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045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星空

 

12 星  空

教学

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的原因,学习他从小爱好天文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

4.激发和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2.了解基础的天文知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①在夜空②。

[句导读: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珍珠,描绘出在星星的点缀下夜空的美丽。

]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

[句导读: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一颗一颗”“一直”“几百颗”,这些词语说明孩子数星星时十分认真而且很感兴趣。

]

段导读:

晚上,一个孩子在院子里数星星。

􀀌爷爷说:

“星星那么多,一闪③一闪的,你能数得清吗?

”[句导读:

爷爷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疑问。

“数得清吗”是反问,意思是“数不清”。

]

段导读:

爷爷认为天上的星星太多,数不清。

􀀍孩子说:

“能看见,就应当能数得清。

我怕数重④了,所以数得很慢。

”[句导读:

“应当”一词说明孩子十分自信,“数得很慢”说明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

]

段导读:

孩子认为可以把星星的数量数清楚。

􀀎爷爷说:

“我们的祖先⑤把星星分成一组⑥一组的,给它们起了名字。

要是一组一组地数,就不容易⑦数重了。

”[句导读:

爷爷教孩子不会把星星数重了的办法——一组一组地数。

]爷爷还⑧教⑨孩子认识⑩北极星、织女星……[句导读: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爷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还”字说明爷爷教给孩子很多有关天文的知识,为下文孩子能成为天文学家埋下了伏笔。

]

段导读:

爷爷教给孩子不会把星星数重的办法,还教他认识许多星星。

􀀏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夜空。

[句导读:

“还”“仍然”“注视”这些词进一步说明了孩子数星星的认真态度。

]啊,他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呢!

[句导读:

孩子能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说明了他数星星不是盲目地数。

]

段导读:

孩子耐心地数星星,发现了“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

[句导读:

这句话写出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的名字和他所处的朝代。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句导读:

结尾交代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终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刻苦”—词说明了他能成功的原因。

]

段导读:

张衡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字词导读☜

①撒(sǎ):

也读“sā”。

②夜空:

夜晚的天空。

④重(chónɡ):

也读zhònɡ。

⑤祖先:

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⑦容易:

做起来不费事的。

反义词是“困难”。

⑧还(hái):

也读huán。

⑨教(jiāo):

也读jiào。

⑩认识:

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仍然:

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注视:

注意地看。

斗(dǒu):

也读dòu。

围绕:

围着转动,围在周围。

移动:

改换原来的位置。

刻苦:

肯下苦功夫;很能吃苦。

钻研:

深入研究。

著名:

有名(用于值得表扬的人或事物)。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揭示课文题目

晴朗的夜空有许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

数得清吗?

古时候,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

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

(板书课文题目:

数星星的孩子。

数:

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三声shǔ。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啊:

应读一声ā,但放在句子中,应根据不同的语气来改变它的音调。

如文中的“啊”就应读四声à。

在表示疑问的语气时,如“啊,怎么回事”应读二声á。

3.自己练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并画出有几个自然段。

(六个自然段。

4.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三 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甲:

我知道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非常美丽,因为文中说“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夜空”。

学生乙:

我读懂了,张衡是个很爱观察星星的孩子,所以他才会数星星。

学生丙:

我还读懂了,张衡是个很有耐心的孩子,做事认真,所以他才会“一直数到几百颗”。

2.爷爷看到张衡数星星后是怎么说的呢?

自由朗读第2~4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看看爷爷的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

(问号。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不必回答,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

(2)指名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甲:

我知道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并给它们起了名字。

学生乙:

我懂得了星星分成组以后就好记了,不容易数重了。

(3)老师:

爷爷还教张衡认识北极星、织女星。

你们认识北极星和织女星吗?

老师简单介绍。

北极星:

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如果人们迷失了方向,在晴朗的夜晚就可以通过找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织女星:

隔银河与牛郎星遥遥相对。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即银河。

银河系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

也叫天河。

3.过渡语:

张衡听了爷爷给他讲的一些关于星空的知识,对神秘的夜空更加感兴趣了。

你从文章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

从哪儿看出张衡对天文的浓厚兴趣?

(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夜空。

(2)文中说张衡“仍然注视着夜空”,“注视”可以换个词吗?

