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94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Word格式.docx

3、第三个就是关于投资结构,扩大内需中投资也是内需的重要部分,但是中国存在投资过度膨胀的机制,我想中国的投资问题不是增长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怎么样优化结构?

怎么通过这种需求的调整,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今天先从总体讲一下扩大内需战略的情况,这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扩大内需表述的重点,接下来就分别对消费和投资做一个讲解。

下面就分三个部分给大家介绍。

第一章“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的表述

第一个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的表述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一定要坚持,而且它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它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由于受到了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在我们自身结构性的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在“十二五”期间还处在一个调整期,增长速度放慢。

但是增长速度放慢不一定是坏事,或者讲中国要加快结构调整,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增长速度不能太快。

如果太快了我们调结构的方式就面临着障碍,在过高的增长的条件下,中国调结构转方式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我们技术条件低的产业还有利润,还有利可图,调它是非常困难的。

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外部或者内部的约束;

另一方面“十二五”是推动我们结构调整或转变方式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我想特别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里面,进一步表述是有两个方面:

1、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这一点过去没有这么提过,过去讲我们要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这一次就是专门强调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这个机制是可持续的,制约消费增长的一些长期性的、体制性的因素,或者包括各种政策性因素,可能都要消除,使长期增长的机制形成。

“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强调扩大消费,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我认为这是在“十二五规划”消费方面重点的亮点。

2、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我刚才说过投资的问题不是增长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

中国的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总量增长过快,结构失衡,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长过快。

我们的高投资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的增长,同时导致了我们的消费不足,投资过高是导致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从国民经济核算这个角度看也是如此,支出法是由三个需求组成,一个是投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再加上一个进出口的需求,三大需求形成了总需求。

支出里面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就相对比较低,出口的比重特别高,消费也不足。

“十二五”中把需求结构调整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适当的抑制一下投资需求,特别是一些结构性投资的过度增长问题,像房地产,还有房地产带动的钢材、水泥,以及其他建材方面。

投资增长过快,这个过快实际上是加剧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我想扩大内需的战略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包括两块。

3、最终的目标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的增长从需求这个角度来讲,永远都是三个需求,但是三个需求有一个平衡、均衡发展的问题。

它们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不仅仅会平稳,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长水平,我们的社会矛盾,各种不合理的、不公平的现象也会减少,它在这方面也起了很多的作用。

不光是消费结构,同时也优化了我们整个社会收入结构,或者是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包括和谐社会的建立,我想需求结构优化这个角度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多从最终需求入手,从需求结构的优化入手。

包括我们解决了很多的失衡问题,现在很多人说解决失衡问题就是增加供给,刺激供给增长,但假如出现了总量的失衡,同时又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当这两个失衡出现的时候,我认为更加要注意需求。

这个需求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是长远结构优化的一个主要的点,这部分我想表达这样的观点。

(二)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扩大消费

第二个部分讲为什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消费需要扩大和刺激。

我们的消费存在一些障碍,它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机制,甚至面临着长期性政策的一种制约,它的限制因素很多,我们将在第二部分作分析,它包括转变我们的消费模式,消费方式,我们过去的那种过度讲究吃住的消费方式要发生变化,第二部分我们会讨论这些制约因素。

这里我想要回答为什么扩大消费?

为什么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

以及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想由三个方面来解释。

1、我国的消费潜力很大。

中国居民的消费总水平,也就是总量还有其结构,我认为目前来讲应该都还是处于一个中低的水平,在世界上来看是中低水平。

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我们消费的总量,消费的结构处在一个中低水平,消费需求增长的总量是滞后的,结构是滞后的。

未来的发展消费应该出现一个大的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随着我们结构升级,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以及它的结构变化,我想我们消费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大众消费时代,汽车成为大众消费时代的主要产品。

从09年的情况来看汽车的大众化消费已经启动,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因为我们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阶段,我们要扩大需求肯定要找那种潜力最大的部分。

有人说我们投资的需求也很有潜力,我们中西部的投资还有空间,我们还有许多基础设施不完善,还要环保,新的产业发展也都需要投资,另外像包括人力资本,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投资。

但是相对于消费来讲,它的潜力要小一些,哪方面的潜力大,我们在这方面就多用点力,把中国长期增长的能力发挥出来,这就是第一点,它的潜力大。

2、中国过去的需求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中国出现了一个“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偏低”这样的需求结构。

这个需求结构的失衡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简单来说,过去的一轮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04年出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三大产业,然后陆续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措施。

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叫“三过”:

一个是投资过快;

第二个是信贷过多;

第三个是出口增长过快,这是“三过”问题,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三个问题实上就是讲到需求失衡,特别是讲到供大于求,因为我们的投资、消费加出口是GDP的构成,假如今年的投资形成下一期的供给能力,实际上它的失衡就反应了供需的失衡,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

我们在04年底,05年初就提出来了,中国通过02年、03年、04年的高投资增长太快,增长速度比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一倍,消费不足,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失衡,失衡就产生了我们讲的生长过剩,生长过剩累计就变成了生产过盛危机。

05年为什么没有发生生产过剩危机呢?

