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16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docx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十一章信息及自动化

第一节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一般要求

枣泉煤矿为设计能力为5.0Mt/a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根据矿井设计能力、开采技术条件、机械化装备水平等因素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的要求,本煤矿的矿井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监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及有线电视系统的装备标准较高,为了整合上述各系统设备,本矿井设计配备了一套全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目标,并兼顾集团公司信息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原则,进行系统网络规划。

该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传输及工业控制技术,对矿井各类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控制和管理,实现矿井内外资源、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

系统以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为设计指导思想。

将现代成熟、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引进煤矿生产中,并参考国内的成功经验,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运用现代控制技术及网络技术,选用先进的工业控制产品,构建起高度集成的现代化全方位网络体系。

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离散化,设备控制分布式、智能化,调度操作集中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从生产第一线、调度、管理科室和领导办公室的层层联网及信息共享。

为实现预期的矿井建设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该网络系统,相关人员能及时了解安全及生产情况,根据趋势图表,提高运行管理、预警分析和设备维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高产高效。

二、系统结构和系统组成

枣泉煤矿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如图11-1-1。

从图中可以看出,枣泉煤矿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五个单元构成。

1、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实现生产、运销调度、安全监测和调度通信等的集控管理和信息发布。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矿井瓦斯监测、防灭火信息监测和矿井工业电视监视,同时完成安全设施管理以及生产安全信息管理。

3、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实现矿井井下工作面、井上下煤流、地面生产和辅助生产系统的实时在线监测控制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主井带式输送机、副井提升机、主扇通风机、制氮(空压)站等的监测监控。

4、经营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实现矿井办公自动化、事务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和能源管理等。

5、矿井通信系统:

实现矿井行政通信、调度通信、视频会议、应急通信、井下漏泄通信、电力调度通信、有线电视以及与集团公司的通信和信息联络。

 

三、系统主要设备

枣泉煤矿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由调度中心主机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浏览工作站及信息显示(发布)系统、网络结构、传输线路以及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5个单元等组成。

(一)主机设备

本设计充分发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的组网优势,把矿井综合自动化调度网络纳入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之中,使之共用本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设备,即设计配备的KJ4-2000型煤矿安全生产、生产调度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二)数据库服务器

为便于数据管理,在调度中心主控室里设置生产在线(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数据库,WINDOWSNT操作系统。

该数据库服务器,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服务器和企业MIS-Web服务器(煤矿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之间,均通过TCP/IP协议互联。

(三)浏览工作站及信息显示系统

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网络终端设备、工业电视系统中的投影幕和,作为系统的浏览工作站。

在工作人员主要出入地点,设置信息显示系统,发布信息。

1、网络终端设备:

在矿长室、(通风安全)副矿长室、总工室、调度室、通风科等处设有P4工作站,直接与调度网络连接,通过调度网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能观察到本矿井安全及生产情况。

2、投影幕:

在工业电视系统中,电视墙中部设置有120英寸硬质投影幕,直接与调度网络连接,通过调度网络,参加生产调度会议人员,能了解到本矿井安全及生产情况。

3、信息显示系统:

采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LED点阵和DLP显示屏,通过矿局域网,与调度网络连接。

调度室显示屏、办公楼门厅等处,采用DLP显示屏,用来发布文字及安全生产统计图表信息。

副井口、副井通道、食堂门厅等处,安装LED显示屏,主要显示文字信息。

此外,通过企业内部互联网层,企业内部网上的办公计算机通过企业管理网络,可作为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微机浏览站。

远程设备,基于Internet,通过防火墙等网关设备,可以浏览、诊断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

(四)网络结构及传输线路

为加强矿井调度网络管理,保障网络安全,在调度中心设置网关设备。

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采用三层结构:

1、信息层:

采用基于工业以态网,用于全矿井的数据采集、信息集中处理和数据管理。

2、自动控制层:

采用带以态网通讯接口的操作站和PLC控制的两级结构。

3、设备层:

用于底层设备的低成本、高效率信息集成。

信息层的网络线路,根据距离采用矿用光缆或双绞铜缆连接。

自动控制层和设备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连接。

第二节矿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枣泉煤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层属易自燃发火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矿井装备煤矿安全监控设备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设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和煤矿条件,确定该煤矿的安全监测监控、监视设备和防灭火信息监测,同时完成安全设施管理以及生产安全信息管理。

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为了安全生产、高产高效、提高煤矿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