意思不能改变。

(或者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注视天空的动作,并且想一想,注视天空是不是看天空。

)(注视→看。

(3)问:

张衡在怎样看星星?

联系前面的内容,想一想。

学生甲:

张衡是一边看一边数。

学生乙:

张衡看得很认真,要不然天上的星星那么多,该数乱了。

学生丙:

张衡看星星看到很晚,夜深了还不肯睡。

老师小结:

看得非常认真才能不把星星数重了,所以这里用了“注视”这个词,就是盯着看,看得很仔细。

请同学再来做做这个动作:

注视天空。

体会不是一般地看。

(4)当张衡这么认真、专心地观察星星时,他发现了什么?

(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

(5)讨论:

如果你是张衡,每天都在认真地观察星星、数星星,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你会是什么心情?

(由于自己的努力而有了新发现,感到很高兴。

就请你用这种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同学之间评读。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数一数有几句话,标在书上。

(两句。

(2)说说每一句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句:

告诉我们文中写的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他是汉朝人。

第二句:

张衡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数数星星就能成为天文学家吗?

小组讨论。

(只是数数星星是成不了天文学家的。

张衡不仅在数,而且还在认真观察星星的变化、运动,长大后又刻苦钻研,所以才成了天文学家。

四 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甲:

要学习张衡对知识认真、执着追求的精神。

学生乙:

张衡是个能吃苦的孩子,所以才成了天文学家。

2.老师总结。

我们要学习张衡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上要有一股肯吃苦的劲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课文中,有些蕴藏丰富情感的语句、段落,是要靠学生自己去细细品味的,而不是靠教师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只有自己体会到的,才会记忆深刻。

2.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

在教学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

1.比一比,再组词。

  

2.给多音字组词。

数   重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爷爷教他认识了(北极)星、(织女)星,他还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字形。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在本课中,“重”读chónɡ,不读zhònɡ;“教”读jiāo,不读jiào。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音。

二 运用多种方法自学生字

1.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记忆生字的方法。

(1)对比记忆法。

(2)用旧字学新字。

(3)用数笔画的方法。

2.选择你熟悉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1)对比记忆法。

组、织:

两个字的左半部分相同,都是绞丝旁,两个字都有使合在一起的意思。

(2)用旧字学新字。

还:

由走之儿旁和“不”组成。

坐:

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两个“人”,一个“土”。

  3.读一读,组成词语。

组:

分组 组成 组长   坐:

坐下 坐落 请坐

直:

一直 直接 直来直去 很:

很多 很好 很香

还:

还是 还有 还好   先:

先后 先来 事先

三 指导书写生字

1.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

坐:

上面的两个“人”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下半部分的“土”字,它的竖写得要长一些,比上面的“人”字写得还要高一点儿。

直:

这个字中的横比较多,不要把字写得太长,尤其要注意的是中间有三横,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笔画的长短也相等。

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先:

笔顺是

先。

第三笔是竖,第四笔再写横,下半部分是“儿女”的“儿”字。

书写时上半部分写在横中线以上,上半部分最后一笔“横”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数星星的孩子

 

 

 

 

 

  1.教学本课时,学生对于“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理解很生硬、抽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它形象地演示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发展其想象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你认识什么星。

3.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仰着头(ánɡ yǎnɡ) 数重了(cónɡ chónɡ)

祖先(xiān xān)名字(zì zi)

4.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且(组)(小组)  艮(很)(很多)

生(星)(星星)从(坐)(坐下)

儿(先)(先后)

5.填空。

坐:

共(七)画,第六画是(

)。

还:

共(七)画,第五画是(丶)。

先:

共(六)画,第三画是()。

1.张衡简介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河南南阳西鄂(今南阳石桥镇)人。

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

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北斗星

北斗星,简称“北斗”。

在北天排列成斗(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北斗星总是围绕北极星转。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此,我们一年四季看到的星空也有所不同,每个季节的北斗星在天空的位置也不一样。

北斗星是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教学

要求

1.了解较浅显的天文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

3.练习自主识字。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浅显的天文知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问 银 河

􀀋夏日的夜空,有条闪闪的银①河。

[句导读: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交代了时间及在这个时间内出现的事物。

“闪闪的”写出了银河的美丽。

]

节导读:

这节是文章的总起。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你离我们有多远,为②什么大家都叫你“河”?

