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616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简答题

1.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

哪些是指音量?

答:

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音高

1.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描述,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3.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最满的发出的声音越高,水最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

4.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声音越低,伸出越短声音越高。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小的音叉音高,大的音叉音低。

3.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弦的粗细。

4.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短的。

5.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细的。

6.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小的。

7.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快的。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2.铝箔木尺棉线和尼龙线传播声音的效果

(铝箔最好,木尺其次、尼龙线第三、棉线第四)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它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4.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5.月球上人们听得到声音吗?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6.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耳道传递声音到内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

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9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答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声音到耳朵里的。

噪音

1.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简答题:

1.、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控制发声物体的音量、植树、做防护屏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在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3.我们身边有哪些噪音?

 我知道的噪音有:

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以及街上的叫卖声等

4.减小噪音

一、声源处减弱二、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接收处减弱

  方法:

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既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5.怎样减少或防止噪音的产生:

 1.多种植树木:

 2.禁鸣喇叭:

3.加强噪音管制 

4.工厂迁移至郊区:

5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材:

6.噪音有什么害处:

  1.在学校上课时,当你听到吵杂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在医院的病人需要宁静的场所来休息养病,如果有了噪音,病患将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病情痊愈的进度。

  3.在图书馆阅读书报时,如果有了噪音,精神则无法集中,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

  4.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实验操作

1.用小棒敲击杯口。

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高较高较低低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名称

使物体发生的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发现

敲击

锣面轻微振动,摸上去麻麻的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

敲打

鼓面上下振动

钢尺

拨动、敲击

上下振动

橡皮筋

拨动、弹

来回振动

桌子

桌面上水杯里的水晃动

流动、滴落

水面出现波纹

3.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活动记录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钢尺

弱(小)

用力拨动钢尺

强(大)

4.敲击杯子,杯子里的水振动,水越多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

杯子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预测

第一次实验

较低

较高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实验记录

5.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次数

锯条伸出长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第一次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桌子较短时,振动频率快,声音高;

伸出卡子较长时,振动频率慢,声音低。

第二次

伸出1/3

较快

第三次

伸出1/2

最慢

最低

6.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氧气—316米/秒空气—331米/秒

软木—500米/秒酒精—1275米/秒

水—1450米/秒硬橡胶—1570米/秒

松木—3320米/秒铜—3800米/秒

钢—5000米/秒玻璃—5000~6000米/秒

7.声音在耳中的路线图

耳朵的结构图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声波

1.物体的振动在空气、水、钢管、地面等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叫作“声波”。

2.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从20到2万赫兹范围内的声波,超出这个范围的声波一般是听不到的。

3.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

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

死寂"

的了。

20-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细语。

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

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

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1.人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声音?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可听得更清楚。

2.用两只耳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