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58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考察报告4篇与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范本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一是杭州的区域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

为了养家糊口,具有传统流动和经商意识的杭州人开始三五成群走出去。

70年代中后期已有十万供销大军大踏步走向全国;

80年代开始走上了以“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机器、大动力,小能人,大气魄”为主要特征的治穷致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

杭州的民营企业就是以起初的“人无我有”(即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家庭工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人有我转”(即发展股份合作制),发展到现在的“人转我好”阶段,标志着杭州民营经济迈上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被称为“民营经济”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90%以上,基本形成了“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的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

民营经济在杭州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杭州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部分,拓展市场的开路先锋,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二是杭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运行基础的经济。

多年来,杭州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市场体系完整性,市场竞争特色性,市场发展动态性,市场规模效益群体性,市场机制作用渗透性等自身特点和优势。

特别是商品市嘲在发展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新发展”。

由过去企业依赖专业市场推销产品为主转向专业市场和企业直接推销并举;

由过去有形市场为主转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

由过去内销为主转向内销外销并举。

走遍全国的杭州人,一边挣钱,一边传播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

他们在依靠勤劳苦干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当地人走向勤劳致富之路,除了带动平原城镇人员务工发展二、三产业,也间接地带动了杭州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梯次转移。

实现了平原种田的外出做工,山上苦熬的下平原种田。

浙江乡镇企业发展考察报告

浙江乡镇企业 

发展考察报告 

黄永礼 叶德华 

去年底,南京市乡镇企业局局领导带领8个处室负责人赴浙江省温州市、台州市和杭州市参观学习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和经验。

通过参观、交流,我们看到了浙江三市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的新进展,也看到了我市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差距,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浙江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在我们参观学习的三个市中,杭州与南京同属一类,都是省会城市,而温州、台州的发展自然条件要比南京差得多,国家对他们的投资很少,两市人均耕地也只有03亩左右,原来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和台州市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以民营企业、市场机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格局,他们的经济发展被誉为"

温州模式"

"

浙南模式"

,温州乡镇企业有719万个,从业人数946万人,实现总产值1245亿元,其中工业12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实现出口交货值135亿元,上交税收403亿元,占全市财政税收的55%,全市组建乡镇企业集团120家,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企业700家。

台州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75亿元,财政总收入532亿元,综合实力在全省中上水平,形成了机械电气、医药化工、塑料模具、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工艺美术、服装鞋帽等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体系和工业生产基地。

杭州市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815亿元,其中工业1618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4%,实现出口交货值230亿元,实现利润615亿元,上交税收5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64%,安置农村劳动力1137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6%。

从我们参观、学习和交流中,明显感受到浙江这三个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体。

这三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三民经济"

企业产权以民有为主体,经营方式以民营为主要形式,社会各项事业以民办为主要力量。

特别是温州和台州私营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台州市各类企业95%以上产权为民有,,该市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182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4家,形成了以面广量大的私营个体企业为基础,以机制灵活的股份合作制为中坚,以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为龙头骨干的企业组织结构。

私营个体经济占台州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成为台州经济的主体。

温州市私营个体经济在全市所占比重,国内生产总值占85%、工业产值占97%、社会零售总额占90%、固定资产投资占65%。

杭州市私营个体经济也占全市乡镇企业65%以上。

目前,私营个体经济呈现出集团化、区域化、集约化的新趋势,显示出充满生气的发展活力。

二是以块状经济发达为特色。

这三市乡镇企业发达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把分散的小企业连接起来,形成"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的块状经济。

温州乐清市的柳市镇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集散基地,年销售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天正集团均有自已的生产性园区,永嘉报喜鸟集团、红蜻蜓集团、奥康集团的工业园区也非常成气候。

台州市也有一大批专业村、专业镇,如温岭市大溪镇和山水镇的水泵,临海市东塍银的节日灯,路桥区上倪村的室内拖鞋等,目前仅路桥区专业村就达53个。

崛起了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年销售上亿元的企业20多家,其中吉利集团的产值达20多亿元,产生了"

飞跃"

缝纫机、"

星星"

冷柜、"

苏泊尔"

压力锅等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

杭州桐庐的风水镇形成了从笔杆到笔芯、笔套、成笔分工合作专业化生产制笔特色块状经济,笔的生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三分之一。

