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02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docx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

条文说明

目录

修订说明

1总则

2术语、符号、代号

3基层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2道路石油沥青

4.3乳化石油沥青

4.5煤沥青

46粗集料

4.7细集料

4.8填料

5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5.1一般规定

5.2材料规格和用量

5.5施工方法

6沥青贯人式路面

6.1一般规定

6.2材料规格和数量

7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7.1一般规定

7.2施工准备

7.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7.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7.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7.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7.7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7.8接缝

8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

8.1一般规定

8.3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9透层、粘层与封层

9.1透层

9.2粘层

9.3封层

10其他工程

10.1一般规定

10.4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

10.5路缘石

11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1.1一般规定

11.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11.3铺筑试验路段

11.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11.5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11.6工程施工总结

修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83)自1984年5月实行以来,已有10年,其间1986年修订成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也已经五年多,这两个规范对指导我国沥青路面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七五”以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建设蓬勃发展,施工单位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测试仪器,许多工程开始实行监理制度,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原规范显然已不适合生产的需要。

为此,1991年4月建设部会同交通部决定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992年国家计委以计综合1992[490]号文正式下达任务,修订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交通部决定对原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也同时修订成行业标准。

本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及交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83)共同修订而成,经交通部1994年6月7日536号文批准发布。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为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本规范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等级公路的更高的要求。

2.原来我国的集料标准筛在2.5mm以上为圆孔筛,2.5mm以下为方孔筛,本规范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此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修订为方孔筛。

考虑到推广需要一个过程,本规范采取了以方孔筛为基准、圆孔筛并列的过渡方法,待下次修订时全部取消圆孔筛。

规范提出了新的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使之更为合理。

3.参照国外的方法,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作了全面修改,并修订了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要求,增加了车辙检验等指标。

4.为适应乳化沥青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增加了乳化沥青方面的内容,并增列了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一章。

5.将原规范的贯入式路面及上拌下贯式路面两章修订合并为一章,统一称为贯入式路面。

6.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修改。

考虑到目前实际情况,对部分实行监理制度的工程,在做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取消原规范施工准备一章,将材料准备及机械准备分别列入各类路面之中。

8.原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现编为第二章术语、符号、代号,原附录二沥青技术要求现列于附录C,并将材料规格和用量表格集中在附录D,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的一些表格集中在附录E,以便于使用。

保留附录A“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及附录B“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内容,删除原附录四、五的试验方法。

在本规范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七五”以来国家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主要技术问颗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交通部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充分了解了国外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参考了下列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1992年美国联邦公路局公路与桥梁规范(FP-92);

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83、1987年)、德克萨斯州(1982年)、伊利诺伊州(1990年)、亚利桑那州(1990年)、密西西比州(1982年)等的州运输部道路施工规范;

3.1988年美国州公路工作者协会(AASHTO)道路施工规范指南;

4.美国沥青协会最新全套共18册规范性质的手册;

5.1993年日本道路协会沥青路面纲要(规范);

6.1988年日本道路公团的高速公路施工要领;

7.丹麦道路管理局热拌沥青混合料通用施工规范;

8.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规范资料等。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8号,邮政编码:

100088),并抄送交通部,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对此作了具体规定,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组织管理机构、拌和厂布置、施工机械组织和材料供应、施工顺序的作业步骤、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测机构的组成及仪器设备、试验与质量评定方法、环境保护对策、安全保障、工程保险等。

施工结束后必须提出施工总结报告,施工与管理质量检查报告,施工资料应归工程建设单位(业主)长期保存。

1.0.5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重大特殊工程、专项工程以及某些特殊地区的工程,使用特殊材料的工程,仅凭本规范有时尚不能满足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具体性的补充规定或更详细的操作规程。

2术语、符号、代号

2.1.15及2.1.18关于粗、细集料的界限,各国并不一致。

美国、日本等对沥青混合料以2.36mm为分界,而对水泥混凝土则以4.75mm为分界。

在澳大利亚,均以5mm为界,本规范按照我国工程习惯,规定与美国、日本相同。

2.1.17关于“酸性石料”一词是沥青路面集料中的常用语,但对酸性石料并无明确的定义、据工程地质手册中石料岩性的规定,仅对岩浆岩(即火成岩)按化学成分分为以硅、铝为主的酸性、中性,以钙、镁为主的基性及超基性。

