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问仁子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638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仲弓问仁子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仲弓问仁子曰.docx

《仲弓问仁子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弓问仁子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仲弓问仁子曰.docx

仲弓问仁子曰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认为他有帝王之器。

冉雍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

孔子告诉他:

“出门要恭敬礼貌,待人如同贵宾;领导群众要负起责任,如同承担大祭。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与别人。

在国的层面没有怨言,在家的层面没有怨言。

”仲弓诚恳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诲,并且也要身体力行地去做。

  冉雍,是孔子认为学生当中可以当大领袖的人物。

儒家讲究“内修外用”孔子教颜回“克己复礼”符合内修,教仲弓待人之道重在外用。

颜渊深得孔门真传,若遇盛世明君,必然能尽其宰辅之材。

冉雍具备帝王之才,若生地其时,必然横空出世,担当天下重任。

可惜这两位孔门高徒皆是生不逢时。

  但是,不妨圣人后世的教诲。

孔子对颜回说,内修心性要从感官上克制自己,做到格物致知。

孔子对冉雍说,待人处世要尊重礼敬,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对百姓庄重肃穆如同祭祀祖先神灵;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像常人那样推给别人;多替他人、部下着想,这样人、事平和,才可达到无怨无尤的“仁行”境地。

  这些教诲,在我们今天看来,至少开辟了后来学者明确“内修外用”的途径,启发了子思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孔子讲学图)

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

“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 

  冉雍是孔子的学生,有人说他“仁而不佞”。

“仁”,就是仁慈有爱心,“不佞”就是口才不大好,说话不大动听,态度也不随和。

孔子听说后,讲“焉用佞?

”为什么要光耍嘴皮子呢?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会讲话的人常常欢用嘴巴得罪别人或刻薄别人,有时言语伤害比杀人一刀还痛苦。

所以“御人以口给”,用嘴巴和人家对抗常被人讨厌。

于是他进一步说:

“不知其仁,焉用佞?

”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么?

  冉雍出身于平民,但是孔子认为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

大概是孔子太重视这个学生,以至于有人说冉雍这个人“仁而不佞”,孔子反驳说“焉用佞”。

[冉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十哲”之一。

]

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去。

有人说,那里太简陋了吧?

孔子回答:

“有君子居住的地方,难道会简陋么?

“何陋之有?

”这句话真是耳熟能详,让我们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这便是最好的注解。

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最后的一句话,就是落到到了孔子这里。

在孔子的时代,九夷是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长江流域东南方省份还没开发,那里的人断发文身,非常落后。

  大概孔子想去这些地域传播文化。

但有担心那里的人野蛮落后。

孔子说不怕落后,只要真修养的君子何时何地,都有自处的办法,那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历来都是京城米贵、房贵,白居不易,这是唐代就有的典故。

在拥挤的大城市里生存、就业的不易不言而喻,大致古今如一。

时代造就了一批“北漂”,趋之若鹜地挤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的大城市。

  问君从打何处而来,又要向哪里去呢?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发展的空间,就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但值得不值得,最后结果如何?

对此,我们无可厚非。

但对很多人来说,非要到大城市才行么,真有这必要吗?

  我们还得把话说回来,看看古人的观念,《中庸》上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种看法显然是与现代人大相径庭的。

  建国以后,一度因为城市就业的问题,最高领导人了发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号召,一夜之间,两、三千万城市青年背负行囊去了农村安身落户。

尽管,这四十几年来,种种的看法莫衷一是,但是时间最终会告诉人们定论。

  如今,面对众多人口下依然严峻的就业压力,一度高贵大学生早已降低身份,不嫌弃到农村去做一名“村官”。

所不同的是,原来大学生想回家当书记、村长容易,那简直还骇人听闻;现在还要经历层层选拔考试,甚至还越来难考了。

  相比较与年年发热的国考、省考,成千上万与一的比率,那些甘愿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年轻人是否就是低人一等呢?

如果看看《论语》,想想孔子有样大的本事欲居九夷,我们何不可就地安身?

退一步到二线三线甚至农村也未尝不可。

  一个人的一生起点固然重要,但究竟谁的路能够走得更长,走得更远呢?

