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779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印的书法教案.docx

打印的书法教案

写字教学教案

 一、写字教学的总目标

写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写字技法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一门课程。

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行书教学,第一课介绍行书特点和基本笔画。

第二课讲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

第三课讲笔势连贯。

第四课讲以转代折。

第五课讲以曲代直。

第六课讲增减钩挑。

第七课讲替换笔画。

第八课讲欣赏于练习。

一节课既要讲授行书的一个特点,又要教行书的一个写法,二者交替进行同步练习。

三、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两部分内容可以分前后阶段进行教学,也可以隔周交叉进行教学。

2.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在练中教给学生书写和运笔的过程。

3.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各种练习作业。

4.毛笔字练习作业。

每课只有三张,一张供课堂指导练习用,两张供学生课外独立练习用。

5.要重视对写字教学的考察。

 

钢笔字部分

(一)

1.行书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行书及其楷书的区别。

2.能说出行书的六个特点。

3.进行行书基本笔画的练习,要求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楷书和行书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归纳行书和楷书的不同之处。

2.小结。

3.向学生简介行书的特点,并让他们对行书有初步了解。

4.提出每课训练要求。

5.进行行书笔画指导。

6.学生自己选择一本行书字帖作范本,进行欣赏并做行书基本笔画练习。

 

 

钢笔字部分

(二)

2.行书特点之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行书的第一个特点:

点画呼应

2.懂得行书独立点和组合点的写法,并要求写好行书独立点。

3.初步掌握呼应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理解点画呼应的含义,并在例字中找到这一特点。

2.学习点画的写法。

行书中的点在多数情况下起着笔画的过渡起止装饰的作用。

(1)   独立点。

(2)   组合点

3.老师边示范,学生边临摹。

4.范字指导提要

广:

横画不宜长

小:

竖钩不宜长

斗:

横要写成上挑横,适当斜些,并连贯竖画

立:

组合点要紧凑

产:

下横要有变化

羽:

左小右大,上下点呼应。

 

钢笔字部分(三)

3.行书特点之二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二隔特点:

笔势连贯

2.让学生指导行书横的写法,写好行书横的笔画

3.初步掌握行书笔势连贯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课文说明,明白笔势连贯的意义,并懂得笔画中出现的牵丝,就是笔势连贯的一种写法。

2.学习行书横的写法。

3.书写时,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对个别书写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分析原因,进行辅导。

4.范字指导提要:

三:

横改点,下横长

又:

捺改点

子:

钩和横连写

石:

口字一笔写成

之:

捺改点

以:

减省笔画

 

钢笔字部分(四)

4.行书特点之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三个特点:

以转代折

2.学习行书竖的写法,写好行书中竖的笔画

3.掌握以转代折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以转代折的意义,懂得转是由书写速度快而产生的。

以转代折要注意体现笔力,避免浮躁。

2.学习行书竖的写法

3.范字指导提要

己:

折处圆转

月:

折处圆转,两横省略成点

四:

折画圆转

只:

左右点呼应

固:

竖为右回锋竖

历:

横撇练写

 

 钢笔字部分(五)

5.行书特点之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行书的第四个特点:

以曲代直

2.懂得行书撇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撇的笔画

3.掌握以去代直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说说行书的第四个特点,以曲代直,懂得以曲代直的意义是加快书写速度,并加强书写笔画的连贯性

2.学习行书撇的写法

3.老师要先示范,在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学生的作业,对个别字写的较差的学生,要认真加以辅导。

4.范字指导提要

正:

两个小笔画省略,以曲代直

可:

省略口字

出:

一气呵成

生:

一气呵成

高:

圆而不滑

校:

以曲代直

语:

言字旁横折要显而易见,吾字要一气呵成

钢笔字部分(六)

6.行书特点之五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五个特点:

增减钩挑

2.懂得行书捺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捺的笔画

3.掌握增减钩挑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增减钩挑的意义。

懂得增减钩挑是为了加强笔画的呼应以及左右笔画之间的联系,使空处更饱满

2.学习行书捺的写法

3.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然后进行批改讲评,对写得好的要予以表扬,对有进步的要予以鼓励。

4.范字指导提要

古:

上挑横横折处要圆

占:

横改点

亥:

连笔要自然连贯

画:

以转代折

寿:

三横连贯,笔画呼应

准:

上下点呼应,单人旁连成一笔写,竖为右回锋竖,右边以曲代直,省略两横

宣:

