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41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5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docx

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许长荣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目  录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8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9-11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14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开始变化时期15―17

第五单元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第六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23―25

第三篇中国现代史

第七单元 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 26―29

第八单元政治上的抗争与探索 30―34

第九单元外交发展的曲折演变 35―38

第四篇世界古代史

第十单元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第五篇世界近代史

第十二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十三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十四单元近代世界思想解放运动

第十五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六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第六篇世界现代史

第十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十八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十九单元世界现代科技和文化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1、政治:

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

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

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

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

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

3、对外: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

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

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

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阶段总特征: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

1、政治:

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

3、民族:

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

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

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

阶段特征:

②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经济重心南移,

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

1、政治:

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民族:

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

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时代特征:

封建制度趋于衰落,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

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对外:

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5、文化:

承古萌新;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图书编撰成就突出;西学东渐一度出现;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

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二、商朝:

1、内服与外服制度;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

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重点)

(一)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1、含义:

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

巩固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对象:

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4、内容:

①权利:

诸侯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②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如派兵戍守、随王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5、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齐、鲁、燕、卫、宋、晋等

6.作用:

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7、演变:

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二)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及特点:

(1)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3)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3、作用: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三)礼乐制:

即“周礼”,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背景——春秋战国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特征:

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⑴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朕、制、诏、玺等特定说法和规定),

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中央设三公九卿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关系:

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三方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大权集于皇帝。

⑶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推行: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②内容:

地方机构分为郡、县两级。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③与分封制的四个区别:

划分依据从血缘到地域;地方从分权到集权;统治者从贵族到官僚;地方官员从世袭到中央任免,是历史的进步.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初中、人物选修):

①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③军事: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④交通:

修驰道,开通灵渠

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

(1)积极:

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经济上——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承。

(2)消极:

政治上——易形成腐败和暴政;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文化专制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发展。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

1、秦朝:

三公九卿

2、汉:

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中外朝制度)

3、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割相权)

⑴三省: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

⑵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⑶评价(作用):

互相牵制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4、宋朝:

“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

二府:

一为枢密院,掌管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长官为宰相,掌管行政。

三司:

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5、元朝:

一省制(相权有所加强)

只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

6、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发展:

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成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性质和地位:

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

7、清朝:

设立军机处(顶峰)

⑴清初:

内阁(处理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但限制了皇权)。

⑵雍正:

军机处

A.起因:

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实质是加强皇权)

B.职权和地位:

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

(与明内阁相同点:

参与机要,但无决策权)

C.影响:

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

二、选官制度

1、西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2、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

3、汉代:

察举制和征辟制。

(德才)“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门第)“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5、隋唐:

科举制度(考试成绩)——意义3点:

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演进趋势:

选官标准从重视出身到重视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到统一考试,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

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

1、汉朝——王国问题

⑴根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

⑵解决: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汉武帝设刺史对全国13个州郡实行监察,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⑶结果:

东汉:

“刺史”改为“州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2、隋唐——藩镇问题

(1)根源:

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解决: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

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分割地方军权)第一,杯酒释兵权,兵权收归中央;第二,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三,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

(2)削实权:

(分割地方行政权)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

(3)制钱谷:

(分割地方财政权)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到京师;

(4)特点:

通过分权的方法实现集权。

(5)影响:

利:

改变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

造成“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4、元朝

⑴措施: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⑵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图表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期

中央官制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特征

秦朝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御史大夫

军功爵制

确立

西汉

①汉承秦制:

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设中朝(内朝)

①汉初:

郡国并行制

②东汉:

州、郡、县三级制

中央:

御史府地方:

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

察举制、

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巩固

隋唐

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道州县三级制

唐中期设节度使

门下省

科举制

完善

北宋

二府三司(相权进一步分割)

二府:

一为枢密院掌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掌管行政。

三司:

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路州县三级制

谏院

加强

元朝

一省制:

①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行宰相职权

②最高军事机关:

枢密院

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宣政院

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朝

①明太祖:

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明成祖:

设内阁

设三司

中央:

都察院

地方:

按察使司

强化

清朝

①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

②康熙:

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

③雍正:

军机处(皇权到达顶峰)

省、道、府、县

顶峰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2、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君主,且趋势不断加强,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本质是人治。

3、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中央通过分权和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中央在对地方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

4、皇权借助神权、宗法制和儒家伦纪纲常逐步加强,在对相权的斗争中皇权不断强化,矛盾在明朝解决。

明清时期出现的特务机构、军机处等非正常集权手段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起源:

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地域差异:

黄河、长江流域-------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

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主要表现

1、生产工具的变革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远古和商周:

主要使用耒和耜

春秋战国:

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春秋战国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汉代:

犁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

曲辕犁

灌溉工具:

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2、水利设施的完善: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

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3、经营方式的变化(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①千耦其耘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特点:

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

春秋战国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己自足

地位: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在明代以前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评价:

积极:

(1)较稳定,自给自足,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2)前期,促进经济发展。

消极:

(1)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2)较脆弱,遇天灾人祸,易破产;

(3)后期,阻碍经济发展。

概括:

中国古代农业(春秋战国以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5、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长期并存。

第6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演变:

原始社会:

公有制

商周时期:

井田制

春秋战国以后:

私有制含君主、地主、自耕农三种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主要形式。

2、井田制瓦解(春秋)和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

时间:

春秋战国

原因根本:

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

直接:

各国的税制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则在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客观: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劳动力减少。

影响:

政治:

宗法、分封制崩溃;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经济:

土地兼并;小农经济形成

思想:

百家争鸣

二、土地兼并

1、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

(1)战国时期土地兼并的主要方式:

公卿贵族将公田转化为私田;立军功的人受到奖赏成为地主;一些商人通过买卖成为地主(新兴地主的三种来源)

(2)汉代:

土地兼并的主要途径是土地买卖

(3)宋: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

(4)明清: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2、土地兼并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的存在

(2)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土地保值增值,商业资本购买地产

(3)宋以后政府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4)社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3、影响

(1)农民失去土地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经济政策;

(2)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引起农民起义;

(3)大量少地、无地农民沦为佃农,租佃关系出现并逐渐普及;

(4)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

(5)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6)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社会动荡不安

(7)商业资本购买地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统治者措施

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

4、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制度的存在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随土地兼并的发展而发展)

战国产生,汉代普遍,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多采取契约纳租方式。

明清时期因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减少,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成为居主导地位的经营方式

在租佃个系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斗争:

①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发展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租佃关系产生并且普遍化的原因:

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

第7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主要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成就

1、金属冶炼炼技术

①青铜冶炼技术

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

②钢铁冶炼技术的演变

技术:

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

冶铁燃料:

春秋时期用木炭冶铁;

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

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

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

黄帝时期发明了丝织技术;

西周丝织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宋末元初:

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元代: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元明时期:

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从烧陶到制瓷

①陶器的发明:

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②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

青瓷

南北朝:

白瓷

隋唐时期:

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

宋代:

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

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清:

工艺丰富多样、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③影响:

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二、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官营手工业

产生:

西周时期

特点:

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

生产目的:

不入市场

发展:

官营手工业强制工匠服役,唐宋时期,出现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

地位:

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优势: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不足:

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

2、私营手工业

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