一般认为,二氧化硅含量66%以上属于酸性,如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等;二氧化硅含量52%~66%属于中性岩石,如正长岩、闪长岩、安山岩、粗面岩;二氧化硅含量52%以下的属于基性岩石,如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以及超基性岩石,如辉岩、橄榄岩等,一般情况下,火成岩中颜色深、石质重的为碱性,颜色浅、石质轻的为酸性岩石。

沉积岩(即水成岩)是岩石矿物破碎后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的搬运、堆积,并经胶结压密而形成的,所以它只按成因分类,分为硅质的如石英岩、砂岩、燧石角砾岩、石英角砾岩以及泥质的、灰质的等。

变质岩,因为它是由岩浆岩、沉积岩变质而成的,仅分成片状的、块状的等。

片状的有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要成分的片麻岩、千枚岩、角闪石片岩及以绿泥石为主的绿泥石片岩等,块状的有以石英为主的石英岩及以方解石为主的大理岩等。

有鉴于此,本规范按工程习惯、将以硅、铝等为主要成分的亲水憎油、与沥青粘结性不好的石料统称为“酸性石料”。

而将以钙、镁等为主要成分、与沥青粘结性较好的石料统称为“碱性石料”。

这是工程性的统称,有别于严格的地质定义。

据调查,沥青路面常用的与沥青粘结性较差的“酸性石料”主要有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片麻岩等。

2.1.36关于沥青混合料分类及适用范围,2.1.36至2.1.46条规定了各种沥青混合料的定义,我国历来将沥青混合料分为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混合料,分别用LH及LS表示,其区别仅在于是否加矿料填料及级配比例是否严格,其实质是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如沥青碎石就是半开式沥青混合料。

第17届世界会议建议对沥青混合料按压实后的空隙率划分:

一种是分成四级:

密实式具有等于或小于5%的空隙率(实际上是不透水的);

半密实式空隙大于5%而小于或等于10%;

半开式空隙率大于10%而小于或等于15%;

开式空隙率大于15%

另一种是分为三级;

密实式空隙率小于或等于10%;

半密实式空隙率大于10%而小于等于15%;

开式空隙率大于15%。

但美国AASHTOT269-80(1986)则明确将沥青混合料分成两类,空隙率小于10%的为密实式(DencebituminousPavingmixtures),空隙率等于或大于10%的称为开式沥青混合料(Openbituminouspavingmixtures),密实式混合料用表干法或蜡封法测密度,开式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密度。

在ASTMD3515中规定了密式及开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密式的用于沥青面层,开式混合料粗的用于基层、联结层,细的用于面层及整平层。

另外还专门规定开级配磨耗层,其含义与开式混合料又有不同。

在ASTMD3515中,空隙率小于10%称为细级配(finemixture),大于10%的称为粗级配混合料(coarsemixture)。

这些分类方法大同小异,本规范仅参考使用,因我国已习惯沿用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的叫法。

另外,我国习惯于将抗滑表层用的材料称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实际上与国外的开式或开级配均不同,空隙率一般并不大于10%。

为免于与国外概念混淆,有必要予以纠正,直接称为抗滑表层混合料。

为此,本规范参考第一种分类方法,明确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在10%以下,系按相互嵌挤的原则设计成连续级配,属于

3基层

多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半刚性基层较之其他基层有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好、耐久等优点,且可减薄沥青面层厚度,为此规范推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此类基层。

但石灰土等稳定细粒土基层在路面开裂进水后易造成软化、唧浆等情况,使基层强度降低、路面加速破坏,故只宜用于底基层。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道路石油沥青仍然是我国沥青路面建设最主要的材料,目前沥青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与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选购沥青时,应查明其原油种类及炼油工艺,并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这是因为沥青质量基本上受制于原油品种,且与炼油工艺关系很大;为防止因沥青质量发生纠纷,参照国外各炼油厂的做法,沥青出厂均应附有质量检验单,使用单位在购货后进行试验确认。