到07年达到经济增长顶峰,为什么?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饱满,出口顺差过大,所谓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它实际上是平衡内需的结果,内需的失衡使它平衡了。

实际上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美国当时的高增长帮助了我们的发展,使我们避免了产量过剩问题的显现。

但是后危机时代就不同了,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出现了双调整。

第一个就是消费的调整,美国的消费增长要放慢,美国的金融监管要加强,这就是我提出的双调整。

这个双调整就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都会趋于下降,我们的外需环境是恶化的。

我们去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按照过去的那种模式,我们的增长主要是靠高投资的增长,而且这个投资也基本上还是过去那样的投资方面,像房地产投资,像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增加,这个增加了以后,它的技术含量,它的产业升级都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它投资的增加就会带来平面的扩张,就是产能过剩。

所以我们未来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不扩大消费的话,就会产生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有可能会导致真正爆发产能过剩危机。

所以我们讲为什么“十二五”需求问题的核心是扩大消费?

就是因为我们要解决过去需求失衡的问题,给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一个长效机制,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优势。

3、转变发展模式或方式的关键是扩大消费和提高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里也要特别强调一下第三个理由。

“十二五规划”里面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回溯我们过去的研究,08年,我个人也好,或者我所在的机构也好,曾经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个思路,中国所谓的增长方式以及后来的发展方式转换,都是一个微观概念,结构调整也不过是一个中观概念。

中观、微观概念我们对它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要求企业,要求地方政府,要求行业转变它的发展方式,要调结构,实际上我们对它的要求是对微观、对中观提出要求。

但是中国的问题是在宏观,是宏观的失衡,是宏观战略上的一个偏差,我把它叫做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些问题。

我们出现了偏差之后,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要求我们的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这是非常难的,或者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十二五”的核心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是在改变我们宏观的发展战略倾向等一些重要的方面做一个大的调整。

(1)转变发展模式

过去的发展模式的毛病在哪里?

我认为过去中国所谓结构问题总解决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模式它存在一个特点,我把它叫做两个过度依赖。

第一个过度依赖就是过度依赖于外资,扩大出口;

第二个过度是依赖于房地产的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我认为就是两个过度依赖,导致了我们经济长期失衡,导致了我们产业升级缓慢,转变增长方式难以取得进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发展模式调整。

讲到发展模式调整,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我们的改革开放。

1978年之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和实施,实际上这个政策之所以改变了中国,之所以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1978年人均收入是100美元,是极低收入国家,而且是排得非常靠后的国家)通过三十年变成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上了两个台阶(2009年我们人均GDP达到了37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它的核心推动力实际上是两个,一个就是体制的改革,一个就是发展模式的调整。

1978年以后中国发展模式的调整,对后来结构的优化,对于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对于我们推动经济增长,我认为起了一个不亚于体制改革的作用。

但是这个发展模式或者这个战略调整是什么?

就是我们在1978年之前建国以后,长期采取了重工业优先战略。

过去超前或者跨越式的战略,导致了轻工业、重工业、农业的失衡,同时这种产业失衡,实际上也是消费结构和整个经济的失衡扭曲。

但是1978年不仅仅是我们体制开始转变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调整。

从我们当时的比较优势来看,我们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可以利用农业的一些比较条件,通过轻工业大力发展,有人说是补课,实际上是优化了结构。

这个结构的发展实际上必须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我们讲模式调整对推动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非常追求的,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又体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讲的两个过度依赖。

(2)两个过度依赖的内容

我们这里稍微展开一点讲两个过度依赖的内容:

第一,过度依赖于外资,扩大出口。

出口导向的战略应该说本身没有问题,东亚国家,特别是包括日本,韩国以及我们的台湾省在当时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叫做“出口导向的战略”,这个战略使他们成功开放向外,就是外向型开放的战略,实际上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战略。

这个战略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外向型出口导向的战略是各个国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加快发展的好途径。

但是问题来了,外向型出口战略,外向型战略或者是出口导向的战略,不是都一样的,这里面有结构问题。

日本,韩国这样成功的国家,它的模式后来没有成功,包括中国今天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日韩模式出口导向战略的特点是靠自己的企业,靠自己创新能力的提高来扩大出口,而不是通过外资引进大量的外部资本,我们后来讲的就是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个比重几乎没有。

