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35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

a.提问猜一猜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

分散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可耕地以西的沙漠地带,大小共八十多座。

胡夫金字塔

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60年,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

该塔原高146.5米,现高138米。

是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

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

①据希洛多德记载胡夫为建金字塔轮流役使10万民工每期服役3个月,从尼罗河东岸往西岸搬运巨石,经过30年才建成。

②然而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古埃及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劳动的人仅有1500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

上述这些说法都还是一些推测。

b.提问思考为什么制作木乃建造伊金字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埃及人认为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

也就是古埃及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认为只要保存好死者的肉体,人的灵魂便可返回人的躯体得以永生。

于是古埃及奴隶主把人的尸体做成木乃伊,大造法老死后“永久的住所”--金字塔。

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

“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3过渡,师:

古埃及的建筑独特,它的雕塑和工艺也别具匠心,非常写实。

雕刻工艺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这是从埃及美杜姆拉荷特普王子陵墓的地道里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人像雕刻,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

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都是着色的。

这两尊雕像也不例外。

因男人常在室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

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洁白,故躯体涂以淡黄色。

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尤其是公主优美的身躯,虽有长衣遮盖,仍透露出女性的健美。

为了追求人像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

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出光辉。

以致当人们初次在墓中发现这一雕像时,因人像眼睛炯炯发光,竟把发掘者吓跑了。

3.欣赏关于埃及的科幻片片段与科幻画,让学生对”史前——现代——未来“这一不同时空对比欣赏不同时代的特点,形成时空概念。

4.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扮演一个时空穿梭者,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贴画、手工制作、绘画等。

四评价建议

1.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评价作品。

2.在表现着一环节,应注重幻想的合理性、前瞻性、独创性,从而使孩子更加热爱科学、敢于想象、勇于探索。

第2课飞向太空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书本上的图画使学生大致了解太空,通过交流使学生更了解太空的奥秘!

技能目标:

运用水粉颜料,硬壳纸,创造表现

让学生在运用自己的巧手,和大脑创造出想象中的物体。

在此技术上更加了解太空,到达动手,动脑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说起太空,和科幻电影,学生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电影形象。

通过欣赏课本中的飞船,太空堡垒使学生初步对太空作一些了解,然后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

太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门要去探索太空?

然后由我小结:

太空是神秘的,应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没解开,所以我们需要去探索。

小组讨论

1.让大家讨论太空是怎么样的,太空里有什么,让学生说说太空里的事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太空里有那些他们说的东西?

3.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宇航员,大家知道是哪一位吗?

第二课时

设计实践

1.在硬壳纸上画出你想要的形状,然后剪出来把样子做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在你做的东西上,或用粘贴法也可以

3.给你设计的模型起上名字,讲讲它的性能,和用途

展示应用

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在讲桌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3课 

未来的畅想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能利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想象

教学难点:

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法有所创新。

教学过程:

一、老师引导

图片展示: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其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图片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

最早:

双脚50、60年代:

自行车70、80年代:

摩托车90年代:

汽车现

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飞到遥远的未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景象吗?

我们这节课就特别提倡大家“异想天开”、“奇思妙想”。

友情提醒:

请你尽情地想一想,看谁的想象更有科学性、创造性,更新奇,更有趣!

最后评比出最佳畅想者。

三、互动交流,画出对未来的畅想

学生做画

老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

五、作业布置

尽情想象未来,用手中的笔画出来

第4课 

瓜果飘香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及色彩,并能大胆表现。

教学资源与手段准备: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从果园里带来了3个奇妙的‘水果宝箱’,每个宝箱里装了一种水果。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哪些水果吗?

(出示3个“水果宝箱”,并分别装有桔子、葡萄、香蕉)

2.闻一闻、摸一摸、水果。

①分别请3位学生到“水果宝箱”中来闻一闻、摸一摸水果,并把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②你们知道箱子里是什么水果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

小结:

水果好吃,有营养,让我们长得漂漂亮亮的,个子长得高高的!

4.揭示课题:

瓜果飘香

二、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

1.水果的形状。

(1)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

(2)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形状。

(3)切开的水果。

(板书:

形状各异)

2.水果的颜色。

(1)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2)同一种水果的不同颜色。

(3)教师示范:

画一个苹果并涂色。

(4)学生尝试作业、了解学情:

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色。

多种颜色)

3.水果的组合。

(1)逐步呈现一幅范画的绘画步骤。

(2)赏析学生作业。

组合有趣)

一、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

比比瓜果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不同,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二、作业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三、拓展。

创意水果、水果拼盘图片。

四、总结。

总结:

水果真是太好了,水果王国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喜欢我们小朋友,只要我们经常接近它,品尝它,它们身体里的营养都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

教学反思

首先、我通过欣赏水果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水果形状、颜色、等增进学生亲近生活的情感。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及他们的形状、颜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创作时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缺少学生有意识地如何去画,若加以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学生的绘画技巧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5课荷花美

学习线描绘画,掌握色彩应用。

初步了解掌握画荷花要点及画面构图:

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了解绘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时间:

一、设问导入

1.你见过荷花吗?

