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2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及解答Word下载.doc

当h=5时,;

因此满足要求。

2-2、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已知数据为:

电动机,,,电枢回路总电阻,。

电枢回路最大电流,ASR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试求:

1、电流反馈系数和转速反馈系数。

2、当电动机在最高转速发生堵转时的的值。

1、

2、最高转速时,即

2-3、ASR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主电路最大电流当负载电流由20A增加到30A时,试问:

1、应如何变化?

2、应如何变化?

3、值由哪些条件决定?

1、系统稳定时有:

应由2Và

3V。

2、

3、

2-4、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ASR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

1、试作出负载突增时、和n在调整过程中的波形。

2、若=15V,n=1500rpm,=10V,=20A,R=2Ω。

=20,=0.127V/rpm,当=5V,=10A时,求稳态运行时的n,,,和。

3、若系统中测速机励磁和电网电压发生变化,系统有没有克服过两种扰动的能力?

为什么?

3、若测速机励磁发生变化,系统不能克服这种扰动。

若电源发生变化,系统可以克服这种扰动。

2-5、有一个系统,其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要求设计一个无静差系统,在阶跃输入下系统超调量小于5%,试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决定调节器结构,并选择其参数。

要求无静差,故选用I调节器,要求,所以选用I型且KT=0.5,

调节器原理图如下:

2-6、有一个闭环系统,其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校正为典型Ⅱ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下,试决定调节器结构,并选择其参数。

选用PI调节器,,

根据,取h=7或8,

取,,

2-7、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为,要求用PI调节器分别将其校正成典型I型和Ⅱ型系统,并求调节器参数。

1、I型系统

取:

取,,

取,,取27KΩ,

2、Ⅱ型,

取h=5,,

,,满足条件

2-8、某系统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用串联校正使之成为典型I型系统,要求校正后,试决定调节器结构及其参数。

并画出幅频特性。

如果用PI调节器,且取,

满足要求

2-9、有一双闭环V-M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整流变压器采用△/Y接法,二次侧相电压有效值,主电路在最小电流为时仍能连续,已知电动机参数为:

Z2-61型,,,,,。

电动机的,,对电网扰动和负载扰动有较好的抗扰性,试设计ACR和ASR的参数。

其中,。

对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

2-10、某双闭环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电动机参数为:

,,,,,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1.5,R=0.1Ω,,,,

,,调节器输入电阻设计指标:

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电流调节器已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并取KT=0。

5,速度环按典型II型设计,且h取5。

试求:

1、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并计算其参数。

(10分)

2、计算电流环和转速环的截止频率和。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电流调节器选用PI,小时间常数.根据电流环性能指标要求,取,则

电流环校验:

满足,满足,

满足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

取R0=40KΩ,μf,Ri=R0=21KΩ,μf

转速调节器选用PI调节器,

取h=5,则

满足要求。

校验:

64满足

转速调节器的实现:

取R0=40KΩ,μf,Rn=R0=3.5KΩ,μf

2-11、带转速微分负反馈的双闭环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已知电动机的参数为:

,,,,,R=0.5Ω,电流过载倍数λ=2,,,。

转速环已按典型Ⅱ型系统进行设计,取h=5。

电流环已按典型I型且。

1、要求在带20%额定负载条件下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试求:

a、微分负反馈环节参数

b、退饱和时间和退饱和转速

2、当突加150%额定负载扰动时,试求系统的动态速降和恢复时间。

1、a、

取,

,=875.8rpm

2、=2(查表2-11),,

动态速降为:

恢复时间为:

2-12、V-M调速系统存在几个很难克服的问题是:

a、存在电流的谐波分量,因而在深调速时转矩脉动大,限制了调速范围。

b、深调速时功率因数低,也限制了调速范围。

要克服上述困难,就必须加大平波电抗器的电感量,但是电感大大限制了系统的快速性。

2-13、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中,电机电流很快升至最大电流,转速调节器很快饱和。

只有电流调节器起调节作用。

这时是利用电机的最大电流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使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以尽量缩短起动过程的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稳定运行时,转速调节器起主要作用。

