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42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届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龙泉中学高2018届高考模拟试题

(一)

语文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立足于儒家的新人文主义,仍然需要证明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何在。

因为在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史上,至少存在过两种人文主义:

一是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二是20世纪前期美国学者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基于儒家资源的新人文主义,与它们有何区别呢?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是一种针对中世纪基督教黑暗时代的人文主义,它强调的是摆脱以上帝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发现人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在生活世界和思维世界中,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运用人的理性能力,使人自由地发展其本性。

这种人文主义最终走向了人类中心主义。

它和现代性有一种深层次的联系,即世俗或凡俗的兴起。

这种兴起曾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这种人文主义忽略了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关注,有巨大的空白与缺陷;另外,它因为对个体的过度强调,形成了一种原子主义的自我观念,进而扩展到民族、国家和文化观念,于是民族冲突、国家冲突和文化冲突成为一种必然;另外,当对人的理性的强调成为一种绝对的肯定后,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便压缩了人自身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领域,造成了对人自身的伤害。

因此,这种人文主义在造就现代社会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埋下了现代性弊病的根源。

为此,在20世纪初期,美国学者白璧德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白璧德认为旧人文主义认为人可以无限发展是有问题的,所以他的新人文主义要以平衡和自律来改善人的境况。

同时,白璧德也重视东方的智慧,这一倾向,直接影响了他的数位中国学生,如吴宓、梅光迪等,这在20世纪中国思想界中造就了“学衡”一派。

具体来讲,白璧德指出了西方思想犯了过度夸大理性作用和过分强调实用主义的错误,由此,人很难在情感与理性、统一与杂多之间获得平衡,而失去了这种平衡,就使得人类沦入了过度的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

而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则要重建一种人能平衡自身情感与理性的能力,即建设一种真正的克制,这种克制比知识或同情心要更为重要。

另外,他对自由与限制也有一种平衡性的理解。

他认为,过度的自由和过度的限制,都会导致失败的结果;尤其是在教育中,只有实现了自由和限制的平衡,才可能使新人文主义的人得以养成。

从总体上看,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只将人理解为情感与理性的存在,而忽视了人的精神具有超越性的需求。

另一方面,他虽然表达了对东方思想一定的亲和,但始终没有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只是试图在希腊、希伯来和近代思想中寻求一种平衡的可能。

他也无法真正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他才会简单地将科学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同,而没有认识到自然的独立意义与价值。

基于儒家的新人文主义与上述两种人文主义都不同。

一方面,它是人文主义,也强调重新认识人,但是它认识的人,不仅包括人的理性与价值,还包括人的丰富的精神领域、信仰追求。

另一方面,它之新,要求人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还原整个宇宙自然的价值,认清人类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摆脱原子主义的自我观,还原社会群体的价值,认清个人在社群中的价值;摆脱民粹主义、国家主义,还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认清本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中的意义。

节选自《儒家新人文主义-儒学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作者:

王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世纪基督教黑暗时代孕育了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也促使美国学者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产生。

B.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必然导致民族冲突、国家冲突和文化冲突,因为它过度强调个体的地位。

C.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形成了一种原子主义的自我观念,进而民族、国家和文化观念也充满了原子主义的自我观念。

D.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过度强调人的理性,使得它既造就现代社会巨大成就,也埋下了现代性弊病的根源。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世纪基督教时代的人们有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则要求确立以人的主体性地位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B.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认为要以平衡和自律来改善人的境况,因为他认为旧人文主义中认为人可以无限发展是存在问题的。

C.中国思想界中“学衡”一派的出现与白璧德密不可分,因为白璧德重视东方的智慧,直接吸引吴宓、梅光迪等向他学习。

D.白璧德认为过度夸大理性作用和过分强调实用主义使人很难在情感与理性、统一与杂多之间获得平衡,从而陷入过度的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存在巨大的空白与缺陷,压缩了人自身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领域,造成了对人自身的伤害。

B.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认为在教育中过度的自由和过度的限制,都会导致失败,只有实现了自由和限制的平衡,才可能使新人文主义的人得以养成。

C.基于儒家资源的新人文主义在对人类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自我观、社会群体的价值、个人在社群中的价值认识与过去的人文主义都有不同。

D.无论是旧人文主义还是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都无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基于儒家资源的新人文主义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门沿

龙应台

①旧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

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

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

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

②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

这是跨年之夜。

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

④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

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

一盏清荼,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

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⑤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

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

⑥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

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

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

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⑦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

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

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

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地流走。

⑧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

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⑨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

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

每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符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

⑩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是在记录时间吗?

