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79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的要素:

(1)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2)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3)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4)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2、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1、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和观点。

2、特征:

(1)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和理论体系;

(3)政治思想不断变化。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

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主要线索:

(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

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

(2)价值判断或选择:

回答“怎么样”。

(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关于“西方”:

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演变:

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

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五)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柏拉图

(1)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2)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青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诗歌、戏剧,研究多人思想。

20岁时投师于格拉底,并深受格拉底影响,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外出游学。

(3)柏拉图结束游历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

(4)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

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

(5)主要思想有:

①国家理念与城邦正义观: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式、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社会分工理论:

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城邦的正义:

城邦的理念实现或体现了最高善,就是合乎正义的城邦。

理想的城邦:

1、严格的社会分工2、男女平等3、“共妻共子”和“财产公有”

个人的正义:

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性。

这一理想国不仅是他研究和衡量现实政体的尺度,也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

②哲学家治国(贤人政治,贵族政体):

由哲学家执掌政权(优秀的人治国),管理城邦。

在统治者和护卫者等级废除私有制。

推行共产制

③重视教育治国,教育服务于城邦,重视哲学的教育。

④法律规和法治原则处于次要位置,为政以德。

⑤政体论

a王政:

由“哲学王”治国的“贤人政体”

b荣誉政体:

“好胜”和“爱荣誉”

c寡头政体:

以财产多寡决定人们政治权利多少与政治领导能力强弱。

d平民政体:

制度特征是自由、宽容、平等。

批评最为激烈。

e僭主政体:

批评最为激烈

f晚年写《政治家篇》,政体思想趋于成熟。

按统治者人数把政体分为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

(6)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基本学理的形成。

《理想国》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材料。

局限:

政治上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理想国构想实质上是维护一种狭隘的奴隶主阶级的财产私有制。

“哲学王”实质是企图在希腊推行贵族政体,以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一、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427—437BC.)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

《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申辩篇》、《会饮篇》等,容涉及哲学、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

二、正义论

(一)城邦的正义:

一个“完善”的城邦必然是一个具有各种美德的城邦。

这些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城邦的正义,就是组成城邦的三个等级(统治者、护国者和工农业生产者)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同时坚持以智慧为首。

(二)个人的正义:

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心灵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智。

在个人的灵魂中,同样也可以发现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

个人灵魂中的正义是指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各自做好自己份的事情。

三、城邦论

(一)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二)理想的城邦:

1、严格的社会分工2、男女平等3、“共妻共子”和“财产公有”

四、政体论

(一)王政:

由“哲学王”治国的“贤人政体”

(二)荣誉政体:

“好胜”和“爱荣誉”(三)寡头政体:

以财产多寡决定人们政治权利多少与政治领导能力强弱。

(四)政体:

制度特征是自由、宽容、平等。

(五)僭主政体:

最坏的政体

五、治国论

(一)治国根本在于培育人的美德。

(二)只有掌握治国“上位知识”的哲学王才能治理好国家。

(三)人治(德治)优于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

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

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千年之久。

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二、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1、“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2、“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3、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城邦的目的是追求和实现个人和城邦生活的至善。

4、城邦的统治是轮流为政的统治。

三、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四、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这类立法,以仁心仁意为立论的出发点,似乎可以引人入胜。

人们听到财产公有以后,深信人人都是各人的至亲好友,并为那无边的情谊而欢呼,大家听到现世种种罪恶,比如违反契约而行使欺诈和伪证的财物诉讼,以及谄媚富豪等都被指斥为导源于私产制度,更加感到高兴。

实际上,所有这些罪恶都是导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

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

五、政体理论

(一)政体的界定:

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二)区分政体的标准:

政府的目的、掌权者人数

(三)具体划分六类正宗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政体

   变态政体:

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四)政体要素:

立法机能(又称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司法)机能。

六、理想政体及其基本原则

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

基本原则为:

财产应私有公用;公民轮番执政;实行法治;人口不宜太多,疆域必须适当。

七、法治思想

法治的涵:

