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86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 巴黎和会导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1课巴黎和会导学案

第1课 巴黎和会

[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召开:

1919年1月,在巴黎的____________正式开幕。

2.概况:

出席和会的国家有27个,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________是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有权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

3.与会各国的目的

(1)美国:

凭借自己的____________,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

利用自己________的地位,吞并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3)法国:

削弱乃至肢解________,把中、东欧国家纳入自己的防御体系,树立其在____________霸主的地位,同时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

攫取德国在____________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4.勾结与争夺

(1)在和会的焦点问题——德国问题上:

针对法国提出的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的要求,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极力阻挠法国的过分要求,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他们反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到德国进攻,它们将向法国提供援助。

(2)在中国的山东问题上,面对中国人民坚决收回山东的要求,与日本缔结了秘密协定的英法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美国也未坚定地支持中国。

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二、《凡尔赛和约》

1.签署:

________年6月,签署了《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2.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2)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在西部,________________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在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在东部,德国承认________独立,并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

(3)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4)限制德国军备: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____________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不得设防。

(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由赔偿委员会在________年5月1日前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3.影响

(1)积极影响:

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通过该条约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并达成了一定的________,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了解决,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2)消极影响: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一个十分苛刻的和约,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必然要求摆脱这个和约所强加的种种束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知识点一 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建立国际联盟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签订对德和约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2.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

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

3.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4.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法国总克里孟梭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知识点二 《凡尔赛和约》

5.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

法国元帅福熙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福熙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6.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

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

A.《辛丑条约》B.《凡尔赛和约》

.《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7.下图是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的情景,这是为了(  )

A.迫使德国支付赔款B.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D.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8.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领土的主要规定有(  )

①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③萨尔区交由国际联盟代管 ④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东岸

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五四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深层次反映了什么矛盾?

 

(2)材料二中事件由何问题引发?

该问题从深层次反映了什么矛盾?

 

(3)据材料和所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劳合·乔治(左)、

克里孟梭(中)、威尔逊(右)

材料二 某校“历史园地”有文介绍:

“1919年初,同盟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

法国力图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推行‘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规定莱茵河西岸为非武装区。

苏俄代表曾在会议期间反对这些做法。

材料三 

1919年德国慕尼黑3万多人抗议在凡尔赛作出的决策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知识简要举例说明。

 

(2)简要指出材料二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你的主要由。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知识说明其原因。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凡尔赛宫

2.威尔逊

3.

(1)经济实力 

(2)战胜国 (3)德国 欧洲大陆(4)中国山东

二、11919

2.

(2)阿尔萨斯—洛林 波兰 (3)委任统治(4)义务兵役 (5)1921

3.

(1)妥协

对点训练

1. [试题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命题切入点,要求分析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

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突出强调对能力的考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在历史习中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习。

]

2.D [一战后初期,英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

A、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的矛盾表现;B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故选D。

]

3. [苏俄被排除在和会之外。

]

4. [题目材料表明,该领导人所在国同德国有不共戴天之仇。

同德国有刻骨仇恨,并主张坚决宰割德国的是法国。

]

5.B [福熙的这段话主要评论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宰割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

6.B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一战后”、“战胜国”、“中国蒙受屈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于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

A项发生在1901年,排除。

项签署于1943年,排除。

D项签署于1945年,排除。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称《凡尔赛和约》,正确选项为B。

]

7.D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均属于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范畴,故D项符合题意。

]

8.A [《凡尔赛和约》规定莱茵河西岸德国的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不是东岸,排除含④的选项。

]

综合运用

9.

(1)《凡尔赛和约》因给德国带极大危害和屈辱,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情绪。

凡尔赛体系下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中国山东问题(或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山东的权益遭拒绝)。

凡尔赛体系下半殖民地国家与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3)巴黎和会名义上是一次和平会议,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按照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解析 第

(1)题由材料一可得知《凡尔赛和约》引发德国人的抵制,反映了战败国对战胜国的不满。

(2)题首先要联想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

第(3)题要结合所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名义上和实质上是一次什么会议。

10.

(1)说明的问题:

巴黎和会推行大国强权政治。

举例:

把《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把战争责任完全归于德国;任意宰割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2)“同盟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应为“战胜国(或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莱茵河西岸为非武装区”应为“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苏俄代表”的说法错误,因为巴黎和会将苏俄排除在外。

(3)问题:

德国对《凡尔赛和约》强烈不满。

原因:

《凡尔赛和约》规定严厉制裁德国,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 第

(1)问中“说明的问题”可依据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三巨头”等信息进行判断,“举例说明”可从战争责任、殖民地分配等方面进行说明;第

(2)问可结合所知识进行直接判断和分析;第(3)问中“反映的问题”可依据材料三中“抗议在凡尔赛作出的决策”等信息进行思考,“原因”需要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等角度进行概括。

【教材问题解答】

思之窗

你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答案要点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以及全部的殖民地。

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还不及周围小国的水平。

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量都很大的资本主义强国说,是难以接受的。

一旦它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说,战争是其最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如同建立在火山口上。

探究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巴黎和会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召开的?

谁在这次会议上起主导作用?

答案要点 帝国主义召开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的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

由于帝国主义处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实力政策,因此,实力相对强大的英、法、美三国主导了会议的进程,广大中小国家仅仅作为陪衬。

2.《凡尔赛和约》埋下了哪些将会产生罪恶的种子?

答案要点 

(1)德国接受投降是希望得到体面的和平,但是得到的却是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

(2)和约不仅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这对德国新政府、军队和人民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必然激起社会性的普遍复仇情绪。

(3)这种复仇情绪,在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很容易与战争政策联系在一起,所以,复仇情绪将成为滋生战争罪恶的种子。

二、习延伸

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

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所以希望尽可能的掠夺德国,以得到补偿。

但又反对过于严厉的制裁德国。

这是由于英国不能突破惯用的均势外交的平衡原则,不愿意由于过分制裁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此外,英国还希望一个有足够力量的德国,成为其反苏战略上牵制苏俄的一个重要力量。

2.依据有关材料和所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有什么分歧?

并说明其原因和由。

答案要点 法国近代历史上,如在拿破仑时代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中,在普法战争中,以及在一战中,多次遭到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打击,以致对德国存有难以抹平的心恐惧。

为了彻底消除德国未的军事威胁,自然要求严厉地制裁德国,以至于提出了肢解德国或建立缓冲国的要求。

另一方面,利用削弱德国的机会,法国还可以建立欧洲的霸权,这也是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