根据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结合该矿井的建设规模,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控合并。

1、环境监测:

主要监测井下各种有害气体及工作的作业条件,如:

高、低浓度甲烷(瓦斯)气体、一氧化碳、风速、温度、压力、负压、粉尘、烟雾等。

2、生产监控:

监控井上下主要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参数和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

如地面主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的电量、提升机、主扇通风机、局扇、皮带、转载机、配电开关和磁力启动器等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3、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中心设置在矿调度中心内。

矿井安全方面的测点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配备;生产方面的测点按矿井生产管理惯例和监测监控系统的产品技术说明书及相关设备资料进行配备。

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择

经过多年来的技术发展,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一些基础设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生产煤矿采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两种结构形式:

a、干线式:

这种结构由地面中心站向井下引出一条公共干线。

传感器都直接接入该公共干线。

该系统结构简单,传输速度高,系统扩展灵活,节约传感器电缆,但需采用价格较高的智能传感器,造价偏高。

KJ31(森透里昂)等系统就属于该类型。

b、塔式:

这种结构由地面中心站、若干井上下分站组成,传感器都经过分站通过信号转换后送至地面中心站。

该系统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传感器电缆多,但采用价格较低的模拟量传感器,其系统投资较低,且传感器维护简单,典型的系统产品有有KJ4、KJ25、KJ95等。

本着系统安全可靠、灵活实用、便于维护、节约投资的原则,根据该矿井的规模和井下开拓方式,确定采用后者(塔式)的系统结构型式。

在设备选择上,选择技术先进,并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较好的监测监控系统,系统设备必须符合煤矿井下环境的使用条件,井下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具有防爆、防潮能力;以保证设备本身的使用安全和可靠工作。

经过比选,本设计选用KJ4-2000型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标准数据库存储数据,以文字、图形、报表、语音等多种形式显示数据方式。

数据存储分为实时数据和趋势数据,实时数据能精确反映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模拟量的实时测量值,趋势数据反映模拟量统计值,如报警及解除报警时间及状态,断电/复电时间和状态,断电/复电逻辑关系不符报警时间及状态,设备/开停时间及状态。

系统具备三种控制功能,监控分站可实现本地控制、异地程序断电/复电控制及中心站紧急手动断电/复电控制。

中心站与分站、分站与传感器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地面中心站设在办公楼内,在副斜井提升机房、通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处设有分站。

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设有瓦斯断电仪。

掘进工作面配备了瓦斯风电闭锁装置。

依照矿井的灾害种类及灾害程度,本系统对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粉尘、烟雾、风筒、风门、主要设备的开停等参数进行监测监控。

同时,在井下两个采煤工作面,设置GC-85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用于煤矿气体成分监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一旦发现有关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预报。

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作为安全监测监控的一个子系统,纳入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为了保证监控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还配备了相应的维修仪表。

三、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矿井安全监视系统,选用KJ32型矿用光纤工业电视系统,系统具备低照度摄像和光纤传输两项技术,视频带宽10MHz(S/N≥60dB),不受电磁干扰,传输两端完全绝缘,高清晰度、长距离视频传输。

解决了煤矿工业电视系统环境照度低、传输距离远,须防爆等问题。

在井下副井井底、工作面采煤机、转载皮带、运输皮带等部分采用矿用本安型光纤摄像仪,该摄像仪以光信号直接输出,经光缆把视频图象无中继传输到调度室。

在地面主井驱动机房、副井井口房部分采用一体化带夜摄功能的彩色摄像机,装车处采用矿用本安型光纤摄像仪。

调度室部分设计了16台29英寸纯平彩电及一台120英寸投影幕组合而成的电视墙。

从井下传送来的光信号经视频光接收机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和地面上各监测点送来的信号一起传至视频矩阵切换器。

彩色电视机用于工业电视信号的24小时显示,投影机主要用于计算机信号显示,兼顾工业电视信号的分割、放大等显示。

四、防灭火信息监测

根据矿井的灾害程度,本矿井井下设有煤自燃发火色谱监测系统。

系统选用GC-85型矿井火灾多参数色谱监测系统。

系统由自动取样器、专用色谱分析仪、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以及束管采样单元组成。

其中,自动取样器具有12路束管接口,数据处理工作站可控制自动取样器,循环采集各路束管的气样进行分析。

同时,还留有手动进样口,可以分析人工采集的任何地点的气样。

该系统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煤层在自燃升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进行分析,监测煤层自燃过程。