[句导读:

“我”很礼貌地发问。

]

节导读:

用疑问的方式向银河提问。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你那里有没有长着胡③子的小虾④?

有没有穿着硬壳衣服的田螺?

[句导读:

“长着胡子的小虾”和“穿着硬壳衣服的田螺”这两句问话想象丰富,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海底世界”。

]

节导读:

第二次提问,问“河”里有没有小虾和田螺。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你那里有没有春夏秋冬?

有没有日出日落⑤?

[句导读:

“我”又提出问题,由问有关“河”的问题转到问有关气候的问题,使我们感觉到问题的范围更加广阔。

]

节导读:

第三次提问,问“河”里有没有“春夏秋冬”和“日出日落”。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⑥,让我们乘⑦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⑧?

[句导读:

“发出邀请”“做客”这些词语反映出“我”想探索银河的奥秘的急切心情。

]

节导读:

第四次提问,问银河什么时候发出邀请。

􀀐银河,银河,你能不能告诉我?

节导读:

以总括问句结尾,与文章的题目相照应。

字词导读☜

②为(wèi):

也读wéi。

⑤落(luò):

也读lào,还读là。

⑥邀请: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⑦乘(chénɡ):

也读shènɡ。

⑧做客:

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了解课文内容,在文中了解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一 导入新课

1.认识银河。

(1)问:

谁见过银河?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在夏天或秋天晴朗的夜晚,能看见天空中有一条白茫茫的发着银光的光带,好像天上的一条河流,其中还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这就是银河。

(2)出示关于银河的图片,学生观看。

(3)你还知道关于银河的哪些知识?

学生甲:

银河也叫“天河”。

学生乙:

关于银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的王母娘娘为了拆散牛郎和织女,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条河流。

牛郎和织女因此被分在河的两岸,这条河就是天上的银河。

学生丙:

银河是由众多的恒星和其他物质构成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银河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

问银河。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个同学领读完一个字,如果读音正确,大家跟读;不正确的,帮助他纠正,第二个同学接着领读第二个字。

诉:

读四声“sù”,在本文“告诉”一词中“诉”应读轻声“su”。

落:

读luò。

3.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并画出有几小节。

(六个小节)

三 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请你快速找一找“我们”向银河提了几个问题。

找到后读一读。

(可以按小节来划分。

一共有四组问题:

(1)你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

(板书:

问名字)

(2)你那里有没有长着胡子的小虾?

有没有穿着硬壳衣服的田螺?

(板书:

问小动物)

(3)你那里有没有春夏秋冬?

有没有日出日落?

(板书:

问自然现象)

(4)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让我们乘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

(板书:

问能否去做客)

2.同桌讨论回答。

(1)汇报时,一人读课文内容,一人回答问题。

(2)问题只要了解就可以,不要求深究。

如:

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变换一下:

银河是河吗?

这个问题在开始上课时学生已有所了解,在这里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银河并不是河,它是由无数颗恒星和其他物质构成的,远远看去,星光闪烁,就像波光粼粼的河面,所以人们叫它“银河”。

后面的问题都是否定的,可以不作具体回答。

如果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也可以稍作回答。

如:

我们不能到那里去做客,因为银河系中的星球除了地球以外,还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3.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

问:

当你有疑问时,你怎么读?

(指名读。

评一评谁读得好,也像他一样读一读。

4.质疑。

(1)你想问关于银河的什么问题吗?

学生甲:

银河中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学生乙:

银河隔开了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银河到底有多宽?

(2)学生提的问题可以不解答,给学生留作思考,可以回家查找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告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以后要学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全文

老师:

神秘的宇宙、美丽的星空有着许许多多等待我们去破解的谜,如果你有兴趣,希望你也像张衡一样做个数星星的孩子,刻苦钻研天文知识,长大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最后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老师读前面的内容,你们来接读后面的问题,希望你们能把心中的疑问和对星空的美丽幻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

夏日的夜空,

有条闪闪的银河。

银河,银河,

请你告诉我:

生:

你离我们有多远,

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

……

  问 银 河

  问名字

问小动物     努力探索

问自然现象    揭开奥秘

问能否去做客

  1.这首诗文学性很强,其内容主要是抒发看银河的感想,而不是介绍科学知识。

课文涉及有关银河的一些知识,可以在课外结合观察活动讲一讲,为了更好地阅读体会课文内容,也可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一些。

2.学法渗透,扎实有效。

这节课要特别重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同时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还要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具体指导,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气。

2.看拼音,写句子。

(1)xiàrìdeyèkōnɡ,yǒutiáoshǎnshǎndeyínhé.

