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34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docx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

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

时间:

2010-5-1210:

25:

43  来源:

《学习参考》2010年第4期(总第84期)  点击:

490  已有0人发表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献君

  高等学校管理涉及五个基本要素:

理念、制度、队伍、资源、文化,其中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层面的制度:

政府如何管理大学,即大学的他治(外部制度);大学如何自我管理,即大学的自治(内部制度)。

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部制度对外部制度的影响具有放大和消减的双重作用。

本文主要从我国高校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论述大学内部制度建设即高等学校制度建设。

  一、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按《辞海》的解释,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高等学校制度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程序依法制定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

高等学校制度建设十分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制度是高校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无论社会发展,还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都必须形成组织。

组织是由单个人组成的,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利益诉求具有多样性,而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因而在组织内部的共同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常常会产生冲突。

如何使冲突得以限制,组织协调运转?

对此,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他明确提出: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政策。

”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激励组织成员为组织利益而不懈奋斗,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制度。

“现代组织要生存和运作,就必须有制度化安排,是制度化的安排使各种行为变得规范和稳定。

  首先,制度界定了人的活动范围。

人的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范围,一定的边界,否则会导致社会和组织的混乱。

制度作为规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也就告诉了人们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人在所规定的界限内活动,得到社会、组织和他人的许可、赞赏和鼓励;超越界限活动,则受到社会、组织的排斥、谴责和制裁。

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实际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向,改变人们的偏好,影响人们的选择,激发或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

  其次,制度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和人之间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变换其活动,并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是通过制度与社会发生关系的。

制度的规范系统用一整套行为规则规定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如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

人在制度环境中进行活动,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

制度确定的关系不仅使人具有社会性机制,而且是使这些关系成为人的现实关系的机制。

正是制度,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序而稳定。

  

  再次,制度建构着人们的社会交往。

马克思指出,“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而且是必然的产物,“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而制度一经形成,又构建着人们的交往,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套框架和秩序,使人们的交往具有可预见性和可信赖性。

因而,制度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使人的行为变得可以预见,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一种确定的结构,同时还通过限制任意行为和降低冲突可能性的规则以及有关冲突的裁决规则,防止和化解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社会之间的冲突,从而使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变得更易于理解和预见。

  

  现代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人员众多,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学校组织成员包括学生、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等,其中不乏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者,在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组织成员,特别是教师的活动多样、广泛,既要从事教学、科研,又要面向社会从事各类服务活动。

高等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广泛、深入的联系和交往,学校之间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因此,制度建设对于高等学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更加重大。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

“……这类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发生的一切事。

因为制度才是一切的灵魂。

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美的程度。

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乱;而制度恢复之时,一切也就恢复。

  2.制度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学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

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类特性的发展、个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包括个人自身中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自身自然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个人需要全面丰富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

人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人的发展程度如何,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直接的则是由社会关系即社会制度决定的。

关于制度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而这个原则比其他很多原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是一个原则,而且还是事实。

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

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社会成员的发展。

  

  首先,制度决定和限制了人的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一方面,人的发展方向受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塑造。

社会是人的活动本身,也是人的活动展开的根据,社会制度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则,也是限制人们活动界域的框架。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20世纪90年代曾经有一个报道,标题是“工人懂得了油比水贵”。

意思是由于有了制度,将用油的数量和业绩、报酬挂钩,因而工人尽量注意节约用油。

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人的发展程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性表现。

这是制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量的表现。

  

  其次,制度激励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制度,就没有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行动是随机的、偶然的,决定行为的唯一尺度只能是个人的好恶或利益,这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对人性的践踏,根本不可能有人的健康发展。

正因为有了制度,才有可能激励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制度具有信息功能。

制度使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变得更易于理解、更可预见,从而也更容易协调个人之间的关系。

制度使人们能清楚地测度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增强了活动的信心和自觉性,也使人们能在制度框架内最大限度地拓展交往的边界并增加交往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制度具有激励功能。

制度是人创造、制定的,是人们为自身利益而设定的规则,因而必然有利于人的发展。

在人们的实践中,制度通过压抑某种行为而激励另一种行为,通过反对某种行为而褒扬另一种行为,从而传递某种信息,影响人们的选择,激发人的能力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制度是社会变革和高等学校变革之间协调的中介

  高等学校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发展,同时,高等学校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进步。

社会变革和高等学校变革之间的协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理念、理念的创新,因为理念是先导。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那么这种理念仅仅是一种口号,一种“软弱无力的呼声”。

要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通过某种具体的制度才有可能。

例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好的理念,获得了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但是,如果学校的人才培养制度、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基本上没有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势必仅停留在口头上。

任何高等学校制度都是针对具体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学校制度随社会的变革而相应改变。

当今时代,社会变革对高等学校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信息化等方面。

  

  市场化对高等学校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资源配置上。

政府对学校经费的资助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政府拨款方式从直接拨款为主转向竞争拨款为主(如招收学生的多少,争取项目的多少等),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激烈。