但是后来这个模式也进行了其演化过程,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它们采取了主要依赖于外资扩大出口的模式,这个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我们国家一开始实际上还是学习日韩,后来逐渐发展,通过扩大开放之后,最后发现我们采取了一个最简单的模式——我们重视招商引资,我们一切工作的重点放在招商引资,政府工作的第一条工作就是招商引资,把外部的产业,资金整个都移植过来,到我们这生产,我们给其最优惠的条件,然后刺激GDP,创造产值,创造税收,我把它叫做快速致富方法。

这个方法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能够改变我们的发展,但是它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过度依赖于房地产的投资。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国内的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扩大投资是工业化,是产业化,是这些落后国家加快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现代化是持续投资指导的,或者投资拉动的。

我们中国处在中间,毕竟我们还没有变成发达国家,我们是中等收入国家,这都显示出投资主导型的特征,投资率非常高,当然中国的情况跟这些成功的或失败的情况的不同点是中国的投资率更高,应该可以说是高到十个点以上。

考察整个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是走向失败的,它的投资率在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比重大概是35%,而且维持了10年,长者不过二十年,而中国维持了35%以上的投资率已经有60个亿,我们的时间非常长,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一度维持到了30年的高投资,特别是投资率超过35%以上。

从2000年以后这一轮增长来看,我们的投资率上升了45%以上,也就是接近50%,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全国地方的数据汇总以后,它的投资率超过50%,但是国家总核算的投资率是42%、43%,现在可能达到45%,这里面说明了我们实际对投资的依赖比我们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的可能还要强。

中国对投资的依赖过多,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中国的投资偏向于房地产。

投资高增长是加快资本积累、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和源泉,但是投资不是越高越好,投资也有一个合理结构的问题,如果投资投在人力资本上,投资在社会更新上,投资在技术创新上,这个投资我认为越高越好,只要是用来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等,这个领域投得越多,未来发展后劲越强,只要你拿得出钱,你愿意多投,未来的收益率会非常高,这在中国发展经济学已经被证实。

但是中国的高投资增长跟这种情况不一样,中国的投资高增长,实际上高度依赖于房地产。

房地产的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接近25%,也就是1/4,如果把它相关的产业加起来,像钢铁,水泥,下游相关的高耗能行业等加起来以后,它的投资超过了40%,甚至接近一半,而我们的投资依赖,我们投资的贡献率都是50%以上。

中国增长至少是一小半,甚至有些地区是一大半靠房地投资、房地产消费来拉动。

房地产这个产业我们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我认为这是不当的。

作为支柱产业的提法,我认为还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导致了我们投资结构比较低级化。

我们重工业现在比重很高,重工业都是低端的水平,跟房地产是相关的,我们的结构不高,跟房地产过度发展有很大关系。

(3)摆脱两个过度依赖,转变为两个依靠,提高产业竞争力。

这两个过度依赖共同地决定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竞争力。

什么都有,有GDP的增长,有我们许多投资者的好处,但就是没有最关键的一个东西,那就是产业竞争力,而中国的发展从低收入到中低的收入,再到现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或者说我们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靠自然的消耗,靠我们的粗放式的增长。

从一百多美元达到三千多美元,三千七百美元到一万美元,即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转换的时候,过去那套东西,发展方式,我们的这种发展模式,就没办法来实现这个转换,从三千到一万转化,我认为一定要建立在这个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

我们继续发展起来还是这个问题,我们的产业竞争力提高,我们出口结构很优化,我们的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很高,但是这些都是外资,我们所谓结构好的,出口结构优化了,实际上是外资,不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出口比重里边有55%是外资,也就是加工贸易的比重是55%,我们的大头是外资。

我们所谓的出口大国,出口超过日本,出口第一大国家,它实际上是虚的,有一半多是靠跨国公司帮忙完成的,我们把跨国公司,外资的份额减掉以后,我们出口的比重占全国的比重不到5%,也就4点多,但是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了7%-8%。

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包括自主的出口规模是不足的,我们没有竞争力,虽然我们自己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但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之上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竞争力,还有高科技,甚至是服务贸易的一些方面,我们的档次是非常低的,我们在加工贸易得到了一些手续费,我们赚的钱里70%-80%都是外资拿出来的,我们自己拿出来10%,20%都很少。

我就提出来中国“十二五”的发展,“十二五”后的甚至三十年的发展,我认为核心是要改变我们宏观上的发展模式,也就是我刚才讲的,摆脱两个过度依赖,转变为两个依靠。

我们今天这一讲的主题就是扩大消费,第一个依赖就是依赖消费的增长。

消费的增长不仅仅潜力大,而且能够改变我们整个经济结构,使我们的经济在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优化。