该系统可直接与井下束管连接,从井下12个监测点巡回自动取样分析,早期预报煤炭自燃发火,一旦发现有关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预报。

此外,应加强地面仓储煤以及落地煤防灭火管理和矿井其他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灭火管理,其信息应及时输入矿井综合信息化网络。

五、安全设施管理以及生产安全信息管理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安全设施管理以及生产安全信息管理,应及时输入矿井综合信息化网络。

安全设施管理包括自动防跑车装置、安全门、挡车器、风门、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电气安全防护设施等。

生产安全信息管理要完成以下方面的管理:

(1)入井人员安全信息管理

静态:

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和入井出勤计划等管理。

动态:

入井人员实检统计考勤管理、入井人员井下分布管理和井下人员健康状态等管理。

(2)生产安全隐患管理

采、掘、机、运、通等安全隐患汇报统计、计划安排、整改处理管理。

(3)设备运行性能安全管理

第三节矿井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矿井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能实现矿井井下工作面、井上下煤流、地面生产和辅助生产系统的实时在线监测控制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主井带式输送机、副井提升机、主扇通风机、制氮(空压)站等的监测监控。

该系统由矿井地面生产系统控制、排矸车间控制系统、装车控制系统、锅炉房热控、矿井排水控制、进口采煤机供水控制、井下运输机集控、综采工作面通信、信号及控制、斜井筒防跑车装置控制、采区调度绞车控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主井带式输送机、副井提升机、主扇通风机、制氮(空压)站等的监测监控系统组成,并通过其通讯接口,与矿井综合信息网络连接。

一、排矸车间系统及装车系统控制

排矸车间系统控制,包括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和排矸车间系统两部分控制。

排矸车间系统及装车系统控制均选用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根据工艺要求,系统可实现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自动时,在控制室内集中操作,手动时在现场可直接开启各设备。

集中控制采用逆煤流方向延时启车和顺煤流方向延时停车。

各设备之间相互闭锁,故障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

排矸车间系统及装车系统控制,均配置两台工控计算机操作站,通过操作站的以态网通讯接口,与调度网络连接,实现矿井综合自动化管理。

二、锅炉房热控

锅炉房配备了1台4t蒸气锅炉控制柜、2台10t蒸气锅炉控制柜、1台水处理和上煤控制柜,并预留1台10t蒸气锅炉控制柜的位置及接口。

分别实现锅炉房的上煤系统的程控、锅炉的热工检测及控制和水处理系统的热工检测及控制。

每台锅炉控制柜,能实现单台锅炉的热工检测及控制。

根据矿井综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锅炉房设置集中监控装置。

采用高性能P4工控机,配置20”纯平彩色显示器、A3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及UPS不间断电源。

具有故障自诊断、锅炉房设备运行工况、热工检测参数、控制系统状态、低压电源回路等的连续实时显示以及报表打印功能,同时,监控计算机能与矿井调度中心计算机联网。

三、矿井排水处理系统控制

根据矿井排水处理系统要求,本控制系统选用了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装置,将气浮池刮泥泵、污泥提升泵、污泥浓缩机等排水处理设备集中控制,统一管理,以满足工艺过程的控制。

系统并配置两台工控计算机操作站,通过操作站的以态网通讯接口,与调度网络连接。

四、进口采煤机供水处理控制

在地面井下供水水池内设有三台加压泵,两用一备,根据纯净水池的水位高低自动开停加压泵。

五、清水池消毒装置控制

在地面供水泵房内,设有两台二氧化氯发生器,一用一备,根据清水池的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当清水池进水时起动二氧化氯发生器,对清水池进行二次消毒。

清水池为高水位时停止二氧化氯发生器,终止投氯。

六、消防泵系统控制

在地面供水泵房内,设有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发生火灾时按下消火栓,可直接起动消防泵,火灾扑灭后,手动停止消防泵。

