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68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

声音非常大。

       ________

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

(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

(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

(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

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

(2)文段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为什么

(3)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广告内容。

(4)顾客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各式各样;舒服;方方正正

(2)顾客走进了新帽子店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戴的是方帽子,当新帽子店开业的时候,他们竟然打破传统,勇敢地接受了新事物。

(3)方帽子店: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新帽子店里的帽子看起来样式很多,个性十足啊。

”“是啊,是啊,我还从来没有戴过圆帽子呢!

好想试试戴上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还是戴方帽子比较好,毕竟我们一直都戴方的帽子。

”“说得不对。

无论方帽子还是圆帽子,只有舒服的帽子才是好帽子。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1)各式各样、舒服、方方正正

(2)顾客走进了新帽子店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戴的是方帽子,当新帽子店开业的时候,他们竟然打破传统,勇敢地接受了新事物。

(3)帽子店: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新帽子店里的帽子看起来样式很多,个性十足啊。

”“是啊,是啊,我还从来没有戴过圆帽子呢!

好想试试戴上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还是戴方帽子比较好,毕竟我们一直都戴方的帽子。

”“说得不对。

无论方帽子还是圆帽子,只有舒服的帽子才是好帽子。

”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________”分别画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

(2)第1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特点;第2自然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的差异。

(3)海参的活动方法是(   )

A. 附着在船底                          

B. 靠肌肉伸缩爬行                          

C. 利用水的反推力

(4)用“________”画出描写贝类活动的语句。

这句话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举出一个例子来吧!

【答案】

(1)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②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2)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色彩;形态

(3)B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海星不慌不忙,慢慢地蠕动着身子往前爬行。

【解析】【分析】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两段的中心句分别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

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咳嗽明星

秦文君

   我们班的林第一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还有看电视的第一名,搞恶作剧的第一名,这次又成了咳嗽比赛的第一名,反正他的名字叫“第一”倒真是有道理。

   期中考试前的那几天,我和小沙还有林第一、张潇洒不约而同都得了咳嗽病,可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起来都弯下腰像老伯伯那样咳几声,林第一呢,像咳嗽的老祖宗,能咳出各种花样,一会儿咳出哨子的响声,一会儿能出公鸡打鸣声,一会儿呢,突然像羊叫声。

有一次,他还出两声清脆的,很像我养过的蟋蟀的叫声。

据林第一说,半夜里他咳得更高明一会儿像破锣声,一会儿像吹号声,好听得可以跟音乐会一样卖门票。

   每次复习的时候,林第一带头咳嗽,他一咳,我们就忍不住一齐咳起来,很像咳嗽四重奏,

有时把老师讲课的声音也盖住了。

老师有点生气,说:

“等你们咳完我再讲课。

”她一定以为我们是约好了捣蛋的。

林第一也确实是想捣蛋,他好像能控制咳嗽的时间,总是隔五分钟领头咳一次,我们想不听指挥,可惜噪子不争气,一听到咳嗽声就痒起来,不咳简直不行。

   考完试,我、小沙和张潇海的咳嗽都医好了,只剩下林第一独自做咳嗽精了。

他的咳嗽更有特点了。

他隔五分钟几声,咳九次左右正好是一节课,好像那个咳嗽是看着钟点准时发作的。

每天上课,大家就看林第一是不是咳得准时。

林第一知道自己成了班里的咳嗽明星,更疯了,每次咳嗽都咳出新的花样,一会儿像狗叫,一会儿像唱小调,一会儿更稀奇了,像青蛙叫看样子,他是爱上了咳嗽。

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咳,好像咳也要休息一样。

   不久,秋游了。

绿裙子老师宣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说是在野外吹了风咳嗽更不会好了。

林第一急了,说他的咳嗽很特別,一吹野风肯定就好,他还说他可以保证说话算数。

   最后,林第一还是参加秋游了,等秋游回来,他果然不咳嗽了,不知是野风医好了他的病还是他另有奥秘。

——节选自《调皮的日子》(有删政)