如有疑问或达不到检验单的数据,可请有关质检部门或质量检测部门仲裁,以明确责任。

4.1.2沥青路面集料粒径修改为以方孔筛为准,是本规范的重大修改。

修改标准筛理由及筛孔选择已有专项的研究报告。

国外的集料标准筛一般都有方孔筛与圆孔筛两个系列(见本规范图4.1.2-1)。

但用于道路工程的,基本上都采用方孔筛。

法国、日本等以前是道路土木工程用方孔筛,建筑工程用圆孔筛,后统一改成方孔筛。

但是各国的筛孔大小仍不一致,由于以前的方孔筛都用英制尺寸,换算成公制时都带有尾数,西欧的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等便采用了整数公制尺寸,但整数法又各不相同。

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65颁布后,有些国家也开始统一,英国BS41O、日本JIS881O甚至ASTME11都作了修正,大部分国家都向ISO标准靠拢。

我国解放前采用方孔筛,解放后学习前苏联改用圆孔筛,2.5mm以上均为圆孔筛,2.5mm以下采用方孔筛。

但2.5mm筛,有的用圆孔筛,有的仍用方孔筛。

可是前苏联早已改为方孔筛,但我国仍沿用至今。

圆孔筛的问题以前并不突出,但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及国外施工监理制度的引入,矛盾越来越突出,其原因是:

青拌和楼均采用方孔振动筛作二次筛分设备,国产的拌和楼亦用方孔筛,由于标准级配及试验室仍采用圆孔筛,二者不好直接联系,对此施工单位感到不便;

d.采石场的筛分设备大都采用方孔筛,生产的产品却用圆孔筛试验,标称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例如名为1~3、2~4cm的石料,但用圆孔筛检验时,超出此范围的石料比例甚大,国家标准中提出的石料规定至今未能很好执行。

如此等等,许多道路工作者对我国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采用圆孔筛系列意见甚大。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在‘七五’攻关专题研究过程中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建议逐步修改筛孔为方孔筛,与国外统一。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集料在级配上要求不严,必要性不迫切,且牵动面太大,涉及到建筑、建材等各部门,因此首先在沥青路面改用方孔筛是合理的。

标准筛的标准筛孔问题,国外标准筛孔的系列很复杂。

以前,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ASTM标准,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24(关于筛、筛分、取样的委员会)制订了ISO3310-1(编织筛)、3310-2(冲孔筛)、3310-3(电磁成型筛)产品标准及规格标准ISO565-199O(见本规范表4.1.2-1),该标准包括R20/3、R20、R40/3、R’10四个筛系列,均以1mm孔作为基准,大于1mm及小于1mm的筛孔以固定的系数增大或减小筛孔。

R40/3的系数为1.4,R20的系数为1.12,R20/3的系数为1.19,R’10的系数为1.25,只有尾数作了很少调整,并采用ISO3的标准数,其中R’10为小于32μm的特殊筛,道路上并不采用。

ASTM也按照ISO标准作了修正,在ASTMD3515-89中,大部分采用R4O/3系列,但少数仍保留R20系列,将原12.7、25.4、50.8mm修改成12.5、25.O、50mm等。

许多遵从国际关贸总协定的国家,例如日本在1982年按照ISO作了修正,全部以ISO标准R40/3系列为准,同时原JIS系列作为附件也可使用,5年作为过渡期。

与ASTM不同的是,日本将原12.7、25.4、50.8mm改成了13.2、26.5、53.0mm等,完全按照ISOR40/3系列。

下面将某些国家的标准筛列于本条文附表4.1.2-2,但是各行各业选用其中的那些筛孔则又有所不同,这些国家用于沥青路面的集料筛孔系列如下(小于1mm时以μm计,大于1mm以mm计);

日本(铺装试验法便览)75,15O,30O,600(μm),1.18,2.36,4.75,9.5,13.2,19.0,26.5,31.2,37.5,53.63(R40/3系列);

澳大利亚:

75,300,600(μm),1.18,2.36,4.75,6.7,9.5,13.2,19.O,26.5,37.5(R40/3系列);

美国ASTMD3515-8975,150,300,600(μm),1.18,2.36,4.75,9.5,12.5,19.O,25.0,37.5,50,63(<9.5的R40/3系列,12.5mm以上R40/3,R20两系列交叉使用);

英国BS594一1985:

75,212,600(μm),2.36,6.3,10,14,20,28(2.36mm以下R40/3系列,6.3mm以上R20系列);

荷兰RAW-199O:

63(μm),2.0,5.6,8,11.2,16,22.4(R20系列);

法国LCPC:

80,5O0(μm),2.4,6,6.3,10,14(R20系列);

西班牙:

80,160,320,630(μm),5,10,12.5,20,25,40(R20系列)。

根据与先进的国外标准尽量一致的原则,经组织国内专家多次协商讨论,本规范考虑一次到位,按照日本、澳大利亚的规定,全部采用了ISO565的R4O/3系列中的标准筛孔,且按照我国习惯全部采用mm制。

用于沥青路面矿料级配的筛孔为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31.5、37.5、53、63、75、106mm等19个筛孔为标准筛。

小于9.5mm时,比率为2,大于9.5mm时,以9.5、13.2、16mm的2倍递增,而不采用美国ASTM中的12.5mm以上的2倍比率,这也是考虑到12.5mm与9.5mm差别较小,而与19mm差别较大的缘故。

照顾到某些试验方法的需求,也采用另外一些筛孔,如压碎值采用的16mm筛,洛杉矶磨耗试验用1.7mm(原来用2mm筛)等。

由美国早期发表的方孔筛与圆孔筛的近似当量值大体为1.15~1.25,平均为1.20。

法国于1972年规定改为方孔筛时,过渡段的系数为1.25,本规范仍采用两种筛孔的1.2系数作为大体估算的一种过渡方法。

本规范提出了大体对应的方孔筛与圆孔筛规格。

其中方孔31.5mm所对应的圆孔筛。

考虑到我国的使用习惯,列入了35mm或40mm两种。

4.2道路石油沥青

4.2.1附录C表C.1“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是“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重交通道路沥青在高等级公路工程中的实用技术”研究后修改提出的,对原规范“重交通量道路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修改的详细情况在该专题研究报告中已有详细论述。

其要点如下:

(1)沥青分级。

原AH-120、AH-160针入度间隔为4O,最大针入度达18O,实际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可能用这么稀的沥青,为减少沥青质量的波动,统一将间隔范围缩小为20,改为AH-110、AH-130。

(2)原技术要求规定了25℃、15℃两个延度要求,除了极个别情况外,如15℃延度达到要求,25℃延度不可能达不到要求,没有必要规定两个温度。

AH-50仍保留大于80cm的要求。

(3)经过对蜡含量对沥青性质影响的研究,确认保留3%的含蜡量是合理的。

(4)原技术要求有相对密度指标,要求大于1.O或1.01。

经国外众多资料和调查表明,相对密度并不是质量要求指标,主要是配合比设计需要及体积质量换算时有用。

为此澳大利亚已将此指标改为实测指标,也有不少国家的标准并无此项指标。

同时对国产稠油沥青进行了大量实验表明,如克拉玛依稠油沥青,尽管相对密度小于1.O,但其他性能指标相当好,所以不应该将其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故改为实测指标,并按国家标准单位制的统一要求,改为密度。

参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标准,温度由25℃改为15℃。

(5)薄膜加热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原规定参照日本标准均为0.6%。

从多种沥青的试验结果看,一些质量甚好的国内外沥青往往达不到要求。

为此,根据AASHTOM20针入度级沥青标准按不同标号修改为0.8%~1.5%。

对薄膜加热后的15℃延度,要求实测,暂时不提出指标要求,在注中说明,用户如果需要可以向供方提出要求,例如有些地区在进口沥青时要求15℃延度不小于沥青标号,即AH一70不小于70cm,AH一90不小于90cm等。

(6)粘度是很重要的指标,考虑到目前仪器尚不普及,故在附注中提出了要求。

(7)溶解度用的溶剂统一规定为三氯乙烯。

另一方面,我国国产沥青中能符合此要求的沥青品种尚很不足,有些沥青品种,如茂名石化公司用中东原油及胜利原油混合经过丙烷脱工艺处理后,蜡含量仍不能降至3%以下,但15℃延度等指标却能符合要求,在我国南方又无其他沥青来源,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国产沥青资源,减少进口,规范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放宽蜡含量至4%~5%,15℃延度放宽至60mm(AH—50)或80mm(除AH-50外的其他标号),但应限制其使用条件。