1、已成立法律获得普遍服从;2、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是良法。

法治的优越性:

1、法律由多数人制定,体现多数人智慧;2、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

八、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1、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2、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

3、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4、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2、亚里士多德

(1)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2)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求学时期:

17岁时,亚里士多德进入了柏拉图学园学习,成为柏拉图学

园中最有才华和柏拉图最得意的门徒之一。

学生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善于独

立思考,尊重老师却不盲从。

在学园中,亚里士多德多有涉猎。

②游学经历:

完成了一批政治学、伦理学著作,在希腊学术界有相当的声望。

公元前343年,应马其顿国王腓力的邀请担任太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

样,亚里士多德为永垂史册的亚历山大大帝当了4年的家庭教师。

③创办学园: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马其顿王国回到了雅

典,创办了吕克昂学校。

由于他常和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后人称亚里

士多德派为“逍遥派”。

①中庸之道:

作为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危机的时代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己任。

他的思想虽不乏深刻,但是极为稳健,容易被接受,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带来的可怕后果,他特别强调“中庸之道”。

(4)著作:

代表作有《政治学》、《工具论》、《形而上学》、《雅典政制》等。

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思想严谨,兼收并蓄。

他涉猎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完成了大量的著作。

其中,《政治学》无可争议的算是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

主要思想有:

政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国家起源于家庭;人是城邦的动物;政体分类理论;理想社会理论。

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最早试图对当时人们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知识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他认为政治学属于实践性学科的一种,政治学的目的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达到“善”,应包括伦理学。

在研究方法上,他采用经验的、历史的研究方法。

②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于家庭。

③人是城邦的动物:

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城邦,个人不能离开城邦而存在。

④政体分类理论:

划分不同政体,分析了不同政体的特点,而且试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

赞成政体。

⑤理想社会的特征:

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财产私有公用、实行法治、控制人口与加强教育。

3、西塞罗:

(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罗马思想家。

(1)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希腊政治思想与罗马政治思想实现的有机完美的融合。

罗马政治家与罗马法学家实现了统一。

(2)主要著作:

《论国家》(《论国》)、《论法律》、《论官吏》、《善与恶的定义》、《神性论》

(前三篇刚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相对应)

(3)主要思想:

A.国家起源学说:

他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同时他又认为,国家并不是随便的一群人用随便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随便的社会组合,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它来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

B.对自然法的继承与发展:

他认为自然法就是植根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在准则。

它永恒存在,普遍有效,它命令人们做正当的事,禁止人们做不正当的事,它是一种最高的理性。

他认为有国家就必然有法律,世界上存在这两种法,一种是自然法,一种是由人们制定、颁布的成文法。

而且,自然法是根本,它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正义的基准或尺度,是成文法的基础。

他认为,自然法就是一种永恒的、客观的原则。

有了它,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才有了衡量的标准。

C.人的自然平等学说:

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且每个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理性都是共同的,理性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律性。

而且正因为人类有共同的理性,所以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D.对制优点的论述:

他认为,在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要依法行使权力,而且他的权力不能高于一切。

在制下,“服从这应该有希望在未来当统治者;而统治者应该记住人们服从自己只是暂时的”。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

生于罗马的一个骑士家庭。

曾赴希腊求学,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派思想的影响颇深。

公元前77年,回罗马担任律师。

公元前63年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为元老院元老。

公元前51年赴小亚细亚任奇里乞亚总督。

他反对独裁,维护贵族制。

在第二次“三头同盟”成立后,他被三头之一的M.安东尼的部下于公元前43年12月7日杀害。

西塞罗一生著述甚丰,在政治方面主要有《论国家》(又译《国》、《国家论》)、《论法律》等。

二、主要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于人们的共同约定,是人民的事业。

(二)自然法是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在准则,是成文法的根本,是正义的基准。

(三)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四)主和捍卫政体。

中世纪思想

三、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地位

中世纪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转变,是政治哲学思考或研究主题的转换。

古典时代,政治思考的主题是国家(城邦)权力的起源、归属和如何使用的问题,其核心是权力的归属问题。

因此古典时代的思想家一般都将对政体问题的研究置于突出地位。

政治哲学的讨论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但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影响下,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重点转向政治权力的性质和围问题,即国家权力属于什么样的权力,其权力界限在哪里?

