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81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docx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无线通信系统

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on Indoor Coverage Engineering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前言

室内覆盖系统指通过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将无线信号较均匀地分布于建筑

物室内,用于改善建筑物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提高无线网络容量的

系统,为室内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个人通信服务,室内覆盖系统在无线网络系统

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主要针对重点楼宇、体育馆、展馆、隧道、地铁等多种

场所,是增加室内无线容量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提高无线网络质量和

网络优化的手段之一。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

步骤、设计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无线网络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和管理。

本规范具

体条文规定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

在规范使用过程中,各单位注

意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主编单位(地址:

邮编:

),以供修订时参考。

原主编单位:

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修订主编单位:

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

王洪翠、魏华、刘鹏、徐华洁、周延松、韩颖。

修订参编单位: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主要参加人:

曾沂粲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1

2 名词术语 .....................................................2

3 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3

3.1 系统组成 .................................................3

3.2 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

3.3 系统选址原则 .............................................4

3.4 系统设计内容 .............................................4

4 信号源设计 ...................................................6

4.1 信号源划分 ...............................................6

4.2 信号源设计 ...............................................6

4.3 系统扩容 .................................................8

4.4 信号源的监控 .............................................8

5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设计 .........................................9

5.1 系统结构 .................................................9

5.2 系统分布方式 .............................................9

5.3 系统设计步骤 ............................................10

5.4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10

5.5 通信系统及频段划分 ......................................12

5.6 频道配置 ................................................12

5.7 系统容量保证 ............................................12

5.8 系统间干扰协调 ..........................................13

6 多制式合路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14

6.1 多制式合路系统设计 ......................................14

6.2 多制式合路系统干扰 ......................................15

7 系统安装条件选择 ............................................18

7.1 信号源安装条件选择 ......................................18

7.2 有源设备器件安装条件选择 ................................18

7.3 无源器件安装条件选择 ....................................19

 

1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4 电缆安装条件选择 ........................................19

7.5 天线安装条件选择 ........................................19

8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服务质量要求内容 ..........................20

8.1 GSM 通信系统 ............................................20

8.2 CDMA 通信系统 ...........................................20

8.3 WCDMA 通信系统 ..........................................20

8.4 TD-CDMA 通信系统 ........................................20

8.5 Cdma2000 通信系统 .......................................21

8.6 PHS 通信系统 ............................................21

8.7 TRUNK800MHz 通信系统 ....................................21

8.8 SCDMA 通信系统 ..........................................21

9 信号源接口要求 ..............................................22

9.1 中继线路 ................................................22

9.2 接口要求 ................................................22

10 同步要求 ...................................................23

11 设备配置要求 ...............................................24

12 接地与防雷 .................................................25

 

1 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的安装设计,其网络组织、使用

频段等按相关规定执行。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无线室内覆盖系统新建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应在

合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必须贯彻通信技术政策和通信行业的技术政

策、技术体制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4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

现有资源,做到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设计的系统应

满足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的要求。

1.0.5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和运营维护要求

 

2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的基础上,做好系统设计,并适应用户及网络发展的需要。

1.0.6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对于大型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建议进行多方案

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经济效益。

1.0.7 在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

定办理。

1.0.8 本规范只涉及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部分和室内分布系统部分的

设计,网络侧的其他部分设计应参见相应的标准、规范。

1.0.9 本规范只涉及 2G 和 3G 移动通信系统、PHS、SCDMA、TRUNK 系统。

1.0.10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

论述理由,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2 名词术语

 

干线放大器(功率直放机) :

放大射频信号的有源设备

有源器件:

需要专门供电才能正常工作的器件。

无源器件:

不需要专门供电就能正常工作的器件。

功分器 :

将射频信号由一路平均分配到多个支路上

耦合器 :

将射频信号不等的分到多个支路上,具有定向传输特性

室内天线 :

用于室内的射频发射天线

跳线 :

用于连接设备、器件的短电缆(或光纤)

衰减器 :

用于射频信号功率衰减的器件

接头 :

器件、设备的连接器件

同轴电缆 :

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射频电缆

光纤 :