以曲代直,省略两个横画

省:

省略两点,两横以曲代直

7.行书特点之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六个特点:

替换笔画

2.学写行书钩的写法,写好行书中钩的笔画

3.掌握替换笔画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课文的说明,明白替换笔画的意义,掌握替换笔画的方法

2.学习行书钩的写法

3.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最后批改讲评。

对书写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书写有进步的同学予以鼓励,对态度不够认真的同学,要耐心教育。

4.范字指导提要

长:

捺改点

世:

改变笔顺,竖折连写‘

本:

改变笔画,最后一笔为露竖锋

史:

省略横画

更:

捺改长点

足:

形似走

罗:

省略一横

我:

斜钩有力,回锋后写撇点

然:

捺写成回锋捺,呼应四点底

钢笔字部分(八)

8.欣赏语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2.让学生知道行书折和提的写法,写好行书的折和提

3.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文中所举的范句,以提高学生书写行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前面所学的行书笔法的几个要求;系统讲评学生前面所书写的作业,肯定成绩,表扬先进。

2.学习折和提的写法

3.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要以表扬为主,加强辅导。

4.在欣赏名家作品时,要先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并能按行书的特点,一一进行指点。

5.范句指导

临摹前,指点学生特别注意几个难写的字,看清楚笔画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临摹。

毛笔字部分

(一)

1. 大字的撇捺

教学目标

1. 通过临帖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柳体字,大字和春字的撇捺运笔特点

2. 能运用大字和春字撇捺的特点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大字撇捺的特点

2. 在写大太夫火夹等字时撇捺要紧紧连接,交点在竖中线上。

3. 在写卷奉春券奋等字时,撇与捺不宜紧紧相交。

撇捺的相交处,要因字而异。

4. 要把握中心轴,还需要注意左右对策。

毛笔字部分

(二)

2.短撇和长撇

教学目标

1. 要使学生了解柳体字撇的变化和书写特点

2. 要使学生能因字而异地临写好各种撇,并能初步认识一字多撇的书写法则。

教学过程

1. 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 人字和大字撇的特点的认识和掌握。

3. 使字单人旁的短撇,落笔很重出锋挺直,如一把锐利的尖刀,右边的一撇就是大字撇

4.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三)

3. 向左钩和向右钩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向左钩和向右钩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柳体字中向左钩的特点都是短而平,即通过驻笔.回锋.出锋三步完成,并要求写得非常刚劲有力,竖下来要像铁柱一样。

2. 向右钩的特点是竖弯钩和横折钩基本上都向上出锋

3. 教师示范,讲解各字的特点

4.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四)

4.平捺和走之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平捺一波三折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平捺的特点

2. 强调平捺是关键

3. 教师讲解各字的行笔特点

4. 教师示范

5.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五)

5.左耳旁和右耳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六)

6.竹子头和宝盖头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2. 在领会运笔特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七)

7.反文旁和欠字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2.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其特点,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八)

8.对联的赏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对联的含义,认识对联的各种形式,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的作用

2. 使学生知道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教学过程

1. 讲解对联

2. 认识对联得各种形式

3. 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得作用

4. 讲解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5.学生根据自己得理解书写对联。

第一课“山”的变形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在字的不同位置的变化,能在写字实践中随机应用。

2.具体学习“屹”“崖”“仙”“岳”四个字的写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听过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把字写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把字写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2.写字的姿势:

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握笔的要求: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写字的要求:

大小匀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二、新课学习。

过渡: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山”的变形,通过“山”的变形,我们将追求书法艺术中的“姿”字,哪些地方能让所写的字生姿。

(揭示课题,齐读)

1.图片展示几幅书法作品中的“山”字。

2.简介“山”字由来。

3.观察“山”在不同位置的时候字形有什么特征。

在左:

字形较瘦小,位置偏上,竖折的折向上偏移得较多。

在右:

字形较独体字窄,其余没有太大变化。

在上:

字形扁小,相对较平。

在下:

字形扁小,但较在上面时厚重。

4.以“屹”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到黑板上写一个“屹”。

〈3〉点评学生板演,背帖说自己的感受。

〈4〉改进后再在黑板上写一个“屹”。

(5)再次背帖评议。

(6)自己描红一个“屹”,临写一个“屹”。

(7)同座位互评后纠正练习。

(8)教师巡视后纠正共性问题。

(9)例举相似结构的字。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山”字变形这一规律。

三、作业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练习。

2.练写“土”、“田”、“又”、“日”、“石”的变形的字。

第二课选字指导——三点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重点指导三点水及带三点水旁的字。

2、通过练习,把三点水的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教学过程:

