移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环境的逐步改善,全球制造业将延续向中国持续转移的趋势

▪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将是接受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区域

▪目前环渤海区域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其它两个区域,需要进一步完善软硬环境

→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作用

▪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

▪奥运期间的旅游服务

▪信息设施、系统的完善

▪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

4、如何发挥和保持北京的区域竞争优势

充分展示、发挥环渤海经济圈内“经济龙头”作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想”在前——立足于“区域龙头”的角度,主动引导、协调北京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内其它城市的经济发展定位

▪在充分考虑圈内各城市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昭示北京市的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以退为进——优化产业结构,收缩与圈内其它城市竞争激烈、且潜在规模较小的产业领域,主动将其让渡给圈内其它城市

▪重点扶植发展那些在产业链条中极具重要价值的环节——如钢铁业(以首钢为代表)、石化业(以燕山石化为主)、IT制造业(以联想为代表)、汽车业(以北京汽车为代表)、医药产业(以同仁堂为代表)等

▪将相关配套产业适度转移到圈内其它城市——天津的电子元器件、河北省的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

→“行”在前

▪政府亲历亲为,为发展经济驱弛——明确北京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定位与协调机制

▪积极主动地与圈内其它城市沟通有关经济发展事宜,引导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方向

-倡议设立“环渤海经济圈市长联席会”

-政府高层官员(主管经济、规划建设的官员为主)互访

▪将2008奥运会的利益适度与其它圈内城市分享,共同促进圈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引入环渤海经济圈内的企业参与

-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通信等)通盘考虑充分发挥其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统一协调与经济圈圈内其它省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制定明确的政府产业发展指引及相关扶持政策,并倾力组织落实

→“做”在前

▪硬环境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引导环渤海经济圈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建立自身的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

-制定优惠政策营造最具吸引力航空港(协调与环渤海经济圈内其它机场的发展定位)

-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全国性的国有不良金融资产重整中心

-增建3-4家涉外学校和涉外医院

▪软环境建设

-提高行政效率

-明确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并组织落实

-建立知识产权一条龙服务机构,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地区总部政策(修订京政发(99)4号文)

5、对招商引资的建议

→被访者建议的引资对象

▪约?

%的被访者建议市应将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

▪约?

%的被访者认为应引进一些化妆品和其它日化类制造企业;

▪约?

%的被访者建议适度引进医疗设备及药品生产企业;

▪约?

%的被访者建议考虑引进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的企业。

→被访者建议的引资方式(按推荐频率排序)

1.境外推介会?

%

2.专业投资促进机构?

%

3.行业协会?

%

4.中介机构?

%

5.国内招商会?

%

6.网站?

%

7.其它?

%

 

方黄吉雯普华永道中国地区业务主席

谢韬普华永道合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