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67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docx

巧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关于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说是高中《生活与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知识,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分不清哪个是主次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而这一知识点,又是经常考到的内容,所以,对这一对概念进行辨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①主次矛盾反映的是同一个复杂事物内部不同矛盾之间的关系.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反映的是同一个矛盾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  

③前者指的是复杂事物多个矛盾,后者指的是某一矛盾的两个面。

  

④前者主要强调地位的主次,而后者更强调性质的对立。

  

实例解析:

比如,我们说,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很多学生搞不清这为什么是主次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他们认为“大”和“小”正好构成一对矛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的“大”和“小”指的是什么?

很显然,是指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他们同属于国有企业,很显然,不能说它们性质相反,所以,它们必然是主次矛盾。

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则不同,双方性质正好相反。

比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里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正是性质相反的一对概念。

再比如,“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同样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为什么呢?

因为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是性质相反,构成一对矛盾,所以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

其次,我们从形式上分析,注重抓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凡是属于主次矛盾的,通常都会出现“重点、中心、关键、核心、基础、放在首位、突破口等”这一类的词汇,或者题目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可以加上这一类的词汇,而加上以后,题目的意思更加明确。

  

凡是属于矛盾主次方面的,通常都会出现“本质、主流、主体、方向、大局、性质、基本面、实质、优势、绝大多数、总的来说、总体上来讲”等这一类词汇,或者题目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可以加上这一类词汇,而且加上以后,题目的意思同样更加明确。

一般用于判断事物的性质,权衡利弊,估计事物的影响,认清形势,评价人物和工作。

实例解析:

比如,我们还说“抓大放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加上:

我们重点应该搞好“大的国有企业”,或者关键应该搞好“大型国有企业”。

而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时,我们就不可以加上这一类的词汇。

比如“一国两制”,我们就不能说,关键应该搞好“社会主义制度”。

  

比如,我们说,看问题要分清“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里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是一种比喻,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用上面的理论分析说,它们同属于“指头”,不是性质相反,因而属于主次矛盾。

这里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指的是“主流”与“支流”,我们可以这么说,看问题要抓住“九个指头”这一主流。

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这一对概念了。

再次,简便记法: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第一,首先要看所面对问题的中心意思是“办事情”还是“看问题”。

因为学习主次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事物和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够忽视次要矛盾。

可见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讲述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但是更倾向于解决问题,即“办事情”;而学习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正确看待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见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更倾向于确立和使用正确“看问题”的方法。

因此,要分清这两组概念就要首先分清所面对的问题是“办事情”还是“看问题”。

  

实例解析:

例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A.从实际出发    B.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C.善于抓主要矛盾  D.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

 C  

例2.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

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

这个事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不变,事物的性质就固定不变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

D  

最后,我们从运用上进行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这一对概念,学生在运用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除了学会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分析之外,我们还应该在具体做题中,多记多想,平常做题时,遇到一个新的东西,首先要把它记下来,其次,要多想一想,这个为什么是主次矛盾,那个为什么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不断地体会,慢慢地,我们就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一对概念了。

 

体现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俗语:

  

主次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学会弹钢琴;/集中优势兵力,反对两个拳头打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抓了西瓜,丢了芝麻;/如堕烟海,手忙脚乱。

  

主次方面:

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九个手指头和一个手指头;/功过三七开;/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人有……月有……此事古难全;/防微杜渐;/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实战演练:

  

1、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  

C、经济结构不调整,经济就不会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也不会增加  

D、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美、加停电事件警示我们,保证电网安全关系重大,必须始终把保证电网安全放在电力各项工作的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包含的哲理是()  

A.抓主要矛盾B.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主要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我国提出“973”计划以来,我国政府集中优秀科研力量,大力开展创新研究,使该计划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此完成17~18题。

 

3、“973”计划实施5年以来,国家投资25亿元,各项研究顺利进行,科研成果丰富,前景辉煌。

这种对问题的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  

A.看问题应把握事物的本质与主流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事物之间无条件的联系着 

4、在组织实施“973”计划过程中,国家科技部坚持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5、105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誉为“革命性的解放运动”。

但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它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007年,英国《卫报》将塑料袋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这说明  ()  

A.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6 、“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工作方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A.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7、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段话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B.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抓主要矛盾的原理D.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8、朱镕基曾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

”这一论断表明()  

①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②抓主要矛盾是有效的工作方法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④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群众很不满意,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克服,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事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这表明()  

A.反腐败应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腐败与廉政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次方面随时随地都会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会随着矛盾主次方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0、材料一:

2009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材料二:

会议还强调,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为了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矛盾的有关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选择题训练

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

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

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D.分清主流和支流

2、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3、高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力量和决胜关键。

这对于我们维护国防安全的启示是()

A.抓主要矛盾B.坚持两点论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抓矛盾的主要方

4、“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5、在高三复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

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A.矛盾普遍性原理B.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6、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关键在于搞好防治荒漠化工作,要讲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主要是生态效益,总体规划,同时,要认真搞好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

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生态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B.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占据支配地位的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主要是弊大于利,因而我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思想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④

8、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情况总的是好的。

但是要看到,社会上一些与四项基本原则相违背的思想言论时有出现,甚至党内同志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看法()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邓小平同志说:

“实行对外开放,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社会主义的力量大,而且会取得更大发展。

社会主义的比重始终占优势。

我们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进程

B.矛盾双方中,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也会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影响

10.杜甫有诗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其包含的哲理是()

A.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B.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既要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105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誉为“革命性的解放运动”。

但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它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007年,英国《卫报》将塑料袋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这说明()

A.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B.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

上述论断体现()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5.在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为了加强主要方面,反而先要加强非主要方面,为了加强重点,反而要先在非重点上用力气。

对此仍正确认识应是()

A.这样做不对,不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这样做不对,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这样做对,符合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原理。

D.这样做对,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1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17.“人靠衣服马靠鞍”,商品通过适当包装美化自我,本无可厚非。

然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只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包装。

这告诉我们:

()

A.客观要符合主观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要树立全局观念

18.2009年12月27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2009年,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

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内外因的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D.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19.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

三个“牢牢把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0.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这体现了:

()

A.一分为二的观点B.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C.抓主要矛盾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

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上材料说明    

A.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要勇于揭露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D.在分析矛盾时,要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4.“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

”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②抓主要矛盾  

③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5.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从哲学上看,材料体现了()

A.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巧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实战演练答案:

  

1-5:

DAACA6-9:

CCCD  

10、答案要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会议中充分肯定今年经济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体现了这一观点。

  

2、体现了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

要求我们要重视主要方面的解决。

材料中强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并没有改变恰恰体现这一观点。

同时,对2008年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也体现了这一原理。

  

3、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要求我们重视主要矛盾的解决。

材料中为了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等。

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选择题训练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DAABDBDBBBD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CDCCDCCCADB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