古今中外,一个有修养有作为的人,首先考虑的不是生活与工作的条件。

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能最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总是有光明的前途在你眼前的!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  1.4、曾子[曾子,孔门弟子,名参,字子舆。

]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

“我每天要做三件事情,为人谋事能不能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讲不讲信用,受之于师有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

”修身就这三点。

  这三件事情说起来平常,做起来却不简单,先就难在了一个“省”字。

  首先,人的前额吊睛,一眼看过去总是别人的长短,而对于自己的得失却难以审度。

再者,人性总是自以为是,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于是就按自己想的去做,这是人性当中避免不的规律。

能不能“省”,由此引申到自律和他律。

  曾子所谓的反“省”,等同于西方的“忏悔意识”,二者都是发端于内心的真诚。

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是真诚地面对神灵和上帝的忏悔,而曾子的境界是真诚地面对内心的省悟!

而且,西方人每隔七天到才上帝那里忏悔、祷告一次,这叫作“礼拜天”。

曾子却每天“三省”,三不是却指三次,而是很多次,几乎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有一双内视的心眼,体察于自身的幽微,直指内心的深处。

  这就是曾子做学问的方法,代表中国人的修养之道,为什么先要从“身”做起呢?

这就要从“修养”二字说起,所谓修养:

一是修身、二是养性。

身体是欲望的源泉,所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性”则是由心生,“心”为主宰。

从造字来看,人的浑身上下由表及里,从皮肤到脏腑到骨髓都是一堆“月”(肉字旁)。

但是,唯独“心”是空的,五行交汇之处。

这是宇宙的真理,也是中国文字的伟大,心者,用其空也!

所以,修养、修养,修身养性,修的是身、养的是性!

修,就是去掉多余的;养,就是培养不足的。

哪些是多于的呢?

人的感官对于外界物质欲望。

哪些是不足的呢?

人的精神之于内在情感思想。

故而修的是身、养的是性;修身就是要减少欲望,养性就是要丰富情感和思想。

  曾子说他的学问很简单,一天只做三件事情,就是反省自己,这是真正的儒家信徒必须的功课,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修养的向度,就是从自身做起。

  每天问一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

”答应别人的事情是否尽心尽力,能不能做到,会不会耽误别人的事情,无论能做到那种程度吗,尽心尽力,是为“忠”。

在中国的文化,“忠”一般是对上,指向家国民族的层面。

其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朋友是不是说到做到,是为“信”,这是在社会交往的层面。

这里提了“信”,人无信不立,从汉字的角度解释,就是“人言为信”,是“人”字旁,而不是“鸟”字旁、或者“兽”字旁。

“传不习乎?

”按照传统的解释,“传不习乎”指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有没有认真体会、努力实践?

这与孔子的另一位高徒颜回的“退而省其私”有相同之处。

但是,换一种角度,就是给别人所传授的学问都是经过验证呢?

是不是仅凭书本知识误人子弟呢?

这是在传道授业的层面上讲。

后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后有王阳明作《传习录》,就是佐证。

这也启发我们,真正的学问从要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由此,尽忠、尽兴、所传必习,从修身的角度讲层次加分明,以至于延伸到社会国家的高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                 

1.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开篇第一章也,展现出一副洋洋乎的气度!

昔者横渠先生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斯之谓欤!

圣人绝世,上达于天道,下教化于世人,夫子开篇先讲三件事:

第一是学习,“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学习并且经常实践,这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

但是,很多人却把这个“习”理解为复习,把“1加1等于几”的问题过来过去重复几千遍,那是一件很呆板、很乏味的事情,不书呆子气才怪呢!

其实,古文“习”字,是“日”字上面一个“羽”字,宋儒解释为“习习数飞也!

”像雏鹰每天面对着初升的朝阳扇动着羽翼练习飞翔,这是一种跃跃欲试、接纳新事物的状态。

而且“说”通“悦”,愉快,“兑”为少女,在少女面前树了一个“心”,这是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心态!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就是古板的文化,但是,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先,当他们轻歌曼舞吟诵着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我们这些为了考试、升学、就业、职称而学习,以至于被弄得精疲力竭的现代人,能够做到这么洒脱么!

 

很多人一读《论语》,就以为是读书做官的那一套,其实是自己满脑子升官发财的美梦罢了。

而不了解《论语》的世人,容易人云亦云,再加上“官本位”对中国历史一直遗留至今的毒害,以至于人们对《论语》的理解一错再错!

如果,就是那一套读书做官论,那么《论语》何不开头就和你大讲讲当官?

退一步讲,读书为了什么,总是为了那些“高尚”的目的吧?

最后造就人心的虚伪。

事实上,《论语》连这都没说,学习为什么?

什么都不为!

完全是一种超脱的、无功利的。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不必参杂太多。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无论何人当道,如果要讲儒家文化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统统加以排斥,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罢了。

《论语》以“学”开篇,不管学什么,一个人一辈子总是要学习的,“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要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头等大事!

