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64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工作概论专升本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狭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是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

  9、社会服务:

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10、社会工作的要素:

⑴社会工作者:

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

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

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

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1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⑴最初形态是:

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⑵现代形态是:

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12、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者:

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⑴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⑵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⑶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3、助人过程特征:

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

  4、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

  5、社会角色:

是社会学的感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

  6、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

  7、功能:

指的是某种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它既表现为过程,也表现为结果,即有多重涵义。

  8、功能的类型:

⑴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

行动对其他部分和整体的最终影响是终极功能;

而其中间状态即是中间功能⑵正功能与反功能:

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肯定是正面的、支持的、整合性的是正功能;

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并非具有建设性,而是相反的情况是反功能⑶显功能与潜功能:

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

未被预期也未被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

  9、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⑴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⑵救难⑶解困⑷发展

  10、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⑴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⑵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

  11、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⑴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⑵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⑶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12、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

经过环节:

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

  13、社会工作组织模式:

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

包括:

⑴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

即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求,服务的提供是政府组织还是由民间组织⑵受助者求助模式:

即有困难者怎样向福利服务提供者请求帮助,是主动求助还是被动,抑或他们并不表达自己的需要⑶资源获取模式:

即福利服务提供者如何获得提供服务所必须的资源,他们从哪里获得这些资源和如何获得这些资源,资源来自于政府还是来自于民间是由政府拨付还是需要筹集⑷服务提供模式:

是指服务提供者如何将资源传递给服务对象,是通过政府组织系统还是专业服务体系,抑或民间自然系统。

  14、典型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方式:

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社区共同体提供

  15、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采取行政化组织模式的表现:

⑴国家将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所需资金没有其他来源⑵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⑶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众团体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⑷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作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⑸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干部,他们有本行业的经验,特别是思想工作的经验,而缺乏社会工作专业训练。

  16、中国体制改革的特点:

⑴整体性⑵渐进性⑶非同步性⑷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

  17、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的结构特征:

⑴不同模式并存⑵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⑶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⑷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⑴犹太哲学家蒙尼兹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①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并不是心的礼物②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③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企求④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企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中,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⑤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⑥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⑦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⑧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⑵基督教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

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2、布雷格和施培特提出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

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3、华里提出了关于操纵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⑴如果A不干预B的生活方式,A的选择或A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⑵A限制B,使B做出特定的有利于A选择的可能性增加⑶B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的影响⑷A和B的道德代理人,A对B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

  4、韦利提出评价家长制作风的标准:

⑴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⑵干预包含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⑶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会导致某种失败的理由

  5、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

  6、根据基斯—鲁卡斯的研究,新教理论包含基本假设为:

⑴人要为他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负责⑵人性基本上是罪恶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一种意志行动来克服⑶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艰苦工作实现物质繁荣⑷社会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使物质繁荣成为可能的法律和程序⑸不成功或越轨的人不应受到帮助,虽然应该做出有限度的努力,以便恢复或激发这些失意者为了他们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⑹对变迁的主要激励是在经济或物质方面发现奖赏和惩罚

  7、人道主义的历史功绩:

⑴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基础⑵人道主义和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⑶弘扬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辉,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⑷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人”、“人权”、“人性”和人道等概念。

这些不仅是反对封建宗教文化的锐利武器,而且构成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和思想进步所必须的营养材料

  8、人道主义组成部分:

⑴哲学上的人本部分,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为本位⑵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⑶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⑷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公民等方面的全部权利

  9、人道主义—实证主义—乌托邦信仰体系(HPU)包括假设:

⑴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⑵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按照HPU体系所使用的词汇,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都将得到解决⑶一般说来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

按照HPU的描述,这一困难归咎于个人教育的缺乏,他的经济地位,他的童年关系或他的社会环境⑷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⑸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境界

  10、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范畴:

⑴作为非市场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⑵作为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福利

  11、西方社会传统的价值体系:

⑴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①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②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③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④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⑤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⑥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张障碍⑵必死台克的价值体系①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②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③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④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为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⑥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⑦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⑧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⑨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⑩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⑶泰彻的价值体系①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②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得到周到的对待③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④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挥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⑤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⑥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1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

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

  13、个案工作者应该做的事项:

⑴在心理上要主动理解当事人,在帮助当事人自由行动方面外表上要被动⑵引进能够激活当事人的资源⑶创造当事人可以成长的关系环境⑷对当是人的问题给予透视分析⑸提供不带有压力的建议⑹帮助当事人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活动

  1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

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古代社会工作世间的价值观念⑶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15、中国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⑵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⑶优秀传统文化

  16、中国社会工作体系内容:

⑴社会价值⑵专业价值①敬业②接纳③自决④个别化⑤尊敬人⑶专业伦理①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⒈适当性⒉能力和专业发展⒊服务⒋诚实②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⒈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⒉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⒊秘密和隐私⒋费用③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⒈尊重、公平和礼貌⒉处理同事的当事人④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⒈维持专业正直⒉社区服务⒊发展知识⑷操作守则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1、当代社会理论的四种主要形式:

⑴思辨形式⑵分析形式⑶命题形式⑷模型形式

  2、个人经验在社会工作中的优缺点:

个人经验是社会工作这个人工作经历的总结⑴优点:

保留、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有关案例的个别或特殊信息⑵缺点①由于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经验这类信息在数量与种类上也就有限②经验记忆多是一种表象知识,缺乏深入的探究和说明,因此往往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优缺点:

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⑴优点:

解释了许多个人经验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内容,并且对之加以深入系统的探究和合乎逻辑的说明,使人能把握住对象的本质与内在趋势⑵缺点由于其具有概括性特征而丧失了个人经验中本来包括的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有关对象个性特征的信息

  4、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⑴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与原因⑵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⑶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5、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⑴“调查”阶段⑵“精神分析学”阶段⑶“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⑷被大卫·

豪称之为“获得”的阶段⑸“盘点”阶段⑹“理论统一”阶段⑺“理论归类”阶段

  6、“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即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

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时间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的内容。

⑴联系①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②他们之间在逻辑上是相互蕴含的⑵区别①内容互不相同②功能互不相同③地位互不相同④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

  7、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⑴心理分析学理论⑵认知理论⑶行为主义理论⑷社会系统理论⑸标签理论⑹沟通理论⑺人文主义理论⑻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⑼马克思主义理论⑽“增权”或“倡导”理论⑾女权主义理论

  8、理论构造中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包括:

⑴理论构造的抽象水平⑵理论构造中的现实观与价值定位⑶理论构造的概念化程度⑷理论家在理论建构中的视点⑸论构造的模式

  9、理论构造中的专业性背景理假设包括:

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⑵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

  1、社会福利定义:

从广义上说,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成要素:

资源(物质与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外在系统和环境系统等

  3、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⑴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⑵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

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

消极的福利意味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标签作用给福利接受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4、公共福利:

主要是指由国家提供的、用于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整合。

  5、私人福利:

主要是指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社会服务。

6、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剩余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

  7、社会福利的功能:

⑴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⑵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⑶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⑷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⑸从长远的角度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8、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总和系统:

⑴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⑵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⑶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须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

  9、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是:

⑴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着核心的角色⑵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实施可以使服务更有效地惠及服务对象⑶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⑷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作出反应,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0、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分为三种:

普惠主义模式、剩余主义福利模式和混合福利模式

  11、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的分类:

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福利国家、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团主义福利国家、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12、产业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准备了一系列基本要素:

⑴人口的增长与资本的积累⑵分工的专业化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⑶商品交易得成熟条件,比如铁路枢纽的扩张和港口的发展使客货运输更为便利⑷法律与政府行政的效力

  1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速度日益加快,具体体现使在几个方面:

⑴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的速度加快,其改革方式也日益多元化⑵私营经济的主导性增强,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频繁增加,对城市就业和社会服务管理产生明显压力⑷市场机制对公民社会生活影响很深,居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传统观念逐渐淡化,社会需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⑸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较快,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主流家庭模式,未来家庭养老和老年保障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难题。

  第六章 

社会个案工作

  1、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

⑴方法要素,是一种助人的方法⑵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⑶过程要素,是一个面对面的工作过程⑷科学与技术要素,立足于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艺术化运用⑸双向性要素,调动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服务,以协助个人和家庭对其所处社会环境进行调适

  2、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社会福利状态

  3、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⑴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⑵20世纪初到20年代—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学科化⑶20世纪30年代—从精神医学的洪流到功能派个案工作的发展⑷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时期⑸20世纪80年代以后—综融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作视角

  4、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

⑴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⑵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⑶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5、社会个案工作技巧的特点:

⑴它是有组织的行为,即它由不同行为要素自行组织而成⑵它以一个特殊活动为中心,即它有一个主要内容⑶它通过学习发展而来

  6、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⑴沟通技巧⑵关系技巧⑶过程技巧①接案和约定技巧②评估技巧③签订契约技巧④介入技巧⑤检讨及终结技巧

  7、增进社会工作技巧的方法:

⑴做工作全程记录⑵督导⑶顾问与咨询

  8、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有:

⑴危机介入模式⑵任务中心模式⑶“社会—心理”模式⑷行为治疗模式⑸叙事治疗模式

  9、危机的涵义:

⑴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⑵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⑶危机是一个过程⑷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10、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

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

  11、任务中心模式的优点:

⑴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对案主的,也是对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⑵任务中心模式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⑶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及它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⑷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地又按住项工作者倾诉

  12、任务中心模式要求的能力:

倾听的能力、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13、“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

理论基础、针对问题、目标、案主的角色、工作者角色

  14、行为治疗模式的四种学习形态:

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

  15、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主要技巧与过程:

⑴技巧①正强化②负强化③角色扮演④榜样⑵过程与步骤①建立关系②评估问题③找出要学习的正确行为并示范这种行为,然后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④布置作业⑤评估

  16、行为主义个案工作模式的框架:

理论基础、适应问题、目标、案主角色、工作者角色

  17、叙事治疗的过程:

⑴与案主或家庭一起对于困扰问题做出彼此均同意的定义⑵讲问题拟人化,并找出压迫案主的意图和方式⑶探讨问题是怎样干扰、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的⑷发觉在哪些时候案主并未受问题的支配,或生活并未受到干扰⑸找出过去的证据,来证明按住和家庭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应付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⑹引导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来将要过的生活⑺找出一群观众来听取案主表达新的认同感和故事

  18、叙事治疗的技巧:

问话、解构式问话、开启空间的问话、发展空间的问话、意义性问话、故事的建构、回响与强化

  第七章 

社会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功能:

⑴影响个人发生转变⑵社会控制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⑷再社会化

  2、小组的基本特性:

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成员对小组持有认同感;

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小组中有自己的控制方式;

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3、小组的类型:

⑴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

初级小组和次级小组⑵以小组的组成来划分:

组成小组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