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65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2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9.始社会后期,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3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1.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科学技术

3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33.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34.判断我国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35.判断我国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6.判断我国各项工作是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

是否有符合人民的利益

37.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标准:

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否触犯刑法为判断依据

38.人才的标准:

德才兼备(或“四有”公民标准)

39.旧社会制度瓦解的标志:

旧经济制度(旧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旧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瓦解[如:

原始社会的瓦解:

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

氏族组织被奴隶制国家所取代]

二、“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类:

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国内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

三、“本质”、“实质”“性质”类:

1.国家的本质: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奴隶制国家的本质:

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封建制国家的本质:

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

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5.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资产阶级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是为巩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7.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法律的本质:

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10.我国法律的本质:

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护人民利益的工具)

1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意志的体现

12.正当防卫的实质: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15.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经济竞争的实质:

科学技术的竞争

17.科技的竞争实质:

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18.科学的本质:

创新

19.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

执政为民

20.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21.我国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2.公安机关的性质:

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23.人民法院的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24.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25.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7.依法治国的本质: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

四、“根本”类:

1.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

6.判断的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10.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2.公民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1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

14.国家的根本任务:

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6.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17.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括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1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1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根本原因:

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

24.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根本原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5.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

最大限度地上去攫取利润、追逐利益

26.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

27.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

28.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根本目的:

预防和减少犯罪

2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根本目的: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0.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的根本目的: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

为了依法保护好环境,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五、基础类: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建立)的基础:

生产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

2.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

3.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

4.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

5.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6.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7.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奴隶

8.封建剥削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

9.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即: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

10.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

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小手工业者的分化

1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资本主义私有制(即: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13.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15.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6.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17.实现权利的基础:

义务

18.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科学

19.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

20.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

2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经济建设

24.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是: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5.依法治国的基础和补充:

依德治国

26.在未成年人的各类保护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家庭保护

2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

28.依法治国的基础:

以德治国

2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

30.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

六、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3.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6..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7.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

坚持党的先进性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坚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核心: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1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南北问题。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

“强权就是真理”

1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核心: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核心:

是“防”

七、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

少生

2.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3.能否成才的关键:

自己的勤奋努力

4.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

靠科技创新

5.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敢于和善于创新

6.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

科学技术的竞争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9.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

坚持与时俱进

10.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

人才

八、特点、特征类:

1.法律的基本特征:

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3.犯罪的基本特征:

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是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4.犯罪的最基本(最本质)特征:

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5.侵犯公民肖像权的基本特征:

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

丑化、故意损毁他人的肖像或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6.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免费性、普及性、强制性

7.刑法的特点:

具有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广泛、制裁措施严厉等特点

8.刑罚的特点:

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只适用于犯罪分子、是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9.主刑的特点:

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10.附加刑的特点:

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11.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特点:

具有平等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12.行政诉讼的鲜明特点:

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

13.人民法院工作的特点: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14.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特点:

具有平等、广泛、真实的特点

15.我国公民权利的享有具有的特点:

自愿性

16.公民义务的特点:

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7.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

制造工具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点: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

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

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19.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

垄断(垄断组织在经济上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政治上操纵着国家的政权)

20.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经济的主要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1.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经济的主要特征:

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

九、目的、目标类:

1.社会主义根本目的: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追求剩余价值

3.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改革的目的: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8.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我国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9.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改造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达到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材P91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奋斗目标:

教材P91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的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16.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17.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目标:

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18.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9.刑罚的根本目的:

预防和减少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0.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进行搜查的目的:

是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21.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目的: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2.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直接目的和根本任务。

24.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根本目的:

2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根本目的:

2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的根本目的:

2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

27.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

28.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

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

30.繁荣文化事业的目标:

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1.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括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保证、保障类: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艰苦创业精神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党的正确领导

5.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社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创造出比旧的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6.以德治国的保证:

依法治国

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十一、原则、规则、方针、政策、方向类:

1.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2.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5.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6.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首要原则:

7.我国刑罚施行的原则:

罪刑法定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8.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则:

9.我国婚姻法的首要原则:

婚姻自由的原则

10.我国处理夫妻关系的总原则: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11.我国财产继承的原则:

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的原则。

12.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当遵循的一条总原则: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3.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1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5.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6.禁毒工作的方针:

三禁(禁贩、禁吸、禁种)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1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目的):

共同富裕

18.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19.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20.文化建设的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十二、基本类:

1.我国最基本国情: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5.我国基本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6.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

资源和环境

7.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氏族

8.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国情):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11.我国资源状况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12.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4.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等。

15.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不断取得各种胜利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

三个代表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8.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