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911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锗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一族 

B.x=2

C.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4、图中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证明密度:

CO2>

空气 

5、“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碱溶液的pH>

7,所以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7、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A

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②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B

①使用铵态氮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

②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①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②碎鸡蛋壳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

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②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A.A 

B.B 

C.C 

D.D

8、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

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能量观: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分类观,生石灰和消石灰都属于碱

D.守恒观:

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9、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CO2(HC1)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K2CO3(KCl)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FeSO4(CuSO4)

铁粉

加入铁粉并过滤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

10、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d点浓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1、金属厲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

用黑钨矿(含有FeWO4)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2WO4,Na2WO4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H2WO4,H2WO4受热分解生成H2O和WO3。

(1)钨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___。

(填选项)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4FeWO4+4Na2CO3+O2

4Na2WO4+2Fe2O3+4______。

H2WO4读作_______。

H2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H2与WO3在1000℃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得到金属W,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2、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

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属:

Sn、Pb、Fe、Cu、Au、Ag、Ni(镍,银白色)、Pd(钯,银白色)。

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假设流程图中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己知:

2Cu+O2+2H2SO4

2CuSO4+2H2O)

(1)步骤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3)步骤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步骤⑥回收的纯净物B是________(写化学式)•.

(5) 

金属Fe、Ni、Pd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13、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b仪器的名称:

b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若收集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要E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E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与B装置相比,若用C装置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其优点为__________。

(3)H2S是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

(FeS)和稀H2SO4在常溫时发生反应制H2S,H2S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某同学用E装置来收集H2S气体应由__________端通入,另一端连接G装置。

用G装置来处理H2S,其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14、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

3H2O2)俗名固体双氧水。

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

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

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

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

(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

判断样品中_____有硅酸镁。

(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选试剂:

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

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振荡后静罝。

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

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

_______,说明样品中有MgSO4

15、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定的一套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所示:

【査阅资料】可溶性钡盐有剧毒,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破坏体内各种酶,使一系列生理活动被破坏。

【交流与表达】

(1)步驟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过少会使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填"

偏高"

或“偏低”);

(2)下列试剂X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氧化钙 

B、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E、氢氧化钾溶液

(3)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沉淀B中的成分是BaSO4和_______(填化学式)。

(4)进行操作③后,下列判断Na2CO3过量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 

取少量滤液B,滴加酚酞,若变为红色,说明Na2CO3过量

B、 

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Na2CO3过量

C、 

取少量滤液B,滴加氣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CO3过量

(5)某同学为了证明溶液C是否有盐酸剩余,设计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宇母)。

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说明盐酸没有剩余

取样,测溶液pH,若PH<

7,说明盐酸有剩余

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D、 

取样,滴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呈无色,说明盐酸有剩余

E、 

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反思与评价】

(6)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比原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题型注释)

16、某炼铁厂用含Fe2O3的铁矿石冶炼10t含杂质2%的生铁,至少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A

7、D

8、C

9、C

10、C

11、 

CO2 

钨酸 

+6 

3H2+WO3

W+3H2O

12、 

H2 

Sn、Pb、Ni 

Fe+CuSO4=FeSO4+Cu 

FeSO4 

Fe、Ni、Pd

13、 

长颈漏斗 

浓硫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H2SO4+FeS=FeSO4+H2S↑ 

防止溶液倒吸

14、 

一定 

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放出 

滴加少量氯化钡 

有白色沉淀生成

15、 

加快溶解速率 

偏低 

ABCD 

不能 

CaCO3、BaCO3、Mg(OH)2 

BC 

在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16、至少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7.35t,同时产生二氧化碳11.55t.

【解析】

1、A.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A错误;

B.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海水“制纯碱”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B错误;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产生,都是化学变化,C正确;

D.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常见物质的制备原理。

选项B是解答的难点,注意工业制备纯碱需要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等。

2、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代替食盐使用,A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无毒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使面松软多孔,B正确;

C.霉变油菜籽具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C错误;

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毒的物质,D错误,答案选B。

3、A、硫是第ⅥA族,锗是第ⅣA,二者不是同一主族元素,A错误;

B、由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第一层排满应排2个电子,所以x=2,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2,表示原子序数为32;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C正确;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锗原子的中子数为:

73-32=41,D正确,答案选A。

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即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4、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A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B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C正确;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D正确,答案选A。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

5、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不符合题意;

B、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6、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A正确;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质子数是10,氖原子质子数也是10,不属于同种元素,B错;

