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67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docx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

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

1.颈部境界位于头部和胸、上肢之间。

上界:

下颌底、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胛骨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1甲状软骨位置位于舌骨下方,其上缘平第4颈椎上缘和颈总动脉分叉处。

甲状软骨在前正中线上突起成喉结,男性较明显。

2锁骨上大窝位于锁骨中1/3上方。

窝底可扪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和臂丛、第1肋。

3颈外静脉externaljugularvein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附近汇合而成,垂直下行于胸锁乳突肌浅面,在锁骨中点上方约2.5cm处,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附近。

体表投影:

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

4颈丛皮支、麻醉?

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

(看图就发现了!

)分4支。

①枕小神经: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到枕部。

②耳大神经:

伴颈外静脉经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到耳廓和腮腺区的皮肤。

③颈横神经:

于颈阔肌深面越胸锁乳突肌中份前行至颈前区。

④锁骨上神经:

分3支下行越过锁骨,分布于颈外侧区、胸壁上份及肩部的皮肤。

5封套筋膜内含?

颈深筋膜的浅层,形似围领包绕颈部,并形成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鞘,因此又称为封套筋膜。

在颈的上下界它附着于骨面。

6颈动脉鞘carotidsheath是颈筋膜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血管神经鞘。

位置:

胸锁乳突肌深侧、颈部脏器的两侧,上达颅底,下与纵膈相续。

7椎前筋膜覆盖什么?

椎前肌,斜角肌,臂丛根,臂丛干和锁骨下动脉?

8锁骨上间隙有什么?

定义:

封套筋膜在胸骨柄上方3-5cm处向下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其前、后缘而形成此筋膜间隙。

内有颈前静脉下段、颈静脉弓、淋巴结等。

9下颌下三角submandibulartriangle位于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之间。

浅层有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深层有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容纳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gland及附近的淋巴结、血管、神经。

下颌下腺:

紧贴下颌骨体的内面,被封套筋膜形成的腺鞘所包裹。

下颌下腺的深部绕下颌舌骨肌后缘深入舌下间隙,下颌下腺管由此向前开口于舌下阜。

面动脉:

facialartery延下颌下腺深面的浅沟行走,绕下颌骨下缘至面部。

面静脉经下颌下腺的浅面行向后下,舌下神经行于下颌下腺下部深侧。

下颌下腺周围有4-6个下颌下淋巴结,收纳眼鼻唇牙及口底的淋巴,输出淋巴管注入颈外侧上下深淋巴结。

10颈动脉三角位于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肌上腹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之间。

浅表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所覆盖,深面以椎前筋膜和颈深肌为界,内侧界为咽侧界及其筋膜。

该三角容纳①颈总动脉及其分支、②颈内静脉及其属支、③副神经、④舌下神经及⑤颈袢上根、⑥迷走神经及其分支,⑦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11颈内静脉及属支internaljugularvein位于颈总-颈内动脉的前外侧,向下被胸锁乳突肌所掩盖。

属支,从上向下:

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越过颈动脉浅面向外汇入颈内静脉。

12颈动脉窦carotidsinus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形成颈动脉窦,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13颈动脉小球carotidglomus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颈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

14甲状腺thyroidgland全部要掌握啊很重要有木有啊!

p83自己去看!

动脉:

①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thyroidartery(颈外动脉)在甲状腺上极分前后支进入甲状腺,分布其上2/3。

伴行:

同名静脉和喉上神经外支。

②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thyroidartery(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在侧叶后面分数支进入分布其下1/3。

与喉返神经相交叉。

③甲状腺最下动脉:

(头臂干或主动脉弓或右颈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或胸廓内动脉等),延气管前方上行到达甲状腺峡。

静脉:

①甲状腺上静脉(颈内静脉)。

②甲状腺中静脉(颈内静脉)。

③甲状腺下静脉。

有时有④甲状腺最下静脉。

甲状腺下、最下静脉在气管前方吻合成甲状腺奇静脉丛,汇入头臂静脉。

神经:

①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

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的感觉;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下行,支配环甲肌。

②喉返神经: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右侧勾绕右锁骨下动脉,在气管和食管之间的沟内上行,在侧叶下极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此后在甲状腺侧叶深面经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内,支配环甲肌之外的所有喉肌,声门裂以下喉粘膜感觉。

标志:

甲状软骨下角。

15气管颈部位置:

平第6颈椎下缘接续环状软骨,至胸骨柄上缘平面移行于气管胸部,长约6.5cm,有6-8个气管软骨组成。

内容:

气管颈部前面覆有皮肤、浅筋膜、颈静脉弓、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下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偶见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气管颈部的后方邻食管,侧方与甲状腺侧叶相贴,在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有喉返神经,气管后外侧还邻接颈动脉鞘和交感干颈部等。

16颈袢颈袢上根:

第1颈神经前支有纤维加入舌下神经,随之于颈动脉三角又离开舌下神经形成颈袢上根,沿颈总动脉浅面下行。

颈袢下根:

第2-3颈神经前支有纤维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构成颈袢下根。

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方、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

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17交感干颈部由颈上、中、下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椎两侧,大多被椎前筋膜覆盖。

颈上神经节最大,长约3cm,梭形,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

颈中神经节较小,不恒定,位于颈动脉结节平面。

颈下神经节往往与第1胸神经节融合成颈胸神经节(又称星状神经节),长1.5cm-2.5cm,位于第1肋颈前方、椎动脉起始部的后下方。

3个神经节分别发出颈上、中、下心神经,入胸腔构成心丛。

18锁骨下动脉的分支subclavianartery左起主动脉弓,右侧是头臂干的分支。

分3段:

第1段经胸膜顶前上方,第2段在前斜角肌之后,第3段位于第1肋上面,在第1肋外缘续为腋动脉。

分支:

①椎动脉(第一段),沿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上行。

②甲状颈干(第一段),立即分为3支。

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经膈神经与前斜角肌的前方,入锁骨上三角,分别至肩胛区和斜方肌深面。

③胸廓内动脉(第一段下壁),常与甲状颈干起点相对,向下经锁骨下静脉之后进入胸腔。

④肋颈干(第二段后壁),向后跨胸膜顶,分支分布于第1、2肋间隙后部组织与项深肌。

19颈部淋巴结

20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境界:

外侧界为前斜角肌,内侧界为颈长肌,下界(底)是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颈动脉)结节。

三角的后界有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第1肋颈及胸膜顶;前方有颈动脉鞘、膈神经和胸导管弓(左侧)。

内容:

①椎动脉,升入第6颈椎横突孔;②椎静脉,与椎动脉伴行,向下汇入头臂静脉;③甲状腺下动脉,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④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位于椎动脉起始部的后方。

胸部

21间肋角

22乳房的位置、淋巴mamma位置:

左右成对,位于胸大肌表面。

女性半球形,上下范围在第2-6肋之间,内侧到达胸骨旁线,外侧可超过胸大肌边缘至腋中线。

乳头位于第4肋间隙或第5肋水平。

淋巴:

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胸肌淋巴结,少部分可回流至腋淋巴结其他群。

②乳房上部的淋巴管穿胸肌入腋淋巴结尖群,途中可汇入胸肌间淋巴结核锁骨下淋巴结。

③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伴胸廓内动脉穿支入胸骨旁淋巴结。

④乳房下内侧部的淋巴管与腹壁及膈、肝的淋巴管吻合。

⑤两侧乳房的浅淋巴管互相连通。

⑥乳房的淋巴管偶可循肋间后动脉汇入肋间淋巴结。

23胸壁的肌肉第一层胸大肌,第二层胸小肌和锁骨下肌,第三层前锯肌。

P48肋间肌分三层,肋间外肌(胸前变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背那里变成肋间内膜)、肋间最内肌。

24穿刺在哪里?

怎么进针?

胸膜腔穿刺,多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8或9肋间隙进行,进针部位略偏下位肋的上缘;如在前、外侧壁穿刺,进针部位应在上、下肋之间,可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肋间后动脉在背那边是在两肋中间,到肋角的地方分出一分支,贴着下位肋,本支贴着上位肋。

25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膈的肌性部起点有3:

胸骨部、肋部、腰部。

各部止于中心腱。

膈的3部之间常有三角形无肌束小区,分别称为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为膈的薄弱区,腹部脏器突入则形成膈疝。

26膈的3个孔①主动脉裂孔:

在膈左、右脚与脊柱之间,平对第12胸椎,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②食管裂孔:

在主动脉裂空的左前上方,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

③腔静脉孔:

在食管裂空的右前上方,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27肺根的排列结构、毗邻从前向后:

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从上到下:

左肺根:

肺动脉,主支气管,上、下肺静脉。

右肺根:

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上、下肺静脉。

毗邻:

左:

前方是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后方有迷走神经,上方和后方有主动脉弓跨过,续于胸主动脉。

右:

前方是膈神经、心包膈血管、上腔静脉,后方有迷走,上方和后方有奇静脉。

28纵膈的境界mediastinum(左右纵膈胸膜之间所有的总和)前界是胸骨和肋软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方在胸廓上口续于颈根,下方至膈。

29食管上、下三角

30上纵隔前后分3层前层主要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及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

31动脉导管

32胸导管的位置、走行thoracicduct起自腹腔内的乳糜池,经膈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食管的后方、脊柱右前方上行,约平第4、5胸椎处渐移至脊柱左前方,沿食管左侧上行至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

33内脏大、小神经大:

第6-9胸神经节发支组成内脏大神经,穿膈入腹腔终止于腹腔神经节。

小:

第10-11胸神经节发支组成内脏小神经,穿膈入腹腔终止于主动脉肾神经节。

下肢

1.臀区的神经支配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髂腹下神经外侧皮质和股外侧皮神经的后支。

肌肉的神经:

臀上神经(臀中肌、臀小肌);臀下神经(臀大肌);闭孔神经(闭孔外肌);骶丛分支(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

2.梨状肌上下孔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肌上、下孔。

(详见p16)

梨状肌上孔:

由外向内是臀上神经、臀上动静脉

梨状肌下孔:

由外向内是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静动脉、阴部神经

3.臀部的十字吻合

4.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全身最长的浅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进入大腿内侧部,渐斜向前上方,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

汇入点称隐股点。

在股上部收纳5条属支:

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

4.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小腿后面,沿其正中线上行,与腓肠神经和腓肠内侧皮神经伴行经过小腿上部,穿深筋膜经腓肠肌两头间注入腘静脉。

5.隐静脉裂孔saphenoushiatus阔筋膜在腹股沟韧带内侧部下方、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有一卵圆形的薄弱区称为隐静脉裂孔。

也叫卵圆窝。

6.肌腔隙lacunamuscul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

内有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7.血管腔隙lacunavas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

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的上口即股环。

8.股三角位置:

股前、内侧区上1/3部,呈底在上、尖在下的三角形。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是皮肤、浅筋膜、阔筋膜,后壁由内向外是长收肌、耻骨肌、髂腰肌。

内容:

由外向内是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股动静脉的上端和股管共同被股鞘包绕。

Ps:

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9.股管femoralcanal是股鞘内侧部的一个漏斗形间隙,平均长1-1.3cm。

前壁:

由上到下位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的上缘和筛筋膜。

后壁:

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

内侧壁:

腔隙韧带和股鞘内侧壁。

外侧壁:

纤维隔。

管的下端是盲端,上口称股环。

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借纤维隔与股静脉为邻。

股环上面覆有股环隔,隔上覆壁腹膜。

股管内含疏松结缔组织和1-2个腹股沟淋巴结。

10.坐骨神经走行、体表投影sciaticnerve发自骶丛,,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区,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稍内侧入股后区,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沿途分支支配股后群集。

坐骨神经出盆腔的投影点在髂后上嵴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外侧2-3cm处,其干的体表投影位置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交点至股骨内外侧髁中点的连线。

11.腘窝poplitealfossa位置:

腘窝是膝关节后方由肌肉和筋膜围成的间隙,呈菱形。

窝的上外侧界是股二头肌,上内侧界是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侧界和下外侧界分别为腓肠肌的内、外侧头,前壁为股骨下端的腘面、膝关节囊后部和腘肌,后壁是腘筋膜。

内容:

腘窝内由浅入深依次有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以及行于窝上缘外侧的腓总神经。

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12.隐神经跟大隐静脉伴行隐神经自膝关节内侧缝匠肌后缘浅出至皮下,向下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于膝关节、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13.大腿肌肉支配股神经:

大腿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耻骨肌

坐骨神经:

大腿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腓深神经:

小腿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足背肌(趾短伸肌,拇短伸肌)

腓浅神经:

小腿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胫神经:

小腿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拓肌,腘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

足底内侧神经:

拇展肌,拇短屈肌,趾短屈肌,蚓状肌

足底外侧神经:

姆收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足底方肌,蚓状肌,骨间足底肌,骨间背侧肌。

34踝管malleolarcanal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围成踝管。

屈肌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4个骨纤维管。

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

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骨后动静脉及胫神经;母长屈肌腱。

上肢

35腋窝axillaryfossa在肩关节下方,在臂上部和胸侧壁之间,呈四棱锥体形。

由4壁、1尖、1底围成。

前壁:

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构成。

后壁:

由肩胛下肌和大圆肌构成。

内侧壁:

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及肋间隙构成。

外侧壁:

由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肱骨上段构成。

腋窝尖:

上连颈根,由锁骨中1/3、肩胛骨上缘、第1肋外缘围成。

腋窝底:

由腋筋膜、浅筋膜和皮肤构成。

内容:

腋窝内有腋动脉、静脉,臂丛3个束和腋淋巴结,腋血管和臂丛共同包有腋鞘。

36臂丛的分支,支配范围,淋巴结branchialplexus由第5颈神经至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

5条合成上、中、下三干,每干分前后股,由颈根进入腋窝后合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分支如下(10个):

①胸长神经(前锯肌);②胸内、外侧神经(胸大、小肌);③肌皮神经(臂前区);④正中神经(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蚓状肌);⑤尺神经(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姆收肌、手内侧群、中间群肌);⑥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⑦胸背神经(背阔肌);⑧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和大圆肌);⑨腋神经(绕肱骨外科颈,三角肌,小圆肌,臂外侧上部皮肤);⑩桡神经(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前壁后群肌)。

37三边孔上为肩胛下肌、小圆肌,下为大圆肌、背阔肌,外侧边为肱三头肌长头。

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38四边孔quadrilateralforamen上为肩胛下肌、小圆肌,下为大圆肌、背阔肌,内侧边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为肱骨外科颈,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

39腋神经支配什么?

三角肌、小圆肌,并发出臂外侧上皮神经分布于臂外侧上部皮肤。

40肩胛上横韧带?

41肌腱袖?

肩胛上肌、冈上肌、小圆肌的肌腱

42肩胛动脉网的组成3条!

旋肩胛动脉(←肩胛下动脉←腋动脉),肩胛上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肩胛背动脉(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吻合成肩胛动脉网。

43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到腋静脉。

与前臂外侧皮神经行于肱二头肌腱的外侧。

44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

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行于肱二头肌腱的内侧。

45几个伴行:

尺侧上副动脉和尺神经伴行,肱深动脉和桡神经伴行。

46肱骨肌管

47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nerve自臂丛外侧束发出,斜穿喙肱肌,自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至肘关节上方肱二头肌外侧沟下部浅出,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肌皮神经在臂前区分支支配臂前群肌。

48肱深动脉是肱动脉的分支。

肱动脉上段发出肱深动脉,伴桡神经转入臂后区。

49肘窝cubitalfossa位于肘关节前的深筋膜下,为一尖向上肢远端的三角形筋膜间隙。

上界是肱骨内外髁的连线,外侧界为肱桡肌,内侧界为旋前圆肌,底为肱肌(内侧)、旋后肌(外侧)和肘关节囊,前壁为肘前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

内容:

肘窝内有肱二头肌腱、血管、神经并疏松结缔组织。

以肱二头肌腱为中心,外侧有桡神经(肱肌和肱桡肌之间)。

内侧依次有肱动脉、肱静脉和正中神经。

50桡神经(深浅分支走行)桡神经在平肱骨外上髁处分为深、浅两支。

浅支进入前壁前区,深支穿旋后肌进入前壁后区。

51前臂肌9块前壁前群肌共9块,分4层。

一:

5块,从桡到尺:

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二:

1块,指浅屈肌。

三:

2块,桡:

拇长屈肌;尺:

指深屈肌。

四:

1块,旋前方肌。

52前臂屈肌后间隙,什么神经支配?

正中神经,桡神经浅支,尺神经

53腕管carpalcanal屈肌支持带深部和腕骨沟围成腕管,有指浅、深屈肌腱、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54鼻烟窝位于腕和手背的桡侧面,拇指充分外展伸直时,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

其内侧是拇长伸肌腱,外侧是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近侧端是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经过。

55手掌间隙(必考1个)掌中间隙:

midpalmarspace位于掌中间鞘尺侧半的深部,在第3-5指屈肌第2-4蚓状肌和骨间掌侧筋膜内侧之间,外侧以中间隔与鱼际间隔分开,内侧为掌内侧肌间隔。

间隙的近侧端位于屈肌总腱鞘的深面,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端经第2-4蚓状肌鞘达第2-4指蹼间隙,并经此处通指背。

鱼际间隙:

thenarspace位于掌中间鞘桡侧半的深部,在掌中隔、外侧肌间隔与拇收肌筋膜之间。

近侧端是盲端,远侧经第1蚓状肌鞘与示指指背相通。

56掌浅弓位于掌腱膜、指屈肌腱、屈肌总腱鞘、蚓状肌之间,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自弓的凸缘发出一条小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小指尺侧缘;3条指掌侧总动脉,在近掌指关节处各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动脉,至第2-5指相对缘。