电流调节器起电流跟随作用,并且主回路电流等于负载的等效电流,稳定转速由和α决定。

触发电压等于。

2-14、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一般均使用PI调节器,并且两个调节器均带限幅,速度调节器的限幅值,决定了电流调节器给定电压的最大值,即,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它限制晶闸管整流器的最大电压值。

并且电流调节器一般不会达到饱和状态。

速度调节器有饱和和非饱和之分。

2-15、标出下图双环调速系统各点的电压极性(其中触发单元的输入电压为正)。

2-16、画出上图的静态结构图和动态结构图,并写出其特性表达式。

2-17、某调节器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其中运算放大器的限幅值为+17V,当时,试画出其输出的波形图(初始条件为0)。

2-18、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动机、晶闸管整流装置及其触发装置都可按负载的工艺要求选择和设计,转速和电流反馈系数可以通过稳态参数计算得到;

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结构与参数,一般则应在满足稳态精度的前提下,按照动态校正的方法确定。

2-19、典型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它在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0,在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1/K;

在加速度输入时稳态误差为;

所以典型I系统称为I阶无差系统。

对于典型的I型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稳定,且有一足够的稳定余量。

对数幅频特性的中频段应以的斜率穿越0dB线,要做到这一点,开环截止频率或,则相角稳定裕度,开环放大倍数与开环截止频率的关系为。

由于KT<

1,故其闭环系统的阻尼比,由于时,动态响应较慢,所以一般常把系统设计成欠阻尼或临界阻尼状态。

即阻尼比。

从关系式可以看出,开环增益K越大,系统响应速度越快。

但系统的相对稳定裕量越小。

2-20、典型I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它在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0;

在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1/K。

对于II型系统,为保证系统稳定,且有足够的稳定余量。

对数幅频特性的中频段应以的斜率穿越0dB线。

要做到这一点,应有或。

相角稳定裕度。

比T越大,则稳定裕度越大。

如果定义,开环放大倍数与开环截止频率的关系为:

或,根据闭环幅频特性峰值最小准则,则K,h,T之间的关系为。

2-21.用下列元器件及装置组成一个双闭环调速系统。

还有若干电阻、电容和电位器,1、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Uct为正。

2、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Uct为负。

1、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Uct为正时的连接图:

2.置的控制电压Uct为负时的连接图:

2-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为:

试画出其静态性图及静态性表达式。

(一)转速调节器不饱和

这时,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稳态时,由于使用的PI调节器的稳态误差等于0,因此有:

即:

于是得到静态性的运行段n0—A。

由于ASR不饱和,,即,也就是说n0—A段静态性从(理想空载状态)一直延续到,而一般都是大于额定电流的。

这就是静态性的运行段。

(二)转速调节器饱和

当ASR输出达到限幅值时,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转速的变化对系统不再产生影响。

双闭环系统变成一个电流无静差的单闭环系统。

稳态时,,

这就是静特性的段。

2-23.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如下:

在n0—A段ASR调节器饱和否?

ACR调节器饱和否?

这两个调节器谁起主要作用?

在Idm段ASR饱和否?

ACR饱和否?

这两个调节器哪个起作用?

答:

n0—A段是双闭环调速系统运行段,ASR和ACR均不饱和,ASR 

起主要调节作用,ACR起辅助作用。

 A—Idm段是双闭环过流自保护段,这时ASR饱和,相当于断开,它不起调节作用;

ACR不饱和,它起主要调节作用。

2-24、上题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已知。

求稳态时,,,,。

稳态时:

所以

所以是由负载和给定决定的,n是由给定电压决定的,ASR的输出量是由负载电流决定的。

2-25、大致画出双闭环起动过程的电流、转速曲线并简述之。

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由静止状态起动时,转速和电流的过渡过程大致曲线如下:

在0~t1是电流上升阶段。

突加给定电压后,两个调节器使Id、Uct、Ud0都上升,当Id≥IdL时,电机开始转动。

由于机电惯性的作用,转速的增长不会很快,因而ΔUn数值较大转速调节器迅速饱和达到Uim*,强迫电流Id迅速上升。

当Id≈Idm时,Ui≈Uim*,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使Id不再迅猛增长,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

