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91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为什么呢?

2、全班评价:

围绕一下问题展开:

他(她)的故事最令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

哪一点讲述得最生动?

这故事是不是融入了自身的感受?

感情是否真挚,观点是否独到?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要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包括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

(2)、要将“难忘”之处写具体,突出“第一次”;

(3)要表达出真实情感,具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板书:

难忘的第一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4、谁能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心木》一课说说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悟?

 

5、对,把事情写具体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师引导,动笔习作;

教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有成功,有失败;

有欢笑,有泪水;

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每一个“第一次”都值得珍惜,值得回味,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将你难忘的第一次记下来吧!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本教学设计与实施所秉承的习作教学理念:

《新课程课标》高年级段习作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要求第三学段学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丰富。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根据高年段习作目标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的回忆,挖掘出学生心底最真实的东西,因势利导确定习作内容。

然后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拓宽思路,给学生创设自由习作空间。

教学设计体现了为写而说,说为写作提供帮助,秉承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目标,体现了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下水文:

难忘的“第一次”

说起我的暑假,那是五彩缤纷,犹如一个万花筒,里面装着一件件事,一件件“第一次”,装着我的酸甜苦辣。

现在,我就与你分享我暑假里的难忘的第一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家里正无聊,看到了一个鸡蛋,于是便突发奇想:

“我不妨自己试试做蛋炒饭?

”想到了这么有趣的事,我难道不会去做吗?

说做就做,我拿起了鸡蛋,盛着一碗剩饭跑到了我们家的厨房。

由于是第一次做蛋炒饭,所以不免有些磕磕撞撞。

开始做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做蛋炒饭的情景。

对!

先把蛋打破,用碗接住蛋液。

我急忙把碗拿出来,本以为轻而易举,但是调皮的蛋液却依依不舍地抱着自己的衣服——蛋壳,跑到了碗里。

“这可怎么办呢?

”我急的火烧眉毛地说。

这时,我急的四处张望,突然,我看到了筷子。

“对,”我高兴地说,“可以用筷子把蛋壳夹出来。

”……夹完蛋后,我又学爸爸妈妈洗葱、切葱。

之后,我又在锅里倒了倒了五勺油。

“咦?

油怎么不‘跳’呢?

”我困惑不解地说。

原来我没开火,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后,我立刻纠正。

啪啪啪,油在锅中欢快地跳着。

我见状,便把蛋液小心翼翼地倒入了锅中。

不久,下面一层熟了,于是,我又笨手笨脚地把翻过来,剁碎。

约摸过了一分钟,蛋熟了,我再把饭倒进去炒。

过了五分钟,饭呈金黄色。

我知要放盐,所以就放了,但放了两勺!

我混合了几下,尝了尝,脸突然变青,把饭吐了出来,边喝水边喊:

“太咸了,太咸了!

”眼看我即将功亏一篑,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在这关键时刻,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妈妈的话:

“如果盐放多了,可以再把饭菜加量。

”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最后又画龙点睛——放葱。

就这样我第一次做蛋炒饭成功了。

我把我的“杰作”放在餐桌上与大家分享,虽然我第一次做的蛋炒饭不及爸爸妈妈做的好吃,但是在我眼里它是最好吃的。

这就是我暑假里难忘的第一次做蛋炒饭的全部过程,朋友们,你们也给我讲一讲你们的第一次吧!

《假文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展开合理的想像,把所看,所想,所感具体、有序地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漫画,了解漫画特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去想去说,自由表达真情实感;

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写作的内容;

巧妙点拔学生进行布局谋篇;

让学生品读赏析习作,进行自改与互改文章。

3、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对假文盲无视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不文明现象产生厌恶情绪,决心做个讲文明、有社会公德心的人。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写作的内容,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教学课件。

2.学生收集漫画。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认识漫画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了,对看图作文并不陌生。

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点特殊——看的是漫画。

2、你看过漫画吗?

说说你对漫画的认识。

3、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漫画与其它图画有什么不同?

4、教师总结: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二、交流素材,畅谈漫画

1、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漫画,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漫画展怎样?

⑴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交流:

收集到了多少幅漫画,选出最使人发笑,或主题最深刻,或最令人感兴趣的,向同学介绍。

(事先收集并写简介)

⑵ 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先把漫画展示给大家,猜漫画的主题,讲漫画的寓意。

⑶ 请自己创作漫画的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漫画。

(光耀)

三、指导构思,完成初稿

1、看来同学们对漫画非常感兴趣。

其实,漫画是用线条、图形夸张地表现生活,作文是用文字描写生活,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

现在,让我们把漫画和文字结合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2、(课件出示漫画)这是著名漫画华君武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题目《假文盲》,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

独自观察三分钟,然后很快地写一段文字(十分钟之内完成),作为“画意解说”,比比谁写得最切合图意。

3、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

⑴ 你们认为,我们刚才所写的小短文,达到我们本次的习作训练要求了吗?

