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83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docx

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

f造纸及纸制品业

 

审核指导书

BCC/AG/S-25/00

 

编制:

方宝龙

审核:

操圣祥

批准:

汪丽芳

实施日期:

2002/6/13

 

一、目的

指导审核人员有效地对纸浆、纸、纸板制造业组织的体系(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审核。

二、适用范围

本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纸浆、纸、纸板制造业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进行审核作参考,本作业指导书以纸浆、纸、纸板的生产企业为例。

三、引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一)法律法规

执行地方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的暂行规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职业病报告办法》

《女工保健工作规定》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消防监督检查条例》

造纸工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90)轻纸字第1号

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90)轻生字第65号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颁发《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颁发《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职工重大死亡事故的通报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二)标准

GB11654-89硫酸盐造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QBJ101—88《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

GB147—199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规定

GB148—199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规定

(三)引用文件及参考资料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2、造纸原理与工程隆言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造纸技术问答梁实梅张静娴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造纸工艺学张运展苏求风周庆乐编聂勋载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四)术语

打浆:

浆料中的纤维受到剪切力和压溃的作用成为打浆。

施胶:

使纸或纸板具有抗拒液体(特别是水和水溶液)扩散和渗透的能力。

加填:

在纸料的纤维悬浮液中加入不溶于水的白色矿物质微细颜料,使制得的纸张具有不加填时难以具备的某些性质。

四、典型的生产活动、主要工艺过程和设备

(一)生产活动、工艺过程

整个造纸生产过程可以分为:

(1)纸料的准备;

(2)供浆系统;(3)纸和纸板的抄造;(4)纸机附属设备及白水与纤维回收。

 

来自制浆车间的

漂白浆或本色浆(4)

色料、胶料、填料、

助剂等

(1)

澄清白水

(2)

 

送制浆车间

 

 

(3)

(二)设备

纸的生产的设备都是专业设备,其中工艺设备包括:

磨浆机、真空泵、真空过滤机、同步电机、施胶设备、加填设备、供浆设备、抄造设备等等,纸的生产加工机械对人的伤害危险性大,企业应严格设备的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并增加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等等,确保工人安全;

五、主要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

磨浆机施胶设备、加填设备、供浆设备、抄造设备等纸的生产加工机械都对人体存在危害。

电伤害:

纸的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机械的电器部分存在电伤害。

有毒物质:

打浆过程所用的盐碱类物质、施胶用的松香胶料、加填过程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及一些化学助剂、增强剂等都属有毒物质。

噪声:

纸料制备机械运行时会发出很大的噪声。

粉尘:

制浆车间的原料会有大量的木尘、草麦秸等粉尘。

高温:

制浆需在高温下操作。

易燃易爆:

另外,由于制浆车间木尘、草麦秸等粉尘多,及纸类具有燃爆危险。

六、危害风险评价方法

1.询问、交谈

2.现场观察

3.查阅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

5.工作任务分析

6.安全检查表

7.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8.事件树分析

9.故障树分析

以上几种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只使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上述各方法。

危险源监测

应由具有法定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七、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因素

控制措施

 

1

 

机械伤害

(1)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用屏护方法使人体与生产中危险部分相隔离,如操作时可能接触到的机器设备运转部分,加工材料的碎屑可能飞出的地方,机器设备上容易被触及的导电部分、高温部分和辐射热地带以及厂院和工作场所可能使工人坠落、跌伤的地方等。

(2)设置保险装置:

能自动消除生产中由于整个设备或个别部件发生事故和损坏,以至引起人身事故危险的装置。

(3)设置信号装置:

应用信号警告工人预防危险。

(4)设置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使工人及时受到提醒,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

 

2

 

电气伤害

(1)安全认证:

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2)备用电源:

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保安电源。

(3)防触电

①接零、接地保护系统;②漏电保护;③绝缘;④电气隔离;⑤安全电压;⑥屏护和安全距离;⑦连锁保护。

(4)电气防火防爆

①消除电气引燃源;装设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根据燃、爆介质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隔离;连锁保护装置;防静电措施;其他对策。

②安全距离:

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

③通风。

④电气建筑物、电气灭火、消防电源、消防报警和控制等对策由消防行政部门按消防规范要求提出

 

3

 

易燃易爆

(1)消除火灾爆炸引燃源;根据燃、爆介质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按照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防火设施、设备。

(2)安全距离:

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

(3)加强通风。

4

有毒物质

(1)物料和工艺:

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2)工艺设备(装置):

生产装置密闭化、管道化,负压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

(3)通风净化:

(4)采取防毒教育、定期检测、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监护作业、急性中毒及缺氧窒息抢救训练等管理措施。

(5)根据相关标准应采取的其他防毒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5

 

粉尘

(1)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物料。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3)加强通风

(4)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5)采取防尘教育、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维护检修、定期体检和检查等管理。

 

6

 

噪声

(1)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的工艺。

(2)选用低噪声设备。

(3)采用操作机械化和运行自动化的设备工艺,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作。

(4)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

(5)个人防护:

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和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7

 

高温

(1)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设置热源隔热屏蔽。

(2)合理组织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送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湿度。

供应清凉饮料。

(3)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

(4)使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8

 

高频

(1)屏蔽。

(2)增大辐射源与人体的距离。

(3)限制持续接触时间。

(4)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9

 

综合

(1)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加油、清洗(此时,更应注意安全);大修时要严格遵守修理进度及有关规章制度,重视各项安全工作。

大修完了以后应进行验收和试车。

(2)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布置合理,应使箱、柜、架板的安放符合工人操作的顺序,加工物品所经过的线路最短,避免重复往返;通道畅通,设备及与墙壁、柱子间保持一定距离;随时清除废屑、堆放整齐,及时修复损坏的地面。

(3)个人防护用品:

按危害类型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有相应严格的管理制度,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安全鉴定证。

八、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要素

审核内容

4.1总要求

1、是否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OHSMS是否以危害为核心建立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满足本规范要求。

以上两条可通过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后验证。

4.2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文件审核:

a.方针是否包含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b.是否规定制定方针的原则、职责?

如何核实评审、修改方针?

是否阐述了组织整体职业安全卫生目标?

第一阶段审核:

方针的确定是否与组织的风险的性质、规模相适应。

第二阶段审核:

a.方针如何传达?

员工是否了解?

能否为相关方所获取?

b.现场进一步验证方针是否符合企业性质、规模?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文件审核:

a.程序是否规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

是否可操作?

是否包括了: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分包商和访问者)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其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所提供。

b.建立目标时,是否对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控制的效果进行考虑,并将此信息文件化和保持最新。

第一阶段审核:

关注主管部门,查相关记录,验证辨识与评价过程是否符合程序?

抽一部分危险源,评定其辨识的合理性、科学性;现场巡视,简单验证危险源是否遗漏,风险评价是否合理?

第二阶段审核:

a.风险评价:

●方法是否及时主动?

●现场核实针对识别出的不允许、重大、中度风险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及采取控制措施是否落实?

●风险评价是否与运行经验和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为确定提供资源,保证风险运行控制提供了信息?

●提供必要的监测活动已落实?

b.重点查需要争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是否有遗漏?

评价是否合理?

4.3.2法律及其他要求

文件审核:

程序是否明确获取渠道?

运用法规的方法是否及时获取?

传达给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方式?

第一阶段审核:

查主管部门收取法规是否完整?

判断是否准确?

现场验证其适用性。

第二阶段审核:

关注法规的落实,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是否及时获取了法规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

4.3.3目标

文件审核:

程序是否规定了职责?

谁规定的?

规定目标的原则、方法是什么?

是否规定了目标修改的方法、时间?

第一阶段审核:

是否按目标做了?

了解合理性。

第二阶段审核:

看目标完成情况、效果。

4.3.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文件审核:

是否按目标制定了方案?

是否规定了每一项职责的具体方法、时间?

第一阶段审核:

是否按方案做了?

是否适合企业?

第二阶段审核:

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4.4.1机构和职责

文件审核:

审核范围内涉及的各部门是否做出了相应的职责说明?

第一阶段审核:

问各相关部门职责设定是否合理?

第二阶段审核:

关注职责的传达是否到位?