在t1~t2段是恒流升速阶段。

从电流升到最大值Idm开始,到转速升到给定值n*为止,属于恒流升速阶段,是启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转速调节器一直是饱和的,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恒值电流给定Uim*作用下的电流调节系统,基本上保持电流恒定,因而系统加速度恒定,转速呈线性增长。

与此同时,反电势E也按线性增长。

对电流调节器系统来说,这个反电势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扰动量,为了克服这个扰动,Uct和Ud0也必须基本上按线性增长,才能保持恒定。

由于电流调节器是PI调节器,要使它的输出量按线性增长,其输入偏差电压ΔUi必须保持一定的值,也就是说,Id应略低于Idm。

在t2以后是转速调节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始时,转速已经达到给定值,转速调节器的给定与反馈电压相等,输入偏差为0,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Uim*,所以电动机仍在最大电流下加速,必然使转速超调。

转速超调以后,速度调节器输入端出现负的偏差电压,使它退出饱和状态,其输出电压立即从限幅值降下来,主电流也因而下降。

但是仍大于IdL,在一段时间内,转速仍继续上升。

到Id=IdL时,电机产生转距与负载转矩相等,则=0,转速达到峰值(t=t3)。

此后,电机才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减速,与此相应,电流Id也出现一段小于IdL的过程,直到稳定。

2-26、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双闭环调速系统启动的三大特点是:

1、饱和非线性控制,转速调节器由不饱和到饱和再到不饱和,电流调节器始终不饱和。

2、准时间最优。

3、转速必然有超调。

2-27.双闭环调速系统受如下干扰时,系统对那些干扰能抑制,对那些干扰不能抑制,为什么?

对b、c、d、e、IdL、f、g、j、h这些干扰有抑制作用。

因为这些干扰位于转速环的前向通道上。

对a、i不能抑制。

因为a干扰的给定,系统对给定是跟随作用,给定如何变,输出也跟着变。

i是反馈通道上的干扰,系统无法抑制反馈通道上的干扰。

因此系统的精度取决于给定和反馈元件的精度。

2-28、双闭环调速系统两个调节器的作用是什么?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使转速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无静差。

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3、其输出限幅值决定允许的最大电流。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1、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

2、启动时保证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

3、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其给定值Ui*变化。

4、当电机过载甚至于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从而起到快速安全保护作用。

若故障消失,系统能够自动恢复正常。

2-29.工程设计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工程设计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择调节器的结构,以确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要的稳态精度。

其次再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标。

2-30、某系统的开环传函随开环放大倍数变化的伯德图如下:

当开环放大倍数K增大时,截止频率ωc增大,系统响应时间ts减小,相角稳定裕度变小。

这说明快速性和稳定性之间是矛盾的。

在具体选择参数时,必须在二者之间折衷。

2-31.在阶跃输入下Ⅰ型系统在稳态是无差的。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则有恒值误差

且与开环放大倍数成反比。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是无穷大。

2-32.为什么双闭环调速系统启动第二阶段的电流要比稍低?

在双闭环调速系统启动第二阶段,转速调节器饱和输出恒定值Uim*,转速环相等于开环。

双闭环成为一个电流单环,电机电流保持恒定,负载电流是恒值,所以电机加速度恒定,转速线性增加,在稳态时由于,保持不变,n线性增加。

所以也要线性增加。

Ud0=KsUct,所以要线性增加。

电流调节器是PI调节器,要使Uct线性增加,那么电流调节器的输入误差须等于恒定值,即要比略小

2-33、为什么双闭环调速系统启动的第三阶段电流必然出现一段的一段?

这是因为在第三阶段中,当时,转速达到最大值,如何把转速调节到给定值,那么必须使,才能产生一个负转矩使电机降速,才可能使。

2-34、调速控制系统的稳态指标有:

①调速范围D;

②静差率。

动态跟随指标有:

①上升降时间;

②超调量%;

③调节时间。

抗扰性能指标有:

①动态速降;

②恢复时间。

2-35、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近似化处理后变成为,那么该系统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0。

对吗?

