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8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材教法文档格式.docx

本单元在学了氧气有关性质——助燃性、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可以做燃料同时又是一个无形的杀手等内容之后,学生在小学自然学科以及初中人防学科中已了解了一些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后再一次学习,使学生从模糊的表观认识到本质的理解,使知识更系统化。

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

1.本单元学科性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性问题为主。

2.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

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某些化学现象可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让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化大石燃料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4、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并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意识到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五、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燃烧和灭火2课时

课题2、燃料和能量2课时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机动测评1课时

六、课时教学建议

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和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情景创设,引入新课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或多媒体播放火的利弊素材片(如上海11.15大火)。

2、活动探究演示[实验71],学生完成讨论,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火灾和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

5、练习反馈课外拓展火灾逃生演习自制[实验73]实验装置。

第二课时1、复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及方法,引入新课。

2、活动探究学生展示自制粉尘爆炸装置演示[实验73]。

3、讨论小结燃烧、爆炸、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等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

4、学生阅读P128129页图标及资料,介绍小结易燃易爆物知识,认识安全图标。

5、本课题小结完成习题,巩固知识。

学情预测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两个问题1、“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这一错误说法分析“着为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能降低”。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这一错误说法。

课题二燃料和热量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化学燃料的不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及对人类所起的作用。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1、学生讨论P132活动与探究4个思考题,引入新课

2、学生阅读P132活动与探究资料,展示煤、石油标本或多媒体资料片。

3、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化石燃料的形成、特征、种类、组成分类及综合利用。

4、学生完成P135讨论,提出能源危机问题,由表73计算讨论认识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和储量有限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解决基本思路(节能、开发新能源)。

5、简介化学技术社会《海底可燃冰》完成相关练习,课后拓展学生自学P147-148《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第二课时1、知识回顾煤、石油综合利用,煤干馏、石油分馏属于什么变化介绍“西气东输”工程引入新课。

2、介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演示或讲授[实验74],小结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收集方法。

3、学生讨论分析,小结燃烧法测定物质组成元素的方法及原理。

4、阅读P134页图片或多媒体资料介绍沼气的制取和利用,介绍煤矿瓦斯爆炸及安全措施。

5、演示[实验75],学生举例物质燃烧放热,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6、学生阅读P137文字及图片,分析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及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原理。

完成P138

页讨论。

7、小结针对我国的能源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8、课外拓展参观沼气池。

完成相关练习。

学情预测注意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1、对三大化石燃料的物质分类,错误地认为是纯净物。

2、对一些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区分不好。

也可能片面地认为只要有热量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3、对煤干馏和石油分馏的变化类型区别有误。

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择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1、情景引入展示图片7-28、29、30,或播放常见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音像资料。

2、从煤的组成分析燃烧生成的气体,推测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3、观察图片及相关资料认识酸雨对环境的破坏、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4、引导讨论

(1)造成目前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如何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5、介绍两种新能源—乙醇和氢气。

6、讨论还有哪些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7、本课题小结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少的燃料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应使用和开发清洁的新能源,综合利用资源。

8、练习。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只要有SO2、NO2等氧化物的排放就一定会形成酸雨”、“C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

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