正是沿着中世纪开创的这个方向,出现了近代的人权与宪政思想,产生了一整套作为现代政治思想主流的自由主义理念。

四、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1.中世纪政治思想虽然有大量的创新,但政治学理论却处于不发达状态。

2.基督教神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和婢女。

3.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容。

4.从政治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看,中世纪政治思想属于多元复合型政治思想。

改革

评价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

(1)地理环境决定论

①看似道理,但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很难令人信服。

②孟德斯鸠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说法仍是: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安排的。

孟德斯鸠力图从客观的物质自然条件中寻找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③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虽然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但由于它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它必然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

就此而言,对孟德斯鸠的探索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2)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洛克分权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上的进一步总结。

虽然鉴于当时法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孟德斯鸠的有些主还比较温和、保守,例如关于贵族院的设立、国王的神圣不可侵犯等,但总的来说,他的主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特别是他的三权分立原则,事实上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理论影响深远。

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记》和《论法的精神》,其中《论法的精神》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二、法与法的精神

(一)法

1、法是“智能的存在物”所制定的,反映人类理性,协调各种关系的规。

2、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

3、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二)法的精神

1、法是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及法的自身体系的关系的总和。

2、法的文化。

3、法赖以建立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根基。

4、法合理运作的外部环境。

(三)法的体系

1、法分为三类:

自然法、人为法和神为法。

2、自然法优于神为法,人为法优于神为法,人为法应遵循自然法。

3、政治法与民法的区别:

政治法是关于国家施政的法律,是使人类获得自由的法律,而民法是使人类获得财产的法律,涉及财产的事项,不应该依据政治法来裁决。

三、政体理论政体划分的标准是权力行使方式和掌权人数

  政体分为三种

             政体品德

       政体  贵族政体节制

   政体  君主政体荣誉

       专制政体恐怖

  1、政体受政体原则引导。

2、政体令人向往,但君主政体最可取。

3、以中间权力防止专制:

贵族、教会和法院。

四、分权制衡理论

  1、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制衡理论2、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3、三种权力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立法机关分贵族院与平民院,受行政机关否决权制约,何时召集由行政机关决定;行政机关为执行机关,可以通过反对权参加立法,有权阻止立法机关的专断;司法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违宪监督权。

五、政治自由与宪政理论

1、反专制、保自由是在线索;2、自由是无价之宝,不能买卖;3、人身自由是前提,言论自由是标志,财产自由是基础;4、三权分立是政治自由的保障;5、法律引导国家走向自由,宪法则提供制度保证。

六、地理环境决定论

卢梭的政治思想

卢梭(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一、平等理论

1、平等思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

2、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3、平等的辩证法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财富不平等、政治不平等、社会不平等

4、平等的三个层次:

生而平等、财产占有尽可能平等、法律面前权利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1、“服从自己本人”;2、社会契约论的两面孔;3、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4、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5、卢梭社会契约的在矛盾:

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

三、公意与人权学说

1、公意是卢梭国家学说的核心概念;2、公意的困境;3、人民是主权者:

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4、公民权利:

主权的界限。

四、自由与理论

1、自由:

政治权利的优先原则;2、公意与人权为保障自由服务;3、从政治到社会;4、政府:

必要的邪恶;5、政府的理想。

4、评述卢梭人权思想

(1)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国际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

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国。

“公意”是人权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卢梭思想体系的基石。

(2)卢梭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

把公意或全体人民的意志当作国家主权的核心容。

①主权在民。

卢梭不同意格劳修斯否定人权的观点,他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必须是自由人之间的自愿结合,以克服共同的困难。

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论只能是“人民同自己订立契约”,由此结合而成的共同体是自由、平等的成员构成的,既然契约是在人民之间订立,且任何权力并没有交给第三者,所以由契约而形成的国家,国家的主权在民。

