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5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Word下载.doc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性质特点:

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

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

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

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

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

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

“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6、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的本质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为主体共同体

6、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成因:

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

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

b.趋同心理(遵从性):

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6、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中的传播

发生条件:

a.结构性压力:

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

和紧张情绪;

b.触发性事件:

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

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6、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

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

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6、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环境”隔绝,主要是通过大众新闻媒介去了解外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和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李普曼进而认为,大众媒介提供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而且会对现实的客观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就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拟态环境对后来的诸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电视人”、“容器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8、“电视人”和“容器人”?

a.“电视人”(林雄二郎):

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

b.“容器人”(中野牧):

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

“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容易受大众传

媒影响

媒介的定义:

(两种)一种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另一种是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社会组织。

麦克卢汉

他那三个著名的核心观点是:

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

在麦氏这里,媒介的概念相当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传播工具等外,还包括各种交通工具。

麦氏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麦氏以媒介为标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部落社会(口语媒介),脱部落社会(印刷媒介),地球村(电子媒介)。

2、媒介是人的延伸:

着眼于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影响,认为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

3、热媒介与冷媒介

*积极意义:

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他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极具前瞻性。

*历史局限:

麦氏理论视媒介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过于偏激;

麦氏的理论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媒介成了人的主宰,过于偏激;

麦氏理论过于强调媒介对于人类感官系统的影响,并由此延伸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于偏激。

8、把关人理论

卢因最早提出,认为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

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把关”的实质:

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并非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媒体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目的信息取舍和信息加工活动;

新闻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经营目标、政府意识形态、受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这些因素相符的内容将优先得到传播;

媒体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媒体的立场和方针。

9、传播受哪些因素控制:

传播制度: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控制或制约作用的部分。

主要是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经济(垄断/资本/广告)、受众(言论/购买/法律手段)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

现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还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

9、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

~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民主(受众)参与理论

10、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规模巨大性;

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

匿名性;

流动性

受众:

一对多传播活动中的对象或受传者。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制约使得受众不那么被动了,注意与拉氏的传播流研究相联系)。

作为“市场”的受众,此观点容易忽视媒体的社会效益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0、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c.分析发现: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

10、受众权利:

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

11、1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

知识构成的变化;

环境认知效果?

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

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

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魔弹论

20世纪30年代末起源的,核心观点: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缺点:

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客观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于大众传播的能动地选择和使用能力。

传播流:

指的是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1944

拉扎斯菲尔德主持,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假说如: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从而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其特点(一般情况下):

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且相互间较为熟悉;

广泛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之中;

社交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能力强,在其群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

“单一型”与“综合型”。

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答题时应该适当写上一些意见领袖的大众传播的五种效果: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罗杰斯

《个人影响》:

中介影响中介的因素:

选择性接触机制,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内容,受众本身的性质

创新与普及:

信息流影响流

2.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论”

《大众传播效果》(1960)总结了传播流研究的五项一般定理:

1大众传播只是产生效果中的众多中介因素之一;

2大众传播最主要功能是强化受众态度,而非改变;

3大众传播只有在其他中介因素不起制约作用或者起促进作用时才能改变受众态度;

4受众的某些心理因素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

5媒介本身、舆论环境等因素也能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

理论缺陷:

充其量只考察了传播效果中的态度和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对认知层面的研究;

作为一种微观传播效果研究,缺乏对宏观传播效果的考察,比如,它忽视了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说服性传播”: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3.宏观效果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休眠效果”:

可信度低的信源最初发出的信息可能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处于“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人脑的忘却机制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可信性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说服力也逐渐增强。

霍夫兰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面提示”:

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仅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

“两面提示”:

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既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者材料,又采用不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theagenda-settingfunction)

(美)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1972)一个定义:

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人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三个特点:

(1)该理论着眼于传播效果的认知层面,因而反映了大众传媒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潜在影响。

(2)该理论关注的不是某家媒体某次报道活动的短期效果,而是整个大众传媒长期的报道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及其社会效果。

)该理论再次肯定了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即认为大众传媒塑造了一(3

种“虚拟环境”,通过这种虚拟环境产生其强大的社会效果。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力,是对有限效果理论的修正。