              (国画-孔子讲学图)

转载][转载]王世朝:

读经与现代教育

  1912年1月19日,推翻满清王朝的国民政府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

如今,寂寞了九十个春秋的读经又一度悄然复苏。

从台湾到大陆,从南疆到北国,读经的声音一天天大起来。

《参考消息》2001年8月21日刊登顾钱江的题为《“亲子读经”在台湾》的文章说:

“台北孔庙就像一块文化的磁石,吸引家长牵着孩子小手跨进门槛,而孩童琅琅的读书声,则使经典和古老的殿堂不再寂寞,谁能说,在人类已经跨进网络时代的今天,小孩子诵读千百年前的四书五经没有意义﹖”

  近一个世纪来,在翘首西方与回顾历史之间,我们无疑是偏执于前而偏废于后的。

就时下的学校教育而言,外语教学业已成了重中之重。

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怀里抱的,腋下夹的,有几本不是外语书;大学校园的书店除外语和计算机书,其他则所剩无几。

学生学习时间半数以上用在学习外语上。

一上大学,除中文专业外,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即意味着国语学习的结束,更不用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化的后殖民时代,确实不是什么过激之词。

也难怪,如今考大学也好,大学毕业拿学位也好,考研攻博也好,评审职称也好,哪一样少得了外语,而且外语是先决条件,外语不过关,一切努力都徒劳,即使你的专业是古汉语也一样。

基于这种大气候,各类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从“剑桥少儿英语”到大学的四、六级过关辅导,再到托福、雅思等一路火爆,而国学则门庭冷落。

这就是现代教育极度功利性的表征。

家长与学校彼此默契着一个信念,就是用今日的教育去兑换明天的饭碗,至于其他,则无关痛痒。

简言之,我们关注的是谋生的教育而不是人生的教育。

为此,被称为“世纪智者”的罗素,号召青年学习一些“无用”的知识,他说:

“‘无用的’知识的最重要的优点是促进沉思的习惯。

”而这种习惯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也是被现代教育所忽略了的。

  如果说现代教育的偏隘在于它的极度功利性,那么现代的语文教育的最大失败便是学生普遍的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坏了胃口。

重症之一便是学生害怕作文。

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失败,但绝不是语文自身的失败。

汉代的贾谊二十九岁能写《过秦论》纵论天下兴亡得失。

唐代的王勃二十几岁能写《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抒发人生遭际兴遇。

如今的中学生、大学生连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都写不通的绝对不在少数。

十多年的长学,耗在语文上的时间不谓不多,但效果不如人愿。

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的不足更为明显。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学习内容上,现代语文课本的文化含量较低,中小学生所读课文大多呈低层次重复,缺乏历史文化的深厚意蕴,与学生的理解力相比,课文过于浅显。

它引发的严重后果是,教师千篇一律地教,学生千篇一律地学,教和学一律失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是绝对学不好的。

而传统的启蒙读本多为经典,是浓缩的文化。

经典是思想的化石,是伟大的头脑沉思默想的产物。

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又超越了那特定的时代。

仅就“四书”而言,作为传统的蒙学读本,其内容的深度、广度绝非现代的中小学课本所能望其项背。

这些文化原典所关注的苍生百姓、社稷江山等重大社会人生问题,绝不是狭隘的一己之私情,其境界之大,视野之开阔,关注之深切,都绝非一般文章所能比附的。

以此为范本,则可以开拓孩子的心胸,把一种极大气的东西赋予孩子,在其幼小的心中深烙下家国的烙印。

刘勰《文心雕龙》曾说: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没有这份情怀,没有这份意境,没有这份抱负,没有这种视野,难以做出大气的文章。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读书是懒人的串门。

不是随便见到哪家的门就去串的。

  其次,现代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混淆了文科与理科的差别,理科重视结果,文科重视过程。

理科的答案只有一个,文科的答案有无数个,答案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通向答案的过程是饶有兴趣的。

答案是人人共享人所共知的,而过程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应试教育是关于答案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关注过程的教育。

经典之为经典,决不在于提供给我们现成的答案,经典教会我们如何到达答案,经典留给我们的答案到今天差不多已是妇孺皆知的,但这个答案的形成过程对他们却永远是秘密,谁拥有这个过程谁就拥有这个素质。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但孔子从未给仁下过明确的定义,这正是孔子的高明处,孔子实行的恰恰是素质教育。

