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212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第一中学高三下期月考化学试Word下载.docx

4.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

H2SO4>H3PO4B.碱性:

KOH>NaOH

C.原子半径:

S<ClD.稳定性:

NH3>CH4

【答案】C

5.到2013年我国将完成神九、神十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为将来建立空间站作准备。

下图是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该燃料电池采用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光电转化器→水电解系统→氢氧储罐→燃料电池系统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是可以循环的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

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

4OH--4e-=2H2O+O2↑

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H2-2e-+2OH-=2H2O

【解析】水电解得到氢气、氧气,而燃料电池消耗氢气和氧气而生成水,所以水是循环利用的,A项正确。

电解水用的电能是光能转化的,所以该能量来自于太阳能,B项正确。

电解水时阳极OH-失电子生成O2,C项正确。

燃料电池正极得电子,负极失电子,H2在负极失电子,D项错误。

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MgO和BaO2B.SO2和SiO2C.KOH和NH4ClD.CCl4和KCl

【解析】

A.MgO是离子晶体,只含有离子键;

BaO2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错误。

B.SO2是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

SiO2是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C.KOH和NH4Cl但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正确。

D.CCl4是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

KCl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

考查晶体的化学键与晶体类型的关系的知识。

7.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则它们必然()

A.有相同数目的原子B.都占22.4L

C.有相同数

目的分子D.有相同摩尔质量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选项C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C。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Na+H2O==Na++OH-+H2↑

【答案】B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

CH3COOH+NH3==CH3COO-+NH4+,,A项错误;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OH-==H2O,B项正确;

C、碳酸钡溶于醋酸:

BaCO3+2CH3COOH==Ba2++H2O+CO2↑+2CH3COO-,C项错误;

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D项错误;

答案选B。

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

9.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B.3p轨道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轨道上

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2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C.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粉末

【答案】A

A、碘与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

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项正确;

C、镁粉和铝粉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C项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D项正确;

答案选A。

考查物质分离

11.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1.0mol·

L-1的HNO3溶液:

NH4+、[Ag(NH3)2]+、Cl-、SO42-

B.c(H+)/c(OH-)=10-11的溶液:

Na+、Ba2+、NO3-、Cl-

C.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Ca2+、Al3+、NO3-、HCO3-

D.滴入碘化钾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溶液:

Na+、Fe2+、ClO-、SO42-

A、[Ag(NH3)2]+能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H+)/c(OH-)=10-11的溶液显碱性,所给离子均不反应,故B正确;

C、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OH‾能与Al3+、HCO3‾反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lO‾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答案选B.

离子共存.

1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Fe(OH)2+2H+===Fe2++2H2O

B.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H++HCO3-===CO2↑+H2O

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

Fe3++2I—===Fe2++I2

D.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

A.氢氧化亚铁有还原性,硝酸有强氧化性,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Fe(OH)2+NO3-+10H+==3Fe3++NO↑+8H2O,错误;

B.醋酸是弱酸,只能写化学式,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H3COOH+HCO3-==CH3COO-+CO2↑+H2O,错误;

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是:

2Fe3++2I—==2Fe2++I2,错误;

2Al+2OH-+2H2O===2AlO2-+3H2↑,反应符合事实,拆写符合离子方程式的原则,正确。

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知识。

13.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0mol·

L-1·

s-1

B.υ(C)=0.50mol·

C.υ(A)=0.30mol·

D.υ(B)=0.60mol·

将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即可以转化为B的反应速率。

A为0.6mol·

s-1,B为0.75mol·

s-1,C为0.9mol·

s-1,D为0.6mol·

s-1,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C。

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

14.700℃时,H2(g)+CO2(g)

H2O(g)+CO(g)。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

c(H2)/mlo/L

0.10

0.20

c(CO2)/mlo/L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H2和0.20mol/LCO2,到达平衡时c(CO)与乙不同