用于光端机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射频信号传输

2G: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CDMA)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WCDMA、CDMA2000、TD-SCDMA)

PHS(Pesonal Handy-phone System):

无线综合业务系统

SCDMA:

同步码分多址

TRUNK:

数字集群调度系统

RRU(RF Remote Unit):

射频远端单元

 

3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 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1 系统组成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二部分组成:

信号源和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

(如图 1)。

信号源主要分为两类:

基站、RRU 和直放站;室内天馈线分布系

统由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缆线等组成。

 

核心网侧

基站控制器

信号源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图 1:

室内覆盖系统组成示意图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引入不受频段和通信制式的限制,满足各种通信

制式建设要求,包含 2G 和 3G 移动通信系统、PHS、SCDMA、TRUNK 系统。

通信制式室内覆盖系统可单独建设,满足各制式的网络指标要求;也可以多

通信制式共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多制式合路),多制式合路时,各制式应满

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并保证各制式间互不干扰。

1-2 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 系统结构应综合考虑运营商当前网络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满足运营商

其它制式系统未来的接入要求,并充分考虑系统扩容和其他制式系统合路的

可能性。

3.2.2 系统配置应满足当前业务需要,同时兼顾一定时期内业务增长的要求。

 

3.2.3 系统设计应满足科学性、经济性、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的

要求。

3.2.4 系统设计应根据不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合理分布信号,避免

与室外信号之间的频繁切换和干扰,避免对室外基站布局造成影响。

3.2.5 满足国家有关环保要求,电磁辐射值必须满足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

护规定》,即国标 GB8702-88 规定的限值,采用设备与材料及产生的物质对

 

4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无污染,同时应达到环保部门在 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

对噪音指标的要求。

3.2.6 系统设计中选用的设备、器件和线缆应符合系统技术要求,各个组成

部分接口标准化,便于设备选型和统一维护。

1-3 系统选址原则

3.3.1 充分考虑网络未来发展和综合利用,保护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投资;

3.3.2 选择用户密度大、话务量需求高的建筑和场所(如综合性商场、超市,

批发市场等);

3.3.3 选择高端用户集中的建筑和场所(如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

3.3.4 选择地区内标志性或有影响力建筑和场所(如机场、重要体育馆、展

览中心、政府机关等);

3.3.5 建设补充: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应与室外基站的建设相互协调,统一

发展,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应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尽量不影响目标建筑物

原有结构和装修。

1-4 系统设计内容

目标建筑调研

综合考虑目标建筑室外无线网络覆盖现状,目标建筑地理位置、周边

情况,用户组成和分布情况等。

确定室内覆盖目标区域

根据不同系统建设质量指标要求和运营商的特殊要求,结合目标建筑

特点和建筑用户分布情况,综合确定室内覆盖目标区域。

室内模拟测试

测试工具:

信号发生器、衰减器、跳线、信号接收设备或专用测试仪

器。

测试方法:

应对楼宇内各目标区域分别测试,测试点要选择有代表性

的功能区、室内边缘覆盖区以及室外泄漏区(如建筑外 10 米处等)。

根据室内模拟测试分析结果,确定该楼宇的室内传播特性及穿透损耗,

 

5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为楼宇的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和室外覆盖该楼宇的基站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设置

容量配置:

根据建筑物内用户数量、用户行为及用户分布确定容量需

求。

分区设置:

一个建筑物内需要设置多个信号源时,应考虑分区设置,

分区应与建筑物结构和业务分布吻合,分区间切换边界应避免设置在业务密

集区。

信号源选择:

根据容量和覆盖需求,综合考虑业务发展趋势,结合建

筑内安装条件选择合理的信号源。

室内天线设计方案

天线类型的选择:

根据目标覆盖区特点选择不同的天线类型。

天线点位置设置:

天线点尽量结合目标覆盖区的特点和建设要求,设

置在相邻覆盖目标区的交叉位置,保证其无线传播环境良好,同时遵循天线

最少化原则。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确定分布系统结构和分布方式(光分布系统、电分布系统、光电混合

