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76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

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

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搅拌后:

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

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4、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5、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6、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7、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

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

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

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4、应用题:

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

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

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

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

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

第一单元(溶解)

1、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②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2、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3、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4、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6、怎样加速溶解?

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②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用搅拌的方法。

7、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8、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9、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11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

-----能溶解的有:

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

第二单元(声音)

1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13、什么是振动物体?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1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5、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

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16、怎样描述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17、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1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9、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0、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23、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第三单元(天气)

24、什么是天气?

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5、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

26、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27、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

无风、微风、大风。

28、什么是风向?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29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30、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1、气象学家把云分为:

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

3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

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姓名: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二、溶解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三、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四、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

一单元、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 错 )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错   )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对  )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 对  )

二单元、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1、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12、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13、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14、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5、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1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17、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错)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对  )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错  )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对 )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四单元、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对 )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错 )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 对  )

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对 )

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错 )

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  对 )

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 错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