(2)揭示了“议程设置”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操控,从而突破了传统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研究媒介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1)该理论反映了社会热点议题的形成方面,却没有反映这些社会热点议题的具体三个命题: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因而要考虑周围的社会环境。

(2)个人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

两个特点:

(1)舆论观;

只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有那些“被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是舆论。

(2)效果观;

该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利用舆论就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

(1)该理论过于强调“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下个人对多数意见的趋同行为。

(2)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意志坚定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

(1)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引入舆论研究,突破了传统舆论观的视野。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突出了大众传媒塑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分析”(cultivationanalysis)

起源于60年代后期(美)格伯纳背景:

关于美国社会暴力与犯罪问题的研究,最初着眼于电视中的暴力基本内容:

(1)社会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它需要其成员对社会有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这样才能协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了大众传媒在塑造社会共识方面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大众传媒长期制造出的“虚拟环境”具有偏向性,造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客观现实存在

一定差距,产生了一些消极的社会后果(如电视暴力其核心观点是:

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偏向,这些偏向不是以死板的说教态度灌输给大众,而是通过各种“报道事实”和娱乐的方式传给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受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重要目的:

(1)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

(2)具有明显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誉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知沟”理论(knowledgegap)

(美)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

背景:

60年代的美国,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了公众不满,但政府的《塞

萨米大街》(一部旨在缩小不同社会阶层间儿童的文化差距的电视系列片)计划最终失败。

这便有了关于大众传媒和不同阶层间的文化差距的关系的研究。

基本内容: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带来了知识量的增加,但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两者的知识鸿沟也将不断扩大。

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对知识的追求有一个“上限”,到达这个上限后其知识量的增加速度就会减缓直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

)大众传媒主要面向大获取知识速度慢,但最终还是可以赶上前者。

依据是:

(1

众,其所传播的知识有一定的范围。

(2)受众本身对知识的追求具有“上限”。

(3)现有知识有达到“上限”后受众便不再求知于大众传播。

新闻框架:

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

2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实践意义的建构。

3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4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是有重大影响。

第三人效果:

定义:

1他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任何身上,而是发生在他身上2他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3值得也是大众传播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意义:

1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2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3以及人之层面上的效果相行为发面的转化机制

国际传播:

不同国家社会系统间的传播。

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称为全球传播。

13、信息主权(informationalsovereignty)的定义和内容

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

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13、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imperialism)的定义和特点

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

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

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

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

14、批判学派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经验学派的分歧

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

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

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14、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15、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

宣传研究、传播过程的“5w”模式、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卢因(勒温):

德国犹太流亡学者,研究了诸多群体传播问题,对传播学最大

”研究(怀特将该理论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极的贡献是其群体动力学中的“把关人

大地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的媒介控制理论研究)。

霍夫兰: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主持了著名的耶鲁研究(关于传播效果的微观研究,集中于说服方面),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代表作是《传播与说服》。

拉扎斯菲尔德:

奥地利犹太流亡学者、主持了著名“伊里调查”,出版《人民的选择》一书,提出了“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假说、“两级传播”理论等等。

开创哥伦比亚学派。

施拉姆(宣韦伯):

传播学学科的奠基者。

1947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

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

开辟了一些新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将传播学介绍到中国。

作品:

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和效果

欧洲源流:

塔尔德:

模仿理论,著作:

模仿的法则,指出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在舆论与群集中,对公众的概念做出了严格的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

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

齐美尔: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

著作:

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

美国源流:

杜威: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创办思想新闻报纸。

库利: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著作:

社会组织。

在一书中,涉及传播有关的知识,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且理论化的学者,提出镜中我。

李普曼: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出版:

自由与新闻,舆论。

提出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

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香农:

信息论,贡献:

1.提出信息的概念。

2.提出香农韦弗传播过程基本模式。

3.解决了信息的量度问题,为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威纳:

控制论。

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实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

抽样调查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

问卷设计:

问卷的构成,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问卷的回答方式。

内容分析法特点;

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

控制实验法:

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

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