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经济体制改革.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41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经济体制改革.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经济体制改革.doc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宏观把握】 

决策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历史的转折(理论指导 ) 

实践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序幕 

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理论创新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目标)

【解读历史概念】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主学习】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材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都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思考:

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新时期的表现。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在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

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造成农业生产缓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二:

见教材86页第一段小字

1.根据材料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

主要特征:

意义:

实质:

2)改革农村管理体制:

1983 年,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 乡、镇 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 村委会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作用?

)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对原先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结构和人民公社制度(政社合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的改革,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思考: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基层组织:

产业结构:

经济管理:

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

2、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

材料    1959~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

1959年

1961年

1978年

1984年

1700亿千克

1475亿千克

3000亿斤

4000亿千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产量变化与农村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三.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其所以如此,除了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原因之外,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建国初我国是如何建立起国有企业的?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有哪些弊端?

1、背景:

 

2、中心环节:

3、目标:

4、过程:

⑴1978—1984年:

 ⑵1984年10月:

 ⑶1992年:

 

5、改革的内容:

(1)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意义及出现的问题:

四.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1、确立背景:

(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

2、确立过程:

 

(1)明确目标:

____年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体制。

 

(2)写进宪法:

____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理论创新: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

(4)基本形成:

        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对比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

4、意义:

 

【拓展升华】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参考资料127页主题二)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与调整

 

原因

内容

结果

土地

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丁生产力的发展

采取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

①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③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流转土地承包:

经营权 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该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文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启示: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

【合作探究】   

(2011年广东文综,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

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