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79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根据定性温度计算对应的Pr值。

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值,进而求得Nu的值。

牛顿冷却定律为

式中α——传热膜系数,W/(m2·

℃);

Q——传热量,W;

A——总传热面积,m2;

Δtm——管壁温度与管流体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量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W——质量流量,kg/h;

cp——流体的比定压热容,J/(kg·

t1,t2——流体进,出口温度,℃;

ρ——定性温度下流体密度,kg/m3;

Vs——流体体积流量,m3/h。

空气的体积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得,其流量Vs与孔板流量计压降Δp的关系为

式中,Δp——孔板流量计压降,kPa;

Vs——空气流量,m3/h。

三、装置和流程

1、设备说明

本实验空气走管,蒸汽走管隙(玻璃管)。

管为黄铜管,其径为0.020m,有效长度为1.25m。

空气进、出口温度和管壁温度分别由铂电阻(Pt100)和热电偶测得。

测量空气进、出口的铂电阻应置于进、出管得中心。

测量管壁温度用一支铂电阻和一支热电偶分别固定在管外壁两端。

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由压差传感器测得。

本实验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装有玻璃液位计,加热功率为1.5kW。

风机采用XGB型漩涡气泵,最大压力17.50kPa,最大流量100m3/h。

2、采集系统说明

(1)压力传感器

本实验装置采用AS5320型压力传感器,其测量围为0~20kPa。

(2)显示仪表在实验中所有温度和压差等参数均可由人工智能仪表读取,并实验数据的在线采集与控制,测量点分别为:

孔板压降、进出口温度和两个壁温。

3、流程说明

本实验装置流程图如下所示,冷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计量以后,进入换热器管(铜管),并与套管环隙中的水蒸气换热。

空气被加热后,排入大气。

空气的流量由空气流量调节阀调节。

蒸汽由蒸汽发生器上升进入套管环隙,与管中冷空气换热后冷凝,再由回流管返回蒸汽发生器。

放气阀门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在铜管之前设有一定长度的稳定段,用于消除端效应。

铜管两端用塑料管与管路相连,用于消除热效应。

四、操作要点

图1.套管式换热实验装置和流程

1-风机,2-孔板流量计,3-空气流量调节阀,4-空气入口测温点,5-空气出口测温点,

6-水蒸气入口壁温,7-水蒸气出口壁温,8-不凝性气体放空阀,9-冷凝水回流管,

10-蒸汽发生器,11-补水漏斗,12-补水阀,13-排水阀

1、检查蒸汽发生器中的水位,使其保持在水罐高度的1/3~2/3。

2、按下总电源开关,关闭蒸汽发生器补水阀,启动风机,接通蒸汽发生器的发热电源,保持放气阀打开,调整好热电偶位置。

3、用计算机控制风机频率为50Hz,待仪表数值稳定后,记录数据;

再每降低3Hz取一实验点,同样等仪表数值稳定后,记录数据,重复实验,12~13次。

4、将静态混合器插入管中,并将其固定,再次调整好热电偶温度计,将风机频率调回50Hz,待仪表数值稳定后,记录数据;

每降低3Hz取一实验点,同样等仪表数值稳定后,记录数据,重复实验,12~13次。

5、实验结束后,先停蒸汽发生器电源,再停风机,清理现场,给蒸汽发生器灌水。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务必使蒸汽发生器液位合适,液位过高,则水会溢入蒸汽套管;

过低,则可能烧毁加热器。

2.调节空气流量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保证湍流状态,孔板压差读书从大流量时开始,最低不小于0.2kpa。

实验中要合理取点,以保证数据点均匀。

3.切记每改变一个流量后,应等到读数稳定后(约3分钟)再测取数据。

4.结束时先停加热电源,再停风机。

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序号

空气入口

空气出口

壁温tw

壁温Tw

孔板压降

t1/℃

t2/℃

/℃

Δp/kPa

1

31.3

61.1

100.9

99.8

3.76

2

32.7

62.7

101

3.17

3

33.1

63.6

2.73

4

33.2

64

101.1

99.9

2.24

5

33

64.4

1.89

6

64.9

1.57

7

32.2

65.5

100

1.09

8

31.7

65.9

0.85

9

31.4

66.4

100.1

0.64

10

30.8

67.7

0.35

11

30.3

68.7

100.2

0.2

12

35.7

63.9

4.22

首先求得空气平均温度,然后查空气平均温度下空气的物性数据表可得下表:

空气平均温度

密度ρ

粘度μ

热导率λ

比定压热容

kg/m3

μPa·

s

W•(m•K)-1

Cp/J•(kg•K)-1

46.2

1.26226

1.941

0.027955

1005

47.7

1.26196

1.9485

0.028067

48.35

1.26183

1.95175

0.028115

48.6

1.26178

1.953

0.028134

48.7

1.26176

1.9535

0.028141

48.8

1.26174

1.954

0.028149

48.9

1.26172

1.9545

0.028156

49.25

1.26165

1.95625

0.028182

49.5

1.2616

1.9575

0.028201

49.45

1.26161

1.95725

0.028197

经数据处理可得下表:

对数平均温度

空气流量

传热量

α

Nu

Pr

Re

Nu/Pr^0.4

Δtm/℃

Vs/(m3/h)

Q/W

50.77

53.5677

562.5

141.13

0.6978

61634

116.602

49.16

48.851

516.3

133.8

95.34

0.69771

55978

110.108

48.49

45.0639

484.2

127.19

90.48

0.69767

51547

104.493

48.33

40.4982

439.4

115.81

82.33

0.69766

46293

95.0829

48.42

36.948

408.7

107.52

76.41

0.69765

42223

88.2484

48.16

33.4262

379.1

100.27

71.25

0.69764

38188

82.2834

48.24

27.4481

321.9

85.01

60.39

31350

69.7393

48.13

23.9987

289.1

76.519

54.37

27418

62.7899

48.26

20.5892

253.8

67.003

47.59

23516

54.9667

47.64

14.8627

193.2

51.655

36.66

0.69762

16959

42.3375

47.5

10.9865

148.6

39.85

28.26

0.6976

12528

32.6405

47.26

57.0125

566.2

152.64

108.3

65020

125.039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管壁温度与管流体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

体积流量:

=

传热膜系数:

雷诺数:

普朗特准数:

努塞尔准数:

Nu/Pr0.4:

由以上数据可作出Nu/Pr^0.4与Re关系图,如下:

※实验结果讨论※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流体无相变时,流体在圆管作强制湍流流动的传热膜系数是半经验关联式Nu=ARemPr0.4(在强制对流即忽略Pr影响时)的准确性是很好的。

(2).圆形直管强制湍流的公认关联式为

,光滑管实验所得半经验公式的A偏小,m也偏小,可能原因为出口温度不稳定时读数造成误差偏大,也可能是由于温度计在管中的位置不正确导致测量的温度准确性降低;

加强管由于加入填充物,使流体的湍动程度加大,流体阻力增大,进而测得的m与A值与未加填充物时不同,导致所得的半经验公式与光滑管的不同。

思考题

1、本实验中管壁温度应接近蒸汽温度还是空气温度?

为什么?

答:

管壁温度应接近于蒸汽温度。

因为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α(5500~500)远大于空气对流给热系数α(10~100),所以水蒸汽与管壁的传热速率空气与管壁间的传热速率大得多,因此管壁温度更接近于蒸汽温度。

2、管空气流动速度对传热膜系数有何影响?

当空气速度增大时,空气离开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将升高还是降低?

(1)管空气流动速度将会对传热膜系数造成改变。

(2)当空气速度增加时,空气离开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出口温度t2)将降低。

(3)因为空气流量增加会有更多的空气参与热交换,而水蒸气的冷凝量是

一定的,那么相同的热量就被更多的冷空气分享,虽然空气速度增大时其湍流程度增加,增强传热效果,但是因为空气对留给热系数相对而言很小,所以影响不大,故空气离开热交换器时,温度降降低。

3、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α式的关联有无影响?

肯定有影响。

不同压强的饱和蒸汽温度不同,,由于本实验总传热系数K用膜传热系数α做近似,当蒸汽压强变化,T1T2t1t2都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导致对数平均温差即平均推动力Δtm发生变化。

当总传热量不变时,K必然发生变化,即α变化,则α的关联式变化。

4、试估算空气一侧的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

空气一侧:

假设α1=100W/m2·

K,水蒸汽一侧:

假设α2=10000W/m2·

K,空气一侧热阻为1/100欧,水蒸气一侧热阻为1/10000欧,所以:

K=1/100+1/10000=101/10000,空气一侧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为(1/100)/(1/01/10000)=99%

6、本实验可采取哪些措施强化传热?

本实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强化传热:

(1)增加总传热系数K

a.增大流速减小管径;

b.管加填充物;

c.增加管的粗糙度;

d.防止空气等非冷凝气体随水蒸气一起进入外管;

e.防止有垢层产生(在此实验中影响较小);

(2)增加传热推动力Δtm

a.增大外管压强,提高水蒸气温度(效果不大);

(3)增加传热面积A

a.管采用波纹管;

b.管加翅片(同时,总传热系数K也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