A、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c(H2O)=0.025mol/(L•min)×

2min=0.05mol/L;

H2(g)+CO2(g)⇌H2O(g)+CO(g)

起始量(mol/L)0.100.1000

变化量(mol/L)0.050.050.050.05

平衡量(mol/L)0.050.050.050.05

二氧化碳转化率=0.05mol/L÷

0.1mol/L=50%,乙可以看做在甲平衡状态加入0.10mol/L氢气,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故A正确;

B、丙起始量是甲起始量的2倍,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丙中二氧化碳浓度是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2倍,故B正确;

C、依据A计算平衡常数K=

=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1,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H2和0.20mol/LCO2,和甲比较相当于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乙和甲比较相当于甲中加入氢气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设二氧化碳消耗浓度为x,

,x=0.2/3mol

乙中计算一氧化碳浓度,设消耗二氧化碳浓度为y

H2(g)+CO2(g)⇌H2O(g)+CO(g)

起始量(mol/L)0.200.1000

变化量(mol/L)yyyy

平衡量(mol/L)0.2-y0.1-yyy

=1,y=0.2/3mol到达平衡时c(CO)与乙相同,故D错误;

答案为D。

15.某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

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种H2、Cl2燃料电池,原电池总反应为:

H2+Cl2=2HCl,在对外提供电能的同时还可得到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较浓的盐酸。

他们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下,其中两个电极均为多孔铂电极。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为负极,通入的气体为氢气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l2+2e-=2Cl-

C.电流由b极流出,经外电路到a极

D.原电池内部,H+移向负极,Cl-移向正极

A.根据装置图,左侧电极中的电子流出,说明左侧电极是负极,在氢气、氯气燃料电池中,氢气失电子作负极,所以a为负极,通入的气体为氢气,A项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氯气在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Cl2+2e-=2Cl-,B项正确;

C.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由b极流出,经外电路到a极,C项正确;

D.原电池内部,H+移向带负电的正极,则Cl-移向负极,D项错误;

选D。

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6.(5分)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上

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

_________还原产物是:

____________。

【答案】C2H5OHCrO3C2H5OHCH3CHOCr2(SO4)3

【解析】略

17.(16分)镁化合物和氯气均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镁和氯气反应产物的电子式

(2)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

BMg与X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MgBr2与Cl2反应的△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

(3)在298K、100Kpa

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氯气,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将(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的溶解度将,氯气和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③已知:

H2CO3

HCO3-+H+Ka1(H2CO3)=4.45×

10-7

HCO3-

CO32-+H+Ka2(H2CO3)=5.61×

10-11

HClO

H++ClO-Ka(HClO)=2.95×

10-8

请依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ABC

(3)①Cl2+H2O

H++Cl-+HClO,K=

②逆向移动变大不变③Cl2+H2O+2CO32-=2HCO3-+Cl-+ClO-(每空2分)

(1)氯化镁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2)根据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知,生成MgF2是放热最多,说明形成的离子键最强,化合物最稳定,所以只有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ABC。

(3)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所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

如果加入氯化钠固体,则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但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系,所以平衡常数是不变的。

根据平衡常数可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次氯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的,所以根据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的原理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H2O+2CO32-=2HCO3-+Cl-+ClO-。

18.(15分)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叙述该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2)所需仪器为:

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_______________;

偏小的有;

无影响的有。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1分)

(2)500mL(1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分)

(3)ACBDEFHG(2分)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500mL,故配制溶液需选用500ml的容量瓶,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

根据

可知,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导致所取NaOH的质量偏大,n(B)偏大故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由于NaOH有很强的吸湿性,故用纸片称量NaOH会导致一部分NaOH残留在纸片,故会导致进入容量瓶的NaOH量偏少,故导致所配浓度偏低;

NaOH在烧杯中溶解放热,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会导致冷却后体积V偏小,故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进入容量瓶的n(B)偏小,故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进入容量瓶的n(B)偏小,故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体积V偏大,故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是因为振荡导致刻度线上方残留溶液,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9.【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

