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864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物理十大经典实验与初中力学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自由落体是典型的自然运动,物体越重,回到自然位置的倾向越大,因而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物体越轻,下落越慢。

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任职,他大胆地向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挑战。

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

让一重物体和一轻物体束缚在一起同时下落。

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一理想实验将会得到两个结论。

首先,由于这一联结,重物受到轻物的牵连与阻碍,下落速度将会减慢,下落时间将会延长;

其次,也由于这一联结,联结体的重量之和大于原重物体;

因而下落时间会更短。

显然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斯多德运动理论的内在矛盾,打开了亚里斯多德运动理论的缺口,导致了物理学的真正诞生。

人们传说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从而向世人展示了他尊重科学,不畏权威的可贵精神。

3、罗伯特·

密立根的油滴试验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研究电。

人们知道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从天上的闪电中得到,也可以通过摩擦头发得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已经得知如何获取负电荷电流。

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密立根1868—1953开始测量电流的电荷。

他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

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放有一个通正电的电极和一个通负电的电极。

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带了一些静电,它们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极的电压来控制。

当去掉电场时,测量油滴在重力作用下的速度可以得出油滴半径;

加上电场后,可测出油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的速度,并由此测出油滴得到或失去电荷后的速度变化。

这样,他可以一次连续几个小时测量油滴的速度变化,即使工作因故被打断,被电场平衡住的油滴经过一个多小时也不会跑多远。

经过反复试验,密立根得出结论:

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

他认为电子本身既不是一个假想的也不是不确定的,而是一个“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看到的事实”。

他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强调了他的工作的两条基本结论,即“电子电荷总是元电荷的确定的整数倍而不是分数倍”和“这一实验的观察者几乎可以认为是看到了电子”。

“科学是用理论和实验这两只脚前进的”,密立根在他的获奖演说中讲道,“有时这只脚先迈出一步,有时是另一只脚先迈出一步,但是前进要靠两只脚:

先建立理论然后做实验,或者是先在实验中得出了新的关系,然后再迈出理论这只脚并推动实验前进,如此不断交替进行”。

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理论和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他不但重视实验,也极为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4、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对光学问题的研究是牛顿1642—1727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亦是他最后未完成的课题。

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

而有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亚里斯多德的理论。

1665—1667年间,年轻的牛顿独自做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各种光现象。

他把一块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将其称作光谱。

在他的手里首次使三棱镜变成了光谱仪,真正揭示了颜色起源的本质。

1672年2月,牛顿怀着揭露大自然奥秘的兴奋和喜悦,在第一篇正式的科学论文《白光的结构》中,阐述了他的颜色起源学说,“颜色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从自然物体的折射或反射中所导出的光的性能,而是一种原始的、天生的性质”。

“通常的白光确实是每一种不同颜色的光线的混合,光谱的伸长是由于玻璃对这些不同的光线折射本领不同”。

牛顿《光学》著作于1704年问世,其中第一节专门描述了关于颜色起源的棱镜分光实验和讨论,肯定了白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他还给这七种颜色进行了命名,直到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牛顿命名的颜色。

牛顿指出,“光带被染成这样的彩条:

紫色、蓝色、青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还有所有的中间颜色,连续变化,顺序连接”。

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这一实验后人可以不断地重复进行,并得到与牛顿相同的实验结果。

自此以后七种颜色的理论就被人们普遍接受了。

通过这一实验,牛顿为光的色散理论奠定了基础,并使人们对颜色的解释摆脱了主观视觉印象,从而走上了与客观量度相联系的科学轨道。

同时,这一实验开创了光谱学研究,不久,光谱分析就成为光学和物质结构研究的主要手段。

5、托马斯·

杨的光干涉试验

牛顿在其《光学》的论著中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

因此在其后的近百年间,人们对光学的认识几乎停滞不前,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1773—1829向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光学研究也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杨在“关于声和光的实验与研究提纲”的论文中指出,光的微粒说存在着两个缺点:

一是既然发射出光微粒的力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为什么又认为所有发光体发出的光都具有同样的速度?

二是透明物体表面产生部分反射时,为什么同一类光线有的被反射,有的却透过去了呢?

杨认为,如果把光看成类似于声音那样的波动,上述两个缺点就会避免。

为了证明光是波动的,杨在论文中把“干涉”一词引入光学领域,提出光的“干涉原理”,即“同一光源的部分光线当从不同的渠道,恰好由同一个方向或者大致相同的方向进人眼睛时,光程差是固定长度的整数倍时最亮,相干涉的两个部分处于均衡状态时最暗,这个长度因颜色而异”。

杨氏对此进行了实验,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

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

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

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

这就是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

杨氏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杨氏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获得了两束相干光,观察到了干涉条纹。

他第一次以明确的形式提出了光波叠加的原理,并以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

随着光学的发展,人们至今仍能从中提取出很多重要概念和新的认识。

无论是经典光学还是近代光学,杨氏实验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爱因斯坦1879—1955指出:

光的波动说的成功,在牛顿物理学体系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揭开了现今所谓的场物理学的第一章。

这个试验也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指出:

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大?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

卡文迪什1731—1810决定要找到一个计算方法。

他把两头带有金属球的6英尺长的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

再用两个350磅重的皮球分别放在两个悬挂着的金属球足够近的地方,以吸引金属球转动,从而使金属线扭动,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的引力常数G。

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不仅对物理学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天体力学、天文观测学,以及地球物理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人们在卡文迪什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准确地计算地球的密度和质量。

7、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

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6一约前194公元前276年生于北非城市塞里尼今利比亚的沙哈特。

他兴趣广泛,博学多才,是古代仅次于亚里斯多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只是因为他的著作全部失传,今天才对他不太了解。

埃拉托色尼的科学工作极为广泛,最为著名的成就是测定地球的大小,其方法完全是几何学的。

假定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同一个时间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太阳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不一样的。

只要测出这个夹角的差以及两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周长就可以计算出来。

他听说在埃及的塞恩即今天的阿斯旺,夏至这天中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光线可以直射到井底,表明这时的太阳正好垂直塞恩的地面,埃拉托色尼意识到这可以帮助他测量地球的圆周。

他测出了塞恩到亚历山大城的距离,又测出夏至正中午时亚历山大城垂直杆的杆长和影长,发现太阳光线有稍稍偏离,与垂直方向大约成7°

角。

剩下的就是几何问题了。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是360°

如果两座城市成7°

角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因此地球圆周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约合4万千米。

今天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即与实际只差100多千米。

8、伽利略的加速度试验

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巧妙地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自由落体运动理论。

那么正确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是怎样的呢?

由于当时测量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用直接测量运动速度的方法来寻找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因此他设想用斜面来“冲淡”重力,“放慢”运动,而且把速度的测量转化为对路程和时间的测量,并把自由落体运动看成为倾角为90°

的斜面运动的特例。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滚下,然后测量铜球每次滚下的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

亚里斯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

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

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

两倍的时间里,铜球滚动4倍的距离。

他把实验过程和结果详细记载在1638年发表的著名的科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

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数学的计算和推理,得出假设;

然后再用实验加以检验,由此得出正确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后来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伽利略的斜面加速度实验还是把真实实验和理想实验相结合的典范。

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发现,只要把摩擦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小球从一斜面滚下之后,可以滚上另一斜面,而与斜面的倾角无关。

也就是说,无论第二个斜面伸展多远,小球总能达到和出发点相同的高度。

如果第二斜面水平放置,而且无限延长,则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

这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惯性运动。

因此,力不再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加速或减速的原因。

把真实实验和理想实验相结合,把经验和理性包括数学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是伽利略对近代科学的重大贡献。

实验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观象的完全再现,而是在人类理性指导下的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简化和纯化,因而实验必须有理性的参与和指导。

伽利略既重视实验,又重视理性思维,强调科学是用理性思维把自然过程加以纯化、简化,从而找出其数学关系。

因此,是伽利略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中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传统。

这一结合不仅对物理学,而且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人的思维创造出一直在改变的宇宙图景,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

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要意义”。

9、卢瑟福散射与原子的有核模型

卢瑟福1871—1937在1898年发现了a射线。

1911年卢瑟福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布丁”,即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a射线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

通过计算证明,只有假设正电球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并且它的直径比原子直径小得多时,才能正确解释这个不可想象的实验结果。

为此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的小核上,称之为核子,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这是一个开创新时代的实验,是一个导致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肇始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实验。

同时他推演出一套可供实验验证的卢瑟福散射理论。

以散射为手段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对近代物理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旦我们在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卢瑟福散射的特征,即所谓“卢瑟福影子”,则可预料到在研究的对象中可能存在着“点”状的亚结构。

此外,卢瑟福散射也为材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

根据被靶物质大角散射回来的粒子能谱,可以研究物质材料表面的性质如有无杂质及杂质的种类和分布等,按此原理制成的“卢瑟福质谱仪”已得到广泛应用。

10、米歇尔·

傅科钟摆试验

1851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为验证地球自转,当众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根长达67m的钢丝吊着一个重28kg的摆锤《摆锤直径0.30m,摆锤的头上带有钢笔,可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

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

在巴黎的纬度上,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30小时一周期;

在南半球,钟摆应是逆时针转动;

而在赤道上将不会转动;

在南极,转动周期是24小时。

这一实验装置被后人称为傅科摆,也是人类第一次用来验证地球自转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可以显示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效应,也就是傅科摆振动平面绕铅垂线发生偏转的现象,即傅科效应。

实际上这等同于观察者观察到地球在摆下的自转。

初中力学经典实验

力学部分

实验一:

天平测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

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

62g

实验二:

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2N。

测量时:

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

实验三: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

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实验四:

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kg/m3。

多次实验目的: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容器质量m容与剩余液体质量m剩=m总-m容。

4.算出密度:

ρ

实验五:

物质质量&

体积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六: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

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体

实验七: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

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

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实验八: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

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