②主权不可转让,不能分割。

主权既然代表公意,原则上就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从而也是不可分割的。

③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

公意是通过法律来体现的。

一个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

主权为民。

④政府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

政府、行政长官只是执行者,他们的权力来自主权者——人民的委托。

每个公民应该都有机会担任行政长官。

⑤主权不能代表。

推崇直接制。

(3)卢梭的政治思想反映了18世纪中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法国广大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要求。

他激进的主义理论成为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他个人则不仅被尊为这场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而且被这场大革命中的激进派尊为革命的导师。

(4)人权学说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是他激进主义主的集中体现,是卢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贡献,是十八世界启蒙运动思想宝库中的最精华部分。

卢梭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封建专制的叛逆精神,探究封建社会的各种不平等现象的起源,提倡,否定君权神授,创立了人权学说,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人权学说奠定了卢梭作为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倡导者和引路人的历史地位。

人权宣言

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4、政治上分立与自治;5、缺乏封建传统;6、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

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

二、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

1、18世纪初,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是主要矛盾;2、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3、独立战争后,国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1787年,根据“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建立联邦政府;5、保守派与激进派就土地所有、政府形式展开论争;6、党与联邦党分庭抗礼。

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1、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2、两大主题:

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国的必要;3、自然权利的核心容:

追求幸福;4、政治目标:

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

恩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恩(1737-1809),独立战争的启蒙思想家、激进的主义者,生于英国贫穷工匠家庭,积极投身美国革命,参加《人权宣言》起草,被雅各宾派投入监狱,重返美国后受联邦党人攻击,主要著作有:

《常识》、《人权论》、《林中居民的信札》。

1、恩的人权理论评述

(1)恩首先指出人是天生平等的这一主。

承袭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人人具有平等、自由等自然权利的思想。

但是,恩的思想没有停留在此,而是较欧洲启蒙思想家向前推了一步,作了自然权利与社会权利(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之分,提出借助于公民权利可以实现自然权利方面的平等。

(2)天赋人权是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

(3)公民权利不能侵犯天赋权利。

2、恩是如何看待政府的

(1)对政府与社会作了区分

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

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

(2)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他主建立最小的政府。

恩是一位坚定地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反对一切形式压迫的革命者。

二、美国独立思想

1、美国脱离英国的必要性,是核心思想;2、区别社会与国家;3、国家是一种“必要的邪恶”;4、批判英国的君主制度;5、坚决主美国脱离英国;6、人民革命是铲除封建君主专制的唯一方法。

三、代议制政体思想

(一)政府分为三类:

1、僧侣控制的政府→基于迷信;2、征服者的政府→基于权力;3、理性的政府→基于社会共同利益与权利。

(二)理性的政府是受宪法控制的政府

1、宪法先于政府存在;2、政府是宪法的产物;3、宪法是人民的、而不是政府的决议;4、宪法是政府建立的原则。

(三)理性的政府是制的政府

1、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制政府的宗旨;2、制有三个原则:

公利、公正和代议;3、代议制是政府最自然、最好的组织形式;4、选举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实行普选制。

四、人权理论

1、反对柏克的主;2、基于人的天赋权利,人民有革命权;3、天赋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基础;4、公民权利是天赋权利的一部分;5、人同时拥有天赋权利和公民权利。

杰弗逊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杰斐逊(1743-1826),出生于种植园主家庭,26岁当选弗吉尼亚议员,受托起草《独立宣言》;1779年当选弗州州长,驻法公使,国务卿,派代表人物,1801至1809年间担任总统。

主要著作有《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

二、自然权利理论

1、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2、财产权不属于自然权利;3、政府基于被统治者同意取得正当权力;4、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权利;5、人民拥有革命权;6、政府应注重宪法、法律和制度的改革以应对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而不是靠镇压。

二、自治思想

(一)代议制与人民自治

1、反对联邦党人对君主制的迷恋和大国不宜制的主;2、坚持卢梭的原则,吸收洛克的代议制思想,倡导代议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