杭州市已经形成了以袜业、五金、珍珠、衬衫等十大块状经济。

三是以政府优质服务为保证。

乡镇企业所以能保持快速发展,政府的明智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温州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温州政府的管理职能逐渐从计划经济下的"

无所不包"

转变为现在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

,或者是有些专家所认为的"

无为而治"

1982年5月,上级工作组进驻温州柳市镇,将经营低压电器的所谓"

八大王"

作为制假分子进行打击,然而同年10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个体经济重点户、专业户大会。

1984年,在弄清真实情况的前提下,温州市宣布"

是发展商品经济和搞活流通的能人,并依法对"

作出无罪释放,予以平反。

1987年11月7日,温州市颁布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股份合作制是"

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1993年是温州股份合作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企业总数达到36887家。

1994年, 

温州市进一步明确将两个以上的投资者组建的企业纳入"

股份合作"

的范畴,并将其视为"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而这一点直到1999年才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案"

中。

这种地方政府对非国有经济的确认,是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一种政治财富,也是使其在全国地级市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浙江乡镇企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敢冒,大胆创新。

温州、台州区位条件差,发展经济受种种因素制约,两市农民从民间"

打硬股"

得到启示,创办了既不同于集体经济又不同于个体经济的新型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从此使乡镇企业走上蓬勃发展之路。

到1993年,温州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36887家,其中工业企业27771家,实现产值193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2%。

台州"

形式孕育于70年代,发展在80年代,提高在90年代,到1990年底,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产值占乡镇企业的三分之二,全市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启示二: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80年代台州群众创造了股份合作制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时,当时社会各方面有不同的议论,《浙江日报》为此展开专门讲座。

台州各级党委、政府不争论、不张扬,把股份合作制作为集体经济对待,为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其健康快速发展。

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

全国第一"

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等。

启示三:

用活民间资本,立足自身创大业。

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是由个体、私营起步,通过自身的资金积累,采取"

滚雪球"

式逐步发展起来的,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

原则,不但利用社会资金,兴办了大量企业,而且建成了高等级公路、机场、铁路、大桥、体育馆等基础设施,这次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温、台高等级公路,绝大多数都是靠民间资本筹建的。

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是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成立于1993年,目前资产超过10亿元,自有资金超亿元,发展速度居浙江省第一。

台州市开发区商业街总投资32亿元,政府没有一分钱投入,全部靠民资,在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反而净赚3000万元。

启示四:

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新品开发。

一度时期,温州曾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1987年8月8日,是温州鞋业界为之蒙羞的日子,这一天,在杭州武林广场等地,温州的5000余双劣质皮鞋被当众销毁。

为扭转被动局面,1994年,温州市政府制订了《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细则》,这是全国第一个由政府制定的质量立市法规。

1998年,温州成立了我国鞋业界第一个行业协会--温州市鹿城区鞋业协会。

由于狠抓产品质量,注重新产品开发,几年来,温州涌现出皮鞋、服装、低压电器、磁力泵、打火机、塑料制品等一批在全国闻名的名牌产品。

台州的"

牌缝纫机、"

钱江"

牌摩托车、"

吉利"

牌汽车,杭州的"

奥的斯"

电梯、"

钱潮"

牌万向节、爱迪集团的包装产品等在国内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启示五:

不断完善产权制度改革。

现在,温州乡镇企业逐渐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建立了法人治理机构,并且向"

公开性、透明度、规范化"

迈进;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许多老板把自己的经营权交给从全国各地聘请来的能人,正泰集团的老总南存辉率先打破家族化管理,聘请外人担任总经理,他个人的股份从100%的绝对控股到今天的30%,他把自己的利让出来,奖励给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人,也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壮大, 

实现销售40亿元,位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位。

近几年来,温州市有40多家乡镇企业获省级管理示范企业,正泰集团、长城集团等5家企业被列为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人本集团1997年被评为全国企业创新奖。

加快我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浙江温台杭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给我们很大启示,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取人之长,充分发挥南京自身优势,才能不断缩小差距,推动我市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以乡镇企业园区为载体,快速提升乡镇企业总量。

,我市乡镇企业实现产值787亿元,其中工业659亿元,杭州1815亿元,是我市的23倍,其中工业1618亿元,是我市乡镇工业的245倍。

要缩小与杭州的差距,必须加快乡镇企业园区建设,实现乡镇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重点乡镇企业园区、重点乡镇和重点乡镇企业每年的发展速度要保持在30%以上,这样才能加快缩小与杭州的差距。