进一步验证职责的合理性。

4.4.2培训、意识与能力

文件审核:

培训需求是否做了规定?

是否有计划?

如何实施?

效果如何检验?

关键岗位是否明确提出要求?

第二阶段审核:

看培训需求是否合理?

是否按计划实施?

通过查相关记录验证计划完成情况,抽查相关培训效果。

4.4.3协商与交流

文件审核: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内外交流、各类信息传递方式、途径、内容是否包括:

a.参与关于管理风险的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b.参与影响作业场所安全健康任何变化的商讨;

c.在安全健康事务上享有代表性;

d.信息是否有记录?

是否规定了信息的处理、反馈?

第二阶段审核:

抽一部门记录,看各类信息是否准确有效传递?

问员工,谁为职业安全健康代表和管代?

4.4.4文件

文件审核:

是否规定文件体系结构说明?

是否完成描述要素相关途径?

是否文件保持最小化满足实用和有效要求?

4.4.5文件与资料控制

文件审核:

a.程序化要求,界定文件发放范围,明确关键岗位,现行版本、文件修改方式,界定各层文件适用性。

b.相关人员明确规定何时评审,评审后修改要求,旧文件处置规定,各文件标注方法。

第二阶段审核:

关注关键岗位是否有现行版本,查问相关文件记录,验证发放范围,满足要求,是否有旧文件回收?

文件评审是否合理?

通过记录了解评审人员与授权人员是否一致;旧版控制,如何销毁?

4.4.6运行控制

文件审核关注:

a.针对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设立了控制程序;

b.程序对具体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c.控制内容是否包括控制或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要求。

现场审核:

a.是否有遗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的风险控制程序?

b.是否按程序执行?

c.现场验证控制是否有效?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审核:

程序是否界定潜在事故?

是否做出预防对策?

补救手段?

程序中界定发生事故是否有分析总结要求?

程序中针对潜在事故规定的做试验的时间?

现场审核:

潜在事故是否有遗漏?

预防手段如何保持?

应急程序是否有验证?

如火灾、报警、灭火整个过程是否按规定的去做?

4.5.1绩效测量与监测

文件审核:

a.如何进行不允许风险、重大、中度风险控制检查?

b.实施程序监控目标完成如何?

c.对各类设备校准如何做?

d.法律符合应如何规定?

如何做?

e.是否规定事故、职业病、事件等监测内容?

第一阶段审核:

关注法规符合性评审是否按程序做?

结果如何?

收集事故、职业病、事件等监测结果?

被审核方守法记录?

第二阶段审核:

关注目标检查执行情况?

法规符合审核验证其有否违法?

查设备校准记录。

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文件审核:

针对各层事故、事件不符合是否规定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

程序规定纠正措施如何做?

规定纠正措施、验证方法、手段?

特别是通过实施前的风险评价过程对所有拟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如何评审?

第二阶段审核:

抽一部分记录,看是否按程序要求进行原因分析,写出对策,看纠正措施是否合理?

现场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如何?

4.5.3记录及记录管理

文件审核:

程序中是否有职业安全健康记录?

标识状况?

保存期?

记录说明?

记录保存是否做出规定要求?

记录销毁规定?

对记录借阅相关规定?

第二阶段审核:

抽查一部门,看记录是否可追溯,保存有序,编号是否完整,记录销毁按要求做否?

现场查借阅记录。

4.5.4审核

文件审核:

是否有审核方案、程序?

是否有计划?

人员是否具备资格?

审核方法如何?

问题如何处理?

审核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分发情况?

第一阶段审核:

内审有效性?

查相关记录,计划是否相适应?

纠正报告、验证内审是否有效?

第二阶段审核:

查相关部门内审情况,整改问题关闭情况。

4.6管理评审

文件审核:

界定参加人员、主持、审核资料来源、时间、方式、内容、持续适用有效;方针、目标调整的要求,持续改进方向要求。

第一阶段审核:

了解参加人、主持人是否相符?

审核资料是否充分,形成决议内容,判定审核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阶段审核:

审核决议是否传达下去?

各部门是否重视并执行?

最高管理者是否依据决议修改方针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