(15分)

丙酮和苯酚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苯酚

94

1.0722

182

丙酮

58

0.7898

56.5

异丙苯

120

0.8640

15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和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2)反应②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

(3)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

(4)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

(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填编号.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

a.NaOHb.CaCO3c.NaHCO3d.CaO

(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和,判断的依据是.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1)A(1分);

C(1分);

(2)放热(1分);

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炸;

(2分)(3)氧气或空气;

(1分)

(4)催化剂(1分);

腐蚀设备;

(1分)(5)c;

(6)丙酮;

(1分)苯酚(1分);

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

(2分)(7)原子利用率高.(2分)

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由给予的反应信息,异丙苯与氧气在反应器A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在蒸发器中分离出

,未反应的异丙苯进行循环利用,

在分解釜中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得到

,在中和釜中加入Z,目的是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可以是碳酸氢钠,然后用水洗涤,再经过蒸馏,由于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则T为丙酮、P为苯酚。

(1)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在反应器中发生,即A装置,反应②在分解釜中进行,即C装置;

(2)反应②的△H<0,为放热反应,有过氧化物存在,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炸,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

(3)在反应器A发生信息中的反应①,故需要氧气或空气;

(4)

在浓硫酸作条件下分解得到

,浓硫酸作作催化

剂,浓硫酸腐蚀性强,容易腐蚀设备;

(5)加入Z的目的是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NaOH能与硫酸、苯酚反应,a错误;

CaCO3为固体,且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阻止碳酸钙与硫酸的反应,b错误;

NaHCO3能与硫酸反应,不与苯酚反应,c正确;

CaO能与苯酚反应,且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阻止碳酸钙与硫酸的反应,d错误;

c符合题意;

(6)由于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沸点越低越先蒸出,处于蒸馏塔的上部,则T为丙酮、P为苯酚;

(7)由异丙苯最终得到苯酚和丙酮,整个过程原子利用率高。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化学工艺流程、装置及试剂的分析评价等。

20.乙酰苯胺是常用的医药中间体,可由苯胺与乙酸制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化合物

密度(g.cm-3)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乙酸

1.05

易溶于水、乙醇

17

118

苯胺

1.02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6

184

乙酰苯胺

-

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

114

304

合成:

方案甲:

采用装置甲(分馏柱的作用类似于石油分馏中的分馏塔)。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苯胺、7.4mL乙酸,加热至沸,控制温度计读数100~105℃,保持液体平缓流出,反应40min后停止加热。

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趁热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冷却后有乙酰苯胺固体析出,过滤得粗产物。

方案乙:

采用装置乙,加热回流,反应40min后停止加热。

其余与方案甲相同。

提纯:

甲乙两方案均采用重结晶方法。

操作如下:

加热溶解→

活性炭脱色→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过滤→

洗涤→

干燥

装置甲装置乙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b处水流方向是(填“进水”或“出水”)。

(2)合成步骤中,乙酰苯胺固体析出后,过滤分离出粗产物。

留在滤液中的主要物质是。

(3)提纯过程中的第

步,过滤要趁热的理由是。

(4)提纯过程第⑥步洗涤,下列洗涤剂中最合适的是。

A.蒸馏水B.乙醇C.5%Na2CO3溶液D.饱和NaCl溶液

(5)从投料量分析,为提高乙酰苯胺产率,甲乙两种方案均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甲的产率较高,原因是。

(1)冷凝管出水

(2)乙酸

(3)防止温度降低导致乙酰苯胺析出,降低产率;

(4)A

(5)乙酸过量方案甲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蒸出,促进反应

(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征,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

温差越大,冷凝效果越好,所以冷凝时,b处水流方向是进水。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了5.0mL苯胺、7.4mL乙酸,根据化学反应和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乙酸过量,所以留在滤液中的主要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