二是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

温台私营个体经济已占乡镇企业的90%以上,杭州也占到65%左右,而我市在50%左右。

我们要进一步按照"

放心、放胆、放开、放宽、放活"

的方针,转变观念,真正打破所有制形式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私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外向度。

外向度不高是我市乡镇企业不大不强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市出口交货值为66亿元,仅为杭州的28%。

要赶超杭州,我们要充分发挥南京城市大、高校集中、科研院所多、大企业多的优势,抓住入世新一轮大发展契机,研究招商引资的新思路和突破性措施,充分利用园区这一载体,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快速增强乡镇企业外向度。

(责任编辑:

冯洪柏) 

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 

近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浙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令世人瞩目的“温州模式”、“浙江现象”。

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浙江创造了良好的授信环境,使浙江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和其它金融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与金融业务相互促进,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

以“温台(台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民营企业起源于家庭作坊经济, 

其发展的进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浙江沉眠已久的工商文化和敢于闯天下的民风迅速绽放,温州等地的千家万户各起炉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家庭作坊经济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同时,温州等地的市场推销人员走向全国各地,温州当年的十万供销大军“来自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赚来千金万银”,在推销当地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也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部分家庭作坊经济开始走向股份合作制,加强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联合,家庭作坊经济走上公司制的道路,民营公司初具规模,同时,一些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民营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大批极具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集团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规模和经济份额上都占据浙江经济的绝对优势,浙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天下。

杭州湾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终究殊途同归。

80年代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为“苏南模式”, 

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到80年代末期已形成一定规模。

进入90年代,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通过职工参股、企业拍卖等方式,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大量转制为民营企业,经济结构由“苏南模式” 

转型为“温台(台州)模式”,民营经济占据了绝对优势。

由于这一地区民营企业的特殊发展历程,使其民营企业的规模比温台地区要大,而其企业机制比苏南更为灵活。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 

民营经济在浙江各地遍地开花,除少数基础性行业外,竞争性行业已完全民营化。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浙江民营企业总数占浙江全部企业总数的98%,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2%,民营企业产值占浙江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3%,浙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代名词。

二、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征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浙江民营经济呈现出与其它地区民营经济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造就了浙江经济的强势和特有活力,也为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草根经济。

现在,人们喜欢将浙江民营经济俗称为“草根经济”。

它指的是浙江民营企业都是土生土长, 

在家乡本土成长壮大。

浙江民营企业是浙江农民在离乡不离土的家庭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与开放地区的外来经济所不同的是,它生于本土, 

长于本土,扎根于本土。

即使今天,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后,业务扩展到各地,其公司总部、生产基地、资金中心仍然扎根于本土。

2、块状经济。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块状特征尤其突出,各地形成了自已的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地区分工明显,各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浙江、全国仍至世界都较为突出。

如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宁波服装、永康五金、嵊洲领带、海宁皮革、永嘉钮扣、苍南商标。

块状经济弥补了浙江小企业、小商品经济的不足,通过地区专业化、规模化使小企业、小商品得以做大做强。

3、专业市场发达。

在块状经济的基础上,浙江各地组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市场,为地区主导产业服务,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嘉钮扣市场、永康五金城、宁波服装市场、苍南商标城等已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的发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供销渠道和市场信息,使浙江民营企业站在了同一产业的市场前端。

4、地区发展较为均衡。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是地区不平衡。

而浙江民营经济在各地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不管是杭州湾地区的宁波、绍兴,还是南部山区的温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义乌、永康、东阳,民营经济都较为发达。

民营经济的遍地开花使浙江地区经济整体上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经济的有效腹地比其它省份大。

5、中小企业为主体。

发源于家庭作坊的浙江民营企业日前绝大多数仍为中小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占企业总数的92%。

经营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占1%。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营灵活,市场反映灵敏,产销对路,相当多的企业还具有小而优、小而专的特点,企业效益良好。

但这些企业也存在着家族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的缺点。

6、制造业为主。

浙江民营企业从家庭手工作坊发展而来,民营企业普遍从事的是制造业,其它行业的占比较少。

浙江民营企业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劳实干做起来,目前经济中投机的成份已较少,从而使浙江经济的现有基础较为夯实。