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

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

11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

12所以跨年的狂欢,恐怕也是一种记录时间的集体仪式吧?

都市里的人,灯火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13凌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新的一年悄悄开始。

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

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

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

(本文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②段描写璀璨炫美的烟火之后,又连用了四个否定式排比句,从而引出下文“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的发问。

B.作者借写不同身份、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们各有自己记录时间的方式,推出跨年的狂欢是记录时间的集体仪式的结论。

C.⑤段写野树爬藤从“垮陷”的屋顶“昂然窜出”,用野树爬藤的旺盛衬托了房屋的颓败,突出了野树爬藤的生命力。

D.⑩段“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一句体现了人们的复杂心情:

对时间悄然流逝的恐惧,对记录时间、认真地把握时间的渴望。

5.文章大部分内容写测量时间,作者却以“门沿”为题,为什么?

请简要说明o(5分)

6.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说:

”我国大学办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能否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能否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出发,这是事关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大问题。

在张异宾看来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最大标准,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谈及“双一流”建设,张异宾说过去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办学指标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而习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恰恰可能被忽略”。

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

“我是一名教师代表。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张异宾有着浓厚的教书育人情怀。

张异宾说,按照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南大的办学实际,学校已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2017-10-25作中国教育新闻网一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本报北京1月25日讯(记者张晨)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建设的“施工图”。

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实施办法》共分七章二十九条,定位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搡作实施性文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

《实施办法》强调,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据介绍,“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

“双一流”建设将实施动态管理,对此,《实施办法》明确,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

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不单独组织申报和评审,简化了审核程序避免重复评价,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26日第1版)

7.下列关于高校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京大学立足校情按照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要求,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B.作为一名教师代表,张异宾从学校的角度,强调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性。

C.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D.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北大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减轻了学校负担。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

(5分)

A.材料一侧重从学校角度谈人才培养和高校建设;材料二侧重从国家层面,解读政策的“施工图”。

B.文章认为,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盲目照搬,这可能会忽略习主席强调的文化自信。

C.双一流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部委联动,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

D.《实施办法》分步设计目标,一步一个脚印,5年一个建设周期,有利于动态数据监测,突出了实效性。

E.《实施办法》这张“施工图”,有总体目标也有短期规划,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9.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耶律安抟,父迭里,幼多疾。

神册六年,为惕隐,从太祖将龙军讨阻卜、党项有功。

天赞三年,为南院夷离堇①,征渤海,攻忽汗城,俘斩甚众。

太祖崩,淳钦皇后称制,欲以大元帅嗣位。

迭里建言,帝位宣先嫡长;今东丹王赴朝,当立。

由是忤旨。

诏下狱,加以炮烙。

不伏,杀之,籍其家。

安抟自幼若成人,居父丧,哀毁过礼,见者伤之。

既长寡言笑重然诺动遵绳矩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抟密自结纳。

太宗伐晋还,至栾城崩,诸将欲立世宗,以李胡及寿安王在朝,犹豫未决。

时安抟直宿卫,世宗密召问计。

安抟曰:

“大王聪安宽恕,人皇王之嫡长;先帝虽有寿安,天下属意多在大王。

今若不断,后悔无及。

”会有自京师来者,安抟诈以李胡死传报军中,皆以为信。

于是安抟诣北、南二大王计之。

北院大王洼闻而遽起曰:

“吾二人方议此事。

先帝尝欲以永康王(指世宗)为储贰,今日之事,有我辈在,孰敢不从!

但恐不白太后而立,为国家启衅。

”安抟对曰:

“大王既知先帝欲以永康王为储副,况永康王贤明,人心乐附。

今天下甫定,稍缓则大事去矣。

若白太后,必立李胡。

且李胡残暴,行路共知,果嗣位,如社稷何?

”南院大王吼曰:

“此言是也。

吾计决矣!

