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80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docx

产业生态植物研究题录

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

孙枢1,李晓波2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037)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

中图分类号:

P96;X2文献标识码:

A

 

资源和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近300年来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革命之后发现,这个强大物质文明社会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供应正在出现危机,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加之人口众多,因而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如何发挥科学技术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中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保证国家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是国家科技工作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

而在其中,基础研究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它创造指导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论依据,并提供资源高效利用和改良环境的技术途径。

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和科学发展趋势,结合考虑我国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特色,制定好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学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1.1资源与环境科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资源与环境科学是直接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应用基础科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支柱之一。

资源与环境科学是基于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知识,针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揭示资源的形成、演化规律和各类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此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与环境科学反映了由“行星地球”到“人类世界”的认知过程,即理解地球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探求地球环境对人类健康、安全与富裕的可居住性,以及揭示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过程。

资源与环境科学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及认识人类影响地球系统的应用基础科学,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当前及未来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科学基础。

1.2开展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要完成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就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是否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供应出现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如果把每年环境、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则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8%的增长量,并且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占我国17%的国民经济产值,从这两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环境、灾害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后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像战略性能源和矿产资源问题、重大灾害问题以及海洋和空间环境问题,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也十分重要。

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国家的安全,必须下大力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大宗或战略性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水、土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及环境质量改善;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的预报与减轻;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

通过解决这些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来实现以下国家目标:

·最大限度地保证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给;

·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水、土、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

·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

·预报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深入认识人类影响地球的机理。

220世纪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重大进展

20世纪是资源与环境科学主要知识体系形成的世纪。

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里,由18、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对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矿物原料(如铁、铝、铜、金等)的需求,在20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而变得空前强烈,使得有关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寻找与开发的科学技术成为发展最快、研究人员最多的领域之一,油气科学和成矿学的长足进展与应用,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资源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然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国家首先品尝到工业化及大规模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于是环境问题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一系列环境科学学科开始建立,并最终综合成为环境科学体系。

到20世纪末,随着全球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各国对全球环境问题普遍关注,并把对资源问题关注的重点从勘探开发转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关全球变化和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受到重视,统一的资源科学体系正在形成。

20世纪资源与环境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与当时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相联系的,这也反映出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极强的应用性质。

由于20世纪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是各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家把自己本门的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从而又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因此要想全面概述资源与环境研究各领域的进展是非常困难的。

这里仅对一些跟地学密切相关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简述。

2.1成油气和找油气理论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由于内燃机开始广泛用于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石油需求急剧增加,从而促进了找油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早在1861年人们就提出了背斜控油这一指导勘探决策的传统理论,而1920年地震反射法成功地应用于地下构造的制图,更加强了应用背斜理论找油的信心。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现了巨大的东德克萨斯地层油藏之后,地质学家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只靠背斜理论找油。

为寻找新油田,除了应用构造制图外,还必须广泛采用地层学方法,引入一些跟地层圈闭有关的概念来指导找油。

在有关石油成因说的长期争论中,20世纪由于证据和理论解释方面的进展,有机成油理论渐渐成为主导学说。

1943年经计算得出,海洋有机体所提供的6000万桶烃类,就足够形成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总烃量。

1952年通过对现代海洋沉积物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海相生油理论。

1963年提出了干酪根成油说,即石油是沉积物的干酪根在成岩过程的晚期经过热解产生的,这一学说成为石油生成的现代理论的重点组成部分。

70年代以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根据盆地类型、沉积史、干酪根类型及其成熟度,建立了石油生成模型,并提出了含油气系统概念,大大促进了油气预测的定量化,提高了钻井的精确性。

22成矿理论的大发展

虽然有关矿床形成的理论研究在19世纪就有相当规模。

但在20世纪由于找矿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系统、丰富的成矿理论体系。

在世纪初,新的理论进展就层出不穷,像1901年确认了构造控制矿化作用,1905年提出了成矿系列概念,1907年提出著名的林格伦矿床成因分类,这一分类被作为经典并陆续加以完善。

1948年结合大地构造理论提出成矿期和成矿带概念,为区域矿产预测和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之后的30年中各类矿床模型不断建立。

1955年层控矿床概念开始流行,60年代斑岩型矿床模型建立起来,1964年又提出加拿大肖德伯里铜镍矿床为陨石撞击成因,1965年建立了卤水成矿说。

7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给研究大区域的成矿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1973年出现了联系全球板块构造阐述成矿特征的专著。