系统等)。

合理使用各类设备、器件,合理设置天线发射功率,提高系统性

价比,并使系统满足网络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要求。

2 信号源设计

2-1 信号源划分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引入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基站和直放站。

中:

1)基站引入方式含:

微蜂窝基站引入、宏蜂窝基站耦合信号、射频拉

远(RRU)。

2)直放站引入方式含:

射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

2-2 信号源设计

 

6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2-1 信号源选择原则

1在信号杂乱且不稳定的室内无线环境中,避免使用室内直放站引入

信号,宜选用基站作为信号源。

如在开放型的高层建筑中,通常选择微蜂窝

基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抑制干扰,保证主用信号电平及通话质量

指标。

2在室内信号较弱或覆盖盲区的环境中,通过定向天线可以取得较纯

净且稳定的主用信号,宜采用射频直放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如隧

道、地铁站、地下商场、酒吧等规模较小、信号屏蔽严重的场所。

采用直放

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必须考虑施主基站的容量和直放站对室外覆盖

的干扰。

3对于室外基站话务拥塞的情况,室内覆盖主要解决容量问题,宜采

用微蜂窝基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来分流室外基站的话务量,改善

用户通信质量。

4对于建筑内部话务需求量大的大型场所,如商场、机场、火车站、

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宜选用基站(宏蜂窝或微蜂窝)作室内分布系统

的信号源。

5对于通信质量要求高的酒店、写字楼、政府机构等场所,宜采用微

蜂窝基站做信号源。

6对于建筑规模较小的场所,在不宜设置射频直放站的环境下,宜选

择光纤直放站或 RRU(射频远端单元)作为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7对于本身设有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余量时,

宜耦合部分基站信号作为本楼宇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耦合基站信号时应

采用插损小的器件,尽量减小耦合信号对宏蜂窝基站的影响。

2-2-2 信号源设置

1 室内微蜂窝基站的设置

室内微蜂窝基站信号经过室内馈线及无源器件均匀分配至各个天线,

基站位置应设置在尽可能使多数天线的馈线长度相同的位置,提高基站输出

功率的利用率。

室内微蜂窝基站设置位置应满足基站工作环境、传输等要求。

 

7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宏蜂窝基站耦合信号

耦合宏蜂窝基站信号时应采用插入损耗小的耦合器,最大限度的减少

对室外发射功率的影响;采用的有源放大设备应设置适当的上下行增益,最

大限度的减少对宏蜂窝基站的噪声引入。

3 射频远端单元(RRU)的设置

部分基站产品能够实现射频远端单元方式,即将基站射频模块与控制

部分分开,之间利用光纤连接,RRU 安装在合理的位置作为室内分布系统信

号源。

4 射频直放站的设置

射频直放站输出信号经过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均匀分配至各个目标覆盖

区域,直放站位置设置合理,既满足直放站与施主天线距离不宜过长,又充

分利用直放站输出功率。

直放站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设置直放站的增益,避免对施主基站的小区造成严重影响;

2) 施主天线选择窄的主瓣宽度,避免其他基站的信号被直放站接收、

放大,导致在下行方向产生影响有用信号的噪音、并在上行方向把信号传输

到不相关的基站,影响其他基站的正常工作。

施主天线应选择具有 25dB 以

上前后比的天线;

3) 射频直放站的收发天线之间要满足一定的隔离度要求,避免直放站

的自激,采用射频直放站设计时,应计算收发天线间的隔离,当射频直放站

作为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时,收发天线分别在室内外,应利用建筑物实现上

述隔离要求。

4) 施主天线及施主天线引入机房的馈线应做避雷和接地。

5 光纤直放站的设置

1) 光纤直放站可提高源基站的利用率、减少利用射频直放站带来的干

扰。

2) 应计算并合理设置直放站的增益,避免对施主基站的小区造成的影

响。

3 系统扩容

 

8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当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不能满足容量需求时,应对信号源进行扩容,其

扩容通过增加载频(或信道)等方式实现。

对于使用其他信号源的室内覆盖系统,可将原信号源设备替换为基站。

 