所以我说的是第一个依赖,过去是两个依赖,以后要变成两个依靠。

第一个依靠是扩大消费,第二个依靠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一个大的提高,我们产业结构全面升级,我们的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我们的产业结构水平也达到中等以上,甚至我们要到中高发展水平的时候,我们必须达到中高收入国家那样的技术水平,而且是自主创新。

这是我讲的发展模式转换的两个重点,重点扩大消费,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而这个思路是在十七大的时候就提出来了,甚至我们“十一五”的时候就要扩大消费,要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的时候更加强调,我感觉“十一五规划”在这方面还有些欠缺,把我们发展的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这个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最终的落脚点可能是在发展方式,或者是解决了我们的结构问题,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结构和方式,但是这中间缺一环,缺的是发展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式包含了宏观概念。

我的建议是从发展模式调整协调起来,或者可以划个等号——发展方式转变等于发展模式,把发展方式变成一个宏观概念,不是一个微观概念。

我们这个“十二五规划”我认为非常好,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要解决微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宏观问题。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方面,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里面扩大消费的一些表述的我的一些理解,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章核心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

(一)提高消费率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

第二部分谈的是如何扩大消费,前面讲了为什么把消费放在那么突出的位置,这部分重点讲如何扩大消费。

我们的消费毫无疑问是受到了很多的约束,我们的消费增长潜力很大,但是我们的约束因素也很强,这样就导致了我们有一个政策挖掘消费潜力的空间,我个人的看法是扩大消费应该有一个目标。

“十二五规划”目前是建议未来年底到明年两会期间要提交的规划纲要里面,可能有一些细化的指标,一些提法,里面的内容可能都有一些细化,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这样的表达:

一个是提高消费率,消费比重提高;

第二个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这是两个内容。

1、提高消费率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要扩张,扩张的速度应该快于投资,快于出口,它的比重上升。

我们的消费增长保证平稳,我们的投资增长速度下来了,低于它了,那也是一种调整,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这都可以导致消费率上升,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平衡。

还有一块就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我们的消费结构一直在升级,过去是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后来转变为住与行的消费行为,但是住过度强调了,反而最后我们的消费是低级化,还没有高级化,所以扩大住消费是升级,我不大赞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分成五个级,那五个级的需求变化,包括物质的和有精神的,才是需求升级的路线。

我们还有一个说法是说吃、穿、住是低级的、基本的事情,但是后面的事情,行的需求,享受性的,也就是我们讲的玩乐,这个需求我认为是高级的。

所以讲升级应该是玩乐需求的比重上升,我提出一个玩经济的概念,就是在消费结构里面玩的比重上升,是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以后看你有没有车,不是实物消费,而是服务消费,服务消费的比重提高,看你的休闲旅游,包括现在的文化消费,看电影看书等等。

美国人一年平均读五本小说,中国人可能读书是半本小说或一本小说,这就是差距。

消费上的差距不光是量的问题,更是结构的问题,质的问题。

我们讲消费结构升级,我们做的文章,我们说的,包括学者们讨论的,我们的吃、住、行消费是高级消费。

从古以来,住是基本需求,在古代那种水平下做一个房子,它的水平会更高,所以讲住的增加,我的观点不是升级,这一点上恰恰是行的增加。

行的比重增加是升级,反过来住的比重下降,我们的消费结构就越好。

另外一个观点是我们住的比重太高以后制约了我们其他消费升级,其他的消费没办法实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讲住房消费过度导致的许多许多问题。

2、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

最终中国从消费来讲,从三大需求的消费结构来讲,我们最终要形成一个消费主导型的主体,我们的消费在比重上成为经济的绝大多数。

像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占整个的需求比重是70%多到80%,我们现在却还不到50%,比起来差了20多个点。

我们是投资主导的经济,中国“十二五”即面临从投资主导经济向消费主导经济转变,这个转变完成了,中国的结构问题也差不多解决了一大半,这也是中国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形成。

消费驱动经济,我们讲不仅是内容消费品比重提高,而且还包括服务消费,包括服务消费的比重大致提高,当然服务消费本身也有升级的问题。

所以我们讲消费主导型经济形成的过程,它的转换点就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之间,但“十三五”可能要完成,完成不了一切的结构升级,包括转换发展方式我认为都实现不了,包括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转换,也完成不了,因为缺乏需求的知识,缺乏消费需求的知识,因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最终需求包括两块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出口。

出口受到限制,消费的最终需求实现不了,就不可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

最终的目标是我们要完成战略性转换,就是消费指导型经济的形成。

(二)关于扩大消费的六点建议

1、加快推进消费模式的转变。

我这些年特别强调加快推进消费模式的转换,也可以讲消费方式的转换,这里可以把我讲的模式或者方式等同,但是我还是爱讲模式,中国有模式,我认为是宏观概念,方式也可能有宏观的意味,我们可以把它变成宏观概念,我也接受。

(1)四大转变

中国要想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