一、欣赏优秀作业,导入新课

1、欣赏上次的优秀写字作业。

2、谈谈自己看完的感受。

3、回忆如何写好“田”字和“又”字的变形。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下一课——选字书写指导。

二、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1、打开课本,读一读今天要写哪些字。

2、根据结构给这些字分类。

3、以三点水的字为例,研究如何把字写得漂亮。

(1)观察三点水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2)为了更好地记住三点水的写法法,编了一首儿歌。

(齐读)

(3)教师边讲解要领边范写(第一个点是从左上到右下,顺锋起笔,由轻到重,回锋收笔;第二个点起笔稍向左,写法和第一个点一样;提的起笔向右下点顿,然后向右上轻轻提笔出锋,收笔要对准上点尾处。

(4)打开你的写字本准备写字。

写字时,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标准的握笔的姿势。

(课件出示,复习坐姿)请大家描两个再练写两个吧!

(5)抽取一个或两个展台展示(师评:

重点和范写的对比、评价)

三、观察比较,感知字形美。

1、大家掌握好三点水的写法,那带三点水旁的字会写吗?

2、认真观察“溉”,请你想一想,该怎么把这些字写漂亮呢?

3、范写。

4、描一个再写一个,展台展示(指导生评,师画星奖励。

5、写其它带三点水的字。

播放轻音乐

6、师生评价。

7、师小结:

带“三点水”旁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三点水写得像弧形一样。

(写字时做到:

一看二想三写,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6、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

生练写词语。

四、触类旁通,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1、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介绍:

左边谦让一些,右边穿插进去,真个字才美观,跟做人一样,懂得谦让,才能和平相处。

3、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播放轻音乐。

4、展评。

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夸夸他;哪个字写得不好,帮帮他。

五、作业

1、学生选择最难写的字和自己写得不太好的字再描红、临写。

  2、自评,小组内互评,集体评议。

 

 

第三课如何提高书写速度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2.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

  

二、新授  

1.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2.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4.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四课选字指导——上下结构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

(一)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第五课呼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

  

2.通过书写“小主人言必信”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

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必”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必”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必”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

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小主人言必信”,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第六课伸缩避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和“避让”,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和避让。

 

2.通过练习“英雄志海岳情”,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伸缩  

2.激发兴趣:

什么叫伸缩呢?

为什么要伸缩?

  

二、新授  

(一)什么叫伸缩  

1.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

  

2.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

  

3.根据例字讲解:

  

“雄”和“英”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

  

(二)怎样伸缩  

1.出示例字“情”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情”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

“情”字的竖心旁有一长竖,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

 

(三)什么叫避让  

1、激发兴趣:

什么叫避让呢?

为什么要避让?

2.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3.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4.根据例字讲解:

  

“情”字的“青”部的长横与竖心旁的避让的关系。

  

5.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

  

(四)怎样避让  

1.出示例字“雄”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雄”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雄”字的右边紧凑,让着结构就较紧凑。

  

3.出示“航”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比较

出示:

笔画未能伸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

可以怎样处理?

出示:

笔画未能避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

可以怎样处理?

  

四、练习  

写一写:

体会伸缩笔画避让关系。

  

第七课大小疏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大小”和“疏密”,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处理大小疏密。

2.通过练习“求真理澄心灵”,体会大小疏密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大小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大小呢?

为什么要处理大小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大小

1.笔画多的字要写得不挤,需将近笔画写得松些,但是这样容易松散;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不散,需将笔画写得紧些,但是这样会嫌小。

为了使字写得既疏朗又紧凑,并且大小又很和谐,就需在书写时将笔画多的字写得细点,字形稍大点;笔画少的字笔画可写得粗点,字形稍小点。

这样处理,整篇文字的大小有变化,又不过分悬殊,就会显得和谐美观。

  

2.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大小的安排。

  

3.根据例字讲解: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大小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大小  

1.出示例字“心”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心”字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可写粗一点,卧钩写得后壮有力,字可小一点。

  

3.出示“澄”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澄”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澄”字笔画多,笔画可写细一点,“豆”部上窄下宽,字可稍大一点。

  

(三)什么叫疏密  

1.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

  

2.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根据例字讲解:

  

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