”乃整军,召诸将奉世宗即位于太宗柩前。

帝立,以安抟为腹心,总知宿卫。

及置北院枢密使,上命安抟为之,宠任无比,事皆取决焉。

然性太宽,事循苟简,豪猾纵恣不能制。

天禄末,察割兵犯御幄,又不能讨,由是中外短之。

穆宗即位,以立世宗之故,不复委用。

【注】①夷离堇:

官名,辽政权建立前为契丹各部军事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伶恤安传/密自结纳

B.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伶恤/安传密自结纳

C.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传密自结纳

D.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传密自结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崩,本义是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太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因此,常用此来指称古代帝王或太后逝世。

B.炮烙是古代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令人爬行柱上,即坠炭上烧死。

也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刑具。

C.宿卫是指古时候在宫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担任警卫,有时也可专指皇帝的警卫人员,现在一般指保卫、守护。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耶律安抟能征善战,战功赫赫跟随太祖率领龙军讨伐阻卜、党项和征讨渤海国,进攻

忽汗城时,俘虏和斩首的敌人都特别多,立下大功。

B.耶律安抟恪守礼法,孝顺父毋。

他少谈笑,重信誉。

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他悲恸哀绝,以致毁伤了身体,超过了常礼,见到的人都哀怜他。

C.耶律安抟思维缜密,行事果断。

在扶立世宗时,当他人顾虑重重、犹豫不决时,他细密分析,果断处置,最终使世宗能即帝位于太宗灵枢前。

D.耶律安抟生性宽厚,为政偏弱。

对于强横狡猾之辈不守法纪、恣意妄为的举动不能辖制禁止,甚至连进犯皇帝住的大帐的人也不能征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有我辈在,孰敢不从!

但恐不白太后而立,为国家启衅。

(5分)

(2)且李胡残暴,行路共知,果嗣位,如社稷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字下得尤为精妙。

“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未来的灾荒及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E.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15.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早”,请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圆孔与方枘不相合来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不可携手同行的节操的两句是:

,。

(2)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

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而准确概括的两句是: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以点明时令后,慨叹迁谪之荒远,路途之艰险,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里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宁,中国选手张梦雪当仁不让,首当其冲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我国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金。

②王毅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捍卫国家利益,彰显了中国外交官员自信而从容的风采。

③李清照,南渡词人,在最钟情的文艺天地里,她因强大自信而才华横溢;在最向往的婚姻生活中,她因富于浪漫而纠结挣扎。

④今年的大学早业生招聘市场,人员爆满,小张好不容易递了个简历,面试也进展得很顺利,得知被录用,激动不已,真是闻过则喜。

⑤央视演播大厅里,王立群老师讲起诗词故事,侃侃而谈,坐而论道,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⑥“文化+"的创新路径让印章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刽造了近500万枚的年销售量,更使拥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印章”手艺在孔子故里薪火相传。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球迷认为球队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无不与赛季开始前俱乐部在外援引进方面出现的决策性失误有关,众多球迷聚集在俱乐部门口讨要说法,场面一度失控。

B.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C.这种疾病的的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地带。

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D.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到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学习冠军的正确态度,①无限拔高其意义、吹捧其伟大,把他们当作博取利益的工具、发泄情绪的管道。

②膜拜冠军带来的光环加持,③借由冠军去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运动员,④褪去冠军光环,⑤值得我们真心尊重、平等相待。

当极尽钻营地消费之后,商业价值开采穷尽,留下一地鸡毛,冠军本身的精神价值何在?

A

不是

不能

应该

即便

依然

B

绝非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C

不仅是

与其

不如

虽然

但是

D

不是

与其

不如

即便

依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即便是睡眠期间,①:

需要在海马中加工处理短期记忆信息、在大脑皮层中加工处理长期记忆信息。

“这个过程需要两个重要因素,②,二是尽可能减少来自于其他器官的刺激信号。

”张成岗解释道。

但在吃夜宵之后,一方面导致应该给大脑供应的血液向消化道分流,导致大脑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食物在胃肠道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刺激信号,通过脑肠轴相关神经通路上传到大脑,③。

答:

21.随着现代化的升级改造,许多城市当年的印象已成为历史的过往。

有感于此,《都市晚报》开展题为“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然后编辑成册。

现在请你为册子撰写一段卷首语。

要求:

主题突出,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倒计时地数着数字进行新年狂欢,而是静静地“守岁”,“守着只有在这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来去匆匆的生命时间的珍贵”。

从前过年是一家人在一起做团圆饭吃团圆饭,一起守岁,放鞭炮,到长辈家里拜年,有压岁钱……现在过年除夕夜看春晚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大餐,看春晚寓意吉祥团圆,幸福快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时带上家人外出旅游,踏上新年之旅,过一个在路上的春节。

对过年方式的这些变化,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成都龙泉中学高2018届高考模拟试题

(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