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83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8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山西民歌《茉莉花》苏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4、唱唱歌曲,并表演动作。

五\欣赏各种形式的<

<

茉莉花>

>

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曾经在世界顶尖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其中就有<

.很受当地观众的喜欢.由此可见,<

的魅力.

1\电子琴曲<

2、古筝曲《茉莉花》

3、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六、小结:

虽然音乐形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演绎这同一个主题:

那就是江南水乡的秀美、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国民歌的持久的魅力。

让我们在一次完整的演唱歌曲,用心领取体会这首《茉莉花》淡淡的幽香吧/

齐唱歌曲,下课。

板书设计

优美芬芳的《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亲切抒情婉转柔美细腻

 

音乐教案《唱脸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

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

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

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1、谈话:

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

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

(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

谁来说说看?

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

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做曲家。

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

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

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

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

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

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

(轻快、活泼、精巧的;

明朗雄壮(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的;

优美、轻盈、流畅的;

威武雄壮的;

(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

(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

(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

(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

(主题略)——就象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

(分段落)

5、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

(第二遍)

6、要求:

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8、小结

问题: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提示:

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

讲解:

用不同的力度——强、弱

还可以通过速度——快、慢来表现的。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

七、下课

电子空间站

一、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二、通过欣赏电子音乐作品,了解其与其它音乐的区别

三、通过音乐活动《校园的一天》,深入探究性学习

四、通过器乐合奏,感受电声乐器的合奏效果

五、通过学习、欣赏,培养丰富的音乐想像力,加(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一、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二、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要灵活的引导学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自制课件、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查看更多与本文《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相关的文章。

课题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

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学生唱熟前4小节后,再视唱后面4小节,学生积极性高。

在视唱后,听辨乐曲重复部分出现最多的是什么音。

想象杜鹃鸟的叫声,然后把“咕咕”唱的短促、有跳跃感。

有口风琴的学生吹奏,其他学生感受音程。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

5

4

3

2

1

7

6

5

课后小记: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课题:

谁不说俺家乡好

年级:

初中二年级

授课人:

招远市魁星路中学李秀丽

1、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

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教学方案:

一感受山东

1、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观看“山东风光”录像片。

2、组织学生讨论:

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参考资料:

[名胜古迹]:

有“五岳之尊”的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的“三孔”,“泉城”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的威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

[山东名人]:

孟子、孔子、蒲松龄、李清照、焦裕禄、孔繁森等

教师: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东的民间艺术。

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小版块讨论一下:

你所知道的山东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

[民间美术]:

以潍坊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农民画为代表

[地方戏剧]:

吕剧

[山东曲艺]:

山东大鼓(梨花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板等

[民间歌舞]:

山东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小组讨论,教师归结)

4、欣赏胶州秧歌片段,体会山东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

(学生感受(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到山东秧歌具有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

5欣赏相声《山东话》片段,体会山东的方言韵味,师生学说几句山东话。

二、学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1、欣赏歌曲《沂蒙山好风光》。

(讨论《沂蒙山好风光》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

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

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山东民歌的特点;

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三、延伸与表现

1、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

中国的金都"

这里是"

龙口粉丝"

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被世人称为"

银丝之乡"

这里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被称为"

中国红富士之乡"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森林公圆、班仙洞等风景区;

刚刚冠名的北京——烟台的“中国金都号”列车,使招远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冠名列车的城市;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山东招远!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

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音乐组]:

唱唱自己所会的山东民歌或观赏山东秧歌表演,模仿自编大秧歌。

[剪纸组]:

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自己设计剪纸。

[创编组]:

“老调新唱”赞招远。

观赏招远风光,小组讨论用《沂蒙山好风光》的音调创编一首赞美招远的歌。

(各组创编并展示)

五、小结

山东好,招远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

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查看更多与本文《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相关的文章。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真情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二>

:

新课导入和授新

1>

举反例导入]

1.听赏<

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

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

(播放音响)

(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你联想到了什么?

2.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激励评价

师: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

连接转入

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

听赏<

爱的奉献>

交流听赏感受

(1)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

(2)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奉献的源起.

