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6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另外还附带部分口头询问。

调查时间:

2012年5月

分析方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期了解云南省在校大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态度、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初步掌握云南省各高校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加强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资料收集:

本次以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口头询问也做了整理作为资料。

资料统计分析:

由所有小组成员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逐个分析

四.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种类的认知,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知道的毒品都有哪些?

(可多选)

□海洛因;

□麻谷;

□安非它明;

□K粉(即氯氨酮);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

□摇头丸;

□咖啡因;

□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

□安纳咖;

□氟硝安定;

□麦角乙二胺(LSD);

□安眠酮;

□丁丙诺啡;

□鼻吸剂;

□都不知

统计结果如下:

海洛因

100%

麻谷

3.1%

安非它明

5.2%

K粉(即氯氨酮)

55.4%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

77.3%

摇头丸

90.7%

咖啡因

32.4%

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

6.2%

安纳咖

5.3%

氟硝安定

3.2%

麦角乙二胺(LSD)

4.1%

安眠酮

2.6%

丁丙诺啡

5.4%

鼻吸剂

6.7%

都不知

调查结果:

知道海洛因者100%,K粉55.4%,摇头丸90.7%,冰毒77.3%,咖啡因32.4%,其他一些新型毒品像麻谷,安非它明,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鼻吸剂认知率都未超过10%

结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毒品基本都知道,而对新型毒品几乎毫无认知,说明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内容滞后,大部分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缺乏深入。

2.为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的态度,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如果朋友对您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您愿不愿意尝试?

□好奇,可以尝试;

□不愿意尝试;

□没想清楚

统计结果如下

好奇,可以尝试

不愿意尝试

没想清楚

3.5%

91.1%

调查结果:

如果朋友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3.5%的人对摇头丸好奇,愿意尝试,91.1%的人拒绝尝试摇头丸,5.4%的人不知道怎么办。

调查结论:

约有3.5%的人对毒品有一定的接纳程度,九成的人坚决抵制毒品,还有5.4%的同学对毒品的态度很模糊。

3.为了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认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好奇;

□受亲友影响;

□精神空虚;

□被引诱上钩

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所得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其中好奇占42.6%,受亲友影响的占3.7%,精神空虚的占30.4%,被引诱的占23.3%

分析结论: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好奇、精神空虚、被坏人引诱、受亲友影响,其中好奇是最主要的主体吸毒原因,精神空虚和被坏人引诱也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4.为了调查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情况,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您接受过哪些形式的禁毒教育活动?

□看图片展;

□看影视片;

□听讲座;

□班会活动;

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大学生了解或掌握毒品危害的知识,通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渠道中的图片展为52.3%,看禁毒影视片的为17.6%,听讲座的为9.7%%;

班会活动为20.4%。

在校大学生获取预防吸毒知识的渠道依次是禁毒图片展,学校毒品预防影视片,禁毒讲座,有关禁毒的主题班会,其中讲座最少;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形式过于简单和重复.

口头询问:

问题为“你对学校禁毒教育这些形式有什么看法?

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组织禁毒教育活动没新意,活动形式都差不多,老师对毒品都不了解,只谈毒品危害,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对禁毒教育活动有一定的抵触

5.为了了解大学城各所高校对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过比较系统的预防毒品的教育?

□有;

□没有;

数据统计如下:

没有

6.8%

93.2%

只有6.8%的同学所在学校开展过系统的预防毒品教育,93.2%的同学所在学校并没有开展过系统的预防毒品教育。

大部分高校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你认为学校为什么不开展系统的禁毒教育?

我们综合了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因校园内学生吸毒现象少,毒品预防不被重视,流于形式。

不少学校并没真正认识到毒品危害的严重性和毒品预防的重要价值;

毒品预防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育相比较,显得不够重要,处于边缘位置。

或缺少防微杜渐的意识,认为毒品害远离学校、学生,禁毒宣传只是毒品重灾区才开展的工作,只顾学生在校期间平安无事,为今后毒品在青少年身上的趁虚而入缺乏考虑,有些淡忘履行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的神圣职责。

6.为了了解各高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对学校的禁毒教育的评价是:

□很好;

□一般;

□不好;

□无所谓

统计数据如下:

很好

一般

不好

无所谓

7.6%

18.7%

64.4%

9.3%

对学校禁毒教育评价很好的为7.6%,一般的为18.7%,不好的为64.4,无所谓的为9.3%。

各高校毒品教育效果普遍较差,部分同学对禁毒教育漠不关心。

总结:

通过对以上六个问题的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综合口头询问的资料,我们发现了目前大学城各高校禁毒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内容滞后,大部分学生对新型毒品几乎一无所知。

