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40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16

李卓原

17

狄小微

18

王建喜

19

丁紫竹

20

王皓宇

21

孙中男

22

辛佳航

23

孙一萌

24

许佳强

25

严恒锐

26

安红露

27

姚玉烁

28

徐明月

29

白昀旭

30

苏金宝

31

李江慧莘

32

陈艺萌

33

董瑞鑫

34

王宁

35

彭云贺

36

王运清

37

张艳林

38

吉聪睿

39

李雨芯

40

张鑫妍

41

冯宝萱

42

李壮

43

李雪

44

白战宇

45

夏英硕

王雪

46

张艳双

47

赵红泽

48

阚铭鑫

49

刘信乐

50

冯鑫

51

隋鑫淼

52

周钰昊

53

夏煦函

54

刘宇航

55

刘娇娇

56

秦雨林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五年二班学生成绩考核表

学号

前期

王元博

杨斌伟

田宇欣

李慧敏

刘宇琪

韩爽

郭耀文

张璐

王立明

董涵宇

李佳星

王甜甜

李阳

赵书言

杨振明

李佳峰

李梓萌

曹裕童

钱行

陈昊

李玉言

宋美义

扬程

王安欣

李佳栋

彭元

孙建鹏

黄鑫源

韩阳

贾修全

顾浩楠

孙旭

房贺

于子涵

李佳彤

魏子尧

许一菲

梁源

李良禹

刘玉明

李佳莹

赵振洋

李建群

杨佳楠

许展鹏

孙煜艳

阚佳萍

陈欣宇

纪思童

于其飞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69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日期

周次

课题

实际进度

备注

2.27-3.3

一、1生活中的快乐

3.6---10

一、2拥有好心情

三八1天

13-17

一、3尝尝苦滋味

20-24

二、1吃穿住话古今

(一)

24-28

二、2吃穿住话古今

(二)

31---4.4

二、3火焰中的文化:

陶与青铜

清明节1天

7-11

二、4汉字和书的故事

14-18

三、1伟大的先人

第一课时《至圣教师孔子》

21-25

第二课时司马迁与《史记》

28—5.2

三、2我国的国宝

五一3天

5--9

三、3我们的国粹

12-16

四、1蔚蓝色的地球

19-23

四、2我们的地球村

26-30

四、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六一1天

6.2-6

端午节一天

9-13

16-20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知道生活中快乐的事多,要积极体验快乐.

(2)知道快乐的生活有益健康,学习进步,有益于与人和睦相处等.

(3)知道生活中常有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

2,情感:

(1)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2)愿意快乐的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3,行为:

(1)努力做到快乐的生活,把不快乐变成快乐.

(2)尽力帮助别人快乐起来

二,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机,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

你见过这些表情吗看到这些表情,你知道他们怎么了(喜,怒,哀,乐)

教师小结: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愉快的事,产生出"

喜"

"

乐"

的表情,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产生出"

哀"

的表情.

(二)你见过这些表情吗在生活中你哪些表情比较多请画出来(板书:

我们多快乐)

(三)说说,画画

1,说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师生互动)

2,在小组中说出你快乐的事.

3,请你看看这是大家的表情,把它画下来.

4,朗读小诗1首学生总结:

生活快乐,有益身心健康)

(四)猜猜,议议

1,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不快乐的事,小方常常把不快乐变成快乐.

猜一猜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议一议他这样有什么好处

2,如果小方不能把不快乐变成快乐,而是……

猜一猜事情会怎样发展下去

议一议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3,讲一讲你把不快乐的事变成快乐的事,请同学猜一猜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4,同学中谁经常把不快乐变成快乐,请他介绍自己这样做的好方法,并说说体会.

(小组中发言,选代表在班内发言)

(五)试一试

1,小薇常常不快乐(学生回答:

怎样让他快乐起来)

2,我们来帮助班内烦恼的同学快乐起来.

(六)听故事——快乐鸟的故事

(边看幻灯,边听录音)

提问:

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七)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在欢歌中结束.

板书设计:

我们多快乐(高兴事多)

变不快乐——快乐

第二课《拥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利,烦恼会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所不同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出现的这些不如意.

3,一个人能没有烦恼吗有了烦恼怎么办

教学重,难点:

一个人能没有烦恼吗有了烦恼怎么办

教具准备:

自制卡片

教学过程:

1,人人都有烦心事

A:

教师拿出你的生活中快乐,烦恼卡片请学生自由填写.

B:

让我们做做这个测验,并且把班上同学的测验结果做一个简单的统计,你从这个统计中发现了什么

C: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烦恼.你有什么烦恼,把它们写出来,讨论如何解决.

2,走出烦恼

为什么总会遇到烦心的事应该找找原因

自我反思.为什么生气,当时想法,心情是什么,假如这样想,会怎么样

把你的烦恼和别人讲讲,说说,可以听听别人的建议.

3,多对生活笑一笑

观察图中两种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会怎样我们读写出来.

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一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4,小结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有烦恼事时,往好的地方想一想,改变一下思路,看法,转移一下目标,你也许就会快乐起来,以积极的态度,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和烦恼.

第三课《尝尝苦滋味》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的苦滋味

2,让学生认识到有了挫折要怎么办

3,在挫折和失败中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内容:

1,让学生提问一些在生活成长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

2,让学生到校外采访一些大人,让学生受到了什么启发

3,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挫折,你有什么感受

4,在挫折和失败中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结果.

教学问题:

1,当你们在生活当中遇到学习上的挫败会怎么样

2,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3,从挫败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不足才是对的,什么样的教训应该是错的.

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第一课吃穿住话古今

(一)

1,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2,使学生弄懂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的原因.