⑵ 根据同学们积累的经验和课前阅读的漫画作文,你对写好这次漫画作文有哪些建议?

4、教师总结漫画作文的要点:

 第一:

仔细观察图画,把握画面内容。

看图作文的首要环节在于观察,《假文盲》这幅漫画,在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内容:

(1)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

(2)从人物衣着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3)图画上有哪些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

“假文盲”是什么含义?

在观察的基础上,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图画的内容。

第二:

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展开合理想象,是把习作写具体的关键。

根据《假文盲》这幅图画,我们可以这样想象:

(1)从图画上人物的衣着看,这天的天气怎样?

除了这,你还会想到什么呢?

请生说如:

(2)四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的?

他们当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3)那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位男子又是如何回答她的?

(4)周围的旅客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议论些什么?

四位男子听到人们的议论会怎么想?

怎么做?

(5)四位男子最后是在“母子上车处”上车的吗?

他们或许是被车站的民警叔叔劝走的,或许是听到人们的议论不好意思走的,或许……

第三,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

针对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不文明行为,你有何感想?

当不少旅客纷纷指责这种不良行为时,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在简略地记叙事情之后,生活中有这样的假文盲吗?

可以把这些看法和想法以议论的形式写下来。

5、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漫画,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四、交流评价,鉴赏总结

假文盲

不经意间看到一幅漫画,感触很深。

这是一个寒风凛凛的冬天,在汽车站旁,有四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排队上车。

他们身旁,立着一个用木头做成的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五个大字:

母子上车处。

而他们,四个大男人,却心安理得的站在木牌下。

此刻,就在他们身旁,有一位身体柔弱的妇女抱着一个还正在“哇哇”啼叫的孩子,站在那里,身体瘦弱的就像一个竹竿,仿佛将要被凶猛的大风吹倒……

木头做的牌子在寒风中摇摇摆摆,发出“吱吱”的响声……孩子被冻得瑟瑟发抖,人们的心也在跟着颤抖……

我茫然了。

难道那些人没有一点爱心、不懂得互相谦让吗?

难道那些人是文盲吗?

如果不是文盲,又怎么会看不见牌子的呢?

他们不是文盲,是假文盲。

他们装作看不见的牌子的模样,若无其事地在排队,为的不就是能早点回家吗!

他们是道德中的盲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有类似事情发生,比如:

坐车时,看到老人、孕妇装作看不见,自己做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排队时,有些人就随意串队,本来后来的,都串到了第一位;

走路时,为了抄进路,从草坪穿过,而草坪上明明有个牌子,上面白纸黑字写着:

不要随意践踏草坪……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像这样没有公德的假文盲也有很多,这些人总是装做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在我们中国,在我们世界再也不会看到“假文盲”!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只要我们努力,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口语交际·

习作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

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

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

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民风民俗:

春节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

这天,是传统的小年,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

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

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

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

此外,大人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

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

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

这天,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

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

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

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

这天,人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习作三》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⑴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⑵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⑴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

的。

⑵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

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

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⑴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⑵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⑶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⑴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

说一说:

①老师修改了什么?

②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⑵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⑶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⑴交换作文:

①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②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⑵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⑴指名朗读作文。

⑵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我的理想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

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

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

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

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每个都会有自己理想,有时还会改变,而我一直以来的理想都是当一名教师.

 当一名教师是一个神圣,辛苦的职业.它的任务是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作用很大,很神圣,全国到处都需要教师.但这个职业同样也很辛苦.每天要讲课,有时学生不听话,还要管纪律,甚至会大发雷霆,遭受那些不听话的学生的白眼.即使受到再大的委屈,也还要坚强,因为国家需要他.每天晚上,当人们都进入梦想时,有一个屋子里依然有灯光,那是老师在批改作业,写教案.一夜一夜,教师们都是这样熬到很晚,第二天还要打起精神给学生讲课,这是何等的辛苦.

正因为这样,我更想要做一名老师,为祖国培养人才,体会教师的辛苦,所以我立志要做一名教师.

从很小开始我就很想做一名教师.在家里还经常把自己当成老师,学习讲课.现在我觉得,当一名教师,要把知识掌握好,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把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同学们.另外,还要把性格变的开朗些.最后,还要有耐心.

 教师是我的理想,它会为我敲响警钟,提醒我不犯错误,更加向上,促使我努力学习,勇往直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为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树立珍爱生命的思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2.在交际互动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锻炼学生倾听、应对的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

3.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

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

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

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

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

富尔说:

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针对实例,展开讨论。

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

该不该见义勇为?

2.展开辩论。

正方:

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

反方:

“鸡蛋不要碰石头”。

由小组推荐代表进行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要先认真倾听别人讲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在针对对方的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3.教师小结。

当我们面临一些突发事件时,首先要冷静,不要慌乱,更不要鲁莽,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机智应对,要想办法让自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