外部资源的市场化又促进校内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竞争也被引入高校内部。

其次,表现在人才市场的形成上。

人流是物流的基础,人才的市场流动,改变了“人才单位所有”的状况,教师选择学校,往往要看个人才能发挥的程度,物质利益的高低,对学校的满意度。

再次,表现在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上。

学生身份发生了变化,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校办学的投资者、消费者。

这些变化对高校人事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学校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的外部环境。

  

  全球化对高等学校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竞争,全球几乎所有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都受到了这个竞争的冲击。

所谓顶尖人才的“全球化价格”和“全球化管理”就是一个例证。

由于人才全球流动,只有那些支付得起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价格,并提供最好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的学校,才有可能招聘、留住顶尖人才。

现在,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这个“全球化价格”和“全球化管理”。

全球化人才竞争的结果之一,是人才流动性增强,组织忠诚度下降,人事管理难度加大。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各国、各高等学校之间交往密切,包括学生流动、学者互动、合作研究、联合办学、学位互认、学术交流等。

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学校管理制度,特别是人事制度,以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需要。

  

  大众化对高等学校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校规模扩大对学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2008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校均学生规模已达14404人,相应的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也大大增加。

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学校成员之间离散化倾向增大,管理的科层化程度增强。

变化之二是学校经费来源多元化,加之大量学生实习、实践、就业,与社会的联系面更广,因而高等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更加突出。

变化之三是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大众化条件下如何培养精英人才,面对差异更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加强个性化教育,等等。

高校如何从精英型管理模式迈向大众化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还在于:

利益相关者群体扩大,高校成为社会的中心,相应地产生问责制;高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外部社会。

相应的制度建设,应重点放在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高校与外部社会组织的关系方面。

  信息化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电子校务的方式。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管理体系,从而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方式,需要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的变革。

首先,在电子校务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在管理中数据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要通过数据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而数据汇报、在线分析处理、基准分析、数据挖掘等对于我国高校管理者来说是一些全新的概念。

其次,电子校务的实行,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子校务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校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为高效率的高校管理服务。

  高校电子校务不仅仅是改变了管理运作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去设计和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再造运作流程,从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系统变革,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

  二、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原则

  高等学校制度建设包括学校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评估三个方面。

制度的制定是指学校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程序,起草、讨论、通过、发布制度的过程。

制度的执行是指学校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过程。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在实际中执行,只能是一纸空文。

制度评估是学校在某项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对该项制度的科学性、实效性以及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性进行评价,如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的过程。

  

  高等学校制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种制度数以百计,内容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不同的学者和管理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划分,形成了不同的制度体系。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制度可以划分为基本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

  

  基本制度指大学章程,即关于大学性质、任务及其组织构成和主要行为活动等最基本内容的原则规定或框架。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大学办学的依据。

大学的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都是围绕这一基础性制度设计的。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大学章程,处于“无章办学”的状态,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一般制度主要涉及机构设置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

机构设置制度是指一定的组织按照其组织目标设计的机构结构的规则。

高校机构包括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

高校行政机构设置不能套用政府机构设置;学术机构要健全,并保障其发挥作用。

机构设置制度十分重要,但我国多数高校没有形成机构设置制度,或者按照上级行政意图、规定设置机构,或者凭经验、拍脑袋,致使机构设置不科学,这一现象也须改变。

  

  管理制度包括决策制度、执行制度、评估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聘任制度、职员聘任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工作制度包括人才培养制度、科学研究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

这些制度下面也包括若干具体制度,如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制度、学分制、选修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学位制等。

  

  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中,有的制度在部分高校至今仍然缺失,如决策制度、执行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有的则需要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围绕某个中心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制度则是规范组织活动运行、对人们的行为起制衡作用的规则体系。

组织的性质不同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的差异,体现出其自身核心活动的规律和内在逻辑要求。

组织的性质不同,其游戏规则有别。

从社会系统来看,大体有三个大的领域,即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任务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游戏规则也不同。

政治领域主要讲力(权力),经济领域主要讲利(利益),文化领域则主要讲理(真理)。

高等学校属文化领域,是专门从事高深学问传播、储存、鉴别和探索的组织和场所,主要活动是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学者们学习、研究的动力,首先来自于对学术活动的价值认同与兴趣。

因此,高等学校的“规则和逻辑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高等学校制度就是建构在这种逻辑和基础之上。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内在地体现为高校组织得以持续存在及其制度建构的根基。

”学术性是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制度建设是为了促进学术发展,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以学术服务于社会。

根据高校组织结构的特点,高等学校制度建设还应把握以下特点和原则:

  

  1.人本性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型组织。

发展人的智力,通过人的智力创造知识,是高校的特质。

而这一切又是以人为核心。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其产品(学生)的主要特点是“自己生产自己”。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命,生命的独特性就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优势潜能,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其作为人的发展源泉的“制高点”,在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教育,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其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而人又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自由性的存在、创造性的存在,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校仅仅是为其创造、提供一种环境,一种文化,一种氛围,学生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成长。