(1)这篇文章选自《调皮的日子》,我们学过的《剃头大师》就出自这本书。

读这篇文章,你一定也觉得特别有趣。

如果让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复述这个故事,你会在下面的空格处补充哪些内容或关键性的词语呢请把要填写的内容和你选择出的词语填入下表(每栏至少写出3个词语)。

时间

故事内容

挑选的关键词

期中考试前

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

________

林第一带头咳嗽

________

考完试

________

准时发作、新的花样、一声不咳

秋游时

林第一咳嗽好了

________

(2)文中语言写得很有意思。

读一读,试着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写出下面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①四重奏:

________

②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吭,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一样。

我的理解:

________

(3)要秋游了,当绿裙子老师宜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时,林第一会有怎样的动作或表情呢发挥想象,补充下列句子。

“不!

老师,我可以秋游,我的咳嗽很特别,一吹野风肯定就好。

”林第一________说。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

   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

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___

(2)以上片段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3)我准备这样和时间赛跑:

________。

6.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快乐的小燕子

它来了!

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zhuó】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着,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

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

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

小燕子更活泼了。

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

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

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

“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奶奶说:

“剪春呀!

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奶奶:

“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奶奶说:

“闹春呀!

春越闹越浓。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

(2)小燕子有小巧玲珑的体态,一身________的羽毛,发出________的啁啾声。

(3)请把第二自然段里春雨中的景物圈出来。

(4)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ABB式)________   ________

无声无息________   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

”请把这个句子中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写出来。

(7)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燕子,它比下雨时的燕子更________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

___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②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画线句①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反问句 设问句)。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

(2)用昙花举例的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奇特                

B. 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的确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3)读画线句②,想想哪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吻合,查找资料,举两个例子。

(4)读了选段,你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吗

8.【答案】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反问句:

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评价人物野菊花要应做到通观全文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野菊花精神或品质。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

“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

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①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②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

③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④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________。

蜡烛:

________。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答案】

(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

(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

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

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类文阅读

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

  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

村长说:

“老柳树,你不能再乱抱了,你知道你惹了多少祸吗要是你不听,我们就要把你的柳条统统剪掉啦!

  老柳树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柳条乱掀乱舞,吓得村民们都往后退了退。

  “我喜欢你们,给我抱抱吧。

你们小时候,不都和我抱得紧紧的吗”老柳树又哭又笑,“你们都长大了,个个都忙,没时间和我招呼。

但是我喜欢你们,想跟你们抱一抱。

  水柳村的村民们慢慢地靠过来,没一个敢嬉笑,一个一个走过去让老柳树抱一抱。

如今,老柳树开心极了,没事还是抱一抱,它还抱过几个溺水的小孩呢!

(1)水柳村的大麻烦是(    )。

A. 老柳树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                   B. 老柳树随意抱人                  C. 河道口交通拥堵

(2)老柳树都抱了谁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请你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3)老柳树还会抱谁请你展开想象力,写一写。

(4)老柳树为什么要抱人们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水柳村的人们都很讨厌老柳树。

________

②听了老柳树的话,人们很害怕老柳树,无奈地过去和他抱一抱。

________

③一开始,水柳村的人们有些烦恼,后来听了老柳树的话,大家都知道错了,用实际行动——抱一抱来向老柳树道歉。

________

【答案】

(1)B

(2)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

(3)河里的螃蟹上岸来,他也照抱不误,螃蟹的大钳子剪了他的手指头他都忍着疼痛不撒手。

(4)因为老柳树喜欢大家,可是现在大家都忙碌,没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很寂寞。

(5)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写出老柳树还会抱谁,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形象,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

(2)画: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3)例:

河里的螃蟹上岸来,他也照抱不误,螃蟹的大钳子剪了他的手指头他都忍着疼痛不撒手。

(4)因为老柳树喜欢大家,可是现在大家都忙碌,没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很寂寞。

(5)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