2.有关荷花你知道些什么?

3.仔细描述印象中的荷花,你最喜欢荷花哪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授

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荷花给同学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美丽的荷花吧。

(一)课件播放图片,欣赏荷花让学生再感受荷花的美。

1.同学们这荷花美不美?

和你刚才说的一样吗?

2.荷花很美,但它美在哪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

(板书)荷花美

(二)介绍荷花

1.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2.教师介绍荷花。

我们中国自古荷花很入画,画家们常把荷花作为创作材料,他们以不同的方法把美丽的荷花表现出不同的风味,同学想不想欣赏一下呢?

(三)欣赏绘画作品中的荷花

出示作品

1.设问:

(1)你最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请说说你的感受。

(2)仔细看看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与自然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3)你们看这些《荷花》画的是什么季节?

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

都用了哪些颜色?

2.探索绘画方法

自由表现

画家是怎样画出茎、花、叶的?

你能画吗?

学生上台画。

(四)介绍荷花各部分

1.你知道荷花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课件出示分析图

2.茎有什么特点?

3.荷叶是什么形状的?

叶脉是怎样分布的?

有什么特点?

茎和叶是怎样连接的?

4.荷花的花瓣形状是什么形?

仔细看花瓣上有什么?

5.莲蓬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莲蓬顶端和侧面有什么?

(五)介绍荷花各部位不同角度的画法

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荷花不一样,怎样才能把荷花画的更美更丰富呢?

我们来看看分析图。

出示各部位不同角度的画法

(六)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要点

(七)学生作画

刚才,同学们尝试表现荷花了,肯定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意画出自己眼中的荷花。

(八)评议

1.教师让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互相欣赏作品,与学生交流、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学生共同评点。

3.表扬学生课堂中的表现。

第6课 游乐场

1.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喜爱的游戏内容,抓住一个场面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立志长大后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否大胆想象并画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吧?

而且我知道很多孩子都喜欢到游乐场玩,你们知道游乐场里面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场找一找。

2.寻找游乐信息

游乐场到了,从中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注意有序、完整)

(2)同桌交流。

和你同桌说一说你找到的信息。

(3)全班交流。

3.提出问题

(1)观察得真仔细,从图上获得这么多的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吗?

谁能先提出一个问题考考老师?

他的问题提的怎么样?

完整吗?

合理吗?

(将学生的问题板书。

(2)谁来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

(3)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

本地有哪些游乐地方?

(学生评价教师问题,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寻找有关的信息)

(4)指名学生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你问我答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很多问题要提,把你的问题给同桌说一说,让同桌来解答一下。

(1)同桌互相提问题互答,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交流时学生也是同桌合作,一问一答,教师板书算式。

5.创作。

(1)教师提出综合性问题“能坐满一节小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时,……你能画下来吗?

(2)学生独立思考

(3)交流想法(可以不用列示)

6.交流展示作品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看一看,很多值得我记忆是不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下来以后,请孩子们在你生活的周围,再找一找有哪些游乐的地方,并用你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

第7课《放大镜》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2.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3.把用放大镜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

2.借助放大镜观察把昆虫的特征画下来。

把用放大镜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 

教学时间:

一、 

奇特的身体构造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选取放大的昆虫局部,先第一次猜,然后缩小一次猜一次,直至全部呈现。

) 

2.原来这只是一只苍蝇的局部啊,放大后的昆虫竞然有那么奇特的结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放大的昆虫世界。

3.出示课题《放大镜》 

二、放大镜下的奇特结构 

1.出示课前的昆虫绘画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画了一些你们所熟悉的昆虫,这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昆虫,你觉得他们画得正确吗?

(事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拍成照片,如不清楚以照片呈现) 

(2)小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来看我们平时的观察还不够仔细,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种昆虫,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与我们画的昆虫有什么区别?

2.观察昆虫的触角 

(1)看来大家以后的观察还要更加仔细,另外为了观察的要加清楚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帮助我们观察。

(2)出示放大镜,要对一只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我们可以对哪些部位进行细致重点的观察?

(3)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观察时我们就要这样有重点有目的,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观察中能做得非常好。

(4)为了检验大家是否能认真仔细的观察我们先一起观察一个昆虫的器官。

鼻子是我们的重要器官,昆虫身上也有一个鼻子,你知道是什么吗?