3,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中的进步.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原因.

26页——29页

教学程序:

走进远古时代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

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将捕来的猎物直接生吃,不会用火烹制食物,甚至害怕火.

穿:

兽皮,树叶

住:

山洞

2,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进步

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如:

稻子,粟,把野生动物驯成家畜.

小结:

人类的生活生产在不断进步的.

作业;

火的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

(二)

1,了解古人在农业上有哪些成就.

2,了解中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古人在农业上有哪些成就

30页——33页

教学程序

农谚:

学习农谚理解意思,从中体会劳动者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掌握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知识,教育他们热爱农业.

中华饮食文化

(1)餐桌上的智慧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人民饮食文化,说明人类进步.

(2)吃中的故事

阅读资料,了解粽子的来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中西饮食比较

中国人:

喜吃炒菜,荤素搭配

西方人:

喜吃奶油,肉类食品

同一个盘里夹

分餐制

小结讨论:

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各有什么利弊

第三课《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1,认识陶器,瓷器,了解陶器,瓷器的发展.

2,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紫砂壶,它有什么好处.

3,让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陶瓷器的物品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从古到今,人们制作衣服所用的衣料有哪些发展

(2)我们的祖先,最初做出发什么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陶瓷器

[1]学生自由阅读44页——45页

[2]教师提问几个问题,学生回答

师:

(1)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想起制陶的

(2)书中有几种陶器,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3)什么是紫砂壶

[3]分小组做陶器,体验制陶的乐趣.

[4]全班交流讨论

2,教学"

文化的使者——瓷器

(1)学生阅读46——49页内容

(2)让学生知道四种瓷器

[1]清代青花楼阁圆盘[2]明代五彩镂空,云风纹瓶

[3]隋代白瓷双腹龙柄传瓶[4]宋代哥窑开片瓷碗

(3)学习中国陶瓷技术的发展

3,自己阅读了望台和活动天地.

4,教学"

灿烂的青铜文化"

[1]青铜文化的意义

[2]了解4种青铜器

利篱越王剑铜铲铜鼎

三,教师小结

四,巩固练习

填写品德与社会大全

五,作业

名词解释:

紫砂壶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伟大的先人》

1,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2,了解孔子的生平

3,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孔子的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格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孔子头像,孔庙图

一,前提测评:

1,大家听说过孔子吗你能说一说他的事迹吗

2,展示孔庙图,告诉学生这就是孔庙,位于我国山东省曲阜市,每年到孔庙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都是来纪念生活在2000年前的孔子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孔子呢因为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最大,最久远,他有哪些成就呢导入

二,认定出示目标(略)

三,导学达标

1,孔子的生平简介:

展示孔子人头像,说明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2000年前的鲁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2,孔子的办学成就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办学成就,展示孔子讲学图,说明孔子广收学徒,不看身份,使贫苦子弟也有机会学习,孔子所教的学生,前后大约3000多人,其中有72人品行优秀,被后人称之为"

72贤人"

.

[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看书62页小资料:

说明《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著作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教育思想都记载在《论语》一书中.

教师出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家讨论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学生讨论后回答,对不正确的解释给予纠正

他的这些思想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无作用呢我们要理解这些话,牢记孔子的教诲,把他的话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3]孔子的教育方法

讲仲由和冉求的故事,说明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叫因材施教.

四,达标测评

书上63页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纠正.

第二课时司马迁与《史记》

教材64页——67页

1,了解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

2,掌握司马迁写有《史记》一书《史记》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3,通过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艰辛,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

4,通过活动,了解我国历史上除孔子,司马迁外还有许多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史马迁和《史记》,难点《史记》的体例.

教学准备教具:

司马迁人物图像

一,前提测评,情景导入

1,前一课学习了孔子,孔子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的思想观点很多,主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他是中国历史中的文化名人,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中国古代的又一文化名人——司马迁.

2,出示司马迁图,司马迁有哪些成就呢我们一块来看看他的成就是什么

1,司马迁写《史记》

齐读64页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1]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2]为了写《史记》司马迁做哪些准备工作

[3]正当他要写《史记》时,发生了什么事

[4]他用了多少年时间,写成了《史记》

[5]司马迁写《史记》的经历,说明了司马迁具有哪些良好的品质

司马迁写《史记》不但要四处考察,搜集材料,而且要与厄运做斗争,这说明司马迁具有坚韧不拨的品质.

看书上司马迁的名言:

人因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学生讨论这句名言的意思,教师给予订正.

他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充分理解认识,决心所毕生精力用在史学创作中的思想.

2,《史记》价值,内容

[1]齐读65页小资料,读后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

什么是纪传本什么是通史为什么《史记》不仅有很多的史学价值,而且有高水平的文学价值教师给通谷易懂的讲解,力求使小学生理解.

什么是纪传体就是以记载各类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什么是通史通史区别于断优史,记述一个朝代的历史是断代史,记述多个朝代演变的历史叫通史,《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所以《史记》是通史.

为什么《史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还有高水平的文学价值很高的史学价值指《史记》是人们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高水平的文学价值指《史记》在描写人物,记事,用词各方面的艺术性.

[2]《史记》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人物和故事

学生大胆想象,你认为写了哪些人物和故事,教师引导逐步归纳出:

《史记》中写的都是历史名人,如:

秦始皇,陈胜,吴广,屈原等.历史事件当然都是对历史有影响的事件,如农民起义,著名改革等.

[3]要了解中国历史除了《史记》,中国古人还写了哪些历史书学生看书,知道还有《资治通鉴》《齐民要术》等.

1,小结,点出《史记》的重要性

2,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