4 信号源的监控

信号源应具有可监控功能,并能统一网管。

5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设计

5-1 系统结构

天馈线分布系统由有源放大设备 (干线放大器、光端机等)、缆线(同

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组成。

天线

S/C

信号源S/C

干放

S/C

S/C

光主机

天线

S/C

光纤

光远端

S/C

S/C

图中 S/C 表示:

功分器/耦合器

图 2:

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

5-2 系统分布方式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按照采用的设备主要分为两种:

有源方式、无源

方式;按照采用线缆材料主要分为四种方式: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同轴电缆

分布方式;光纤分布的方式;光电混合分布方式。

本规范按照第二种分类方

式详述。

5-2-1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

泄漏电缆传输损耗大、距离短,且泄漏电缆本身线径较大,施工困难,

通常用于对地铁、隧道、电梯等特定环境的覆盖。

 

9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2-2 同轴电缆分布方式

同轴电缆分布方式包括纯无源系统和采用有源中继放大两种情况。

纯无源方式即将信号源输出能量经功分、耦合等无源器件合理分配后,

利用射频电缆传输至天线,将能量均匀分布至各区域。

有源中继放大方式是

由于信号源输出能量不能满足楼宇覆盖需求的情况,需要增加放大器对主干

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天馈分布系统覆盖所需区域。

5-2-3 光纤分布方式

光分布方式的传输损耗小、不受电磁干扰、布线方便并且组网灵活,

与同轴线缆相比,更适合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5-2-3 光电混和分布方式

光电混合分布方式多适用于大型建筑,应用在主干缆走线很长,布放

难度较大的场景。

5-2-4 分布方式选用原则

分布方式的选择应综合上述分析,综合考虑覆盖区域面积、理论覆盖

效果、设备成本、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应遵循:

效果→成本→施工→维护

的思路,并满足多制式系统兼容的要求,在最优的组合方案下,系统性价比

最高。

上述四种覆盖方式,电分布方式为最常用,且技术和设备成熟。

5-3 系统设计步骤

确定目标建筑、需求分析。

室内无线信号现状测试。

确定室内覆盖区域。

模拟测试。

信号源的选取及配置。

室内分布方式的确定。

结合模拟测试结果,进行室内覆盖信号传播损耗计算。

室内天线分布方案设计、天线类型选择和馈线路由的确定。

 

10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室内覆盖系统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6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原则

1满足国家有关环保要求,电磁辐射值满足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

规定》,即国标 GB8702-88 规定的限值,采用设备与材料及产生的物质对环

境无污染,同时应达到环保部门在 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对

噪音指标的要求,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不大于 15dBm/TRX。

2 无源器件应满足需引入系统的通信频段要求。

3应保证覆盖区域信号与周围室外其它基站各小区间进行正常切换,

室内信号应保证不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

4 满足覆盖系统设计指标和各制式通信系统指标的要求。

5 满足便于改造,利于升级的要求。

目标覆盖区

1 室内盲区:

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2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

等。

3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

高层建筑的顶部,同时收到功率近似的

多个基站的信号。

室内天线点分布设计

1应根据勘测结果和室内建筑结构,设置天线位置和选择天线类型,

天线尽量设置在室内公共区域。

2 天线口的功率不超过+15dBm/载波。

3对于层高较低,内部结构复杂的室内环境,宜选用全向吸顶天线,

宜采用低天线输出功率、高天线密度的天线分布方式,以使功率分布均匀,

覆盖效果良好。

如写字楼、酒店等建筑。

4对于较空旷且以覆盖为主的区域,由于无线传播环境较好,宜采用

高天线输出功率、低天线密度的天线分布方式,满足信号覆盖和接收场强值

要求即可。

如地下车库等区域。

 

11

系 统

频率划分(MHz)

TX(下行 DL)

RX(上行 UL)

1

Trunk

851.00-866.00

806.00-821.00

2

CDMA800

870.00-880.00

825.00-835.00

3

GSM900

935.00-960.00

890.00-915.00

4

GSM1800

1805.00-1850.00

1710.00-1755.00

5

PHS

1900.00-19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