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36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docx

人体的呼吸同步检测卷1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过滤空气

B.温暖冷空气

C.将细菌和尘粒推向咽部

D.协助吸气和吞咽动作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痰的形成。

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内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尘粒和细菌,纤毛向喉部不断摆动,将细菌、尘粒、黏液推向咽部,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这体现了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2.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肌肉较松弛

C.气管比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气管的结构特点。

气管和支气管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够保持始终敞开,保

证进出肺部的气流畅通。

3.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尘粒、细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鼻涕和痰液的形成。

鼻腔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吸附经过鼻腔的空气中的尘粒、细菌等物质,形成鼻涕,对吸入空气起清洁净化作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腺细胞分泌黏液,吸附进入的细菌、尘粒等物质,经纤毛的摆动送到咽部形成痰液,对吸入空气再一次进行清洁净化,故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尘粒、细菌等。

【易错警示】对呼吸道和口腔认识的盲区

(1)呼吸道只是气体的通道,并不是气体交换的部

位,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有一定的限度。

(2)口腔可以通过气体,但并不属于呼吸系统,只属于消化系统。

4.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D.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解析】选B。

鼻腔黏膜内的嗅细胞能使人感受各种气味。

人感冒后,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使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所以闻不到食物的香味。

【知识拓展】鼻的构造和功能

(1)鼻的构造: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同时又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

(2)鼻腔功能。

①呼吸:

鼻腔是呼吸道的首端和门户。

鼻毛对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有过滤作用;鼻黏膜可调节鼻内气温;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用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

②嗅觉:

嗅觉可增进食欲,辅助消化,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③共鸣:

通过鼻腔共鸣,发音可变得洪亮悦耳。

5.上体育课运动时,老师教育学生用鼻呼吸而非习惯上的用嘴呼吸。

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黏膜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作用。

①鼻毛位于鼻腔前部,可以阻挡灰尘,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②声带位于喉部,两条,中间有空隙,呼吸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可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④鼻黏膜可分泌黏液,黏液可以使吸入的气体清洁、湿润;⑤会厌软骨是喉腔前上部的一

块叶片状的软骨,它在吞咽食物和呼吸时起到“闸门”的作用,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6.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B.温度太高

C.氧的浓度太高

D.病毒和细菌太多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体的呼吸。

人体通过呼吸能够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于教室内长时间不开窗户,室内的空气无法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流通交换,随着同学们的不断呼吸,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造成人体缺氧,故感到头晕,影响注意力。

7.(2015·临沂学业考)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箭头的方向或气球的状

态判断吸气或呼气过程。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向下运动,同时,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了吸气。

由图可知,只有B图为膈肌下降,肺扩张的状态。

8.小明分别做了用玻璃管

和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如下图。

变浑浊的是哪一组?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哪种气体(  )

A.甲 氧气B.乙 水蒸气

C

.甲 二氧化碳D.乙 二氧化碳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石灰水的特性。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用此特性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组织细胞产生了二氧化碳,经呼吸系统排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吸气时,人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胸廓扩大B.肺容积缩小

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D.膈顶部下降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吸气过程。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与膈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完成吸气。

当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0.(2015·呼和浩特模拟)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增大,

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解析】选A。

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肋骨

间的肌肉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实现的,若水漫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11.(2014·苏州学业考)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

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呼吸作用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的相关知识。

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此时呼吸作用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加强,能量释放多,引起体温升高。

12.肺泡数目多的意义是(  )

A.使肺内贮存的气体量增多

B.增大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多

D.使气体流通加快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由于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气体交换就是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的,肺泡数目多,增大了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13.(2015·资阳学业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B.鼻腔

C.组织细胞D.血液

【解析】选C。

人体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在组织细胞内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1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由很多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特点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15.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

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目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    上部黏膜内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2)痰形成的部位是[ ]    和[ ]    。

(3)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对呼吸系统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理解。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又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鼻腔上部黏膜内有嗅觉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2)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3)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空气起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气体交换在肺内完成。

答案:

(1)鼻腔 

(2)[4]气管 [6]支气管 (3)[5]肺

17.(15分)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

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1)一段时间后   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若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过度增加,会引起(  )

A.温室效应B.酸雨

C.臭氧层破坏D.大气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吸气时,外界气体到达肺泡,由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静脉血中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大于静脉血中氧气浓度,故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向肺泡内扩散,肺泡中的氧气向静脉血中扩散,使得肺泡中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呼气时,肺泡内含较多二氧化碳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二氧化碳气体是温室气体,若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过度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

答案:

(1)乙 二氧化碳 

(2)A

18.(14分)下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      。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的含量减少,再经

     (血管)流回心脏。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   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     (填“扩大”或“缩小”)。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从三个方面入手:

(1)解读图示:

图中分别为气管和支气管末端结构图及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图。

(2

)链接所学:

支气管的末端细小分支为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肺泡外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释图作答:

肺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交换的部位是肺泡;血液流经肺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心脏;人吸气时肺泡的容积会扩大。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肺部气体交换的理解。

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在肺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肺动脉,一端连通肺静脉,肺动

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流回心脏;人吸气时,③的容积扩大,气压减小。

答案:

(1)肺泡 

(2)二氧化碳 肺静脉

(3)① (4)扩大

19.(14分)

(2015·郴州模拟)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    ,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    ,气体被吸入。

(2)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

    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吸气、呼气过程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体压力降低,小于外界气体的压力,气体被吸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2)通过吸气吸入了外界新鲜的空气,通过呼气呼出了肺内交换过的污浊气体,吸气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实现了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完成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

(1)收缩 降低(减小或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肺(人体或肺泡) (3)上皮 动脉血

【拓展归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两多:

肺泡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的毛细血管丰富,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2)两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