(5)其实昆虫的触角就相当于我们的鼻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本小组昆虫的触角,并用图把你所观察的触角画下来。

3.观察其他的部位 

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些昆虫的触角,大家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也有了很大的发现。

接下来请你们小组再选择一个部位,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并用图把它画下来。

4.你还有想继续观察的地方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我们只能观察那么多,课后大家可以交换昆虫进行观察,也希望大家能将观察到的新的发现画下来。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昆虫的标本,如果我们 

一、设计实践 

同学们画一画观察到的昆虫,看谁画的更细致。

二、展示作业 

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在展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8课有趣的头饰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设计出一个有趣的头部造型。

做一个漂亮而有趣的头饰。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生:

象脸、象球、象太阳……

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

3.提出问题:

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4.生讨论后答:

给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师小结:

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5.师示范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口,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将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生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

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第9课 小挂饰

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小挂饰相应的工具材料,并将收集加工后的小挂饰材料有序地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寻找与众不同的小挂饰材料来制作挂饰,熟练并安全地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2课时

一、组织教学

教师:

稳定学生情绪小挂饰

学生:

摆放好工具材料

设计意图:

做好上课准备

二、视频欣赏导入小挂饰

播放一段原始部落的人们日常生活或节日庆典时的影片,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些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身上的饰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小挂饰

欣赏影片,观察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服饰穿作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挂饰可以运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以一种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风格引入,将学生思路打开,同时也通过欣赏初步认识身边的一些小物体在挂饰中的作用。

三、认识材料

1.教师:

原始部落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不佳,但他们用平时收集到的动物骨骼、石头、植物等做出了很多漂亮的项链、手链、耳环等饰品,那么同学们都收集到了哪些材料呢?

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各种材料。

了解原始部落的人们制作挂饰的材料。

观察自己和同学们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交流收集的成果,拓宽对材料的认识。

在认识原始部落的挂饰之后观察自己带来的材料,开始在脑海中初步想象如何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

2.教师:

引导学生看自己身上的项链,并放置在投影仪上,请学生观察这串项链使用了哪些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把这些材料用在一起?

这些材料分别让人感觉到什么样的感受?

穿在一起又怎么样?

观察、认识材料,找出木珠、石子、贝壳、皮线、麻绳、金属环等材料。

讨论材料的特点、性质及组合之后的效果。

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在制作中应怎样搭配、组合。

四、尝试、摆放

请各组的学生拿出材料一起试着把材料摆放成一串,注意各种材质的材料的配合。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合成果,介绍自己的思路,请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建议、集体总结搭配组合的方法。

学生将材料摆放、尝试,将各种材料组成一串挂饰,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自己的感受、经验及对材料的认识。

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感受,对学生的作品欣赏、评述,提出建议,集体总结:

1.将有联系的物品串在一起会更好看。

2.有的材料需要加工,如剪、绘画、折叠等,以美化效果。

初步尝试,通过摆放和组合,欣赏和评价了解应如何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搭配。

五、欣赏、拓展

课件展示挂饰作品,由项链、手链、到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搭配方法,同时也知道挂饰的含义和更多的挂饰的种类。

欣赏各种挂饰,了解更多搭配方式。

从各式各样的挂饰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挂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通过欣赏拓展视野和思路,逐步培养具有自己个性的审美风格。

六、实践、制作

A:

打算制作什么挂饰

B:

需要用上哪些材料

C:

组内分工

讨论如何制作挂饰,建立设计思路,为制作挂饰做好准备。

初步构思,培养做事前先计划的习惯。

实践、制作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1—2件作品,并在做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组内合作制作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七、展示

组织各组代表展示介绍作品,并说一说本组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

每组代表展示介绍本组的作品和学到的经验,共同分享经验、成果。

通过展示分享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交流学习。

八、小结

请学生谈学习感想,提示学生生活中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价值,无论是一片落叶还是一粒石子,我们应用细心的观察去了解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的生活。

说一说今天学习的感受,觉得以后应怎样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应怎样去认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

通过交流感想总结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第10课 象形棋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类的种类。

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3.鼓励学生尽情投入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有条不紊的办事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触摸感受认识生活中物品的纹理,并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多种颜色进行制作,使画面的形式、色彩丰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首先要来做一个游戏,想请一个小朋友与我一起合作。

(布下一块刻画有棋盘的底版和几个棋子)

请你看看要求,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这里面会是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1.看一看

同学们,书上有好多小朋友制作的棋子与棋盘,你们会下吗?

平时你

下过棋吗?

有哪些?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展示)

2.说一说

看看你周围的物品,告诉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够用来制作棋子与棋盘(听学生的反馈,大家一起评评他们说得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