附录C表C.2的“中轻交通量道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即现行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0522-92的沥青标准。

原规范规定的沥青加热温度应随施工工艺而变,在各施工方法中叙述。

4.2.2沥青标号的选用至关重要。

目前由于沥青供应的关系,经常不能按需要使用,在南方需要60号沥青,却供应200号,东北需要140号,却供应100号的情况屡有发生。

本条规定可以掺配,但掺配后的质量要求不能降低。

另外我国道路所用的沥青基本上是不分上下层均采用同一标号。

考虑到上层对抗车撤能力的要求较高,下层对抗弯拉能力要求较高。

故提出也可以采用上稠下稀的方式。

日本道路公团高速公路设计要领规定的沥青标号对北海道

的延度以百分数表示,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3.3乳化沥青的应用在品种上应考虑其各自的特点,不要一刀切,阳离子乳化沥青的技术性能好,尤其适用于潮湿矿料及低温气侯,与石料粘附性好,但阴离子乳化沥青与碱性石料粘附性好,且价格较便宜,来源较丰富,尤其是与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宜用阴离子乳化沥青。

4.3.4我国乳化沥青大部分由道路部门在沥青拌和厂自行制备,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随制随用,且减少含量近40%的水的运输,制备工艺特别是温度、乳化剂用量均应通过试验确定,本规范数据引自建设部行标CJJ42-91。

日本规定乳化沥青用罐装储存时不超过2个月,但需要经常将罐倾倒到防止乳液分离,我国乳化沥青的贮存条件较差,不规定储存期,但应不离析、不冻结、不硬化,并检查储存后的质量有无变化。

4.5煤沥青

4.5.1煤沥青含有致癌物质,在路面使用时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在国外用于道路的已越来越少。

但在我国仍有较多使用。

煤沥青施工时务必注意安全。

由于煤沥青老化较快,原规范附表2.3注明它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辆/日(BZZ-100)的道路,但现在各种道路的透层中常有应用,故本规范作了适当修改。

4.5.2附录C表C.5“道路用煤沥青技术要求”是根据冶金部道路用煤沥青行业标准制订的,但冶金部行标中没有T-1~T-4,由于透层及粘层的需要,本规范仍列入了T-1~T-4的标准,各项指标按冶金部行标作了修改。

此技术要求与原规范的附表2.3道路软煤沥青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修改:

(1)将游离碳改为甲苯不溶物,要求稍有提高。

(2)将含酚量改为焦油酸含量,由于含酚量是从中油馏分测得的,焦油酸含量则是从总馏分测得,故其数值较含酚量要大,但规定的限值较原来的规定要严得多。

(3)含萘量指标稍有提高。

4.6粗集料

4.6.2道路用粗集料规格在原规范即有规定,但由于道路部门自己的采石场甚少,能符合规格的料也不多。

本规范对此作了新的规定,一方面将规格作了编号,以S(Stone)打头,分为粗集料(附录C表C.8)与石屑(附录C表C.10),另一方面规定如不符合规格要求,但与其他材料配合后符合要求级配也允许使用,以适应目前生产现状的需要。

关于石料粒径,本规范采用方孔筛,同时采用圆孔筛并列的过渡办法。

粗集料规格的制订参考了美国、日本等国外标准作了适当修改。

美国规格有一定规律,从1号到10号是基本规格,除了1号是最粗的料与10号是最细的料外,都是隔一个筛号成为一种规格(如37.5~19mm,26.5~13.2mm等),另外有几个号并成一个组合规格,如467号即为4号+6号+7号等。

而通过上眼筛孔的质量百分数,基本规格大都为90%~100%,组合规格大部分是95%~100%。

日本的粗集料分为单粒径规格,即相邻筛孔成一个规格(如37.5~26.0mm、26.0~19mm等),以及级配碎石规格。

但通过上限筛孔的要求均为85%~100%。

与此相比,我国原规定上限通过量为95%~100%,就太严格了,实际生产上也做不到。

为此本规范修改为90%~100%,考虑到粗集料还应适应不同厚度表面处治、贯入式路面的需要,故规格等级将常用的规格均列入了。

4.6.3关于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原规范以石料等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