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909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铜电阻的主要材料是铜,主要用于精度不高、测量温度范围(-50℃~150℃)不大的的地方。

而铂电阻的材料主要时铂,铂电阻物理、化学性能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很稳定,它能用作工业测温元件和作为温度标准。

铂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0℃~630.74℃以内为

Rt=R0(1+at+bt2)

式中Rt――温度为t℃时的温度;

R0――温度为0℃时的电阻;

t――任意温度;

a、b――为温度系数。

该实验系统中使用了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

在实际的温度测量中,常用电桥作为热电阻的测量电阻。

在如图15-1中采用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

当温度升高时,电桥处于不平衡,在a,b两端产生与温度相对应的电位差;

该电桥为直流电桥。

 

图15-1温度测量及放大电路

4.温度控制系统与实验十三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相类似,虽然控制对象不同,被控参数有差别,但对于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却是大同小异,都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共同的结构及特点。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

用导线将温度控制单元24V的“+”输入端接到直流稳压电源24V的“+”端;

用导线将温度控制单元0~5V的“+”输入端接到数据采集卡的“DA1”的输出端,同时将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端接到数据采集卡的“AD1”处;

打开实验平台的电源总开关。

2、脚本程序的参数整定及运行

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THBCC-1”,运行实验软件。

顺序点击虚拟示波器界面上的“

”按钮和工具栏上的“

”按钮(脚本编程器);

在脚本编辑器窗口的文件菜单下点击“打开”按钮,并在“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算法”文件夹下选中“温度控制”脚本程序并打开,阅读、理解该程序,然后点击脚本编辑器窗口的调试菜单下“步长设置”,将脚本算法的运行步长设为100ms;

点击脚本编辑器窗口的调试菜单下“启动”;

观察温度加热器内温度的变化。

当控制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后,再点击脚本编辑器的调试菜单下“停止”,重新配置P、I、D的参数或改变算法的运行步长,等加热器温度冷却后再次启动程序,并观察运行结果。

实验结束后,关闭脚本编辑器窗口,退出实验软件。

注:

为了更好地观测温度曲线,本实验中可将“分频系数”设置到最大。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分析P、I、D控制参数对温度加热器中温度控制的影响。

六、参考程序

dimpv,sv,ei,ex,ey,k,ti,td,q0,q1,q2,op,x,Ts,ux,tv‘变量定义

subInitialize(arg)

WriteData0,1

endsub

subTakeOneStep(arg)‘初始化函数

pv=ReadData

(1)'

当前温度电压测量值

sv=50'

设置温度

k=20

ti=5

td=0

Ts='

采样时间100ms

ei=((sv-35)/30+-abs(pv)'

当前偏差

q0=k*(ei-ex)'

比例项

ifTi=0then

q1=0

else

q1=K*Ts*ei/Ti'

积分项

endif

q2=k*td*(ei-2*ex+ey)/Ts'

微分项

ey=ex

ex=ei

op=op+q0+q1+q2

ifop>

=then

op=

endif

ifop<

=1then

op=1

tv=35+30*(abs(pv)

TTTRACE"

温度=%f"

tv'

输出温度

TTRACE"

op=%f"

op

ei=%f"

ei

pv=%f"

pv

WriteDataop,1

subFinalize(arg)‘退出函数

实验十六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1.理解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2.了解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PID控制参数的配置。

1.THBDC-1型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台平台

2.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1根)

3.PC机1台(含软件“THBDC-1”)

4.THBDY-1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一阶单容水箱,主要的实验项目为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

其执行机构为微型直流水泵,正常工作电压为24V。

直流微型水泵控制方式主要有调压控制以及PWM控制,在本实验中采用PWM控制直流微型水泵的转速来实现对单容水箱液位的定值控制。

PWM调制与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参考实验十三的相关部分。

控制器采用了工业过程控制中所采用的最广泛的控制器——PID控制器。

通过计算机模拟PID控制规律直接变换得到的数字PID控制器,它是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组合而成的控制规律。