不对,大惯性近似为积分只能用来研究系统的暂态指标,而不能用来研究系统的稳态指标,所以这种说法不对,该系统仍是零型系统,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不为0,而是与开环放大倍数成反比,与阶跃输入幅度成正比的恒值。

2-36、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使用I调节器后,做近似处理,则开环传递函数变成:

,,那么有人说,该系统在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0,在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为0,在等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为恒值,对吗?

不对,加了积分调节器后,系统仍是I型系统,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0,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与开环放大倍数成反比与斜坡输入幅度成正比,等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为。

2-37、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外环等效结构图如下:

负载由突变到时的动态速降为,恢复时间为,这里已知h,忽略启动时滞后时间,那么双闭环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近似为:

证明:

忽略启动第一段的延迟时间,第二阶段认为n按线性增长,此时

当时,,

在启动的第三阶段,相当于负载由突减到,所以超调量就相当于动态速升,

2-38.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已知电动机额定参数为、、,允许最大电流过载倍数λ=1.5,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并限制最小α角为=30°

,最大给定电压为。

1、若ASR、ACR均使用PI调节器且限幅值分别为和,如何确定反馈系

数α、β以及电源相电压有效值。

2、设系统在额定情况(==,n=)下正常运行,若转速反馈线突然断

线,系统的运行情况如何?

3、设系统拖动恒转矩负载并在额定情况下正常运行,若因为某种原因励磁

电压降低使磁通φ下降一半,系统工作情况如何变化?

写出、、、及n在稳定后的表达式。

4、系统在稳定工作时,要想让电动机反转,是否只要改变电动机励磁电源

的极性就可以了,这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你还需要在接线上采取什么措施?

5、为了测量堵转电流作堵转试验,在系统主电路内串入一个大容量大阻值

的可变电阻Re,在加上给定并使电动机堵转后,逐渐把Re的值减小到零时,、和的变化情况如何?

1.按最大给定对应电机最高转速来确定α,故α=/。

按主回路最大允许电流对应于ASR输出限幅值来确定β,=β,β=/=/λ。

的确定原则是要保证电动机的整个启动过程中,整流装置都能提供要求的最大电流值1.5。

忽略晶闸管压降和换向重叠压降后,可列出下列关系式

=2.34×

×

COS30°

≥+R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取波动系数0.95,则有

0.95×

=[+R]/[2.34×

0.95×

]

2.转速反馈线断开,则在ASR输入端=0,于是ASR饱和,输出为限幅值,故=,上升到,ACR也饱和,=,上升,使>,电动机加速,n上升,E上升,最后使回到,系统稳定下来。

稳态时=,=,=,n=(2.34×

R)/

3.在额定情况下运行,n=,==,若φ下降一半,则E下降,和将随之增加,但电流环的作用使、下降以维持=暂时不变,这样=0.5<=,于是n下降、下降,使ASR饱和,输出为限幅值,故=。

这时尽管电动机电流也要升到=1.5并维持不变,但由于电磁转矩Te=0.5λ=0.75仍小于负载转矩,所以电动机转速要继续下降,直到n=0。

此时=λ=1.5,=,=1.5R/,=1.5R。

4.改变励磁电源极性不能使系统正常工作。

励磁电源极性改变后通极

性跟着改变,而方向未变,因此电磁转矩改变方向,同时反电动势也改变方向。

对于控制角变化范围为的不可逆系统,电动机电枢电流将达到很大值,造成过流。

在采取限流措施使电动机旋转方向改变时,还需改变转速反馈输出端的极性才行。

5.在Re较大情况下电动机堵转时,=,=,即ASR、ACR均饱和,=,=/[R+Re]比较小,<。

当减小Re时上升,上升,而当Re减小至Re1时,=/[R+Re1]=,=。

这时再继续减小Re则ACR退出饱和,并使和下降以维持=不变。

因此,在Re<Re1时减小Re,=和=保持不变,而和则随Re减小而增加;