工作消防泵故障时备用泵自动投入,并发出声光报警。

七、副斜井提升信号

在副斜井中设有提升信号装置,信号采用转发方式,井底各车场信号由井口转发至绞车房。

八、防跑车系统控制

在东副斜井中各车场设有防跑车控制系统。

系统由脱扣机构、传感器、主控箱、限位器、挡车栏、语音报警器等设备组成。

平时正常情况下,除提升人员时(提升人员时,挡车装置和防跑车装置必须是常开状态,并能可靠地锁住),挡车栏处与常闭状态。

当绞车起动正常运行时,矿车到达测速区域后,挡车栏自动台起,矿车过后,挡车栏自动落下。

当矿车超速、跑车、溜车时,测速传感器发出挡车信号,控制系统便对有关设备进行自动闭锁,对跑车进行可靠的阻拦。

避免事故的发生。

九、井下运输机集控

在井下12采区配备了KJD2A型矿井胶带输送机集中监测系统,配合各胶带运输机配备的KJ2002A型矿井胶带输送机单机电控装置,对多台胶带输送机组成的运输系统及其有关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控制。

监控系统,以KJD5型矿用本安型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控制设备。

采用逆煤流延时起车,瞬时停车方式,设备之间相互闭锁,并设有起车、停车、事故和联系信号。

系统配置了完善的胶带运输机检测保护装置。

胶带机沿线保护和信号装置具有故障地址识别功能,且采用接插连接方式,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

系统通过数据传输,能与全矿井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汇接。

十、综采工作面通信、信号及控制

为配合机械化工作面的采煤,采煤工作面配备了通信、信号及生产监测系统,以提高机采工作面的采煤效率。

监控系统能实现对工作面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液压泵站等设备状态参数实时在线监测。

通过该系统的接口设备,将采煤机及支架的数据传输给调度中心计算机,在矿井调度室能实时监测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现场情况。

十一、采区调度绞车及清仓绞车联系信号

采区调度绞车及清仓绞车设有联系信号,以满足生产时联系之用。

十二、磅秤销售管理系统

矿井煤炭销售环节配备有SN-1磅秤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由计算机、数据打印机、称重传感器、大屏幕显示器、电视监视器、对讲广播和计算机网络等设备构成。

配置了专用的称重销售软件和数据库,实现煤炭销售中的自动计量,自动完成统计、汇总、数据检票等全过程地计算机管理。

有效地杜绝了销售过程中的错漏。

为提高工作效能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技术保证。

十三、计量自动化

原煤的计量,采用运输机上安装BAC1核子秤,进行非接触式在线计量和控制。

通过KJH-N核子秤集中监测系统,使调度人员随时掌握各种产品生产的准确数据,以及皮带机的信息,以便更加有效地指挥生产。

在装车仓处,设有电子轨道衡,并增设电子秤集控系统,用于煤炭的销售。

计量系统的信息通过现场总线传送至主控PLC。

十四、其它

铁路信号,详见本章第六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详见第十章的相关内容。

东主井带式输送机、东副井提升机、东井通风机、井下中央排水泵房、制氮(空压)站等的监测监控系统的监测控制功能,详见第六章的相关内容。

第四节矿井经营管理系统

一、设置要求

为了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先进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设置矿井经营管理系统,即煤矿计算机局域网,主要功能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该网络与矿井调度网络的生产在线(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基于TCP/IP协议的网间互联,共享矿井调度网络的资源,同时避免矿井调度网络的网络阻塞,并保障矿井调度网络安全。

在人事档案、业务处理、企业经营、经营管理、生产调度等部门设有计算机终端,净水联合建筑、油脂库、消防材料库、机修间、食堂、器材库等部门的计算机经网线连接到局域网,实现本矿资源共享,数据交换等局域网络通信。

二、系统软硬件

作为集团公司计算机城域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宁东煤炭基地计算机网络总体目前采用千兆以太网结构,以中心区为区域核心,形成覆盖灵州、鸳鸯湖、横城矿区的计算机网络。

在枣泉矿设置Catalyst4506三层网络交换机一台,接入中心区支局Catalyst6506。

枣泉煤矿计算机局域网管理信息软件,依据集团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实施。

1、充分利用现有软件资源,发挥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

宁煤集团已通过验收的和2003-2004年实施的软件有:

劳资、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销售、煤质、计划统计、经营管理和生产调度、主页、综合查询、财务管理、运销自动计量。

2、利用KJ4-2000型煤矿安全生产、生产调度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软件。

3、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地测、环保技术管理以及常规的经营、技术管理。

4、配置地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建议在矿井建设初期投入使用。

信息网络设备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在本矿办公楼设有60平方米机房1间,并解决好机房的交流供电和综合接地。

三、办公楼布线

本次设计在矿井生产指挥调度办公楼,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图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

综合布线的优点在于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便于扩充,节约费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