之后对各种板块构造作用(特别是俯冲作用、裂谷作用等)背景下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论述。

与此同时,在洋底深处发现了正在活跃的现代成矿作用。

60年代开展了洋底与海滨矿化现象调查。

1977年第一次记录了东太平洋海隆出现的“黑烟囱”,这是人们可以直接观察的成矿作用的现场。

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热液成矿作用给予了充分重视。

2.3应用水文学的兴起和全球水文研究的出现

20世纪前叶,水文科学的发展是以作为水利防洪基础理论的应用水文学的出现为特征。

从1914年到1924年,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系统引入水文学,使水文变量(如洪峰和洪量)与它出现的机率联系起来,从而可以预估工程未来运行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水文情势。

接着,1932—1938年在产流和汇流计算方面取得开拓性进展,为根据降雨推算洪水开辟了道路。

随后,在单位线、多个水文变量联合分析和径流调节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发展并丰富了上述内容。

在此期间,水文站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规模宏大的水文站网系统,这些成就为应用水文学的兴起在理论上、方法上和资料条件方面奠定了基础,并率先形成了它最重要的分支学科——工程水文学。

接着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都市水文学也相继兴起。

1949年,一批应用水文学专著陆续问世,标志着应用水文学的诞生。

60年代以来,水文科学的全球合作兴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到1974年组织了国际水文十年的科学活动,着重开展了以世界水平衡、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等14个领域的国际协作。

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继续举办了长期水文国际合作计划,即“国际水文计划”,分阶段着重研究水文过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水文过程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等重大课题。

在国际水文计划实施过程中,世界气象组织也开展了“业务水文计划”,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从1984年开始执行“水资源水文计划”。

这种国际合作使水文科学研究从国家规模发展到国际规模。

2.4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美国洛杉矶市40年代后期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多,经常在夏季出现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英国伦敦于1952年12月出现了严重的烟雾事件,短短4天比常年同期死亡多4000多人。

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进而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环境运动”,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正是上述重大环境问题的出现,许多科学家,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家、地学家、医学家、工程学家、物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此共同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们在各自原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原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

通过这种研究,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

在这些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孕育产生了环境科学。

196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议设立了国际生物方案,研究生产力和人类福利的生物基础,对于唤醒科学家注意生物圈所面临的威胁和危险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家水文十年和全球大气研究方案,也促使人们重视水的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

1968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70年代出现了以环境科学为书名的综合性专门著作。

1972年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就是环境科学一部绪论性质的著作。

2.5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7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除了环境污染以外,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需的生态条件也正在日益恶化。

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森林的过度砍伐,荒漠化面积的扩大,水土流失的加剧,加上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都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意大利、瑞士、日本、美国、德国等10个国家30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工业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在对世界资源与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后,于1972年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论”,预测人类面临的危机的真正规模在今后几十年将达到严重程度,到21世纪某个时候,上述增长达到极限,从而导致全球性危机。

1974年该俱乐部又编著了《生存的战略》一书。

1979年欧共体发表了《不久的将来》,1980年美国政府发表了《全球2000年》。

这些出版物对未来的预测虽各有特点,但都指出大致相同的趋势:

①几乎在所有地区人口继续增长;②大部分地区经济继续增长;③全球范围内粮食和农产品供应变得不那么充分;④能源消耗的增长率下降,对能源更加注意节省;⑤水问题愈来愈大,在供应和污染方面均如此;⑥环境压力增大。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来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1974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同年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

1977年在马德普拉塔召开了世界气候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相互关系学术研讨会。

1980年3月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在许多国家的首都同时公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呼吁各国保护生物资源。

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地球增温、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生物多样性损失、有毒废料在全球范围内越境转移)日益严重。

为协调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1984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在1987年发表了《共同的未来》,报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为人类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趋势与前沿

3.1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一系列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如《气候变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等被签署。

与此相关,国际科学界开展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国际岩石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国际计划。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加强了环境与资源科学技术工作,成立了国家级的环境(资源)研究委员会,确立了环境与资源研究为提高生活质量和保障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国家目标,强化了环境与资源研究为国家环境、资源政策制定和立法服务的能力。

相比之下,一些地下资源丰富的大国(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把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放在资源与环境研究的首要目标。