(2)学生对毒品态度不够坚决,很少一部分人对毒品的态度模棱两可,尽管很少,但是却不容忽视。

(3)各高校毒品预防教育形式上趋于雷同或单一,简单重复。

活动从来就是签名、参观、图片展等传统形式。

宣传手段上仍停留在渲染吸毒受害的典型案例,以及对吸毒者的某些特殊表面加以夸大,从吓唬着手,希望起到警戒的作用。

这些渲染、吓唬等做法容易使得青少年滋生逆反心理,出现对抗举动。

这就使得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难以体现和发挥,导致禁毒教育效果普遍较差,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禁毒漠不关心。

(4)大部分高校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是流于形式。

(5)另外,我们也发现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7.针对目前各高校在预防毒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编写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毒品预防教育的简明读本:

鉴于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因此禁毒教育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只介绍传统毒品,应将理论知识同感性材料结合起来进行。

它应包括新旧毒品的种类、来源,毒品的危害,毒品成瘾的原因,毒品泛滥的主要地域和场所以及大学生沾染毒品的潜在因素,抵御毒品的方式、方法,有关禁毒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国内外的禁毒斗争等内容,以便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高校学生不但能自觉抵御毒品的侵蚀,还能成为反毒、禁毒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禁毒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学校的预防能力。

这就能很好的解决我们上面所提到的

(1)

(2)(5)三个问题

(二)建立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的师资队伍,让其开展毒品预防的系统性课程。

校园毒品预防教育需要有一支掌握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禁毒知识、禁毒预防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教师,才能影响和帮助学生建立主动的抗毒防线。

所以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的第一步是教育者先受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使教育者掌握毒品方面的知识以及禁毒教育的方法步骤。

可建立禁毒教育辅导员任职资格培训、考核、认定制度,制定培训大纲和考试办法,对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授予禁毒教育辅导员资格证书。

要确保每个学校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教师负责毒品预防教育

(三)建立校园毒品预防责任制

应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禁毒工作目标责任制范围,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奖惩措施,并落实各项要求。

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当作评定其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以避免校园毒品预防教育流于形式。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的考核指标应包括:

一是学生受教育面及程度。

二是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包括是否明确了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是否有专门教师和专项经费,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等。

三是学生举报吸毒、涉及毒品犯罪人数的比例。

四是学生中新生吸毒人员的数量,此数据是反映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指标。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的检查,采取听取学校汇报、查阅台帐资料、召开部分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法对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组织建设、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进行考核打分。

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成绩纳入对学校工作的考核、评估范围,同时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除专门开设禁毒知识课程,,还可以将禁毒知识穿插在专业课公共课中进行讲授。

同时可开展符合大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各种活动,例如开展关于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演讲、辩论、听禁毒教育报告(或专题讲座)、观看禁毒电影(或录像)、参观禁毒知识教育图片展、开禁毒教育主题班会、举行禁毒知识教育征文等。

并在校内设置醒目的禁毒宣传标牌,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橱窗等营造宣传气氛。

(五)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大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注个体生命,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六)建立毒品预防社团,让同学们亲自参与禁毒宣传。

结语:

如果高校对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这一课不能及时得到补救,自然而然将致使大学生普遍对毒品知识知之甚少、认识肤浅,甚至在毒品认知问题上存在错误观念,认为毒品离我们很遥远,如果各高校能做到我们建议中所提到的内容,那么这一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且能够为大学城营造一个无毒的环境,让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附录:

预防毒品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禁毒教育情况,我们开展此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情况,便于增强学校禁毒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采用匿名调查,您只需如实填写即可。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祝您万事如意!

——法学院2010级学生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专业:

3.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

□6月26日;

□7月26日;

□8月26日;

□9月26日

4.您知道的毒品都有哪些?

□都不知道

5.您了解的吸毒方式有哪些?

 □烟吸;

□烫吸;

□鼻嗅;

□口服;

□注射;

□其他

6.您认为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危害身心健康;

□诱发犯罪;

□传播疾病(如艾滋病);

□造成经济损失;

□破坏家庭关系;

□其他

7.在您看来,吸毒者是什么样的人?

□罪犯;

□违法者;

□道德败坏者;

□病人;

□受害者

8.您认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好奇;

□被引诱上钩;

□其他

9.如果朋友对您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您愿不愿意尝试?

□好奇,可以尝试;

10.您认为吸毒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治安处罚;

□刑罚制裁;

□劳动教养;

□强制隔离戒毒;

□社区戒毒;

□药物治疗(如美沙酮维持治疗);

□不知道

11.如果您身边有人在吸食毒品,您是否愿意去阻止并报告?

□愿意;

□不愿意;

□没遇到过

12.您目前的毒品知识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的?

□报刊;

□电视;

□网络;

□他人□其他

13.您接受过哪些形式的禁毒教育活动?

□看图片展;

□其他

14.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过比较系统的预防毒品的教育?

15.您对学校的禁毒教育的评价是:

16.您希望学校通过哪些方式加强禁毒教育?

(可多选)(请再思考其他方式)

□课堂讲授;

□讲座;

□图片展;

□影视教育;

□到戒毒所参观;

17.针对毒品预防与控制,您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