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范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80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课标解读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标解读范文.docx

《课标解读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解读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标解读范文.docx

课标解读范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发布日期:

2013-03-05信息来源:

枝江市教研室办公室信息作者:

徐国梁提供字号:

[大中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主讲教师:

王漫(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我们对2011年课标的解读,既要关注到2011修订版课标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捕捉十年课改实践之经验教训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的体现,也要关注两份文件中没有变化、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东西。

本讲座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进行解析;第二部分分类阐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重点是“阅读”部分。

由于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与中学有许多相通的东西,不同学段的教师也应开阔思路,了解自己所教学段之前后学段的目标要求,本讲座没有把小学和初中分开论述;另外,由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2011修订版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不大,限于本次讲座的时间,这里不再阐述。

 一、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教学

1.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011课标在“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出了新的阐述。

第2页开宗明义: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同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句放在这段话的末尾。

中间一句话,则是对“基本特点”的具体解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种改动,把2001年实验稿中含糊其辞的地方明确化、清晰化了。

2001实验稿说的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句话的问题,一是把“语文”与“语文课程”混淆在一起论述,二是仍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习惯性的标签来给语文课程定性,却又不好明说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因为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早就遭到了质疑)。

而2011课标的处理,明确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综合性、实践性”;今后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时,要告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套路,要从“综合性、实践性”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语文课程教学的得失。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中摆脱出来,广大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人文内涵;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就时刻体现着人文精神。

要大力纠正课改实践中,脱离语言文字、仅仅靠思想内容谈论人文性、在语言文字之外寻找和培养人文精神的积弊!

 那么,所谓“综合性、实践性”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在第3页最后一段,课标指出: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接着说: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从这段话的前一句,可以归纳出语文学习综合性的三个方面:

能力训练点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

再看课标20页(“教学建议”部分)的论述: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两段话中的第一段,再次阐发了“综合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或要求;第二段话,则是更具体地提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专题学习”的学习方式。

在“评价建议”部分,课标再次强调(27页):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就是不要孤立地看待和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减少琐碎分析和过多的讲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011课标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继承了2001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在一些细节上又有补充。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的根本目标

“语文素养”是2001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新课改强调的“人文修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两方面的内涵。

这里不再赘述。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里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条原则

我们用三个关键词,帮助老师们简要把握这三条原则:

(1)人文内涵。

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既强调主流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也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实践取向。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值得注意:

此处删掉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

这并不是说今后的教学就要返归传统的知识教学,而是避免过去十年对语文知识的片面理解、过度轻视和错误处理。

(3)汉语特点。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强调语感,提出“整体把握”,是2001年课标思想的延续。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谈基本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抽象的理念和状态,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2011课标,在保留实验稿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新增内容: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并把实验稿中“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它值得老师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指课程格局,也涉及教学理念

在这个条目下,2011课标提出: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又提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双重规定。

传统语文的学习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网络)都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二、解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首先注意:

2011课标把2001年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扩展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应该说,这意味着“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课程目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那么,课程内容应该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支撑物。

课程目标是“学会什么”,课程内容是“具体学什么”。

比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课程目标,那么,提升朗读能力的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就应该是课程内容。

遗憾的是,2011课标的论述,并没有在课程内容上有很多实质性突破。

但是,一线的教师,应该从课标第二部分标题的变化,意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课程改革的出路就在于语文知识(课程内容的核心)的除旧纳新,要走出对教学法和课程资源的简单依赖。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共有10条,我们略做分类,帮助老师们整体把握:

(一)识字与写字

1.全面把握识字教学的三个目标

一是培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如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是识字的具体要求。

除了识字量的规定,还明确了具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汉语拼音和汉字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三是强调“独立识字的能力”,包括查字典。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1页)。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生扩大识字量,忽视了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这是亟待改进的。

2.修订版的变化:

减轻负担,降低要求

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降为“800左右”。

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1600个左右”。

“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质”的获得提供保障。

修订稿结合着新增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还明确给出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

先练写这300个字,其实与古人练字时先写“上大人,丘(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作基本功准备。

”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基本字表中的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就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相关调研反映出来的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表明,越是力图把汉字的“认、写、讲、用”同时推进的时候,却恰恰是在削弱、忽视各种目标的特点和规律。

开始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写的质量,要求写字的数量不代表学生真正会写的字的数量,如果打好基础,学生会写的字可以远远超过要求写的字。

期望切实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3.补充两个字表:

基本字表300字,常用字表3500字。

老师们在识字教学与评价中应该重视利用这两个字表。

4.加强“写字”要求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反复出现在四个学段。

21页:

“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还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背景:

社会各个方面强烈呼吁“写规范字,减少错别字”,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有必要大力加强。

 

(二)阅读

总目标第7条,关于“阅读”的要求如下: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这段话一共6句,每句话阐明一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句:

阅读方法

第二句:

阅读基本能力

第三句:

阅读文体的规定。

注意: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是2011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标对实用类文章阅读的重视,其具体要求在学段目标中有分解。

第四句:

文言文阅读要求。

第五句:

背诵的量化规定。

(积累)

第六句:

课外阅读的量化规定。

 各学段的阅读目标均看分为四个部分:

阅读方式、精读要求、文体阅读、其他。

1.阅读方式

各学段“阅读”目标的前两条,提出了四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或称阅读方式):

朗读、默读、略读、浏览。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精读教学,特别是教材中所谓精读课文的教学,忽视了“略读”和“浏览”作为独立阅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专门训练的必要性,也不注意培养默读习惯、进行速读训练,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所有文本和书籍都只能从头到尾通读;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还有很多初中生不会默读,所谓默读只是不出声地朗读,做不到“不指读、不回视、不动唇”,无法在默读时控制注意力、进行认知监控。