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

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

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

重大研究计划往往有大型观测计划相配合。

全球和国家尺度有关地球环境资源变化的长期观测、监测与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包括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等一系列全球性巨型观测系统;还有众多地区性和国家性大型观测系统;并且集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和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地球”即将出现。

(4)模拟与虚拟研究已成为选择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途径的重要手段。

利用室内与室外实验室,模拟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变化过程,进而建立情景模拟,已经成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工作者寻求解决一系列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机支持下的“虚拟研究”,对揭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机制,以及不同尺度过程之间的转换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长远来看,伴随获得高精度数据能力的提高,“虚拟研究”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源与环境科学在新世纪发展的总体态势为:

①以揭示人类对自然资源获取与利用的高效方式,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动力学为主线;

②从整体与系统的观念去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规律,跨学科组织专项研究计划与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突出长期观察与实验模拟为特征;

③以解决当前或未来面临的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准确地理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构建资源与环境科学体系为方向;

④在加深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为一系列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提供技术参数。

3.2主要前沿领域

(1)可更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可更新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土、气、生物资源等。

当前研究的重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水土资源形成理论及其合理利用模式、土壤侵蚀机理与评价模型;水土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及其经济核算,水土资源的耦合模型与调控;生物资源形成的理论及其保护和利用模式,极端环境条件下生物次生代谢成分形成机理;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模式;人类活动影响下可更新资源的再生维护机制;气候资源的区域评价与不稳定性机制。

(2)矿产形成理论与矿产资源评价、寻找。

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础。

当前矿产资源研究的重点及其前沿领域是:

大型油气田、煤田的形成与演化;大型矿床形成与演化;覆盖区和地下深部矿床的识别;大陆边缘的地质过程。

(3)灾害动力学与区域灾害风险管理。

灾害是由致灾因子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给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灾难。

当前灾害研究的重点及前沿领域是: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灾害事件的基本控制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建筑物和生命线对自然灾害的响应机制;人类社会对自然致灾因子的脆弱性形成机理;灾情形成过程的动力学;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4)环境污染形成机制及环境质量改善模式。

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组成部分。

当前环境污染研究的重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

有毒物质暴露及其环境灾难;人类产生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单元之间的迁移与聚集;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的治理与恢复;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价与标准;产业生态学。

(5)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是解决人类食物需求的重要基础。

当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

生物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分子水平的分类和演化学,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极端环境条件下生物次生代谢成分形成机理;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过程,控制生态系统的主要动力学机制,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管理。

(6)全球变化规律及其社会经济动力学。

在全球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的作用,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的重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环境演变敏感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环境变化的人类驱动力;表层过程的观测与虚拟研究。

4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有效地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减轻灾害和环境保护等的需要,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防治、海洋调查开发、国土整治与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家重要工作的发展,并在国际资源与环境界占据了一定的学术地位。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和对我国区域成矿规律及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为寻找大型油气田、大型矿床和大型水源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工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亚大气环流与气候预测、地震预报及地质灾害的研究为工农业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减轻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我国国土规划和利用的水平;对我国管辖海域的调查和研究,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大规模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综合考察,积累了十分珍贵的科学数据;国家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生态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艰巨的任务。

事实证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本国面临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资源与环境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优势,并在国际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优势和特色为保证今后我国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包括:

(1)具有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经验较丰富的研究和教学队伍。

包括各部门所属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和综合性大学有关学院(系)及研究所,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环境、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诸多学科。

这支队伍有一大批长期从事于资源与环境基础研究的老、中、青人才,有着较好的研究积累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

高等学校近年增设了资源环境科学有关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其中设资源与环境学院(或系、所)的高校己达28所,能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达到15所,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校也有10所,显示出针对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学科教育正方兴未艾。

(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临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

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专门管理部门众多,像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

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从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工作的要求,以及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来看,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还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

(1)针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资源环境技术的基础研究薄弱。

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大多数是引进和消化国外的技术,自主创新技术能力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技术生长点及其理论基础研究不够。

(2)缺乏从全球视野来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到目前为止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范围基本未超出我国国土,其结果不但造成我国在全球环境资源问题上没有发言权的局面,并影响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对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高度认识。

在资源开发中,缺乏对两种资源(国内与国外)的全面理解;缺乏对环境问题全球化的深刻认识。

(3)由于我国从事资源科学研究的专家,多源于地学、宏观生物学及工程技术科学,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源科学体系。

作为交叉科学,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有效而独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