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一般有由电流传感器构成大电流反馈环。

在高精度液位控制系统中,电流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这里为了方便测量与观察反馈信号,通常把电流反馈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反馈端输出端串接一个250Ω的高精度电阻。

本实验电压与液位的关系为:

H液位=(V反馈-1)×

单位:

mm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方框图为:

将水箱面板上的“LT–”与实验台的“GND”相连接;

水箱面板上的“LT+”与实验台的“AD1”相连接。

将水箱面板上的“输入–”与实验台的“GND”相连接;

水箱面板上的“输入+”与实验台的“DA1”相连接。

将水箱面板上的“输出–”与“水泵电源–”连接;

水箱面板上的“输出+”与“水泵电源+”连接。

2、压力变送器调零

本实验在开始实验前必须对压力变送器调零操作。

具体方法为:

将水箱中打满水,然后再全部放到储水箱中;

旋开压力变送器的后盖,用小一字螺丝刀调节压力变送器中电路板上有“Z”标识的调零电位器,让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电压为1V;

再次向水箱中打水,并观察水箱液位与压力变送器输出电压的对应情况,其对应关系为:

H液位=(V反馈-1)×

(当液位为10cm时,输出电压应为左右),如不对应,再重复步骤、直到对应为至;

如果步骤1)、2)、3)还不能调好水箱液位与压力变送器输出电压的对应情况,那么可适度调节压力变送器中电路板上有“S”标识的增益电位器,再重复步骤、、直到对应为至。

但在实际应用中,增益电位器的调节要慎用,一般不调节。

3、脚本程序的参数整定及运行

在脚本编辑器窗口的文件菜单下点击“打开”按钮,并在“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算法”文件夹下选中“水箱控制”脚本程序并打开,阅读、理解该程序,然后点击脚本编辑器窗口的调试菜单下“步长设置”,将脚本算法的运行步长设为100ms;

观察水箱内液位的变化。

当水箱液位稳定在设定值后,再点击脚本编辑器的调试菜单下“停止”,重新配置P、I、D的参数或改变算法的运行步长,再次启动程序,并观察运行结果。

注意:

①为了更好地观测液位曲线,本实验中可将“分频系数”设置到最大。

②直流水泵电源的正反接,可以控制水泵正反转,最好保证水泵处于正转状态;

③实验时出水阀的开度一般调节至整个阀开度的70%左右;

④由于本实验是基础应用型实验,其液位的控制精度在10%内即可。

五、报告要求

1.画出水箱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分析P、I、D控制参数对水箱控制系统的影响;

3.分析水箱控制系统的出水口开度大小对水箱控制系统的影响。

dimpv,sv,ei,ex,ey,K,Ti,Td,q0,q1,q2,op,h‘变量定义

subInitialize(arg)'

初始化函数

WriteData0,1

subTakeOneStep(arg)'

算法运行函数

pv=ReadData

(1)'

当前测量值

h=(pv-1)*

pv=%f"

pv

TTRACE"

液位h=%f"

h

sv=10‘水箱液位的控制高度,单位cm

K=‘P参数

Ti=5‘I参数

Td=0‘D参数

Ts='

采集周期200ms

ei=(sv/+1)-pv'

ifTi=0then

q1=0

else

q1=K*Ts*ei/Ti'

endif

ey=ex

ex=ei

op=op+q0+q1+q2

ifop<

=then'

输出值限幅

op=

ifop>

WriteDataop,1

endsub

subFinalize(arg)'

退出函数

附录

位置式

dimpv,sv,ei,K,Ti,Td,q0,q1,q2,op,h,mx,pvx

mx=0

pvx=0

sv=10

K=

Ti=5

Td=0

采集周期

q0=k*ei'

mx=K*Ts*ei/Ti'

当前积分项

q2=k*Td*(pvx-pv)/Ts'

q1=q1+mx

pvx=pv

endsu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