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把“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的训练提上议事日程。

2011课标大段增加了对朗读的论述,朗读教学,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首要要求。

朗读的意义,这里无须多加论述。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作为目的,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它是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强化语感的有效策略。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出现在小学到初中四个学段中,初中与小学的微妙区别在于:

小学阶段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初中阶段去掉了“课文”二字。

这意味着,初中学生要在朗读能力上有所飞跃,而不只是朗读课文。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

到了初中,其地位大为削弱。

初中的一些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分析和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教师因为担心课时不够、“讲不完”,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和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若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初中阅读课上加强朗读的内容。

朗读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比如内部技巧的“情景再现、逻辑层次、感情基调”,外部技巧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

有的老师只会一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究竟怎样读出感情、并且是恰如其分的感情,就缺少具体的指导。

课标22页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9页的“评价建议”也指出: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这是2011课标新增的大段内容,既对朗读的具体要求做出了阐释,又特别提醒“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种提醒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不少小学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养成了学生“夸张的、大起大落、拿腔捏调”的习惯,这种朗诵腔,需要初中教师有意识地加以矫正。

 2.精读要求

学段目标的第3、4条,表述的是“阅读基本能力”的要求,也可以说是精读的质量要求(因其指向课文)、理解性阅读的要求——理解,是阅读心智活动的中枢环节,此前的感受、此后的欣赏、评价,都要围绕着“理解”。

第一学段的要求很简单,只有1条: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第二学段有2条: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的要求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从以上小学三个学段的规定来看,主要目标是“理解词句的意思”和“把握主要内容”两个要求,也就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第三学段才涉及到“辨别词语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了解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等“如何写”的问题。

另外,第三学段也开始出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的对话要求。

第四学段的精读目标也是2条: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第3条的关键词,是“理清思路”、“分析内容(领会主旨)”和“体味词句”,这三点是阅读任何文本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做不到这三点,就谈不上基本理解;这3点指向“读懂作者”,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基本准则;第4条的关键词,是“心得”与“质疑”,指向“读出自己”。

——实际上,“读懂作者”与“读出自己”正是积极阅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所谓的阅读对话:

阅读,首先要尊重作者、读出作者原意;其次要调动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观点与文本对话,对文章的内容或形式,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心得、启示、共鸣,或者是质疑、问难、颠覆。

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阅读对话”的基本原则,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实现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既训练他们依据文本准确理解的能力,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创造性的空间。

关于精读的质量要求,更具体的表述在“评价建议”部分(29页):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这段话区分出不同学段的层级要求,是2011修订版课标的一大进步。

细读本段,可以发现一、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把握大意和词句理解(“写了什么”);第三段,开始关注“怎样写”的问题(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第四段(初中),则归纳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的基本理解和“文体阅读”的能力。

 3.文体阅读

第一学段:

重视童话、故事、儿歌等儿童文学。

低年级的学生多阅读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第二学段:

把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目标进行单独表述,体现了对阅读内容的指向。

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

三、四学段:

新增“非连续文本”、新闻和说明性文章。

第四学段单独提出“文学作品”。

小学阶段没有明确区分文学作品和一般性文章,但第一学段的“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二、三学段的“阅读叙事性作品”,都强调了“感受”这个关键词,而“感受”可以视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

下面,我们重点解读第四学段(7~9年级,初中)的文体阅读目标:

具体条目规定

分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多种阅读方法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阅读基本能力(精读)的要求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三)文体阅读要求。

5、6:

总说辨认文体(知识角度)

7:

文学作品阅读

8:

实用文章阅读

9:

古诗文诵读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四)其他:

语文知识、信息素养、课外阅读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第5、6条中的两个“了解”,说明这两条是偏重知识性的目标:

了解表达方式,了解文学体裁,都涉及到文体辨认;“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意义则在于:

不同性质的文本,在阅读方式、教育价值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如下表所示:

课标的7、8两条,正是对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分而论之。

第7条阐述“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概括为三点: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删去实验稿中“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一句,是降低了阅读要求。

“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第3段指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其中出现了依次递进的四个关键词: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关于阅读的评价”建议开头即说: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处没有提“评价”,难度似乎有所降低)。

第7段又指出: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这是2001实验稿已有的内容。

接着,2011课标大段补充了不同学段的具体评价要点:

“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们援引课标对四个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内容,是为了让老师们强化认识文学作品教学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感受、体验、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地位,不以过于抽象琐碎的分析,扭曲了文学阅读应有的状态;进而明确“感受”等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即:

形象、情感、语言。

这三者,本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也应该是文学阅读与文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课堂实践中,不少老师试图落实新课改理念,大量使用“感受”、“感悟”等词语,但往往不清楚“感受、感悟”的对象,使用策略也不得当,致使文学作品的阅读走样,这值得我们警惕。

顺便指出,对于初中阶段文学作品的阅读,课标在“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用的是“欣赏”,但“评价建议”中也出现了“初步鉴赏”的字样。

“鉴赏”比“欣赏”的要求略高,不仅能感受出文学作品的美,还能说出其何以美,有一点理性分析的成分。

那么,初中生能否谈得上“文学鉴赏”这里不能展开讨论,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翻阅参考资料上的文章。

第8条阐述实用文章的阅读目标。

其中,“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是2001实验稿已有内容;“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是新增内容。

实验稿原有的“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