57掌深弓位于掌骨、骨间肌和骨间掌侧筋膜之间,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它与同名静脉及尺神经深支伴行。

掌深弓的凸侧发出3条掌心动脉,各沿掌骨间隙行至掌指关节附近,与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

58正中神经返支(蛮重要)正中神经经腕管入手掌分为3条指掌侧总神经。

第1指掌侧总神经先发一返支,支配鱼际肌(除拇收肌)。

59胸长神经跟胸外侧动脉伴行,胸背神经和胸背动脉伴行

腹部

1.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

如果是腹白线切口,则是皮肤、浅筋膜、肌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腹膜外脂肪层)。

浅筋膜的浅层是脂肪层(Camper),深层是膜性层(Scarpa)。

2.腹股沟管inguinal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腹前壁下部斜向内下的肌间裂隙,左右各一。

腹股沟管长约4.5cm,有四壁两口。

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还有腹内斜肌的部分肌束;后壁是腹横筋膜、联合腱和反转韧带;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是腹股沟韧带。

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内口即腹股沟管深环(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腹壁下动脉的外侧。

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以及髂腹股沟神经通过。

3.3个襞,3个窝脐正中襞:

连于膀胱尖和脐之间,内含脐正中韧带,是脐尿管的遗迹。

脐内侧襞:

成对,沿脐正中襞的两侧向上连到脐,内含脐内侧韧带,为脐动脉的遗迹。

脐外侧襞(腹壁下动脉襞):

成对,在脐内侧襞的外侧,内含腹壁下动脉。

三个襞形成3个窝,膀胱上窝、腹股沟内侧窝(相当于腹股沟三角处,直疝)、腹股沟外侧窝(相当于腹股沟管腹环,斜疝)。

4.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腹股沟韧带内侧1/3与中1/3交界点至脐的连线。

在下腹部进行腹膜腔穿刺时注意避开此血管。

5.阑尾手术易损伤髂腹下神经

6.腹直肌鞘sheathofrectusabdominis包裹腹直肌,由3层阔肌的腱膜构成。

腹内斜肌腱膜在腹直肌外缘处分为两层,同腹外斜肌腱膜构成前层,同腹内斜肌腱膜构成后层。

前层与腹直肌腱划紧密愈着,后层与腹直肌连接疏松,其间有血管和神经经过。

腹直肌鞘的下1/4(脐以下6cm左右)没有后层,3层阔肌的腱膜全部构成前层。

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向上凹入的弧线,称为弓状线。

7.弓状线腹直肌鞘的下1/4部没有后层,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向上凹入的弧线,称为弓状线。

8.腹白线lineaalbaofabdomen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由3对阔肌的腱膜交错编织而成,坚韧而少血管。

(上部较宽,中部有脐环。

脐疝。

9.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位于腹股沟区的内侧份,由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此三角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为联合腱和腹横筋膜。

(层次要记!

10.胃的位置与毗邻、动静脉(以前考过大题)中度充盈的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

幽门的体表投影在胸骨柄上缘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水平的右侧腹直肌内、外侧缘之间。

胃高度充盈时胃大弯可降到脐或脐平面以下。

幽门也可向左右稍有移动。

胃前壁接触肝左叶下面和腹前壁,后壁膈网膜囊邻接胰、左肾、左肾上腺和横结肠及其系膜,胃底邻接膈和脾。

动脉:

胃的动脉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

①胃左动脉(腹腔干分支),从贲门右行,分支:

食管下端和贲门,胃的前、后壁。

②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从幽门左行,分支分布于前后壁,终支与胃左动脉吻合。

③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分成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后者沿胃大弯左行,分布于胃和大网膜。

④胃网膜左动脉(脾动脉末段),沿胃大弯右行,和胃网膜右动脉吻合。

⑤胃短动脉(脾动脉末段),3-5小支,经胃脾韧带分布于胃底。

⑥胃后动脉(脾动脉中段),72%出现。

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均属于肝门静脉系。

淋巴回流:

①胃左、右淋巴结;②胃网膜左、右淋巴结;③幽门淋巴结;④脾淋巴结。

神经懒得码了……

11.大网膜greateromentum被覆胃前、后壁的腹膜在胃大弯侧叠合,在横结肠和小肠前下垂,约至骨盆缘又反折向上附着于横结肠,构成围裙状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