C、pH>

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碳酸钠是盐,C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D错误,答案选A。

7、A、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正确;

②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正确,A正确;

B、①铵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使用铵态氮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正确;

②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B正确;

C、①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因此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正确;

②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正确,C正确;

D、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正确;

②CO不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错误,答案选D。

8、A、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A正确;

B、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B正确;

C、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C错误;

D、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D正确;

答案选C。

9、A、氢氧化钠溶液也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错误;

B、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不能除去碳酸钾中的氯化钾,B错误;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即可除杂,C正确;

D、锌、铁均与稀硫酸反应,不能除去锌中的铁,D错误,答案选C。

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提纯的原则:

不增、不减、易复、易分。

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

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复指被提纯物质转化后易复原;

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10、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等三种,A错误;

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根据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因此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正确;

D、d点浓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O42-,没有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是因为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D错误,答案选C。

11、

(1)钨合金材料属于混合物,答案选D;

(2)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横线上的物质应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根据化学式H2WO4可知读作钨酸;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氢元素显+1,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

(+1)×

2+x+(-2)×

4=0,则x=+6.;

(3)H2与WO3在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W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WO3

W+3H2O。

12、金属板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滤渣1和滤液1,滤渣1中加入稀硫酸、氧气控制温度加热,得到银、金、钯和滤液3,滤液3中加入铁粉会生成红色固体A,所以A是铜,滤渣1中含有银、金、钯、铜,滤液3是硫酸铜,滤液4是硫酸亚铁,所以铁、锡、铅、镍排在氢之前,滤液1中加铁得到硫酸亚铁和滤渣2,所以滤渣2中是锡、镍和铅,则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步骤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

Sn、Pb、Ni;

(3)步骤⑤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4)通过推导可知,步骤⑥回收的纯净物B是FeSO4;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金属Fe、Ni、Pd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

Fe、Ni、Pd。

13、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构造可知b为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答案选D;

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要E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E装置中应盛放浓硫酸;

气体从c端进入;

若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①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

H2SO4+FeS=FeSO4+H2S↑;

②H2S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某同学用E装置来收集H2S气体由c通入;

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因此漏斗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

实验安全问题在考试中极易出现,主要考查考生的安全意识。

考查角度主要有:

(1)在考查与可燃性气体性质相关实验时,要排出系统内的空气,以防爆炸,如CO或H2还原CuO的实验。

(2)尾气吸收问题。

如吸收NH3、HCl时,要防止倒吸;

如吸收Cl2、SO2时,要用NaOH溶液,以防止污染大气。

(3)防止污染问题。

除了污染环境,还要防止药品自身的污染,一般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瓶塞在实验台上应倒放等。

14、

(1)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过碳酸钠中的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不具有吸水性,所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能作干燥剂,答案选C;

(2)硅酸镁不溶于水,所以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一定有硅酸镁;

(3)碳酸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都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因此需要先除去碳酸根离子,题干提供的酸有盐酸与硫酸,因为最后需验证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选硫酸,因此步骤2是:

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过量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有气泡产生;

步骤3是:

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有MgSO4。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离子的验证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注意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用于物质的鉴定。

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别。

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别,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进行判断。

所以常常可以用多种方法鉴定某种物质。

15、

(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时,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也不宜过少,过少时会导致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导致精盐的产率偏低;

(2)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氧化钙,A正确;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钡溶液,B正确;

C、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C正确;

D、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D正确;

E、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X是氢氧化钾溶液时会带入杂质氯化钾,因此X不能是氢氧化钾溶液,E错误,答案选ABCD;

(3)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这是因为颠倒后不能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沉淀B中的成分是BaSO4、CaCO3和BaCO3、Mg(OH)2。

(4)A、取少量滤液B,滴加酚酞,若变为红色,不能说明Na2CO3过量,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错误;

B、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Na2CO3过量;

C、取少量滤液B,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CO3过量,答案选BC;

(5)A、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不能说明盐酸没有剩余,这是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A错误;

B、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盐酸有剩余,B正确;

C、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C正确;

D、取样,滴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呈无色,不能说明盐酸没有剩余,这是因为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D错误;

E、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有盐酸剩余,这是因为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E错误,答案选BC;

(6)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比原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折是因为反应中生成了氯化钠。

16、设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同时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y,则根据方程式可知

Fe2O3+3CO

2Fe+3CO2

84 

112 

132

10t×

(1-2%)y

84/x=112/10t×

(1−2%)=132/y

解得x=7.35t,y=11.55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