当Re≤Re1后减小Re,=,=与=均不变,而、则随Re减小而逐渐下降。

2-39.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已知电动机参数为:

=3KW,=220V,=17.5A,

=1500rpm,电枢绕组电阻=1.25Ω,=3.53。

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装置内阻=1.3Ω。

平波电抗器电阻=0.3Ω。

整流回路总电感L=200mH。

这里暂不考虑稳定性问题,设ASR和ACR均采用比例调节器,ASR限幅输出=8V,ACR限幅输出=8V,最大给定=10V。

要求:

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10%,堵转电流=2.1,临界截止电流=2。

1、画出系统稳态结构图。

2、写出系统静特性方程式。

3、计算系统的稳态参数。

1、系统稳态结构图如下图示:

2、

(1)工作段静特性方程式

工作段稳态结构图可简化成下图所示形式。

根据该图可列出方程式:

(-αn)-(β+R)=n

经整理后,即可得:

n=/[(1+K)]-(β+R)/[(1+K)]

式中K=α/

(2)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

因为工作于下段时ASR处于饱和状态,相当于转速环开环,故此时的稳态结

构图如下图所示:

据此图可列出方程式:

-(β+R)=n

经整理后,即可得 n=/-(β+R)/

3、

(1)计算公式推导

A、计算的公式

把n=/[(1+K)]-(β+R)/[(1+K)]用相对值表

示,可改写为:

n/=1-R/()-β/()=1-S1-S2

由于>>,所以系统的静差率主要是S2起作用,而S1可以忽略不计。

故系统的静差率可近似表示为:

S=β/()

所以=β/(S)

B、计算公式

电动机堵转时n=0,=和临界时n=,=分别它们代入n=/-(β+R)/中可得:

-(β+R)=0

=/-(β+R)/

整理后可得:

=/[(1-/)]

(2)参数计算

A、=(-R)/=(220-1.25×

17.5)/1500=0.132V/rpm

Δ=S/[D(1-S)]=1500×

0.1/[20(1-0.1)]=8.33rpm

B、是=2所对应的电动机转速,考虑静特性是线性的,故有

=-Δ=1500-8.33=1491.7rpm

C、β=/=8/(2.1×

17.5)=0.218V/A

α=/=10/1500=1/150=0.0067V/rpm

D、=β/(S)=0.218×

17.5/(0.1×

10/20)=76.3

如转速调节器的输入电阻取20KΩ则其反馈电阻为76.3×

20KΩ=1526KΩ

E、=(+R)/=(0.132×

1500+2.1×

17.5×

2.85)/8=37.84

F、=/[(1-/)]=0.132×

1491.7/[8×

37.84(1-2/2.1)]=13.66

如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电阻取20KΩ,则其反馈电阻为13.66×

20KΩ=273.2KΩ

4、=/=27.5来初步估计Ks值是可以的,但不够精确,特别是在系统允许的起动电流值和主电路电阻较大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误差比较大的。

5、下段特性的陡度取决于的稳态放大系数。

当采用调节器时,更接近于,即可获得更理想的下特性

第四章习题集及解答

4-1.H型双极式PWM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已知数据为:

电动机的Unom=48V,,,,电枢回路总电阻,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机电时间常数,电源电压,给定值和ASR、ACR的输出限幅值均为10V,电流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反电动势常数,,,开关频率,。

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动态过渡过程时间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试设计系统。

,脉宽调制器的放大倍数:

根据设计要求,而且因此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

电流调节器选用PI型,传递函数为

,可取

,校验近似条件:

,,满足。

,满足。

计算ACR的电阻和电容:

取,则取,,取

2、转速环的设计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根据无静差要求可选ASR为PI调节器,且设计成Ⅱ型系统ASR的调节器结构为:

取h=5,则

,满足

,满足。

计算ASR电阻和电容,,取,,取,,取,检验转速超调量:

Ce=0.11975V/rpmΔnnom=R*Inom/Ce=247.18rpm

,转速超调量满足要求。

校验过渡过程时间,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过渡时间:

满足设计要求。

4-2.为什么晶体管PWM-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获得更高的动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