7、小商品生产占较大份额。

浙江民营企业有相当部分从事小商品生产,他们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自身低廉的成本优势将小商品做成了大市场,通过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低成本优势。

这些小商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竞争主要在于成本竞争,浙江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得到强化以后,其它企业已很难与之竞争。

这些小商品虽为传统产品, 

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波动性较小,浙江民营企业占领这一市场后,便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市场空间,企业经营相对稳定。

三、浙江民营企业发展造就的金融环境

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当地金融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颇具特色的民营经济和社会文化氛围为银行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近几年,浙江各家银行的授信业务发展较快,且授信资产质量优良,这些得益于当地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良好授信环境。

江浙一带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沉淀的地区,由于历史的渊源沉淀,浙江地区民众具备较高的素养,民风崇尚荣誉,注重名声。

进入工商社会以后,这种历史文化和民风渊源逐渐演化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而浙江以民营企业为基础产生的草根经济将诚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得到强化。

浙江各地目前没有建立社会征信系统,但草根经济使浙江形成了天然的社会征信系统。

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土生土长于浙江本土,企业、经营者、法定代表人的经营历程、资产情况、行业品行、历史信誉以及社会关系等授信信息能够得到比较顺畅的沟通,授信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被草根经济所化解。

同时草根经济的特征使浙江金融机构很容易得到企业的动态信息,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发展变化情况能够比较及时地传递到授信业务人员,从而使授信业务人员能够动态监控风险,随时根据民营企业的经营变化调整授信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因此,草根经济使授信业务建立在信息较为充分、及时的基础上,从贷前到贷后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授信风险的可控程度比较高,银行的主动性较强。

从微观经济环境来看,民营经济的特征使浙江的微观经济主体产权天然明晰,企业运作的深层次矛盾得到解决,经营者的责权利三者天然合一。

浙江的民营企业大多数仍为中小企业, 

具有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但当地的专业市场、块状经济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其小商品生产具有独特的市场空间;

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股东的投入较大,负债率普遍较低。

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为浙江金融机构授信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微观环境,为浙江当地各银行优良的授信资产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东南西北中遍地开花,促进了浙江经济整体上的均衡发展,从而为浙江金融机构创造了较为广阔的经济腹地。

应当说目前浙江各银行授信业务的回旋余地比较大,业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空间都比较广。

四、浙江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政策

浙江各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政策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初、中期,民营企业基本为几大国有银行限制准入的客户,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

当时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地下钱庄和当地信用社, 

温州等地民间融资非常发达。

到90年代中后期,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各股份制银行率先选择以民营企业为主要的授信支持对象并获得较快的发展;

而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从经济竞争领域退出,由此使得一贯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支持对象的几大国有银行的发展落后于股份制银行, 

且资产质量也远远落后于股份制银行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到90年代后期, 

浙江各国有银行转变了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加大了对民营企业授信的支持力度。

进入本世纪,不仅大、中型民营企业得到各家银行授信的积极支持, 

众多产品有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也成为各家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对象。

由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其独具特色的经济特征,当地各银行普遍看好民营企业。

各家银行创新民营企业授信理念,调整传统的授信政策,再造授信流程,加强产品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授信的投放力度。

在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上,股份制商业银行方法更为灵活,措施更为有力,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比国有银行大。

在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客户战略上,浙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倡客户培植战略,广东发展银行浙江分行将之称为“种芝麻,抱西瓜”。

对产权明晰的中小民营企业采取积极的培育政策,通过培育培植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分享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成果,与民营企业共成长。

部分银行将此政策具体化到绩效考核中,将中小民营企业培养成优质大户的相关业务人员、责任人将得到绩效奖励。

在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选择上,坚持两个发展性和成长性原则,一是企业的经营具有发展性和成长性,二是银企业合作的的前景具有发展性和成长性;

注重二种效益,一是客户提供的综合效益,二是客户提供的中长期效益。

针对中小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浙江的股份制银行充分挖掘企业两方面的担保资源,加强业务创新。

一是充分挖掘企业的资产资源,各种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应收款质押、品牌质押、知识产权的质押等等应有尽有;

二是挖掘企业的客户资源,通过客户的上下游企业和一些关系客户开辟担保渠道。

财务报表是授信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规范问题在浙江同样存在,但多数情况是企业的资产利润没有全部在报表中反映,浙江银行界称为信息良性不对称。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商业银行没有固守财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