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09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docx

第三次月考区域与人类活动

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C.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气温与降水

3.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下表是亚洲东部某国产业结构变化(1953-1984年),回答4~6题。

项目年度

1953

1962

1972

1979

1984

第一产业

47

37

26

21

15

第二产业

10

16

23

25

32

第三产业

43

47

51

51

53

4.该国可能是         ()

A.中国B.日本C.韩国D.新加坡

5.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利于发展耕作业;②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③有较长的海岸线,多良港,利于发展海上航运;④目前环境问题突出,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大气质量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6.关于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经济起飞于60年代B.工业发展经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C.本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强

D.各经济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相对迟缓,粮食自给率下降

右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图,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三大自然区分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植被

B.Ⅰ区与Ⅱ区的分界线是200mm等降水量线

C.地跨三大自然区的省区是甘肃省

D.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长江

8.在Ⅰ区内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

排序正确的是

A.农作物:

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B.地貌:

平原、高原、盆地

C.土壤:

黑土、黄土、红壤、砖红壤否

D.植被:

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

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0.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③④

11.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2~14题。

12.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

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13.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

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4.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回答15~16题。

 

15.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关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B.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比重比较大

C.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D.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为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18.2008年末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此事件说明了区域的发展变化明显受(  )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19~20题。

19.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0.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

读“我国两区域示意图”(图Ⅰ和图Ⅱ)。

据此完成21~22题。

 

21.两区域农业生产相似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雨热同期②地势低平

③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耕地资源减少

③灌溉水源不足④土壤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读图5“甲、乙两地某企业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

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

回答23—24题。

23.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

24.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B.cabC.cbaD.bac

26.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采矿业B.食品工业C.制造业D.电子工业

27.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28.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

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B.限制因素: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工业结构:

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农业生产:

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

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此回答29~30题。

29.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30.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段:

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读下图回答31~32题。

31.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32.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

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D.靠近原料产地

上海名牌“白猫”洗涤品有声誉,有市场,但因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品的企业产销量低,经济效益差。

两家企业合资组成了“白猫”(重庆)有限公司,安置三峡库区移民1000多名。

据此回答33~35题。

33.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D.与产业转移无关

34.促进上海“白猫”洗涤用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直接原因是(  )

A.劳动力流动性很强B.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空间

C.上海生产内部交易成本高D.万县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35.“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组建,对万县主要的有利影响是(  )

A.促进万县的产业结构调整B.缩短了产业升级的时间

C.加剧了污染D.安置部分移民就业

下图为“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36~37题。

36.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37.下列关于2001年南京市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欠发达的城市

B.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

C.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城市

D.农工贸并重的城市

“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

读下图,完成38~39题。

38.该工程中的涩北位于

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C.吐鲁番盆地D.准噶尔盆地

39.工程完工后,可以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D.向涩北输送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40题。

40.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D.观念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

41.材料1:

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图12)

材料2: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

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3:

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

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

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

等,b包含的内容有、等。

(4分)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2分)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3分)

 

42.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市、C处的盆地、D处的盆地、E处的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5分)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2分)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2分):

(4)“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2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

--------------------------------------------------------------------------------------------------------------------------------------------------------------------------------------------------------------------

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答题纸

41题

(1)

(2)

(3)

42题

(1)

(2)

(3)

(4)

 

【答案】

1--5BCCBD6--10CCDCB

11--15CBADC16--20DDDCD

21--25BCDCA26--30BDAAB

31--35DCCBD36--40BCBCB

 

41

(1)充足的劳动力(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国家政策(矿产资源丰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4分)

(2)国家对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东部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生活成本较低;(答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

(3)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民工”待遇。

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3分)(如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2

(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省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增加就业机会

(4)经济上:

使东部地区获得高质量的能源,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

交通上:

天然气用的是管道运输,可减轻东部输入能源带来的铁路运输压力。

环保方面:

改变东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