(4)情感的归纳

3>

老师承转

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

手拉手>

.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随琴视唱一遍.(难点节奏讲解)

齐唱与课堂形式

三>

课堂小结

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同学们齐唱<

让世界充满爱>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查看更多与本文《音乐教案-真情的呼唤》相关的文章。

《送别》

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具

电子琴

多媒体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年》

2演唱《送别》

重点

演唱

难点

523471—

板书设计

523471—

教材分析

《送别》是李叔同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是一首段体的歌曲,D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

教学步骤

教学要求与方法

一、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

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

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八、辩论:

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九、总结

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欣赏《童年》

介绍学堂乐歌

放《送别》

出示李叔同的画相与简介

出示发声练习与要求

熟悉D大调音阶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

小结

学生基本能有感情演唱,并对学堂乐歌有了一定了解。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查看更多与本文《音乐教案-作者李祎娜》相关的文章。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钢琴独奏曲<

翻身的日子>

专题音乐欣赏课

年级:

初二年级

教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时:

一教时

镇海中学杨晓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

感受钢琴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接受)

2.学习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波音,钢琴这儿个音乐知识.(了解,学会)

3.通过欣赏<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

也使学生产生对今天的好日子无比珍惜之情,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未来.(接受)

二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曲<

音乐知识,钢琴,设音,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三教学方法

原为作曲家朱践耳为大型记录片<

伟大的土地改革>

所配的插曲,为管弦乐曲.后由储望华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全曲为加引子和尾声的三部曲式,旋律吸取了陕北,山东吕剧音乐的音调和表现手法.作者对民族民间音乐较熟悉,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使作品非常成功,钢琴家把管弦乐曲改编成钢琴曲,保持原曲的内貌.

朱践耳:

安徽泾县人,1949年起,先后在上影制片厂,新闻电影制片厂,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任专职作曲.作品有<

节目序曲>

交响大合唱<

英雄的诗篇>

交响幻想,曲<

血染的红花>

等.

储望华:

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湖南蓝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作品有<

钢琴变奏曲>

<

江南情景组曲>

新疆随想曲>

参加了钢琴协奏曲<

黄河>

战台风>

的创作,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钢琴:

大型西洋键盘乐器,音域宽广,音色宏亮,清脆,浑厚,刚柔相宜,表现力很强.它不仅能独奏,伴奏,而且也能在乐队中发挥很大作用.

设音:

也称涟音.常见的有上波音和下波音两种.

调式:

在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并以一个音为核心(这个音叫主音)构成的体系,叫做调式.

音阶:

把调式中的一系列音,按照高低顺序曲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做音阶.

五声音阶:

由1,2,3,5,6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叫做五音音阶.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徽,羽.

五声调式:

以五声音阶中的各音为主音而构成的各种调式,中做五声调式,.用什么音非主音,就中做什么调式.

五教学重点

感受钢琴音色,丰富的表现力,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旋律的无穷魅力.

六教学难点

理解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感受用西洋乐器表现的中国作品.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心前曾欣赏过的一些独奏曲.

例:

大提琴独奏曲<

梦幻曲>

?

子独奏曲<

早晨>

......

教师引言: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伤口是由被称为最辉煌的乐器---钢琴演奏的,题目是<

3新授课

介绍钢琴;

曲作家朱践耳,储望华;

作品创作背景.

初中音乐

请学生感受气氛;

储望华;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总结:

(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音庆的场面,气氛热烈,情绪喜悦)

请学生分辩是西洋味浓还是中国民族风味浓?

(中国民族风味浓).

作品采用了民族徽调式创作的手法(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才会显出民族风味浓.

讲解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练习P44第3大题第4小题.

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感受引子的气势气势怎样?

这种气氛出现在开始,有什么艺术效果?

(气势开阔,有先声夺人的作用).

请同学展开想象男女老少是如何喜庆翻身的日子的?

(敲锣打鼓,欢歌笑语......)

请学生分辨引子是模拟哪种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的

再一次来感受引子的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