相对其他产品而言,学生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

因此,在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中,要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度要体现学生需要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制度要引导学生以精神提升自我,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校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各项制度,进行制度创新,使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各项制度之中,通过制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复杂性

  大学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矩阵式的网络结构。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基层组织是围绕学科、专业建立的。

早期的近代大学,内部职权运行模式是以“讲座制”为载体的行会制。

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各个系统的逐渐开放,大学逐步将预算、财务、人事、设备、招生、就业、对外联系等日常事务从“讲座制”中分离出来,由拥有专门知识的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员来承担,大学内部职权运行模式从行会制走向科层制。

现在高校中存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高校组织形成一种矩阵结构。

这两类组织的性质和游戏规则不同,科层组织比较严密,讲究下级服从上级,重视效益和效率;专业组织则比较松散,讲究学术自由,不太重视效益和效率。

教师既处于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组织之中,又处于科层组织之中,因此制度建设十分复杂。

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3.民主性

  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职员、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校友、用人单位、捐赠者和合作者,各级政府等。

谁也不占有大学,也不能对大学的发展负全部责任,决策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协调。

任何制度都是利益博弈和利益协调的结果,高等学校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建设中,利益冲突、利益博弈更为尖锐,利益协调的任务更加繁重。

因此,高等学校在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评估中,应特别重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在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前提下,协调各方意见,努力达成共识,同时,引导利益相关者认识组织利益和组织成员利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高校制度建设中,发扬民主还远远不够。

一位从美国回来应聘到国内某著名大学担任学院院长的学者深有感触地说:

学校某项制度的制定,完全不听取院系、教师、学生的意见,职能部门拍拍脑袋制度就出台了。

制度下发以后,由于与实际情况不符,院系无法执行,不执行,上面也就不管了。

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要努力克服学术决策中的行政化倾向,发挥教授们的作用,制度应为学术自由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

  4.开放性

  高等学校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

首先,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人的发展的内容和水平是开放的、发展的,人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未完成性,决定了人在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无限地向世界开放和生成。

其次,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是开放的、世界的,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必须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教师通过学科与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发生联系。

再次,大学与政府关系密切,在法制社会,没有政府的认可,大学不可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此外,教师、学生通过项目研究、服务社会、实习,走向社会;全国、世界各地的学者相互交流;学生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毕业后又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大学是网络十分普及、发达的地方,网络使世界的空间缩小,更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

因此,高等学校制度建设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中,要善于吸取别的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制度精神和经验;另一方面,制度要有利于促进学校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三、高等学校制度的创新

  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任务,主要是维护高等学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制度创新,协调社会变革和学校变革之间的关系等。

现在,各高校基本上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因而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世界上不乏通过制度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先例。

例如,近代德国大学形成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室制度与以研究高深课题为中心的研讨班制度,这两种制度顺应了17世纪以来科学革命造成的知识分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的发展,使世界高等教育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哈佛大学选修制度的确立,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典范。

19世纪60年代,美国都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然而,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囿于古典课程,远离社会变化,没有回应社会的需求,导致广泛的批评。

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CharlesW.Eliot)大刀阔斧地推行课程的选修制度,用选修制度冲击古典人文课程,引进新兴的实用科学知识。

选修制度的确立,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重建了大学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近年来推行的学生缴费上学、自主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对于增加高校资源、扩大高校规模、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则是:

以科学的大学理念为指导;针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从阻碍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逐项进行。

笔者认为,当前以下制度的创新尤为重要。

  

  1.人才培养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时说:

“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育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人才培养制度是高等学校制度的核心,十分重要。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于人才培养制度方面的缺陷,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正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从总的人才培养过程看,我国人才培养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路。

西方发达国家从小学生到博士生的培养中,中小学阶段比较轻松,让人的天性自由成长、发展,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阶段,则是越来越紧,越来越严。

我国正好相反,中小学紧,本科以后则越来越松。

由于中小学学习过于紧张,一方面学生的天性发挥不够,影响创造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兴趣。

这一问题的形成涉及文化传统、制度机制、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惯性约束,导致教育观念落后,新兴理念缺位,对人才培养的整体改革缺乏理性思考;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首先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制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社会的理念、个性化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理念。

其次,建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十分重视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个体的手段,挖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每个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

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要从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系统考虑。

教学目标要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开放式,体现课程弹性、时间弹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要注重个性化和公开化,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要注重主体性、创造性、生活性和情趣性;教学评价要注重全方位评定教学,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察;教学手段要注重实践和网络。

再次,要完善学分制、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等等。

  2.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制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由于观念和制度环境的双重约束,我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教师聘任制度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没有设计职业“准入期”;岗位虚设,与聘任脱节;考核流于形式;学校和教师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对等;人才流动不畅;聘任制度单一,等等。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

学术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具有专业性、探索性、自主性和学科性等特点。

学术职业以学术活动作为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具有学术性和社会性。

学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难以量化,外行难以评价。

教师聘任制改革要充分考虑学术职业的特点:

(1)根据学术发展的需要设计岗位设置制度。

要根据学术发展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