  其三,现代语文教育仅是应付考试的知识教育,但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

知识教育仅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条件,素质教育则提供生活的意义。

  许多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见出他们从古代典籍中获益之深,这种影响是身心的影响,全面而丰富,深刻而持久。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自传中,特别提及一件事,就是:

他在中学阶段念书时,父母要求他背诵《孟子》:

当时的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中。

他上大学后,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的肯定。

但是,说来奇怪的是,他幼年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换言之,孟子的话在他心中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影响他最深的,并不是他所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基于现代教育的急功近利,在方法上必然容易走向贪图捷径,但语文是无捷径可走的,尤其是作文,一个假期的短训可以帮助一个学生通过某一级的外语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并不意味着真的可以学好外语,但一年半载的语文学习通常是看不出什么成效的。

因为作文决不是通常所谓的技巧,技巧通过老师的传授早已为我们熟知,但熟知的恰恰是最陌生的。

作文关乎思想、情感和人格。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方见工夫之深,韩愈在指导学习写作时也曾警告过: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他自己也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可谓用功到家。

  读经就是个慢工夫的活,急不得,躁不得,恰恰可以弥补现代教育速成之弊端。

速成之于语文教育正验证着“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语文能力平平(考试成绩也许不是平平),就是因为他们不曾下过死工夫,古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须得十年功”。

工夫不到家,哪来的后劲﹖所以语文能力一旦不行,老师家长只能听之任之,毫无办法。

  读经必得孩子自己去读,去诵,烂熟于心,别人替代不得,老师的作用就是指导他们别把字句读错了,别把大体的意思理解走样了。

所以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

相比之下,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对篇章的肢解和语意的精析,不太重视学生的背诵,老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累坏了老师,苦了孩子。

出力不讨好是现代语文教师的尴尬。

今日的语文教学,不管如何折腾,无论是讲课,还是说课,都是在折腾老师,检查备课,观看板书,一句话,以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为评价教学的标准。

虽然也提倡什么启发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都不过是花花绿绿的点缀。

老师从字词的读音,到作家的生平,到文章的时代背景,到篇章的结构分析,到要义到主旨,满黑板的条条框框,电路图似的,老师已口干舌燥,学生对文本仍只是隔岸观火,或许记住了老师的话,但于课文自身仍很陌生。

这样的教学怎么能教好语文。

也不知这种教学何以会维持这么多年。

似乎语文老师拿了工资,就得玩命地讲,否则就是渎职。

我想,倘若我们达到语文老师能在课堂上袖手旁观,让学生摇头晃脑自己去读,我们的语文教育可能会更成功一些。

  我们无意于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来对现代教育说长论短,但就母语的学习而言,我们坚信——学语文应该从小学抓起,小学从背诵抓起,背诵从经典开始。

  (《论语导读》,鲍鹏山编注,《孟子导读》,王世朝编注,《大学中庸导读》,左克厚编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14.26、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

“君子思不出其位。

   

   孔子说:

“不在那个位置,也就不谋那档事情了!

”他的学生曾子回应:

“一个有修养的君子,考虑的事情不应当越位。

”如果在其位当谋其政,这是本分当然无可厚非。

但如果不在其位,那么就要当心了,你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能力!

   常人之过,一是好为人师,二是爱管别人!

这是俗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好像非此不仁不义不勇不智!

很多人,越是自己不是熟悉的领域,越是爱随便发表言论;越不是在自己的职掌范围,越是偏偏要管,很是好事,好像很热心!

   这一类人,难道不应该问一问,自己凭什么资格教导别人?

于是,孔子很无奈地提醒世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又强调说“君子思不出其位。

”否则思也是白思。

说白了,也就是“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否则,是很容易上房揭瓦的啊!

再说白了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捉老鼠那是猫的事情,与狗何干!

否则,再好的用心,也会招致祸患。

   其实,做人也罢、做事也罢,不要去过分干预别人的事情。

不要乱替别人着想,乱替别人拿主意。

特别是不要干预别人的家事、私事,这是尤其忌讳的。

   这也是一种修养。

不论国家还是个人,别人有别人的情况,别人有别人的立场。

你不是别人,很难了解别人真实的感受。

所以不必整天隔岸观火,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是要有一点自知之明的。

民谚曰:

“鸡司晨、狗照门”,隔鞋不搔痒,隔行如隔山。

与其咸操萝卜淡操心,倒不如替自个省省心。

   退一步来讲,我们不妨学学古人,“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好汉不提当年勇,知识分子少谈政治为妙,退休就不问国家大事了。

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