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070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4.docx

20虽有嘉肴导学案4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能够用现代汉语正确的翻译全文。

 

2、理解课文教学相长的道理。

3、体会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习热情,用正确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知识链接】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预习 】

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

【自主学习 】

1、本文多使用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朗读课文,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用“/”标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测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1嘉肴()()2自强()3兑命()4学学半()5教学相长()

二、解释下列词中加线的字词,后疏通文意。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4)不知其善也()(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故曰:

教学相长()也(8)学学半()(9)其()此()之谓也()

三、翻译: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

教学相长也。

6、《兑命》曰:

“学学半。

7、其此之谓乎!

四、简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4、文章结尾处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品析鉴赏】

1.自由跳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词、句、语段,交流心得

(可以欣赏其中美的词、美的句或思想教益等等)。

例如: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此句是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句式整齐。

两两相对。

 

2.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学学半。

 

【质疑回馈】

关于结构的安排,说理逻辑,蕴含的哲理,学生提问,师生研讨答疑。

例如: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想一想:

  

 

答案【自主预习 】

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嘉肴(jia)(yao)自强(qiang)兑命(yue)学学半(xiao)   

【自主学习 】

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2、解释下列词中加线的字词

虽有嘉肴虽:

【虽然】嘉:

【美好】肴:

【用鱼、肉做的菜】

弗食不知其旨也食:

【吃】旨:

【味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

【最好的道理】至:

【达到极点】善:

【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

【所以】困:

【不通,理解不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反:

【反省自己】自强:

【自我勉励】

故曰:

教学相长也长:

【促进】

学学半学:

【教】

其此之谓也其:

【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附翻译:

1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5《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讨论了教与学的关系。

【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从“佳肴”写起,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论点——教学相长。

3、文章结尾处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兑命》中的话证明了教学相长,说明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就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应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高效课堂中的“展示”环节,如果,大家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品析鉴赏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此句是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句式整齐。

两两相对。

2.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学学半。

前一个是教,后一个学习。

【质疑回馈】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想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