一个标准的插座既可接入电话,又可以用来连接计算机终端,也适应各种不同拓朴结构的局域网。

在矿井生产指挥调度办公楼,设置容量1800对配线架,用于数据和语音的综合布线系统。

第五节通信及有线电视

矿井通信系统,实现矿井行政通信、调度通信、视频会议、应急通信、井下漏泄通信、电力调度通信以及与集团公司的通信和信息联络。

矿井内部通信,由矿井行政通信、调度通信、井下漏泄通信和电力调度通信、应急通信等子系统组成。

矿井对外通信和信息联络,采用光缆与公司信息网络中心相连接,用于传输矿井行政及调度通信、计算机网络、会议电视、传真、有线电视、调度信息、工业电视监视图像等语音、数据、图像综合业务。

一、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宁东煤田灵武矿区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专用通信网、计算机局域网、有线电视网,主干光缆线路及光传输系统等均形成以中心区支局为中心向本地矿区辐射的较为完善的体系。

枣泉矿井的信息网络建设,参照集团公司信息网络中心的近期规划与宁东煤炭基地信息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

1、光传输系统

为满足三网合一的总体要求,实现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有线电视系统的一体化传输,增强光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集团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拟采用目前技术较为先进的SDH同步光传输系统更换现有的PDH通信系统。

SDH是同步数字复接体制,有标准的SDH传输网络接口,与现有的PDH网能完全兼容,同时还能容纳各种新的业务信号、异步转移模式(ATM)信元。

利用SDH设备,可以方便地上、下话路,方便地进行其他数字信号的传输。

枣泉矿电话站设计安装155MSDH光传输设备,以支线方式接入黎家新庄中心区支局。

选用GF622-06A型光同步数字分插复用设备。

该设备每个子架具有四个群路盘槽路,可组成两纤/四纤链路的1+1或1:

1保护,也可组成两纤/四纤复用段或通道保护环。

可支持多达12个光方向的复杂网络节点。

支路盘种类全面,有:

155Mb/s、140Mb/s、45Mb/s、34Mb/s、2Mb/s接口。

155Mb/s支路盘的光口与电口兼容,2Mb/s支路盘可提供32个2Mb/s支路。

设备的群路盘、交叉盘、时钟盘可实现1+1保护。

该设备配置2套PCM基群复用设备及其他数据接口,可用于传输矿井行政及调度通信、计算机网络、会议电视、传真等数据、话音、图像等综合业务。

2、光缆线路

光缆线路是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SDH传输系统的基础,是信息可靠传输的保障。

枣泉矿井至黎家新庄中心区支局的光缆使用16芯通信光缆架空敷设,路由长度约26km。

矿井与中心区汇接局的电话中继线及视频电视使用光缆中的4芯,有线电视网络使用光缆中的4芯,计算机网络使用光缆中的4芯,留有4芯备用。

二、矿井通信系统

本矿井通信系统包括行政管理电话、生产调度电话、井下漏泄通信和电力调度通信。

1、行政管理电话系统

枣泉矿电话站与黎家新庄中心区汇接局共同组成本地网。

在工业广场办公楼内设置行政管理电话站,综合考虑矿井规模、职工人数等因素,行政管理电话容量为512线。

采用C&C08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配置1000线总配线架1个,配置50对中继线与中心区汇接局连接,可实现与电信公网等位拨号,呼出、呼入及市话用户可采用DOD1+DID方式。

全自动接续,听一次拨号音。

在办公楼、110kV变电站、各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净水联合建筑、救护队、汽车库、材料棚、器材库、油脂库、食堂、职工休息室、锅炉房、机修间、坑木加工房、综合设备中转库、高位翻车机房、机械化排矸车间、消防材料及岩粉库、机修库、主井驱动机房、副井提升机房、井下保健室、等候室等处装设电话分机。

2、生产调度电话系统

本矿设置生产调度电话站,生产调度电话总机容量为256线,在地面各生产部门、大巷、主井驱动机房、副井提升机房、110kV变电站、各变电所、东井变电所、灯房浴室联合建筑、制氮站、通风机房、井下泵房变电所、采区中部变电所、主排水泵房、12105工作面、12205工作面、各掘进头,各车场信号硐室、调度室等处设有电话。

调度交换机设中继线共10对,包括至本矿行政管理交换机8对,至黎家新庄中心区生产调度总机2对。

井下电话均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