夏日的夜空,有条闪闪的银河。

(2)nǐshénmeshíhouxiànɡwǒmenfāchūyāoqǐnɡ,rànɡwǒmenchénɡzhefēichuándàonǐnàlǐzuòkè?

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让我们乘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

3.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银:

银河 银色 金银 银光闪闪 

胡:

胡子 胡须 胡同 胡说 

秋:

秋天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4.读一读。

银河胡子硬壳日落乘船做客告诉

1.记忆生字字形,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

2.认识新笔画,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

一 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同桌配合朗读,一人读每小节前面的内容,另一人读后面的问题。

3.填空,练习背诵。

(    )的夜空,

有条(    )的银河,

  由于第3~5小节的内容与这一部分结构相同,所以只给出一次这样

银河,银河,

你能不能告诉我?

4.同桌之间互相练习背诵。

二 自主识字,记忆字形

1.读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记住它。

(给五分钟自主练习时间。

学生甲:

我用划分生字结构的方法来记忆。

左右结构的字有“没”“那”“胡”“能”,上下结构的字有“客”“落”,“闪”“远”是半包围结构。

(学生用到这一方法时,要分析一下字的结构,如“落”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又分左右结构,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各种”的“各”,三部分合起来就是“日落”的“落”。

学生乙:

我用对比的方法来记住生字。

“银”和前面所学的“跟”“很”对比学,右半部分都相同,只是部首不同。

“银”是“金银”的“银”,与金属有关,所以是“金字旁”。

学生丙:

我用旧字来学新字。

如“胡”是由我们学过的两个熟字“古”“月”组成的。

(学生可以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也可以不同的字用不同的方法。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加强音和形的联系。

三 指导书写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没、那、胡、能:

这四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是在占格上还是有些细微的区别的。

“胡”左右占格几乎相等;“没”属于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没”的书写。

书写时注意第五笔“”,它是横折弯,注意它与横折弯钩的区别。

想一想还在哪个字中见过这一笔画。

(船。

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指导“客”的书写。

老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书写上下两部分。

学生边看边想:

老师为什么这么写?

经过观察使学生明确,“客”是上下结构的字。

3.认识和区分“反文儿”和“折文儿”。

把“客”中的“折文儿”部分用红笔标出,让学生思考还在哪个字中见过这部分。

(条、各……)

说说“折文儿”是由几笔写成的?

第二笔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笔“横撇”一笔写成。

出示“反文儿”,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反文儿”是由四笔写成,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横”和“撇”是分着的,不像“折文儿”那样一笔写成。

4.练习生字描红。

  问 银 河

   

  1.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在课上说的每句话、每个词,出示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2.语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语文的内容。

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习,享受生活,交流、记录、表达生活。

1.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

3.看拼音,写词语。

yínhé(银河) chūnxiàqiūdōnɡ(春夏秋冬) rìchūrìluò(日出日落)

4.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胡子(zǐzi) 乘着(chénɡcénɡ)

小虾(xāxiā) 做客(kèhè) 衣服(fufú)

5.填空。

那:

第五画是(),组词(那天)。

能:

共(十)画,第七画是()。

6.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至少写三个)

讠:

说 话 讲 诉

艹:

花 草 芳 落

银河

夏季和秋季,在没有月光的晴朗夜晚,满天的星斗中有一条白茫茫的发着银光的光带,就像是一条河流蜿蜒在天空,人们把它叫做银河,在古代又被称为“天河”。

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并不是天上真的有条河流。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星星,包括银河,都属于银河系。

银河系里大约有1000亿颗各类恒星,还有无数的星云和星团。

从银河系外面看去,它的外形好像一个铁饼,中间厚,边缘薄。

银河系星体密集部分的直径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太阳离中心约3万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