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49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PI SPEC 5CT新旧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由于电极或地线与产品表面之间起弧而产生的局部表面熔化点。

由提供焊接电流的电极和管子表面之间的电接触在靠近EW管焊缝处产生的断断续续的触痕,或是由于使用光谱仪检测钢的化学成分而产生的触痕不是电弧烧伤。

(2)接箍材料couplingmaterial

用于制造接箍半成品的厚壁无缝管。

接箍材料和接箍毛坯之间的主要差异是接箍材料没有强制性的无损检验要求(见10.15)。

成品接箍的强制性无损检验要求见第9章。

(3)全管体full-body

具有完整截面的产品。

(4)全长full-length

产品的整个长度(端部至端部)。

(5)平端管plain-endpipe

以无螺纹提供的加厚或不加厚的管子。

(6)产品试块producttestblock

从产品上截取的试块,拉伸试样或全壁厚硬度试验环。

(7)标准化试块standardisedtestblock

经检定的具有某一平均硬度值的试验块,用于验证硬度试验机的性能。

3

删除了“套管和油管附件”和“平端套管衬管”的术语和定义,对下列术语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完善:

(1)车载量

产品制造厂发货时装载在一节火车车皮上的产品数量。

(2)接箍毛坯

满足接箍毛坯要求的接箍材料。

(3)分级淬火

被淬火产品在温度显著高于淬火介质温度时,从该淬火介质中移出,再进行的淬火。

(4)管子

套管、油管和短节的统称。

(5)加工厂

能对制管厂生产的热处理产品进行加工作业的厂商、公司或集团公司。

(6)产品

单件或成批的管子、接箍、接箍毛坯、接箍材料、接箍半成品或附件材料(若适用)。

4

第5章“购方需提供的资料”

增加了以下条款:

5.1C90、T95和C110钢级

购方宜参考ISO15156-2或ANSI-NACEMR0175/ISO15156-2指南使用C90、T95和C110钢级。

宜特别注意C110钢级在ISO15156-2或ANSI-NACEMR0175/ISO15156-2第2或3类硫化物应力开裂区中的应用,因为这种材料不是对所有酸性(含H2S)环境都适用的。

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仅用于质量控制目的,而不是证明该材料对任何特定酸性环境是合格的。

确保产品适用于特定用途是产品用户的职责。

5.2关于套管资料,增加:

•具有特殊倒角的特殊间隙接箍

•替代钢级或替代热处理接箍

•统计拉伸试验——C90、T95和C110钢级

•组合接箍

•缩径接箍——第1、2和3组

由购方和制造厂协商的条款中,增加了:

•加厚——C110钢级

•统计拉伸试验

•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和试验溶液——C110钢级

•补充硬度试验

•电焊套管和短节——P110和Q125钢级

•统计冲击试验用可选择的F系数

5

5.3关于油管资料,增加:

•替代较低的冲击试验温度

•替代通径要求

•延长加厚长度

•接箍钢级

•缩径接箍——第1、2和3组

•第1组未经热处理的管子的冲击试验

•加厚长度——标准或延长

•电焊油管和短节——P110钢级

对于接箍毛坯、接箍材料和附件材料,在原有接箍毛坯和附件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

•产品种类:

接箍毛坯、接箍材料或附件材料

•特殊端部加工附件材料临界厚度

•特殊端部加工附件材料壁厚验证

•冲击试验

6

第6章“制造方法”

6.1通则中补充规定:

“除购方与制造厂另有协议外,C110钢级应不加厚”。

6.2.2关于第1组的热处理要求修改如下:

对于J55和K55钢级产品,是否进行热处理由制造厂选择,除非订单上规定了与表C.3或表E.3脚注b一致的某种特定类型的处理。

N80钢级1类产品应进行正火,或由制造厂选择进行正火加回火。

N80Q钢级产品应进行全管体全长淬火加回火。

R95钢级应进行淬火加回火。

增加6.3.2关于R95钢级的矫直要求:

除正常矫直所必需的和压缩冷加工量不大于3%的冷加工外,R95产品在最终回火作业后,不得进行拉伸或扩径冷加工。

PSL-2和PSL-3产品的附加要求见附录H。

增加6.3.5关于C110钢级的矫直要求:

必要时,产品应进行冷旋转矫直,并随后在低于规定最终回火温度30º

C~56º

C(50º

F~100º

F)的温度下进行应力消除处理,或者在终了温度低于规定最终回火温度不超过165º

C(300º

F)的温度下进行热旋转矫直。

必要时,允许在小型压力矫直机上进行矫直处理。

7

第7章“材料要求”

7.1中关于C110钢级的化学成分要求如下:

对于C110钢级,在购方询问有意加入到每一炉批的所有元素(不管其加入的目的如何)的最低和最高比例时,制造厂应报告。

7.2中增加7.2.4关于C90、T95和C110钢级的统计拉伸试验要求:

经购方与制造厂协商,应采用A.12(SR38)中的C90、T95和C110钢级统计拉伸试验补充要求。

8

7.3.1关于C110钢级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结果的评价规定如下:

对于C110钢级:

a)根据ASTME23,最小剪切面积百分比应为75%,或

b)制造厂可采用某一文件化程序(最为最低限度,考虑到化学成分、直径和壁厚的变化)及冲击试验结果来证明具有上平台行为。

如果最小剪切面积百分比低于75%或者不能满足b)的要求,则该材料应拒收或应制作转变曲线以证明产品在规定的试验温度(由购方规定标准试验温度或降低试验温度)下位于上平台。

7.5中关于管子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吸收能要求,C110钢级与Q125钢级要求相同。

7.7.1中关于C110钢级的表面硬度和全壁厚硬度要求规定如下:

对于C110钢级加厚产品和单件热处理的接箍半成品、短节或附件材料,若布氏或洛氏C标尺硬度测量值分别不超过HBW286或HRC30,则该件产品是可接收的;

若任一硬度值超过HBW286或HRC30,则可在该硬度压痕最接近的区域附加两个硬度压痕试验。

若第二次试验中任一硬度值超过HBW286或HRC30,则该件产品应拒收。

对于C110钢级,平均硬度值不超过HRC30是可接收的。

若任何单个压痕测得的硬度值超过HRC32,则该件产品应拒收。

平均硬度值介于HRC30和HRC32之间的产品应重新试验。

7.8和7.9关于硬度变化和工艺控制,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C90和T95钢级。

7.10.2关于C110钢级的淬透性要求规定如下:

对于每种规格、质量、化学成分以及奥氏体化及淬火组合,全壁厚硬度试验应在每一生产流程的淬火后、回火前进行。

这些试验应在产品的本体上进行,若是附件材料,试验应在设计的最大壁厚部位进行。

平均硬度值应等于或大于由式(3)确定的、对应于最小95%马氏体的硬度值:

HRCmin=59×

(%C)+29(3)

上述公式源于参考文献[2]中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上述公式于碳含量在0.15%~0.50%范围内有效。

对于壁厚大于等于30mm(1.181in)的管子、接箍半成品、接箍材料和接箍毛坯,经制造厂与购方协商一致,可采用其它要求。

7.11关于C110钢级晶粒度要求,规定原始奥氏体晶粒度应为ASTM6级或更细(按ISO643或ASTME112确定)。

7.14关于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除了增加有关C110钢级相关要求外,修改了C90和T95钢级相关要求,还补充了试样要求、试验无效、附加试验等内容,是变化最大的一节,具体如下:

7.14.1一般性指导

购方宜以ISO15156-2或ANSI-NACEMR0175/ISO15156-2为指南来使用C90、T95和C110钢级。

宜特别注意C110钢级在ISO15156-2或ANSI-NACEMR0175/ISO15156-2SSC2类或3类地区的应用,因为这种材料不是对所有酸性(含H2S)环境都适用的。

确保产品适用于特定用途是产品使用者的职责。

9

7.14.2试验和复验要求

a)C90和T95钢级:

对于10.2规定的每一批,制造厂应采用7.14.5中所给ANSI-NACETM0177-2005试验方法中的一种证明产品满足或超过最低SSC要求。

如果购方要求的SSC要求高于此最小值,或要求下列某一种特定试验方法,则应由购方与制造厂协商一致。

PSL-3产品的附加要求见附录H。

b)C110钢级:

对于10.2规定的每一批,制造厂应采用7.14.5中所给ANSI-NACETM0177-2005试验方法A或试验方法D证明产品满足或超过最低SSC要求。

如果购方要求的SSC要求高于此最小值,或要求某一种特定试验方法,则应由购方与制造厂协商一致。

c)对于方法A,除因产品规格限制要求使用小尺寸拉伸试样外,应使用全尺寸拉伸试样。

d)对于方法D,除因产品规格限制要求使用小尺寸DCB试样外,应使用全尺寸DCB试样。

当要求方法D中的小尺寸试样或替代试样时,其验收判据应由购方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e)当本标准未做规定时,购方和制造厂宜在签订或接受订单之前对制造厂资质、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频次、复验方法和试验作法等细节进行沟通。

7.14.3试样选择和取样位置

若可能,根据所要求试样的产品规格和类型,SSC试样应从采用下列准则选择的一根、端部和位置(根据全壁厚硬度试验的外壁、壁厚中间、内壁,见图D.10)截取试样:

a)对于所有试验方法,C90和T95钢级平均硬度大于等于HRC24.4或者C110钢级平均硬度大于等于HRC29;

b)对于所有试验方法,根据每批至少5根的预备硬度试验的最高平均硬度值和按该批顺序均匀地每间隔20根不少于1根的频次;

预备硬度试验旨在获得所要求硬度试验的5%以便于SSC试验。

这些根是7.7.1中要求进行试验的管子的一部分。

c)对于所有试验方法,试样应从代表某一特定批的最高平均硬度的产品上截取;

d)对于所有试验方法,若购方同意,制造厂可采用随机选择的试样,只要先前的文件化确认试验结果或以前的制造方法的评定(根据ISO15156-2或ANSI-NACEMR0175/ISO15156-2)证实该制造方法可使产品满足本标准的SSC要求。

SSC试样测得的硬度数据应仅供参考。

7.14.4C90、T95和C110钢级用试验溶液

对于本标准的目的,应采用ANSI-NACETM0177-2005A溶液。

在附加试验中采用替代试验溶液见A.13SR39。

10

7.14.5最低SSC要求

a)ANSI-NACETM0177-2005方法A,光滑拉伸试验

全尺寸试样(直径6.35mm(0.250in))

80%YSmin

C90钢级为496MPa(72000psi)

T95钢级为524MPa(76000psi)

85%YSmin

C110钢级为644MPa(93500psi)

小尺寸试样(直径3.81mm(0.150in))

72%YSmin

C90钢级为447MPa(64800psi)

T95钢级为472MPa(68400psi)

76%YSmin

C110钢级为576MPa(83600psi)

b)ANSI-NACETM0177-2005方法B,弯曲梁试验C90钢级为Sc(12.0)

T95钢级为Sc(12.6)

根据当前行业惯例,方法B的要求只用美国惯用单位制表示。

C110钢级没有方法B要求。

c)ANSI-NACETM0177-2005方法D,DCB试验

C90和T95钢级至少三个有效试样的平均值最低为33.0MPa·

m1/2(30.0ksi·

in1/2),C110钢级至少三个有效试样的平均值最低为26.3MPa·

m1/2(24.0ksi·

in1/2)。

在计算平均值时,应包括所有有效试验结果。

无效试样其值应小于:

C90和T95钢级为30.0MPa·

m1/2(27.0ksi·

in1/2)

C110钢级为23.1MPa·

m1/2(21.0ksi·

除7.14.2.d)允许外,应采用9.53mm(0.375in)标准试样厚度。

可采用不预制裂纹试样或预制疲劳裂纹试样。

如果使用预制疲劳裂纹试样,在预制裂纹期间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不应超过:

C110钢级为20.7MPa·

m1/2(18.6ksi·

对于C90钢级,试验单臂位移应为0.76mm+0.03mm,-0.05mm(0.030in+0.001in,-0.002in)。

对于T95钢级,试验单臂位移应为0.71mm+0.03mm,-0.05mm(0.028in+0.001in,-0.002in)。

对于C110钢级,试验单臂位移应为0.51mm+0.03mm,-0.05mm(0.020in+0.001in,-0.002in)。

7.14.6试验无效

仅当确定有某种不容忽视的原因,并且不仅仅是因为试验结果不满足最低SSC要求时,SSC试验应被认为是无效,并进行一个替代试验。

不容忽

视的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

a)试样加工缺陷;

b)试验错误。

7.14.7ANSI-NACETM0177-2005方法D附加试验条款

所有悬臂位移的测量应沿着载荷线进行。

不应插入销子进行这些测量。

悬臂位移的初始测量应在楔块插入前进行,可在加载孔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或者在DCB试样的外表面上进行。

悬臂位移的最终测量应在组装试样上与初始测量相同的位置进行。

悬臂位移应为初始测量值和最终测量值之差。

在SSC试验前,应按图D.30所示进行洛氏C标尺硬度试验(三个压痕的最小值)。

在DCB试样上测得的硬度数据应仅供参考。

如NACETM0177-2005所规定,应特别关注边缘裂纹的识别和评价。

11

第8章“尺寸、质量、公差、管端和缺陷”

8.3.2关于外径的要求规定如下:

外径应在8.11.1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对于以平端不加厚供货的管子以及订单上规定用于制造短节的管子,平端不加厚的规定公差应适用于管子全长。

接箍毛坯、接箍材料和附件材料的外径公差应按订单规定,或者接箍材料和附件材料的外径公差应按制造厂内部要求规定。

对于带螺纹的管子,螺纹端外径应使螺纹总长度L4(不包括BC)和全顶螺纹长度Lc符合APISpec5B规定的尺寸和公差。

8.5中质量计算公式修改为:

WL=wpe•Lef+km•em

式中:

WL——管长为L的单根管子的计算质量,单位为千克(kg)(磅(lb));

wpe——平端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磅每英尺(lb/ft));

Lef——按8.6定义的包括端部加工在内的管子长度,单位为米(m)(英尺(ft));

km——质量修正系数,碳钢为1.000,马氏体铬钢为0.989;

em——由于端部加工而引起的质量增加或减少,单位为千克(kg)(磅(lb))。

8.6有关长度要求,补充如下规定:

若适用,API接箍的长度应按表C.32~表C.35或表E.32~表E.35规定。

接箍毛坯、接箍材料和附件材料的长度应按订单规定,或者接箍材料和附件材料的长度应按制造厂内部要求规定。

8.11.3关于质量公差要求,补充规定“当规定最小壁厚大于等于规定壁厚的90%时,单根的质量上偏差应增至+10%”。

8.12.4关于螺纹加工要求,补充规定“产品端部不应用锤子锤圆但可轻微成型以满足螺纹加工要求。

对于C90及更高强度的钢级,这种成型应仅当购方同意时才可进行”。

8.12.5关于端部工艺质量要求,补充如下规定:

C110钢级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均应进行喷砂处理,除非经购方与制造厂协商同意采用包括螺纹加工在内的任何适当的技术进行处理,而这种处理足以在接头上紧过程中避免出现材料对卸扣的敏感性或导致粘结。

8.13.1要求所有管子和由管子制成的附件不应有的缺陷中增加:

•任何电弧烧伤;

•位于管体外螺纹部位、深度大于规定壁厚的10%的内表面上的任何非线性表面开裂缺欠。

修改设计验收准则

8.13.2增加要求“所有非管子制成的附件材料、接箍毛坯和接箍材料不应有任何淬火裂纹或电弧烧伤”。

12

第9章“接箍”

9.1关于接箍的一般要求,补充如下规定:

接箍应是无缝的,除9.2所列情况外,应具有与管子相同的钢级和类型、相同或更高的PSL,并经过与管子相同的热处理。

除C110和Q125钢级接箍不应用热锻件制成外,接箍应用由接箍毛坯、接箍材料或热锻件制成的接箍半成品经机加工而成。

对于单件热处理的C110钢级接箍半成品,应只能采用10.2.3c)方法。

C110和Q125钢级接箍半成品的可选要求见A.4SR9。

同时删除了原标准中的9.3和9.4。

9.12关于表面检验,增加9.12.8“接箍应无任何电弧烧伤”。

9.14关于缺欠和缺陷的修补及清除,补充规定“不允许采用打磨或机加工方法清除淬火裂纹和电弧烧伤”。

修改制造验收准则和接箍磁粉检测程序

9.16关于接箍和接箍半成品的保护,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C90、T95和Q125钢级。

13

第10章“检验和试验”

10.3关于化学成分试验,对C110钢级的熔炼分析和产品分析要求同Q125钢级。

10.4.4关于接箍毛坯、接箍材料、接箍半成品、短节和附件材料的拉伸试验频次和取样位置,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C90、T95和Q125钢级。

10.4.5关于拉伸试样,补充如下规定:

当要求对加厚部位进行拉伸试验时,购方和制造厂应对试验用最具代表性的试样类型和尺寸达成一致意见。

10.4.6关于接箍半成品、接箍毛坯、接箍材料、短节和附件材料拉伸试样的附加要求及10.4.7关于拉伸试验方法,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Q125钢级。

10.4.8关于试验无效规定修改如下:

无论试验前或试验后发现显示有与试验目的无关的制备缺陷或材料缺欠的任何试样,可将其报废,并用取自同一件产品的另一试样代替。

10.4.9和10.4.10关于拉伸试验的复验,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C90、T95和Q125钢级。

10.6.5关于C110钢级不加厚管的硬度试验频次和取样位置,规定如下:

对于C110钢级,一个象限内的全壁厚硬度试验应在每根管的两端取样进行。

若制造厂实施经证明足以确保整根管具有均匀的硬度性能而使购方满意的工艺控制计划,则试验频次可降低至a)中C90和T95钢级适用的频次。

10.6.7关于接箍半成品、接箍毛坯、接箍材料、短节和附件材料的硬度试验频次和取样位置,对C110钢级的要求同C90和T95钢级。

14

10.6.10关于硬度试验方法,补充如下规定:

对于M65、L80、C90、T95和C110钢级,应只能使用数显(一位或多位小数)硬度计进行全壁厚硬度试验。

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接触砧板和压头的表面应相互平行,其夹角应在0.5°

范围内。

当使用磁性模板平面磨床或确保满足要求的其它机加工工艺制备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时,不需要进行平行度验证。

当采用其它方法制备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时,应对每个产品试块或试验环的平行度进行验证。

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接触砧板的表面应具有比用240号(P240)砂纸干磨制成的平面更细的光洁度。

对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接触砧板和试验机构件(如压头、压头夹持器、砧板和砧座)的表面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肉眼可见的外来物、润滑剂、铁锈及毛刺。

产品试块或试验环超出砧板支撑范围的悬垂部分小于或等于产品试块或试验环该表面面积的40%是可接收的。

当试验设备被设计并经证实试样悬垂可产生一致性精确结果时,产品试块或试验环悬垂部分可超过其表面面积的40%。

不允许采用外部支撑。

砧板和砧座不应有对硬度试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的突出或凹陷处。

当采用标准化试块验证硬度试验机时,验证所使用的砧板应与随后验收试验用砧板相同。

当与(如间接验证过程中)所使用的特定试验机一起使用时,只有经过校准(验证)的压头才可使用。

当使用其它压头时,应采用一个更精确的压头(如具有小误差的参考压头)的间接验证方法对其进行验证。

应借助于适当的放大倍率(如20或更高)对譎RC压头抛光部分定期进行外观检查其是否有损伤(如裂纹、金属屑、凹坑等)。

若某一位置(一个象限内同一外表面、壁厚中间或内表面)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硬度压痕值高于20HRC,并且该位置上最高和最低压痕值之差高于2.5HRC,则在该位置应另打三个压痕。

在这种情况下,平均硬度值应根据这三个附加的压痕值给出。

试验报告应给出附加的压痕值,若要求,应提供原始试验数据。

对于C90或T95钢级,若任一洛氏硬度值超过27.0HRC,或对于C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